资讯 | 南京雨花台中学成为南京第一所人工智能课程试点学校
连接改变教育
南京雨花台中学国际部成为南京第一所率先试点人工智能课程走进课堂的中学,为学生走进人工智能时代做好“预备课”。
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正在进入中学生课堂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科技发展一日千里。2017年7月,国务院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10月,人工智能被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今年“两会”人工智能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信息化和人工智能为核心要素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在即,无人驾驶汽车上路、AlphaGo战胜人类、类人机器人Sophia、Google神经机器翻译系统等,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悄然临近。
3月8日,“雨花台中学——人工智能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雨中国际部会议厅举行。南京中兴总经理陆平、微软面试官DAVID LIU 以及“人工智能实践基地”专家作为嘉宾出席,分别介绍了人工智能、计算机教育的前沿成果与未来发展,多层次、多维度地探讨新形势下落实中学生人工智能教育实践的新途径和新模式。
在技术驱动教育变革的时代里,面对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如何把孩子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且具有持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正在进入中学生课堂
雨花台中学校长穆耕森表示,雨花台中学一直坚持以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为核心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2018年,学校将继续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将依托信息科技领域的深厚技术沉淀,深度融合人工智能领域一流的科学技术和专家资源,着力打造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基地,这一举措是学校发展到新阶段寻求新机遇、谋划新思路、打造新亮点的又一次有力践行。”
互联网专家、优才创智集团创始人伍星介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跃,我们正在生活中全方位接触人工智能带来的一切。对于中学生来说,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人工智能技术来接触、进而深入学习这一未来世界的重要生存手段。可以说,不久的将来,不懂计算机语言可能将寸步难行。”
据雨花台中学国际部主任吴威介绍,在已经开设了3D打印、航模等课程的基础上,随着“人工智能实践基地”的揭牌,该校的STEAM课程将进一步升级完善,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还将以社团和选修课形式加快推进机器人社团、计算机编程课程的开设与完善,让学生在综合的环境中学习,在项目活动中应用多个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
“学校将以人工智能实践基地为平台,引入各种新技术、新课程,将人工智能与教育实践深度融合对接,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课程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从而更好的培养当代青少年的领导力、创新实践能力、人工智能素养、以及交叉学科创新思维,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吴威说。
从2017年起,伴随互联网和大数据信息技术的社会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已成为当前国内教育领域的前端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企业采取联合教研的方式合作,利用双方优势助推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
除了人工智能课程的开设,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开展智能校园建设等也成为教育领域的关注重点。由点及面,中小学课堂融入人工智能呈现一种势在必行的趋势,同时,在培养科技创新素质和塑造新生力量方面被给予厚望。
另外,AI人才的需求在过去几年里呈指数增长,AI热引起的人才热不容小觑。根据Linkeln的相关数据分析,全世界大约有22,000名拥有博士学位的AI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而目前只有3074名候选人正在寻找工作。在中国AI人才数据上,从LinkedIn提取了413位AI候选人,以及206个AI专家,这样的数量在人才总榜中排名仅第七。
因此,中国的人工智能教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人工智能教育需要从青少年阶段抓起,同时,在培养国家人工智能创新人才,提高民族的科学教育素质,与生产创新意识等多层次发展中担当重要角色。
本文部分资料来自:中新网江苏、凤凰网、未来网、新智元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