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建君:新时期国际化教育,最稀缺的四类高端人才 | 大咖说
新冠疫情暴发导致各国陷入混乱;以中美对抗为标志,双边、多边关系趋于紧张;由于经济下滑,美利坚等国种族主义抬头,留学环境不复往昔……国际教育的天,真的变了么?
文 | 玉关虎竹
编 | Chris_guo
北京王府学校总督导、中国驻美大使馆原教育公参岑建君认为,疫情下出国留学的基本盘并未发生改变,Top50的国际高校申请量反而会提升。新时期下,我们还稀缺四类高端人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小语种人才,国际组织人才以及智库人才。
他还指出,美国民粹主义的抬头令人担忧,如果美国经济持续下滑,针对亚裔人群的暴力事件仍会持续。总体来看,留学家庭对美国的形势应采取观望态度,并积极做好两手准备。
01
后疫情时代,出国留学基本盘未变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国际教育带来了很大冲击,不少家长和学生对国际教育之未来产生了疑虑甚至动摇,但是岑建君依然认为:即便在疫情下,出国留学的基本盘也并未变。
一系列数据可以印证这一点:
第一,金吉列发布的调查报告,覆盖250个家庭和44个学校。结果显示,86%的家庭对出国意向没有发生动摇,只是出现国别或专业选择的变更;13%的家庭采取观望态度;只有1%的家庭放弃了原有的计划。
第二,全球MBA专业委员对中国240多名学生进行了综合性调查,结果也显示,90%以上的学生对于出国留学并未产生动摇。
第三,美国大学在疫情期间的国际招生人数总体下降,但可以肯定的是,前50名的学校申请量反而会提升。比如:最近哈佛、耶鲁收到将近5万个申请,为此甚至不得不推迟发放录取通知。
这些数据表明,尽管疫情带来的影响是铁定的事实,但是大家出国留学的需求和愿望依然存在,国际教育的风向不会逆转。
02
三大发展趋势下,亟需大量国际化人才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将是长期的、旺盛的。为什么这么说?岑建君分析,我们当今面临三大发展趋势:
第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会变。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的好处有目共睹:将近50年里,全球经济总量从1970年的20万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80万亿美元,提高了整整4倍;人均收入从1970年的5000多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1万多美元,提高1倍;此外,世界贫困人口成倍下降,人均寿命大幅提升……此种情势之下,美国的脱钩举动完全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不得人心、注定会失败的。
第二,世界经济中心由西向东的转移趋势不会变。1980年,亚洲经济总量只占世界的20%,但2019年便已增至40%,翻了一番,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更是超过了50%。如果缺少亚洲,世界经济不可能获得更好地发展。
第三,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趋势不会变。40余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国家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贸易国、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国、工业国以及外汇储备国。贫困人口减少了7亿,中产阶级人口达到4亿,到2049年,我们将全面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疫情期间,我国控制得相当好,经济一枝独秀,世界各国都积极看好中国的发展。
疫情终将会过去,经济全球化会回归正常轨道,迎来更大开放格局。彼时,产品、资金、人员、技术的互动将会变得更加频繁,并带动政治、外交乃至军事的互动,要求我们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以适应上面说到的三个发展趋势。
03
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教育要扩大开放
今年到了“两个百年”历史交汇期,为了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必不可少。根据国家制定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年远景目标》:再经过15年努力,即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那么,这对于我们的国际教育又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呢?
第一,对外开放。
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畅通国际国内资源的交流,优化对外开放结构和布局,包括来华留学、出国留学以及合作办学等。
第二,提质增效。
一方面,进行课程融合。过去中国引进了国际上各种各样的课程和考试,但是引进和消化不是最终目的——我们还要进入到“2.0版本”,也就是融合创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标准。
另一方面,出国留学布局要优化。岑建君认为,现在我们的学生去到英语国家的比重很大,这样的布局结构不甚合理。尤其在当今“一带一路”倡议下,我们更需要小语种人才的培养;此外,不应鼓励留学向低龄化发展,日本提出“和魂汉才”,我们的国际化人才首先也要强调“中华魂”——一个人如果连自己国家的文化都不了解,那么不论去到哪里都无法得到认可。
第三,扩大合作空间。
首先,在今后10-20年当中,我们的资源引进要有条件和针对性,不要“大水漫灌”,什么课程都引进来。这一点我们要向新加坡,特别是中国香港学习,他们的引进条件和门槛设置很高,因而留下的都是精品课程。
其次,进行办学主体改革,例如鼓励线上学位授课等。岑建君注意到,印度目前对线上办学的政策很开放,已批准30多个顶尖印度大学进行100%的学位授课;我国海南省现在允许国外大学独立办学,那么这个政策今后能不能推广到其他省市?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他们的人才资源是过剩的,比如,疫情期间美国已有30多万大学教师失业,33所大学永久性倒闭——如果我国允许线上学位授课(或部分学位授课),或独立办学模式(独立合作办学模式)推广到其他条件较好的地区,彼之教育资源便可在中国的土地上深深扎根、开花结果,上述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研究的。
04
国际化教育,最稀缺的四类高端人才
在国际教育发展过程中,岑建君认为我们还有很多短板,最显著的是高端人才短缺:
第一,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在我国奇缺,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这一点尤为凸显。
第二,小语种人才。
今天我们的领导人去中亚,身边居然还要带着俄语翻译;各种小语种人才的缺乏,会影响我国对外交往的需要。
第三,国际组织人才。
我们现在是会员大国,按照国际组织的规定,缴费越多,派到这个国际组织工作的人就越多。但国际组织对人才的要求特别高,目前我国的人才储备仍远远未与大国地位相匹配。
第四,智库人才。
我们的智库成立不久,目前基本是运用英文资料进行研究,一些小语种方面捉襟见肘,很多研究人员甚至没有在研究对象国生活和考察过,这样得出来的所谓智库报告能有多少参考价值呢?
结 语
尽管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我们面临的问题和障碍有很多,但是展望未来,我们对国际化的前景仍然充满信心。
国际教育更要面向未来。希望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质量人才,为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只有我们的人才得到充分保障,2049年实现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愿景才能达成。
这一天,终究会到来!
欢迎投稿:
topmedia@topschools.cn
往期精选
吴军:为什么大家会说“读书都读傻了”?| 大咖说
顾明远:双减、民办、教师发展,现代教育要走向何方?| 大咖说
国庆策划 | 爱要大声唱出来,国际学校这样为祖国母亲庆生
政策鼓励,巨头迷茫,素质教育冰火两重天!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专业发展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上海:021-60768001
北京:010-5338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