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窗户读诗 |谁愿意和我罗曼蒂克?

窗户 送信的人走了 2023-01-11


憩园:立体主义的年轻人32


吵架以后,我抱着公文包
在洗澡间喘气,灯关着。
中午的热气变成水珠
在墙壁上如女人的红眼病
注视着我。我感到呼吸
随着这些水珠闪烁不定,不。经过上面的比喻
这是些眼睛啊,太把我当回事,以致于我
需要足够的情绪催生更多的荷尔蒙
来缓和我所处的环境。

前几天,看过一部80年代的武侠电视剧,站在
27楼楼顶上看彩虹,幻想天外飞仙。不过,
站久了我会累得慌,彩虹还没来。四肢发胀
被撕扯过的头发拔着头皮。男欢女爱的武斗之后
我更怀疑我看过的爱情偶像剧,
男的帅气,女的好看
还那么卿卿我我。

两天不换洗衣物,
谁愿意和我罗曼蒂克?
冲着这身汗味,我决定哪也不去。
也不招惹哪家的姑娘。我想,快乐将很快到来。
这很简单,我只需要应付我。
应付一个失眠的人比应付一个胖子容易;
应付一个失眠的胖子比应付一个
刚服用过阿莫西林的胖女人要难;
应付一个肚子大脖子细腿粗的诗人却难上加难。

——关键的问题在于,都已经十年了
我还一直靠幻想活着。它们都是虚无的。
我来深圳几年,每天都喝很多酒
跟不同面孔的人握手,递名片,掩口吐痰。
借口上盥洗室,对着镜子晃动嘴巴里的舌头,
哇哇哇,用药物健康自己。说实话,
我不想拥有很多钱。
我只想像梅西控制足球那样来控制我的灵魂。


窗户读诗

的诗:“写作就是要对自己狠些!2014年除了失眠诗之外,还写了40多首,最后只保留了这些,但是感觉很快乐。这是对我的那为数不多的几个读者负责的表现。我这样安慰自己,希冀——可以产生“文之悦”之效果。”

这是憩园兄在今年自选诗里的题记。是的,今年憩园兄写了很多好诗。每次读他的诗,我都会被文本本身的陌生感、现代感和喜剧效果深深吸引。但必须保持某一种警惕,或者说不能按惯常思维和读法去读他的诗。你以为是这样,结果又是那样。就像武林高手,有时他会用他的语言把你逼进死角,使你窒息,可又突然随手扔给你一个小小的洞口,那又是另一个空气充足的世界。他自言自语,时常大胆地展现现实撞击思想和灵魂而带来的火花或灰烬。我有时喜欢把这些诗当作一篇小说来读。这也是他说的“文之跃”。而我能想象他自己在写作时的:“写之悦”。就像《立体主义的年轻人32》这首诗里:“我想,快乐将很快到来。/这很简单,我只需要应付我。/应付一个失眠的人比应付一个胖子容易;/应付一个失眠的胖子比应付一个/刚服用过阿莫西林的胖女人要难;/应付一个肚子大脖子细腿粗的诗人却难上加难。       ——关键的问题在于,都已经十年了/我还一直靠幻想活着。……我只想像梅西控制足球那样来控制我的灵魂。”就是这些写实,故事性极强,淋漓尽致的语言,使诗歌充满后现代风格。换句话说,是摇滚——最终,将直接敲进你的心底。




泉声《在黄昏的河滩上》


仿佛某种隐秘的仪式

我们坐在石头上抽烟,等待天黑

期盼一两个鹅卵石飞起


天色渐暗。我们也进入了低音区

不再多语。看长桥

这把梳子,梳理着某些乱象


北边的山坡上,两盏灯光

在河水中,飘荡着

不变的主体


有那么一瞬,我与河石交换身份

却浑然不知,他是否喜欢

这水墨般的心境


窗户读诗

的诗:《在黄昏的的河滩上》这首诗,呈现给我们一种三维或多维的世界。究竟我们是主体,还是世界万物是主体?我们看见的事物是客体,还是我们感知的世界是客体?这首诗里有明确倒影,但也有流过倒影的河水和诗人思绪,这样就构成一幅美丽的暮色中的山水画,吸引着我们,打动着我们。再看这首诗一开始就提出“仿佛某种隐秘的仪式”。是的,如果不清空内心,不是这样的仪式,我们是无法感知这多维的世界的。特别是第三段“北边的山坡上,两盏灯光/在河水中,飘荡着/不变的主体”,是的,这是原诗里说到的,两盏灯对流动的河水来说是主体,对飘荡的风来说是主体,对河中的倒影和河石来说,也是主体。对坐在岸上的诗人来说,也是主体。接着看最后一节“有那么一瞬,我与河石交换身份/却浑然不知,他是否喜欢/这水墨般的心境”,是的,我想,诗人透过感知到的多维世界,一定对水墨般的心境,充满表达的渴望。对,这就折射到我们的生活和经历,若我们用另外一种眼光看自己和世界,生活可能就不是我们常说的无聊和乏味了,而是充满神奇和美了。 

 



多语《酒醉的夜晚》


这辈子不适合干许多事情:
诸如写作;谈论明星们的
私生活;又或者
从空中完成一两次转体后
观察女子体外受精的全过程。

中秋月圆了。
我端着酒杯,你能理解我吗?拙嘴
笨舌的尤其不适合
语言方面的艺术。敬杯酒说明
我想知道你此时的感受,虽然如此
也是我不适合做到的事情之一。

一件事情在这样一个
夜晚中慢慢铺展开来。酒没喝多
但我眼前事物
可大可小,忽明忽暗。一些声响
由远及近,并时断时续的。

就在这张酒桌的周围
长有许多触角,它们都
不适合奔跑。我确信那些
悬浮起来的菜味儿,海蟹的腿
以及带空心面具的人
也和我一样,是在瞎转悠。

对于如此一个明亮的夜晚,
大家不分彼此
围成了无数个圈儿。在小区内放养的几只花猫
它们一个个翘着尾巴
看我们,并慢慢地深入到了我们中间

 

窗户读诗

的诗:这是第一次读到多语的诗,初读还以为是憩园兄以另外一个名字发的帖子,其实是真的多语。特别当我读到“又或者/从空中完成一两次转体后/观察女子体外受精的全过程。”我马上就像到了憩园、余怒等诗人的表现手法。所以我想这类诗,首先是大胆的语言;比如“观察女子体外受精的全过程”。第二是大胆的想象;第三是大胆地表现我与现实世界各种事物紧张者松弛的关系,而我,可以是我,也可以是我的情绪,我的感受,我的悲伤。从而抵达诗歌的本质或者我们的内心。就像高低杠的体操运动员,完成时,留给我们的是旋转、多样、优美、精彩的世界。也像小说,只不过它的故事性是由诗歌的语言来推进。回到这首诗,我觉得解决了上面三个问题之后,就可以轻松进入,并体念阅读带来的冲击,快感和失落等各种诗人情绪了。从而使我们对世界进行新的思考和审视。这也是很奇妙的!




唐绪东《爱米•罗厄尔的花园》


多么想置身其中
她在那里朗诵时,古典而绚丽
无人讨扰时亦可含蓄。每个夜晚
静谧、柔软,像个枕头
可以靠着,抱着
整个花园经月光浸染
水洗濯的绸缎,从石人嘴里飘出
是她的影子,抽雪茄的
影子。是我说的那种烟岚

 

窗户读诗

的诗:很喜欢唐兄这首短诗《爱米•罗厄尔的花园》:“多么想置身其中/她在那里朗诵时,古典而绚丽/无人讨扰时亦可含蓄。”每个诗人心中都有自己喜欢和向往的诗人。就像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世界。通过对某个人某个事物的赞美,从而抵达对自身世界的发现和倾诉,这是一个美妙神奇的旅行。这首里重塑了爱米•罗厄尔的花园和诗人生活的一种状态。充分想象和还原了诗人对世界的一种态度。诗歌,其实就是一个花园。你赋予它美,它就是美的,赋予它丑,它就是丑的。而诗人的任务,就是不断创造出适合不断发展中的人类居住的花园,心灵的花园。关键是,“无人讨扰时亦可含蓄”这可以理解为,即使无人来的花园,美依旧存在,另一层是,即使无人读的诗歌,美也依旧存在。诗人不必在意读者多少。而这只有真正的诗人才能做到的一种态度。“每个夜晚/静谧、柔软,像个枕头/可以靠着”“从石人嘴里飘出/是她的影子,抽雪茄的/影子。是我说的那种烟岚”这二句,也是神来之笔。整首静美、自然和隽永,值得细细品味。




胭脂茉莉《浮云》


童年的花公鸡在篱笆外溜达,
小女孩在树荫下荡着秋千,
公鸡不知道自己羽毛的美,
女孩还分不清左右,
他们,无知而快乐…
把她从二十年前的秋千荡回现实的是:
闹市中小贩的叫卖声;
剧院中按着剧情左右穿梭的穿旗袍的戏子;
匆匆穿越斑马线的人群…
而此时头顶上偏偏是浮云翻滚


窗户读诗

的诗:茉莉和她的诗歌并不是很熟悉,所以只能从文本来解读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这篇《浮云》很有意思。前五句,用最朴实的语言描写一个女孩童年的故事,快乐而无知。童年的世界只有秋千,公鸡,至于它和我分不分左右就无所谓。而这时笔锋一转,原来那是二十年前的现实。就像现在站在山腰回望自己走过的路,所以看到的现实,远比身置其中更清晰和开阔,甚至无奈。当我们回望时就会发现在儿时周围远一点的地方,其实还有“闹市中小贩的叫卖声;”“匆匆穿越斑马线的人群…”而这两句中间一句十分出彩:“剧院中按着剧情左右穿梭的穿旗袍的戏子;”同样随着我们成长,我们必将无奈地接受社会和家庭对我们的各种安排,(教育、学习,兴趣,生活等)犹如按剧情穿梭的穿旗袍的戏子。而人生如戏,人生如浮云,这也是诗人想表达的吧。这首诗语言朴实优美精炼,这也可以看到诗人对语言的控制做的很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