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重磅媒体艺术盛事!两年一次!不可错过!
(文末福利,赠演出票)
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项目
2018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BMAB2018)
将于2018年9月5日至9月24日
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
本届双年展由六大模块组成:
"后生命"主题展览
(“机械生命”、“数据生命”、“合成生命”)
视听演出
“艺术与科技”实验空间
超链接展
主题论坛
工作坊
将集中呈现艺术家在
艺术与科技领域的跨学科艺术实验
并触发艺术家、设计师、
科学家和理论家之间的深入探讨
"后生命"主题展
(9.05-9.24)
展览主体将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数据生命”、“机械生命”、“合成生命”,从存在于算法中的虚拟生命、基于机械构架的仿生生命,作为介于生命定义模糊边界的合成生命来阐释生命这一主题。作品类型包括但不局限于动态影像、互动装置、沉浸式艺术、生物艺术、机械装置、声音视觉、 网络艺术、声音艺术和混合媒介等。展览将以“后生命”为主题,重点探讨在生物基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科技飞速发展的影响下,在后人类主义语境下,“生命”这一古老概念的拓展和延伸,以及人在与地球上其他物种共处时,从“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转变的问题。
机械生命
1
茧
COCOON
“茧 ” by Adam Haar Horowitz、Oscar Rosello、Judith Amores
“COCOON”是一个可编程的梦境机器,由MIT流体界面实验室的工作合成实现。当做梦者进入睡眠状态时,COCOON会利用大脑活动、肌肉紧张、心率和通过穹顶揭示的运动数据来跟踪三个睡眠阶段。用气味、声音和肌肉刺激的方式引导梦境的内容。
Adam Haar Horowitz
当脑科学走出实验室,创造新的干预手段、故事和人们与词汇之间看不见的联系时,我又活了过来。我认为语言并不简单,科学是艺术,如果门不大开,事情就会变得陈旧。
2
无感涂鸦机器人
SENSELESS DRAWING BOT
“无感涂鸦机器人” by yang02、So Kanno
这是一个自动涂鸦机器人。它的机械手臂以双摆的混动运动画下千变万化抽象线条。该作品通过去除人类的肉体和精神并提炼绘画的运动状态,从而模仿涂鸦行为。艺术家试图找出涂鸦的基本要素并用它们来对涂鸦进行全新的解读,这些要素包括即兴、故意破坏和象征形状等。
yang02
yang02山口崇洋1984 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自2015 年以来,他一直在京都的 HAPS 工作室担任驻留艺术家。他在艺术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数字媒体,并从公共区域中的多种表达可能性中获取灵感。Yang02 总是通过自主装置或外部因素来外化他的创作主题。
So Kanno
1984出生于日本。驻设柏林。武藏野美术大学毕业,设计信息学。先进媒体艺术与科学研究所。他认为技术进步和变化带来的事物本质变化,并创作作品,通过新的视角来展示那些变化。
3
御御签
OMIKUJI
“御御签” by Elena Knox、Katsumi Watanabe
“御御签(OMIKUJI)”是艺术家的首个艺术-科技实验项目“Alter versus Deep Belief”的一部分。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将展厅现场的观众与位于东京科学未来馆的Alter机器人通过网络实时接通。通过与Alter的互动,Alter会将参与者的个人信息进行转码,并通过自身的声音系统进行实时的重新解读,并将这一独特的声音讯息作为御御签发送给参与者。
Elena Knox+Katsumi Watanabe
Elena Knox是表演艺术家,媒体艺术家,她通过科学技术和传播媒体来讨论性别、存在感、心灵、感受等诸多议题。 东京早稻田大学跨媒介艺术与科学系研究员,Lull Studio 联合总监。
渡邊克巳(Katsumi Watanabe)是专注于知觉,认知和行动的科学家。拥有加州理工学院的计算与神经网络博士学位,且是东京早稻田大学媒介艺术与科学系的教授。 研究方法包括跨学科认知科学,以及知识的实际应用。
4
机器人歌剧
ROBOT OPERA
“机器人歌剧” by Wade Marynowsky
“机器人歌剧”是由 8 个半自动机器人表演的 35 分钟的机器人歌剧。它是由艺术家韦德·玛瑞诺夫斯基、朱利安·诺尔斯和布兰奇·奈布拉共同创作完成。该项目结合了创意机器人、媒体表演、音乐和互动媒体艺术等领域,将艺术家编制的算法/编舞概念与受众驱动的代理融合在一个 42 x 25 米的大规模表演交互空间中。该项目通过建立一个表演环境来探索机器人表演团体的概念,以此将这些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汇集在一起。
合成机器人
SYNTHESISER-ROBOT
“合成机器人” by Wade Marynowsky
“SYNTHESISER-ROBOT” 是一个再利用的工业机械臂(UR3),可通过软硬件接口(Ableton Push)来播放配乐。除了播放音乐外,Synth-Bot 还以舞蹈般的动作和手势扩展了音乐动作的含义。Synth-bot 是某个大型机器人乐队项目的早期原型,该项目探究人类如何看待机器人。该项目组建的乐队由最多四名机器人成员组成,旨在创建一个即兴的机器人技术乐队,从而拓展机器人乐队这个新兴领域。
Wade Marynowsky(韦德·玛瑞诺夫斯基)
韦德·玛瑞诺夫斯基博士是一位学者、艺术家和研究员,专门研究实验性艺术和新兴的艺术形式,包括机器人技术、沉浸式和互动式装置、表演、音乐和影像。他常利用技术和程序结构将幽默与夸张融入各种令人不安的主题导向,创作出极有魅力的作品。
5
鼠
Rat
“鼠” by 苏永健
作品试图构建一种可欲不可达的状态。由始至终,鼠在直径20cm的跑轮中奔跑超过30,000周(约18.8公里)才能触发一次水波纹的形成。
苏永健
新媒体艺术家兼交互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智能科技与设计专业研究生。以装置、影像,尤其是探讨动物行为在作品中的美学表现为主要创作方向。
6
秦始皇2号铜车马
NO.2 COPPER CARRIAGE OF
THE FIRST EMPEROR OF QIN
“秦始皇2号铜车马” by 张天伟
铜车马风筝以风为动力,吹动车轮旋转,经巧妙,机构带动四匹马同步,抬头,四蹄交替走动,尾亦会动。驾车的人,头可左右转,双臂上下作牵缰绳状。车上门窗均可开放,该作品2010年曾赴上海世博会在陕西馆展出。
公鸡斗架风筝
ROOSTER FIGHTING KITE
“公鸡斗架风筝” by 张天伟
该风筝升空后,以风力带动两只公鸡相互打斗,嘴巴交替开合,鸡爪也相互乱抓,还不时发出“咯咯咯”的叫声。
仙鹤风筝
CRANE KITE
“仙鹤风筝”by张天伟
仙鹤风筝升空后,由腹部风轮带动两级齿轮转动,仙鹤脖子可左右传动,脖子没转一次,嘴巴可开合四到五次,并发出模拟叫声,十分逼真。
张天伟
陕西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机械师。中国动态风筝第一人。在全国首次将机械传动与风筝结合,创作出数十种会变化活动的风筝,成为具西安特色的又一流派。曾参加数十届国内国际大赛,获奖近百项,动态龙风筝被印成加拿大邮票,铜马车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展出。
7
回响
FEEDBACK
“回响” by 邱宇
在机械手臂的控制下,麦克风和喇叭形成一个回授场。在相互运动的过程中具有生命特征的对话的状态,尝试着接触,但在接近时产生的刺耳声音使他们马上分开。他们在这个声音的回路中互相观察,试探,接近又分离。
邱宇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从事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和研究。
数据生命
8
打苍蝇
FLY REVOLVER
“打苍蝇” by David Bowen
该装置中会根据一群家蝇的活动情况对左轮手枪进行相应控制。这些家蝇被安置在一个丙烯酸塑料球体内,且球内设有枪靶。并且家蝇的运动将由视频设备记录下来,然后由定制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并输出至机械手臂。手臂会根据家蝇在靶上的相对位置,用左轮手枪进行实时瞄准。如果在靶心检测到一只家蝇,则机械臂会立即扣动手枪扳机。
“家蝇手枪” by David Bowen
David Bowen(大卫·鲍恩)
大卫·鲍恩利用大自然和机械系统之间的交叉,在雕塑和装置中构建出一种独特的关系。他借助机器人技术、自定义软件、传感器、远程呈现和数据,构建动态的设备和情境,从而实现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交互。
9
预言:数字大旋涡的浪漫反叛
DIVINATION: A ROMANTIC MUTINY
IN A MALESTROM OF DATA
“预言:数字大旋涡的浪漫反叛” by Nancy Mauro Flude
“预言:数字大漩涡的浪漫反叛”以航海神话为主题,探索我们与代码、随身用品、以及其他我们无法完全理解但经常使用或选择的事物之间的神秘关系。作品透过表演的视角探索隐私问题,当网络实体掌握了所谓的私人数据时,到底有哪些风险。
Nancy Mauro Flude(南希·莫罗·福禄克)
南希·莫罗·福禄克博士是一位后网络艺术家,也是21世纪艺术形式馆的馆长。在科技的去神秘化和机械组合艺术表演中体现的“神秘化”影响下,灰色魔法、劫持、漂流、夺权,这些敏感的颠覆性托辞,是艺术家敦促、解开、探索开放源精神的审美政治。
10
抽象的因果
ABSTRACT CAUSATION
“抽象的因果” by Kynan Tan
“抽象的因果”是一件视听作品,是对数据访问和可视化方式的思辨和诗意的想象,作品涉及数据的双重性质—— 实质性和短暂性:我们与数字系统之间是如何产生冲突的,以及数据是如何为我们提供信息并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该作品试图避免艺术再现,因而将算法系统视为实体的集合,这些实体聚集在一起会产生新的数据转换,使感知成为计算的条件和过程。
Kynan Tan(奇楠·唐)
奇楠·唐(Kynan Tan)是一位热衷于网络、数据、关联性和数字控制系统的艺术家,并通过创作数字衍生的艺术作品来探索这些领域。他的作品涉及数字美学、代码和数据,形式多样,有多频视听表演,也有装置、雕塑、声音以及数据处理和材料的3D模拟。
11
神经风景
NEUROSCAPES
“神经风景” by Tobias Gremmler
“NEUROSCAPES”是数字重建神经元的视觉解释。 令人着迷的是,这些结构实际上是思想,记忆,情感的雕刻。 我想通过将神经元数据转换为虚构的景观来将心灵的无形性与其潜在的物理对应物进行对比。这部作品由Zuni Icosahedron委托制作,由哲学家Ludwig Wittgenstein执导,由Mathias Woo执导。
Tobias Gremmler(托比亚斯·格雷姆勒)
曾任教于上海戏剧学院/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从事设计、媒体艺术、图书出版物、数字通信、研究教学等广泛领域。合作品牌:阿迪达斯、苹果、BMP、宝马等。合作机构、学院、艺术节:奥地利Ars Electronica、德国ZKM、英国ICA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香港文化中心、柏林Phonetic艺术节、台北艺术节等。
12
被监视:来自监视文化的瞬间
BEING WATCHED
“被监视:来自监视文化的瞬间” by Brad Miller
过去二十年来,数字图像制作和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监视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作为这些现象的一个回应,《被监视:来自监视文化的瞬间》是一个多频道装置,通过可视化数字图像的聚合和组合,描绘了计算机视觉遭遇身体参与和交互方式进行后留下的数据阴影。数据阴影是我们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换时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数据痕迹和数据模式。观察变化模式作为研究可能性的一种方式去影响、说服和变现监视数据开始成为一种趋势。
Brad Miller(布拉德·米勒)
布拉德·米勒是一位生活和工作在悉尼的艺术家、学者和策展人。他的艺术实践跨越媒体艺术、软件开发和扩展性摄影领域。他的代表性大型响应装置作品通过关注事物的关系,变化的必然性,以及经由实时媒介审美体验对物质世界运作的迷恋来探索身份和记忆。
13
意外的后果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意外的后果” by Michaela Davie、Boris Bagattini
“意外的后果”将手势作为语言的象征性表达,来探讨交流中产生的意图。观者的行为被交互性操纵了,而这些行为又因其产生的地点而产生了新的含义。每位参与者都在无知觉的状态下成为了一个标志载体(源自希腊的旗语),参与到了作品当中,交流并非出于本意。
Michaela Davies 米凯拉·戴维斯
Michaela Davies是一位艺术家、音乐家和心理学家,从事声音、表演、装置和影像创作。艺术实践旨在探索人类身心主体在创作和表演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音乐表演的语境下,障碍会怎样改变个体的发展轨迹和创新成绩。
14
这不是误听游戏
THIS IS NOT A MIS-HEARING GAME
“这不是误听游戏” by 江上越
语言是信息传递的工具,也是传递的障碍。艺术家试图从语言的起源,探索人性,反馈社会。作品是由误听游戏的小视频群和世界纷争等等的大视频叠加,构成的综合影像作品。从语言的起源出发,在相互重叠的影像中,再思考交流的意义。
“这不是误听游戏” by 江上越
江上越
江上越出生于日本,因不同的语言而遇到过许多交流上的障碍,因此逐渐加深了她对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的兴趣。2017年在德国HFG大学交换,并且在德国、伦敦、日本、北京做个展。同年受奖日本千叶市政府艺术文化新人奖,举办政府项目个展。2016年其获奖的毕业作品也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列为馆藏。
15
负熵
Negentropy
央美设计学院+北交大机构创新与机器人学实验室联合创作项目
艺术指导:陈小文、费俊
材料:综合媒介
联合创作者:
中央美术学院:孟松林、梁文华、黄筱茜、姜同
北京交通大学:姚燕安 李晔卓 荀致远 姚佳楠 褚宇 刘自强 沈灵斌杜雨婷
合成生命
16
再生的圣物
REGENERATIVE RELIQUARY
“再生的圣物”by Amy Karle
“再生的圣物”是艺术家Amy Karle(艾米·卡丽)利用人类干细胞的潜能而创作。她以3D打印技术制作了形状为人手的生物打印支架,并将之放入可生物降解的 pegda 水凝胶中,这种水凝胶会随时间推移而分解。艺术家参考了人们如何用圣物箱展示遗物,并以类似的方式将细致的骨骼雕塑放置在玻璃生物反应器中。
“再生的圣物”by Amy Karle
Amy Karle(艾米·卡丽)
Amy Karle(艾米·卡丽)是一位获得国际奖项的生物艺术家,她的作品展现了思辨性的未来,并融入数字、物理和生物系统。她综合运用身体调查、科学和技术进行创作,从而探讨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层面。卡丽的作品深入挖掘我们对人类及人类身体构造的观念,以视觉的形式表达人体内部的过程。
17
心房
THE BODY IS A BIG PLACE
“心房” by Helen Pynor and Peta Clancy
“心房”是一个大型沉浸式装置,意在探索器官移植和生死之间的模糊门槛。该装置作品由海伦·皮诺(Helen Pynor)和佩塔·克兰西(Peta Clancy)与科学家、临床医生和声音艺术家盖尔·普利斯特(Gail Priest)合作完成,作品包括一个多通道视频投影,一个用于现场演示的全功能心脏输液设备,声景及单通道视频。该作品的标题意在指出在器官移植过程中身体各部分跨越地理,时间和人际距离的能力。
“心房” by Helen Pynor and Peta Clancy
Helen Pynor(海伦·皮诺)
海伦·皮诺的艺术实践探索了哲学和经验上的模糊区域,例如生命—死亡边界和器官移植的主体间本质。皮诺的作品在国际范围内上广泛展出,她一直是各国和国际奖项的获得者,她与佩塔·克兰西合作的作品《心房》在奥地利林兹电子艺术节上获得荣誉奖。皮诺获得了悉尼大学悉尼艺术学院视觉艺术学士学位和悉尼麦考瑞大学理学学士学位(一等荣誉学位)以及以实践型博士学位。
Peta Clancy(佩塔·克兰西)
克兰西是墨尔本莫纳什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的讲师。她在蒙纳士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她从事摄影,装置和影像工作。克兰西的照片探索了真实和感知的概念,并试图挑战观众专注于从未注意到的东西。因为研究原住民大屠杀遗址,她被授予墨尔本2018年原住民遗产基金会艺术与文化奖。她目前的工作是调查澳大利亚隐藏的历史。
18
轨道编织者
ORBIT WEAVER
“轨道编织者” by 刘昕
艺术家刘昕在零重力环境下表演
在浩渺的宇宙空间里,广阔无垠的真空战胜了无处不在的万有引力,使我们摆脱了引力的束缚。失重状态下,世间万物变得自治自由?还是无根无蒂的,失去控制?
“ORBIT WEAVER”是艺术家刘昕创作的一个具发射、拖拽、回绕拉线功能于一体的穿戴式电子机械装置。在零重力环境下,装置射出的拉线前端会附着在目标表面,附着成功后,在身上的线轴回绕,收回拉线同时把佩戴者拉向目标方向。
刘昕
自幼进行工程学习并曾在多处科技机构工作,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是刘昕创做的母语。她的作品常以 表演,装置,电机设备甚至科学实验及论文等方式实现。她关注并探索自我意识与情感的构成,利用科学手段,和个人诉求联结,创造诗意的,以身体为中心的体验。在虚构和真实之间重新审视传统经验认知和科技异化之间的微妙联系。
19
半活体解忧娃娃
SEMI-LIVING WORRY DOLLS
“半活体解忧娃娃” by Oron Catts & Ionat Zurr
该作品也被称为《组织培养和人造子宫及其文化艺术》(Tissue Culture & Art(ificial) Wombs)。艺术家根据危地马拉解忧娃娃的形象,在人造子宫中培养了现代版的解忧娃娃,以生物组织工程培育了这七件雕塑作品。作品采用特殊的可降解聚合物(PGA 和 P4HB 或 PLGA)与外科缝线为材料,并在其中植以半活体细胞,后以手工制作而成。
Oron Catts & Ionat Zurr
(奥隆·凯茨;安恩特·祖尔)
《组织培养和艺术计划》创设于1996年,致力于探索如何将生物组织技术用作艺术表达的媒介,艺术家Oron Catts & Ionat Zurr通过构建或培育新的客体(物种)——“半活体生物”,来研究人类与不同梯度生命体之间的联系。这些半活体属于可以存活于体外的复杂组织,艺术家使其按照预设的形状生长。
20
直到我死去
UNTIL I DIE
“直到我死去” by Dmitry Morozov
该装置作品以五个“血液”电池为突出特色,由共计7升的经蒸馏水稀释的艺术家血液(添加防腐剂)置入11个容器组成。
Dmitry Morozov
Dmitry Morozov 是跨界艺术家和研究学者。他专注于当代媒体艺术,包括声音、机器人和装置,尤其致力于探索紧急系统和新兴技术合成之间的联系。他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的画廊、博物馆和艺术节展出。
21
雪花
SNOWFLAKE
“雪花” by Boryana Rossa、Guy Ben-Ary、Oleg Mavromatti
“雪花”是由 Boryana Rossa(玻莉亚娜·罗萨)、Guy Ben-Ary (盖伊·班-亚立)和 Oleg Mavromatti(奥列格·马维尔马蒂)创作的象征性艺术品,它在概念和物质层面检验了为创造虚假记忆而使用生物技术支配大脑可塑性的场景,以及生理和心理处于分隔边缘的可能性在伦理和美学方面的含义。该作品探讨和批判了“人体冷冻技术使永生成为可能”这一命题。人体冷冻技术主要研究在液氮中保存人体,为那些希望被低温保存以便在将来“醒来”的人们带来了曙光。
“雪花” by Boryana Rossa、Guy Ben-Ary、Oleg Mavromatti
Boryana Rossa
Boryana Rossa博士是一位跨界艺术家和策展人,涉足电子艺术、电影、录像、表演和摄影等多个领域,是纽约锡拉丘兹大学 (Syracuse University) 跨媒体专业的助理教授。
Guy Ben-Ary
Guy Ben-Ary是居住在珀斯的艺术家和研究员。他目前在 SymbioticA 工作,这是位于西澳大利亚大学的一个艺术实验室,致力于生命科学的研究、学习和实践。Guy 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机器控制论、软机器人和生物技术的文化表达。Ben-Ary 的大部分作品都受到科学和自然的启发。他的作品常常利用运动、成长和大数据来研究当今文化的技术层面以及生物材料和技术的再利用。
Oleg Mavromatti
Oleg Mavromatti是一位艺术家和电影制作人,自1989年起就开始制作电影。1995年,Mavromatti 成立了独立电影联盟 SUPERNOVA,成为莫斯科激进电影的堡垒。Mavromatti 也是20世纪90年代莫斯科激进表演艺术的杰出代表。
22
ELOWAN
“ELOWAN” by Harpreet Singh Sareen
“ELOWAN”是一种控制论的生命形式,是一种与机器直接对话的植物。该植物通过自身的内部信号与机器人的扩展接口连接,从而将机器人自动地转向光源。
植物致动器
PHYTOACTUATORS
“植物致动器” by Harpreet Singh Sareen
“植物致动器”是一种新型植物生物数字混合接口。用户在软件界面上点击植物的叶子,可以实时关闭实际连接植物的叶子。传统上,植物被认为是固定的生物,在其栖息地或花园中始终是静止的。然而,植物确实表现出查尔斯达尔文首次观察到的“动物样”运动。
绿洲
OASIS
“绿洲” by Harpreet Singh Sareen
“OASIS”是一个可以与之交谈的语音容器。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生态系统,仅仅在一个盒子里面,就可以模仿外面的天气。你可以向他询问“北京的天气”,容器便可能会开始下雨。此外它还可以产生云,雾或改变照明以代表其他天气条件。
洋地黄
PLANTA DIGITALIS
“洋地黄”by Harpreet Singh Sareen
这是一种玫瑰植物,植物茎内生长有电子线。植物先在温室中生长,然后转移到含有水溶性和可生物降解的导电聚合物的溶液中。在该溶液中停留24-48小时后,可以使得在植物内生长单股导线。将新的合成电路与植物通道相结合,便能够以可持续的方式为未来的电子功能提供动力。
纳米植物传感器
IN-PLANTA’ NANOSENSORS
“纳米植物传感器” by Harpreet Singh Sareen
这是一种石楠属植物,它的叶子中含有纳米传感器,能探测水中有毒的金属。传统来说,我们的传感方法比较依靠电子手段,通过电池供电,并在环境中部署这种设备。然而,可以采用替代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植物可以被看作是在环境中可用的自然动力机制。
天线植物
PLANTS AS ANTENNAS
“天线植物”by Harpreet Singh Sareen
体内装有电子线的植物可以带给我们什么?在这个案例研究中,艺术家使用植物内部的电线作为天线和运动传感器。将植物内部的有机电线与取样仪器相连。这些植物周围的任何身体活动都会引起信号的波动,这些信号可以通过视觉记录和分类,以发现植物周围发生的活动。
自动树建筑
AUTOMATED ARBORTECTURE
“自动树建筑” by Harpreet Singh Sareen
这些植物借助新型机器人的向光性生长。他们的成长已经被生活在他们身上的机器人雕刻了两个多月。在从特定方向提供光能的同时,机器人每隔几天就会改变植物的生长模式。这种机器人指向一种新的共生技术,用于自动化植物塑造和建筑的未来。
Harpreet Singh Sareen
艺术家Harpreet Sareen是纽约Parsons设计学院的媒体和交互设计助理教授,同时也是合成生态系统实验室的主任,该实验室专注于生物未来及其在交互设计中的意义。他的工作位于材料科学,生物学和电子学的交叉点,并借鉴了生物和人造世界的互补能力。
23
基因汤
DNA SOUP
“基因汤” by 梁文华
我们该如何面对一个基因信息会被随处贩卖的社会?从唾液中粗取DNA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实验,作者通过把这个实验中所用到的所有化学溶液都替换成可食用的溶液,并为此制作了一台专门用于这个实验的仪器,使得实验最后得到的液体真的可食用。通过这种方式,把每个人的DNA变为一种可食用,可贩卖的“商品”。
梁文华
1992年出生于广东,2015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17年至今于中央美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24
当我再来看望
WHEN I WILL SEE YOU AGAIN
“当我再来看望” by Mari Velonaki
“当我再来看望”是以护理院中痴呆患者使用的助记设备为原型。作为试验场地的艺术装置包括患者的床和侧桌,配有交互式装置,用于提醒用户他们的亲人何时将再来看望。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设备发送他/她下次来访亲人的提醒。患者知道健忘是他们病情的一部分,他们会故意忘记和记住他们的健忘。
Mari Velonaki(玛里·法罗拉奇)
玛里·法罗拉奇自1995年起一直以互动装置艺术领域的艺术家和研究员的身份工作。她创造了包含运动、语音、触觉、呼吸、静电荷、人工视觉和机器人技术的互动装置。 2003年,玛里的艺术实践扩展到机器人学,她与澳大利亚机器人中心的机器人科学家合作,发起并领导了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的一个主要艺术/科学研究项目“鱼—鸟:当代艺术环境中的自主交互”。
视听演出
(9.7 19:00-1:00 9.8 21:00-1:00
CHAO艺术中心)
作为双年展的组成部分,展览还将在央美美术馆、CHAO酒店共同举办多场面向公众的现场视听演出。
1
向亨克· 巴丁斯演进致敬
A Tribute to Henk Badings. Evolution
“向亨克· 巴丁斯演进致敬” by Emma Nilsson and Emil Schult
该作品由艺术家亨克· 巴丁斯于20世纪60年代利用早期的电子设备完成构思。多年来,这些早期的电子设备已经仿真成数字化形式,通过便携设备被人广泛使用。艺术家将古老的录音与现场表演相融合,将这一时期的发展呈现给大众。他们使用最早的电子乐器之一,特雷门琴做中间乐器,配合平板和电脑进行演奏。
“向亨克· 巴丁斯演进致敬” by Emma Nilsson and Emil Schult
Emma Nilsson and Emil Schult(艾玛·尼尔森、埃米尔·舒尔特)
艺术家艾玛·尼尔森和埃米尔·舒尔特从强化人类的视角研究电子音乐和艺术的发展。以视听片段展示研究成果,将考古发现与未来的认知相结合。
2
肢体控制基础
Limb Control Fundamentals
“肢体控制基础” by Michaela Davies
通过研究存在于所有音乐表演中的教导执行和自由阐释之间的阈限空间,一个结构化即兴创作环境被创造出来,在这里表演者的动作由发送到她的肌肉的电击决定,迫使她的肢体不由自主地发出动作。电击肌肉刺激在音乐表演中的应用为探索技术与现场表演之间的接口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方式,并提出了创作机构在音乐创作中的问题。
Michaela Davies 米凯拉·戴维斯
Michaela Davies是一位艺术家、音乐家和心理学家,从事声音、表演、装置和影像创作。艺术实践旨在探索人类身心主体在创作和表演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音乐表演的语境下,障碍会怎样改变个体的发展轨迹和创新成绩。
3
自愈功能
“自愈功能” by 许毅博
科技的发展引发工业革命,在1960-1970年众多领域的革命性进步导致了人们对人与机器之间关系的新的觉醒,这种觉醒也导致了人类传统价值观的分裂。弥合这裂缝的过程则需要不断平衡人与机器,人与科技的关系。艺术家许毅博想引用1942年,阿西莫夫在短篇小说"Runaround"(《环舞》)中首次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这个动机来作为主题展览的结尾。因为在我们尚未知晓未来将如何发展之时,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尽可能制定引导我们进入未来的规则。
许毅博
2005-2010: 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得学士学位。2012-2015: 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媒体装置雕塑研究方向,获文学硕士学位。2015-2017: 纽约阿尔弗雷德艺术与设计学院电子综合艺术系,获 MFA 艺术硕士学位。 2018年今:韩国京畿大学国际艺术博士在读。
4
一般话题
Topoi Koinoi
“一般话题” by Thomas Smith
“Topoi Koinoi”的名字取自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其中诸如恐惧、友谊、仇恨、愤怒、羞耻、善良、嫉妒等一般性的修辞主题被称为 topoi koinoi,即“一般话题”。在这件作品中,一般话题的概念被转置于物理、基础设施和计算领域。2000 多张飞速滚动图像描绘了生活中常见的基础设施元素:设备、物件、技术、道路、门廊、管道、信用卡、以太网电缆、集装箱船、音频文件 —— 这些都是被运输、传输和搬动的对象,目的是支持我们这个极度细化却又矛盾依存的社会。
Thomas Smith(托马斯·史密斯)
托马斯·史密斯是居住在墨尔本的音乐家、艺术家和策展人,自2009年以来一直从事声音、音乐和视觉艺术的综合创作。他的艺术实践包括表演和影像作品、电子音乐、声音设计、作曲和策展项目。托马斯主要探索“通用”这一概念所具有的专制和诗学,侧重研究在后数字环境中产生大众美学的内在策略。
5
身体脉冲
“身体脉冲” by 邱宇
现场采集人体不同部位的声音和生物电信息,转换成控制信号调模拟制合成器和现场声音控制参数,同时用不同信号波形可视化合成现场影像。形成一个身体,机械和电子数据转换与调制系统,一个以人体为基础驱动源的声画现场的演出。
邱宇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从事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和研究。
6
数据擦除
Data Erasure
“数据擦除” by Kynan Tan
《数据擦除》(Data Erasure) 用电脑合成的方法模拟了电脑硬盘在传送带上被慢慢压碎的情景。这件作品深入探讨了数据的双重性质——实质性和短暂性。在现代的计算机生活中,飞速流动的数据可能会在瞬间丢失,也可能被公司和政府永久地存档和维护。这一模拟情景体现了介于伪照相写实主义和虚拟超现实主义之间的美学。
Kynan Tan(奇楠·唐)
奇楠·唐(Kynan Tan)是一位热衷于网络、数据、关联性和数字控制系统的艺术家,并通过创作数字衍生的艺术作品来探索这些领域。他的作品涉及数字美学、代码和数据,形式多样,有多频视听表演,也有装置、雕塑、声音以及数据处理和材料的3D模拟。
7
low resolution wave
4 Channels Club演出现场
马尧
刘莎
4 Channels Club(肆通道倶楽部)由独立音乐人马尧于2015年创立,是使用任天堂八位游戏机硬件进行创作的Chiptune / 8-BIT电子音乐计划。4 Channels Club一直致力于开发游戏机硬件芯片发声的多样性以及拓展不同音乐类型之间的边界,艺术家依据游戏机硬件音频芯片的基础单波特征进行再创作,依托演出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视听体验。新媒体视觉艺术家刘莎于2018年加入此计划。
"艺术与科技"实验空间
(9.05-9.24)
”艺术与科技”实验空间邀请如MIT Media Lab等多家代表性的国内外实验室参与,集中呈现这些实验室的理念、实践和方法,并展示与“后生命”主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及艺术作品,展示物料包括但不局限于研发原型、作品原型、演示视频、技术Demo、文献和出版物等;通过展览、工作坊、圆桌对谈等交流方式,旨在交流跨领域实践经验、打造跨领域孵化机体和催化跨领域艺术合作;展览还特别推出中国传统民间的艺术与科技成果项目展示,拓展艺术与科技的历史维度。
湿度计
该项目探索了一种基于材料固有行为和计算形态形成的新型响应式建筑模式。木材的尺寸不稳定性与含水率的关系被用来构建气候响应的建筑形态学。模型悬挂在一个湿度控制的玻璃箱内,在不需要任何技术设备或能源的情况下,根据气候变化打开和关闭模型。仅仅是相对湿度的波动就会触发物质-先天运动的无声变化。材料结构本身就是机器。
NNN文献
未来肉食
Next Nature Networks
关于“下一个自然网络”
各种虚拟世界、打印的食物、有生命力的城市、疯狂的机器人等等,科技无处不在,它将成为我们的下一个自然。我们该如何与它和平共处?“下一个自然网络”就是21世纪里的一个自然组织,旨在与自然同步前进而回归自然。我们举行讨论、开展活动、举办展览、出版刊物,并创造出一些将生物和技术有机结合的作品。因为我们最终要拯救的不仅是熊猫,还有人类自己。
超链接展
(9.05-9.24)
超链接展是基于互联网的线上展览,基于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同步展出艺术家作品及相关项目,并配合提供文献信息,辅助公众理解展览及作品,扩大展览的公共教育效能。
超链接展 2016
工作坊
(9.10-9.12/9.20-9.24)
这个工作坊应用的材料是原本就能产生轨迹的日常家用电器和电玩,参与者不需要用到编程、骇客技术或是任何来做“媒体艺术”的方法。Takahiro Yamaguchi和Kenta Ishige从2015年开始有了这样的概念来讽刺所谓“媒体艺术”的方法论。
展览前言
The exhibition preface
宋协伟
Xiewei, SONG
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成员。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等‘新名词’的不断涌现,当今社会已由过去单一的线性发展方式转变为多元的裂变式发展方式。人们生活与教育方式、产业发展结构、城市发展模式等都处于巨大的变革中,我们正处于一个以‘不确定性’为常态的时代。
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艺术与设计与科学技术、人们未来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社会创新发展等紧密相关,也必然面临‘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巨大挑战。面对裂变式变革,我们又该如何重新定义艺术与设计?如何建构面向未来的艺术与设计学科?
‘艺术与科技’不仅是一个突破边界的新学科,还是一个推动教改的新动力。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既是一个呈现‘艺术与科技’创新实践的展示平台,更是一个推动跨学科发展的教育实验平台,双年展输出的在艺术、科技和哲学等维度的知识和经验将成为反哺新学科建设的重要资源。本届双年展的主题‘后生命’提出了如何定义生命?如何定义未来生命?我们是否应当将生命定义范围拓宽?等重要的生命伦理问题。”
邱志杰
Qiu Zhijie
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实验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院总体艺术研究所和城乡文艺讲习所主任,硕士博士导师。
“今天我们所知的生命,从它诞生之初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不断地走向后生命状态。还原到最基础的层面上的时候都是基本粒子。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只是它们的组织形式的区别。生命只是一种不断进化的关系和一种此起彼伏的形式,以及一种自我感知的能力。而这一能力今天正在达到这样一种自我意识,那就是我们传统上认为非生命的要素,其实始终都是构成我们的生命本身的东西,正如木材之于火焰。后生命,表达的是这样一种谦卑:那就是我们对什么是生命的边界,依然一无所知。”
时间:2018年9月5日—9月24日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费用:免费(展览)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
承办: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合作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研究中心、MIT-Tangible Media Lab、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计算设计与建筑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机构创新与机器人学实验室、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新南威尔士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创意机器人实验室、东京大学原型与设计实验室、Next Nature Network、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 、阿里云 、百度、荷兰欧艺特艺术咨询公司
支持单位:
CHAO艺术中心、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熙呈互动、
北京京东方艺云科技有限公司
学术顾问:
范迪安
学术主持:
苏新平、张子康
学术委员会:
范迪安、徐冰、苏新平、张子康、宋协伟、邱志杰、陈小文、费俊、张尕、汪民安、殷双喜、管怀宾、张培力、王春辰、王中、靳军、宁瀛、常志刚
总策展人:
宋协伟、邱志杰
策展人:
陈小文、费俊
单元策展人:
魏颖、Brad Miller
展览执行:
高高、薛天宠、张文超、王乃一
参展艺术家或团队:
Guy Ben-Ary、Oron Catts、Dmitry Morozov、Helen Pynor and Peta Clancy、Amy Karle、Parsons、Mari Velonaki、刘昕、Wade Marynowsky、Elena Knox+Katsumi Watanable Omikuji、So KannoTakahiro Yamaguchi、David Bowen 、Nancy Mauro-Flude、Kynan Tan、Tobias Gremmler 、Brad Miller 、Michaela Davies、江上越、邱宇、Emma Nilsson and Emil Schult、Kynan Tan-data erasure、Michaela Davies Limb Control Fundamentals、Self-healing Function许毅博、Thomas William Smith、 Topoi Koinoi
福利
送“CHAO艺术中心·夜间博物馆”试听演出门票
(9.07 19:00-凌晨1:00,CHAO艺术中心
北京朝阳区 工人体育场东路4号 三里屯CHAO酒店 )
评论区获得点赞数最多的
第1位将获得演出门票2张!!!
第2位将获得演出门票2张!!!
第3位将获得演出门票2张!!!
第4位将获得演出门票2张!!!
第5位将获得演出门票2张!!!
2018年9月5日中午12点整为最终截止时间
(最终解释权归MANA所有)
编辑:Yooo、东申
未 经 允 许 请 勿 转 载 到 其 他 公 众 号
请 给 该 公 众 号 留 言 获 取 内 容 授 权
MANA |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新媒体艺术具有“相对”和“与时俱进”的特性,其利用计算机科学、影像、高科技材料、生物、化学、视觉、表演等最新科技成果进行创作,已深入到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为艺术、设计与科技行业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