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重磅开启!数十件作品中国首次亮相

首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在北京798CUBE开启

以“合成生态”为题

邀请来自全球50位著名艺术家科学家生态学家

以不同的方式回应

危机与生机并存时代的突出症候


其中,25件艺术作品在中国首次亮相

15件艺术作品于2021-2022年期间最新创作

此外,重磅亮相于2021年英国格拉斯哥

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 (COP26) 的“气候时钟” 项目

将在双年展中呈现

这也是这个现实性与反思性的项目首次亮相中国

 文末福利,请你去现场


盒院-He-courtyard©朱润资-Zhu-Runzi


展览旨在探讨“共生本体” (symbiontics),同时借由“合成” (synthetic) 这一隐喻,探寻重塑自然的可能性,检视后人类的生态想象,进而形塑一种新的本体论层面的平等观。本次主题质疑人类在生态体系中的主宰地位,正视万物的能动性的同时,重新审视生态体系中彼此复杂而紧密的牵连。


“合成生态”由“激变的自然”(Radical Nature)、“缠绕的生命”(Entangled Life)、“交织的演化”(Interwoven Evolution) 三个部分构成,将思索的视界从人/社会推至万物/宇宙,在行星视角与行星尺度 (planetary scale) 中探讨未来演化的可能性。


展览现场


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由中央美术学院与798联合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教授担任总策划,陈小文教授与王乃一作为联合策展人。


《群体》

创作者:Terike Haapoja


熵是热力学的第二定律,是对某个系统自发变化趋势的量度。熵的概念描述了宇宙中逐渐走向无序的过程。所有的系统都倾向于向熵增加的方向发展;状态和实体之间的差异逐渐消失。熵也可以表示时间的箭头:熵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当我们死亡时,我们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差异就消失了。我们放弃了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我们失去了身体完整的形态。最终,我们化为尘埃。我们看到这种情况发生在别人身上,却从未发生在自己身上,死亡永远是他人的事情。在气候变化和动物类产品及其他商品大规模生产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熵和死亡是与资本主义经济紧密相连的。商品腐烂得越快,资本的流通就越有效。然而,尽管我们有一种商品可以无限生产的假象,但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正如熵定律所预测的那样。个体和物种都不可避免地趋于消亡。
《群体》这件作品由五个影像投影组成,每段影像都展示了用红外摄像机记录的动物死后身体冷却的过程。影像以动物实际大小投射在圆形表面之上。在这个过程中,动物的图像会随着身体热量的流失而慢慢从屏幕上消失。聚集在消失的图像周围的观众成为了这个场景的一部分。作品的持续时间从2小时至5小时不等。
注:作品中呈现的动物均在自然死亡之后成为艺术家的创作对象。

《网络的自然历史》

创作者:Ralf Baecker

《网络的自然历史》呈现了一个电化学算法下的机器性能,它探索了另一种计算和技术物质体系,其灵感来源于戈登·帕斯克关于电化学学习机制的实验和当下关于仿生学、可编程物质和时空控制的液态金属驱动器的研究。在其核心处,一个定制的电化学实验装置(SoftMachine)创造了一个动态的流体微观世界,实现了形式、结构和物质叙事的连续演变。作品旨在激发人们对机器、人工和物质的重新想象。这是一项激进的技术,它将传统的、谨慎的机器思维和软/流体物质结合起来,通过其特定的物质状态实现自组织行为。

《皮肤》

创作者:梁绍基

虚虚透、柔软、微薄的箔化形态结构——平板丝,术语谓“平面茧”,这是自然界存有的,圆茧的异化形态。而平面化、碎片化是当下时代的表征,于是“自然系列”的平面茧实验不仅便利于我观察生物钟、温湿度与丝结构变化的关系,认知生命奥秘的方法,而且成为了“自然社会化”的艺哲语言。平面茧的肌理极其丰富,会出现不同深浅扭拧的皱纹沟裂,或斑斑的疱疹,犹如人裸露的皮肤一般;也有的如显微镜下医用的皮肤CT图。皮肤是保护生命的第一道防线,人的器官掩体挡墙,也是存在与存在者的见证和生态的诊断仪。一道道的皱纹,一道道的褶子,储存着冰封的时间,沧桑的历史。它是生死的缠绕之所,天堂与地狱之间的距离,生命的炽热、希望、伟大与惨淡都混杂着化为难以分辨的熠熠丝光。恍若隔世与恍若重生齐驱,于蚕茧的表层烙下深深的而又秘密的印记。见微知著,由表及里,生命外化,诗(丝)意栖居在浅表空间。德勒兹曾在评论培根绘画作品时运用了瓦雷里的一句貌似悖论的话:“最深邃的是表面皮肤。”平面茧,是也!              
—— 梁绍基,2021年1月5日于天台

《降临》

创作者:向京

在艺术家创作生涯里大量地涉及身体命题的同时,她相信的是灵肉二元论,思维意识的自我才是真正的存在。在肉身由于新技术介入濒临瓦解的今天,艺术家试图再次回到肉身的主题,而这次的肉身,已经不必区分人的身体还是动物的身体,它更像一只巨大的器官,布满细小、分散、敏感器官的器官。希望从去人类中心的视角里,肉身能够再次返回自然的整体。

《气候时钟》


2020年首次亮相于纽约的“气候时钟”在短短两年内登陆20多个国家,并在柏林、纽约、首尔、罗马、格拉斯哥等城市的中心落地了永久型巨大的时钟装置。2021年,作为在英国格拉斯哥举办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 (COP26) 最具现实性与反思性的项目,“气候时钟”登上了《卫报》和其他媒体的新闻头版。
“气候时钟”以倒计时作为一种凸显紧迫性的工具来反思气候变暖这一全球议题,在对人类行为进行警示的同时,传达全世界在一条时间线上共呼吸的情感,引导人们共同行动。在屏幕顶部,红色时钟显示了一个精确到秒的倒计时:阻止全球变暖超过1.5℃的剩余时间。按照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速度,我们只剩下6年的时间,有机会将全球变暖的温度控制在1.5°C的临界值以下。时钟达到零时,碳排放对全球气候造成不可逆影响的可能性将非常高。我们必须在这一关键的时间截点内尽快行动,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降至为零。
在屏幕底部,蓝绿色时钟显示了三条生命线。第一条生命线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的产量所占总能源产量的百分比。目前的比例为12.5%,数据正在持续上升,但还远远不够。第二条生命线显示了向绿色气候基金 (GCF) 承诺的资助金额。第三条生命线是“原住民土地主权生命线”,显示了目前由世界各地原住民和当地社区所管理的土地面积。三条生命线跟踪了我们正在实施的减慢时钟速度的行动,即在解决气候变暖问题上取得的积极进展。除了倒计时的紧迫性,我们也有解决问题和取得进步的可能性。这些“生命线”可能因行业或地理位置而异,但都提供了一个在全球同步、在本地启动的任务。通过向我们展示行动的时限和途径,“气候时钟”确定下一个关键任务:快速并公正地过渡到一个安全的气候未来。

《虚空画 (置于培养皿中)》

创作者:Suzanne Anker

随着新的基因技术提供的“剪切和粘贴“方法能够将有机物与合成物结合在一起,生物学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各种物质的组合第一次被人为地操纵,在动物界、植物界和化学界中创造出了独特的实体。在这件作品中,取自于自然世界的物品和取自于人工世界的形式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并放置在培养皿中。培养皿作为一个文化符号,超越了它的科学价值,象征着隐藏之物将出现的场域。这是一个重要的隐喻,涉及到环境研究、政治行动和文化信仰。在这件装置作品中,85张图像被置于两个网格之中展出,它参考了17世纪的荷兰静物画,重点表现物质的浮华、生命的短暂性和死亡的必然性(“nature morte” 自然死亡)。在荷兰黄金时代,市场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促使了异国奢侈品的进口和流行。虚空画将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荷兰画家们将枯萎的花朵、骨头、腐烂的物质等融入画中,提醒人们生命是超越物质的存在。如今,基因、细胞和器官具有相当大的利润价值。在艺术家的作品里,观者能够观察到不同物质在实验室环境中被重新配置时其组成元素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的状态。

《遥感》

创作者:Suzanne Anker

《遥感》是一组呈现为微观景观的快速成型雕塑作品。该作品采用了颜料石膏和树脂,通过3D打印制作成型,其灵感来自于致命性冲突带来的灾难性影响。作品名称《遥感》源于计算机生成的卫星数据,这些数据用于评估那些问题重重或不宜人类干预的地理区域。这件作品的制作首先是为创作《虚空画(置于培养皿中)》的静物进行拍摄。然后,通过计算机软件程序对这些高清图像重新处理,将图片的彩色矩阵转化为3D效果,这种技术被称为位移映射。机器一层一层地构建出对象,就像沉积岩中的岩层,同时应用了调色板。由此产生的色彩感知则类似于观者体验绘画的方式。例如,深色的后退感,浅色的前进感。机器通过“读取”颜色作为数据集来决定使用的应用程序。这样处理的结果是不可预知的,也是非常独特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会褪色,因为这些颜料无法保存。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遥感》中的雕塑都是用丙烯颜料和墨水手绘绘制,这是必要的保护措施。最终的作品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静物成为了微型景观,讽刺的是,这在艺术史中又是另一种流派。因此,随着全球社会转向机器学习,这些仿真模拟技术为科学和艺术领域中的图像配置的扩展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亲属》
创作者:Patricia Piccinini

作为人类,我们与其他动物有着独特而根本的不同,这种观点是人类传统上如何看待自己的基石。正是这种特殊性使我们能够如此彻底地利用周围环境和其他生物。人类与环境和其他生命在本质上不同的想法,是促使我们毫不犹豫地砍伐大片雨林来种植生产棕榈油等廉价经济作物的部分原因。虽然一部分人类从中获利,但对大多数其他生命却没有益处。红毛猩猩是受这种森林砍伐威胁最大的动物之一。
然而,这种根本性差异的观点实际上并非如此。目前,基因分析和观察都表明这种差异是多么小。我们到处都能看到共同的DNA,在许多其他生命身上也能观察到共同的行为,尤其是灵长类动物。与人类一样,红毛猩猩母亲会把自己的孩子们放在身边,并对它们进行多年的养育。它们也许是离我们最近的灵长类动物。艺术家并不是将红毛猩猩拟人化,而是承认我们与红毛猩猩之间具有共同的动物性。
在这件作品中,我们看到三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处于或多或少“动物性”连续体的不同点。这些个体中的每一个都是混合体,但又都是独一无二和相互关联的。虽然这个母亲的形象是从灵长类动物那里获得的启发,甚至可以将她想象成一个真正的猩猩,但她的特征实际上更接近人类。她的两个孩子看起来都越来越像人类,介于她和我们之间。然而,重点不在于它们之间的差异,而在于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拥有相同的毛发和眼睛。但更重要的是,它们还有一个明显的关联,它们都注视着同一个方向:向外界,向我们,向未来。

《花》

创作者:Patricia Piccinini

《花》既是动物躯体,又是植物根茎。正如所有植物和动物一样,它是一种有性生物。对于艺术家来说,这件作品的有趣之处在于这种具象的雕塑手法,使艺术家能够将所有这些不同的和矛盾的元素组合成一种似乎有意义的形式。在你仔细观察它之前,这几乎是完全可能的,即便如此,你可能会说:为什么不可能呢?
在艺术家看来,界限会造成世界上的许多矛盾。虽然这过于简单,但它却与艺术家产生了共鸣。作品是对“混杂性”的致敬,对生命的重视,因为没有任何特定的概念限制它应该是什么。

《Surrogate》

创作者:Patricia Piccinini

作品是艺术家创作的《大自然的小帮手》系列之一。它们被创作成一种有助于保护澳大利亚濒危动物的生物。作品的灵感源于澳大利亚,但所提出的问题是与我们息息相关和普遍存在的。这件作品是为北部毛鼻袋熊而创作的,它是澳大利亚的一个濒危物种。实际上现在只剩下一小群了,它们被保护在昆士兰州中部的埃平森林国家公园中。
在这件作品中,这些生物是艺术家所提议的一种新的“助手”物种,主要针对那些濒临灭绝或遭受威胁的动物。沿着这种生物的背部是培育袋熊胚胎的育儿袋,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现有些袋熊是刚出生的,而有些则差不多要离开育儿袋了。它们是如此栩栩如生,复杂而逼真的细节——头发、雀斑和皱纹——营造出接近似人类的外观,以致于观者可能会认为这些生物是真实存在的,就好像它们可能是真正的动物一样。

《同行》

创作者:Patricia Piccinini

《同行》是一部探讨人类可能与后自然世界建立何种关系的作品。
作品讲述了一个女孩在构成当代世界的各种不同自然景观中穿梭的故事。一路上,她遇到了一个奇特的小生物,并与之建立了联系。他们一同旅行了一段时间。作品并没有任何提示告知你这个奇特的小生物来自于哪里。但是,说实话,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共同建立的关系。回归原始的自然已经是不可能了,我们必须与当下的世界和周围的生命建立新的关系。
在这件作品里,艺术家讲述了人类与一个超越人类且比人类更温柔的生物建立关系的故事。艺术家希望展现两者之间的真实联系,描绘一种爱。同时这件作品也是关于在后自然景观中寻找一种美,以及即使在遭受破坏最严重的地方,如果我们愿意,生命也将重新回归。

《森林之思》

创作者:Ursula Biemann

在乌苏拉·比尔曼近年来的影像叙事中,主人公是一位同时经历了共同的殖民主义历史和现代科学的原住民科学家。《森林之思》根据对哥伦比亚的亚马逊森林的实地研究,整合了关于植物的形而上学和人类与植物关系的各种知识链。作品借鉴了科学和萨满教与世界相联系的观点,以生态中心主义的世界观来寻求自然的智慧。《森林之思》将自身定位于科学和殖民主义历史的交汇处,从本土知识去殖民化的视角将其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例如植物神经生物学、量子生物学、科学人类学、民族植物学和涉及植物生命的哲学。作品探讨了新的科学方法,将数字图像和声音文件转化为基因代码并永久储存。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最近取得了一项突破,开启了利用基因知识的新途径,这可能会对艺术家未来的工作方式产生影响。该技术可以将01的二进制数字代码转换为ACGT(碱基)和基因代码,并将其封装在玻璃珠内永久保存。在与新材料实验室(New Material Lab)的合作中,艺术家将一个声音文件、一个图像文件和一个热带树种的活体组织切片转编为单一的基因序列,有效地瓦解了生命和其表现形式之间的差异。

《冰川复原》

创作者:Sophie Falkeis

《冰川复原》颠覆了我们认为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中心的观点,使我们重新思考人类与地球上的非人类实体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后富饶的奥地利,自然实体获得了法人的身份。根据未来奥地利政府发布的《自然实体权利宣言》,自然实体享有一定的权利,包括向法庭提起诉讼。作品讲述了一个冰川融化的故事,它的监护人代表通过民事力量要求以物质重建的形式对其进行复原。这项永无休止的艰巨任务预计将持续未来几代人来试图重建受害自然实体的尊严。
通过该装置作品,观者将体验到一种大气音景,伴随着偶尔会被警报声干扰的冰川破裂声,人类默默履行着复原冰川的补偿性工作。
该装置由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设计研究中心制作。
设计团队:苏菲·法尔凯斯、卡门·法尔、乌拉·罗伊蒂娜、菲利克斯·伦茨

《图腾》

创作者:Neri Oxman and The Mediated Matter Group

《图腾》是一组由注入黑色素的柱子组成的作品,它展示了“生命色素”在生物强化和环境强化上的生产和布局。每根柱子代表一个图腾——一种精神存在、圣物或象征生命之树的符号。柱子内的“化学图腾”揭示了黑色素的形成过程如何体现在生成物中。“生物图腾”通过引入光敏感酶来启动,从而导致颜色发生转变。例如,当太阳到达天顶时,颜色会加深,以防止太阳辐射;当太阳落山时,颜色会逐渐变浅。计算“生长”的通道以高分辨率3D打印的形式,并填充了来自6个不同物种的液体黑色素。黑色素可以通过一种来自蘑菇的酶(称为酪氨酸酶)和蛋白质构成单元L-酪氨酸之间的反应来合成。这种色素可以从鸟类的羽毛和墨鱼的墨汁以及其他来源中提取,然后经过一系列的步骤进行提纯和过滤。产生黑色素的基因也可以被编码到细菌物种中,如大肠杆菌,从而控制空间和时间以响应环境的变化。

《晚祷》

创作者:Neri Oxman and The Mediated Matter Group

《晚祷》是一组由面具组成的作品,旨在探讨设计(与)生命的意义。这组作品的三个系列结合起来,代表了从死到生,或从生到死的转折,这取决于人们各自的理解。第三系列围绕死亡与重生展开,表现了精神的化身和生命的重演。这些面具没有文化上的表述,最初几乎是无色的,但矛盾的是,它们是三个系列中最为“鲜活”的一组。它们通过利用死者遗物的空间特征来引导活体微生物,实际上就是“重新设计”了生命。《晚祷》的第三系列展示了混合生命材料的结构,将计算设计与增材制造和合成生物学相结合,以数字方式来制造可以引导活体微生物的基因表述的物体。这些面具是用一种生物信号树脂3D打印而成,该树脂将生物信号分子纳入紫外线固化的光敏聚合物树脂中,从而以打印机的原始分辨率实现信号的完全自动化。这使得多个正交信号可以平行放置、可调混合,以及实现更高水平的生物活性模式、复杂性和逻辑性。根据作品的第二系列提供的空间逻辑,基因调控信号的模式分布在每个面具上。微生物及其副产品赋予面具以大于其部分之和的特性,并重新诠释了第一系列的调色板,从而在生物学上重建了它们的文化前体。

《双赢》

创作者:Rimini Protokoll
(Helgard Haug, Stefan Kaegi and Daniel Wetzel)


澳大利亚海洋生物学家和水母专家丽莎-安·格什温说:“我们正在与水母竞争,这是一种疯狂的、不可预见的和让人费解的情况。而且它们正在取得胜利。”
至少6.7亿年以来,水母一直漂浮在我们的海洋中——没有任何改变——而几乎所有破坏我们生态系统的东西似乎都对它们有利:过度捕捞使可能减少水母数量的掠食性鱼类的数量下降。海洋中的塑料袋会杀死海龟等其他捕食者。除此之外,水母在温暖的水中大量繁衍;这会延长它们的繁殖季节,而许多鱼类则因氧气比例较低而受到影响。格什温说:“温暖的海水对于任何呼吸类动物来说都是一场灾难,而对于像水母这种不怎么呼吸的动物来说则是天堂。”
2016年初,大量的水母入侵并威胁着南澳大利亚怀阿拉海港的鱼类种群,另一边则是由于水母堵塞了瑞典奥斯卡港的核电站的冷却水供应,导致核电站暂时瘫痪……因此,海洋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末日预言:“当其他一切都走向毁灭时,水母将是唯一的幸存者。”
里米尼记录与海洋生物学家和动物饲养员合作,试图反转这些生物的视角,并将其呈现为一种注视着观察者的目光。
《双赢》最初是为José Luis de Vicente策划的“世界末日之后”展览委托创作的装置作品。2017年由巴塞罗那当代文化中心与FACT+BLUECOAT+RIBA NORTH(利物浦)联合制作。


《大气森林》

创作者:Rasa Smite and Raitis Smits

《大气森林》将森林、气候变化和大气之间的复杂关系可视化。该作品展示了在普芬瓦尔德进行的为期三年的艺术项目的成果。普芬瓦尔德是一片遭受干旱的古老阿尔卑斯山针叶林,瑞士的科学家们把这里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观测台。
树木不仅是氧气的制造者,它们还会呼吸,并释放出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一种森林惯有的气味。科学家们早就察觉到这种散发芬芳的森林与气候变暖之间的联系,但对这些化合物带来的影响和它们的规模还不确定。《大气森林》揭示了这种复杂的模式,它通过将处于生长期的松树中含有的挥发性物质和树脂压力的数据可视化,表明了随着气候的变化,我们在未来将走向一个更加芬芳和更“气态的森林”。

《北极群岛》

创作者:Susan Schuppli

作品于2020年8月环球旅行期间在北极群岛斯瓦尔巴群岛的斯匹次卑尔根岛上拍摄,并作为调查北极圈的海冰和地缘政治项目的一部分。最明显的证据表明,此地正在发生的事情可能是冰架崩塌,但这些环境中渗透了政治因素:殖民主义、采掘主义、军事和物流组织。除了被记录下来的令人忧心的融冰状态,我们可以从这些空间上看到、感受到或了解到什么呢?作品通过探索冰的传送中介来解答这些疑问,并试图了解这些潜在的和/或被忽视的事件。

《非行星地球》

创作者:Susan Schuppli

作品是《北极群岛》的脚注,反映了人类难以进入和观察冰冻圈环境的许多现状。
认真对待气候变化的美学体制涉及到“一种”认知,即图像生产的模式与我们可能试图记录的环境条件,以及长期占据我们西方意象的图像提取的历史是紧密相连的。

《灾难电影》

创作者:Susan Schuppli


《灾难电影》是根据艺术家正在进行的研究改编而成的,该研究为英国石油公司的泄漏事件,以及更广泛的环境“事故”寻找物证。作品诠释了环境表象和内在的各种视觉效果,暗示了灾难正在多处上演:石油涌出的海底油井,油水混合的海洋表面,以及从高空俯瞰时石油显示为反射光线下的彩虹图案。至关重要的是,这些图像并不是对泄漏事件本身的再现(尽管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件),而是由计算机生成的模拟,这些模拟干预了调查物质语境,并将海洋作为物证的想法。
按照顺序,它们形成了一种“油膜”(oil film)——石油泄露的技术名称。从美学的角度来看,石油和电脑生成的图像都具有光滑的表面,呈现了物质不合时宜的艰深之美。英国石油公司事件表明,即使掌握了精湛的人类工程技术,人们对于无法驾驭的地球还是感到恐惧。但是,尽管石油泄漏事件造成了破坏,它并没有改变海湾地区的钻井平台的数量,也没有改变石油生产国推动离岸开采的力度。这样的空间处于企业权力的严密监视和保护之下,我们表现这种空间的能力可能取决于我们试图理解的物质上。作品通过将基于物质的研究与媒体相结合,展示了石油和水、表面和深处、以及过程和生产之间的复杂空间。  

 terra0项目

创作者:terra0 (Paul Kolling, Paul Seidler, Max Hampshire) 

terra0是一个由开发者、理论家和艺术家组成的团体,他们探索在技术领域创建混合生态系统。terra0成立于2016年,既是艺术作品的名称,也是该艺术家团体的名称。该团体的第一件作品《terra0的白皮书》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生态学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提出了技术增强的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能够成为其自身的代理人。近年来,terra0的艺术实践侧重于通过实验来探讨、评估和批判地反思第一份白皮书中的内在主张。
作品以terra0 (www.terra0.org) 尚未发布的新项目的原始想法和概念为起点,时间设定在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它描述了一个开发者前往第一个terra0森林的真实地点,他毕生致力于开发技术增强和自治的生态系统。作品类似于针对未定义受众的实时直播,这个视觉世界由生物生长算法创造的树木组成,因此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将再次出现在terra0未来的项目中,在该作品之外“继续生存”下去。

《火星野生化》

创作者:Alexandra Daisy Ginsberg

人类对于领土扩张的野心并不局限于地球。我们认为未被地球生命触及的火星是荒芜、险恶且美丽的;是另一个可以殖民的星球。但是人类总是无一例外地成为剥削者。相反,我们能否想象火星上只有植物,并在没有人类的情况下蓬勃发展?《火星野生化》模拟了荒野在火星上形成的过程,并孕育了地球生命形式。在作品中,火星上的野生花园在数千年的时间里蓬勃发展,而它的生长过程在人类的时间里是可见的。随着生存条件变得更容易适应,最早的一批植物被分阶段播种。植物从南极向北极蔓延,形成一个由全球和在地的水、温度以及养分参数决定的生态系统。
与其他“前沿领域”一样,火星被一些人类视为可供开发之域,无论那里是否存在本土生命。相反,《火星野生化》采用了非人类的视角,呈现了植物在此生长并定居的过程,而偷窥的拍摄镜头角度则加强了人类入侵感。

《替代》

创作者:Alexandra Daisy Ginsberg

2018年3月20日,各大头条新闻报道了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的死亡。我们短暂地为这个由于人类欲望而失去的生物亚种进行哀悼,因为有人认为它的角可以增强生命体质,并自我安慰可以利用生物技术将其复活,尽管会使用不同的亚种来孕育。但是人类会保护一头经历灭绝而又复活的犀牛吗?这种新的犀牛能够真实存在吗?
《替代》探讨了一个悖论:我们在专注于创造新的生命形式的同时忽略了既有的生命形式。人工智能 (AI) 的发展使一头北方白犀牛以数字化的形式复活了。根据人工智能实验室DeepMind的研究,这头数字化犀牛的行为就像智能机器人,是一个可以从周围环境中学习的自主实体。一个5米宽、与真实大小一致的影像展示了这头人造犀牛在虚拟世界里漫游的过程,它的存在因其对空间限制的理解而变得更加“真实”。随着人造犀牛适应了它的环境,它的形体和声音也超越了像素化而变得栩栩如生——提醒着观众这是一头活生生的、能够呼吸的犀牛,它在非自然的环境下获得了生命,是完全人造的存在。地面屏幕播放着相关的实验数据,显示了网格单元的路径和发展。犀牛的行为和声音是根据理查德·波利特博士提供的最后一群白犀牛的珍贵研究录像改编制成的。这头脱离了自然环境的犀牛能够替代真实存在过的生命吗?

《隐形之言》

创作者:Špela Petrič

《科学》杂志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科学家在文章中描述了榕树和人类之间第一次有意义的交流。这个实验需要双方都具有格外的耐心和奉献精神——在为期18年(2023-2041)的实验中,榕树和人类必须协商出一个共同的符号代码。
榕树与其他植物一样,通过打开和关闭其叶片上的气孔来监测从根部吸收的水量。每片叶子上都有成千上万的“嘴”(气孔)。语言学家M.L.问自己是否能像听觉障碍者阅读唇语一样读懂气孔,从而与榕树建立一套基本的交流符号。通过运用巴甫洛夫定律(条件反射定律),M.L.可以在四年内教会榕树“更多”、“更少”和“停止”的基本符号。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们完善了这一过程,促使植物和人类之间产生了第一次有科学记录的交流。
《隐形之言》这件作品是对以上实验的一次艺术尝试。

《(因为艺术就像一个有机体) ……死亡总比逐渐逝去要好》

创作者:Oron Catts and Ionat Zurr

(in collaboration with Robert Foster)


活体永生细胞株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奇怪的memento mori(拉丁语词组,意为“向死而生”),它们与被提取出来的个体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它们也可以被视为不朽的遗物,是它们被提取的身体生命的延续。然而,需要谨记的是,这些细胞中有许多都来自于破坏身体的癌症的活体组织切片。这些细胞被誉为对科学研究作出贡献的同时,也被认为是影响其他实验的污染物。
在这件作品中,活体永生细胞株生长在一个形状类似于人体轮廓的聚合物结构上——癌细胞在这里显示为阴影。半活体癌细胞被放置在一个专门设计的封闭环境——一个容器中,这个封闭环境最初会协助细胞在聚合物上生长,并且随着展览的进行,细胞将消耗它们的营养并产生废物,最终,这个容器将变成一个死亡室。因此,在一个不确定的场域,半活体癌细胞将不再存活。
*这件作品的名称引用了英国作家塞缪尔·巴特勒1872年所著的《埃瑞璜》,他在书里批判了与技术进化相关的风险以及身体与技术的关系。

《生命机制》

创作者:Oron Catts and Ionat Zurr



斯蒂芬·勒杜克在他1911年所著的书中试图证明生命只是一个化学过程。他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展示了不同复杂程度的类似生命现象的出现。这件作品使用定制的快速原型打印机来创造“原细胞”,重现了勒杜克的实验。作品探讨了文化失忆和重拾想象,随着当下人类创造合成生命的尝试,从文化上探究生命机制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古菌机器人:一个后奇点和后气候变化生命形式》

创作者:Anna Dumitriu and Alex May

《古菌机器人:一个后奇点和后气候变化生命形式》采用了水下机器人装置的形式来探索“生命”在后奇点、后气候变化的未来可能意味着什么。作品基于对古细菌的最新研究,古细菌是一种古老的微生物,被认为是地球上三大生命领域之一。事实上,古细菌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它们最初是在地球仍处于冷却过程中时,在深海的火山口附近进化而成的。其中一些物种具有高耐酸性,以甲烷为食,或能在无氧状态下生存。这些生命形式将非常适宜在人类正在创造的高温、酸雨污染的未来里生存。古细菌是简单的生物,对于帮助它们游动和进食的尾巴几乎没有控制力,而我们的仿生古菌机器人拥有一个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能够通过机器学习来收集数据并在水下世界中进化。也许在未来,它将成为技术至上的人类思想的完美宿主,人们将其意识传输,并以数字化形式存在于成为我们所知的世界末日的“终极”物种之中。
该作品与研究员/晶体显微镜专家阿曼达·威尔逊合作完成,是欧盟FET开放计划资助的MARA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设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Beeby实验室,并与赫特福德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丹尼尔·波兰尼教授合作。

 AoBM实验室 

AoBM实验室(Art of Bio Machine Lab)是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师生组成的联合创作实验室,由陈小文教授主持。实验室旨在通过一系列构架严谨的艺术与科技融合创作方式,结合基因编辑、微生物培养、新材料研究、智能科技等技术媒介与成果探讨在前沿自然、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多元艺术可能。实验室致力艺术视野和想象力与科学碰撞,摆脱已知,展开对未来多维生态议题的思辨性探索。现已与国内外多所院校,科研机构搭建联合跨领域平台(已联合教学/科研平台有:央美设计学院与北交大机器人艺术联合科研组,央美设计学院与北大机器人艺术联合科研组,央美设计学院与中科院广州健康院科研组,央美设计学院与香港科技大学智能可穿戴设计联合科研组,央美设计学院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创新实验室联合项目)。

展期

2022年10月28日至2023年1月31日

地点

798CUBE|北京市朝阳区798创意广场

参展艺术家

Alexandra Daisy Ginsberg

Anna Dumitriu & Alex May

向京

Neri Oxman and The Mediated Matter Group

Oron Catts & Ionat Zurr

Patricia Piccinini

 Ralf Baecker

Rasa Smite & Raitis Smits

Rimini Protokoll

梁绍基

Sophie Falkeis

Špela Petrič

Susan Schuppli

Suzanne Anker

Terike Haapoja

terra0 (Paul Kolling, Paul Seidler, Max Hampshire)

Ursula Biemann

AoBM 实验室

Climate Clock

(按姓氏拼音排序)

总顾问

高洪

范迪安

滕彦斌

学术主持

苏新平

张子康

学术顾问

Giovanni Aloi

许煜

姜宇辉

张尕

(按姓氏拼音排序)

总策划

宋协伟

展览总监

李东妊

策展人
陈小文
王乃一
主办
北京七九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中央美术学院
承办
798CUBE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网龙网络公司
协办
奥地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
气候行动伙伴
世界自然基金会
生态共建伙伴
ORGANY


扫码购票



798CUBE
798CUBE坐落于北京798艺术区的核心区域,是798打造的重点项目,也是目前国内少有的完全按国际美术馆专业标准设计和建造的艺术平台。
798CUBE致力于科技和艺术的融合,通过重量级国际大展、多元的跨界活动,以及代表国际标准的公教课程,打造一个面向大众,并链接国际优质艺术资源与公众的平台。希望通过跨界合作与多元因素的碰撞,引领时代潮流,肩负社会责任,关注全球热点议题、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代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以及年轻群体发声。在各种国际文化艺术交流项目合作中,798CUBE正逐渐成为符合国际高水准的当代艺术空间、与全球顶尖艺术家合作的重要文化标志以及广大群众体验创新科技艺术的热门打卡场所。
扫码关于798CUBE更多信息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现设有中国画学院、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壁画系、造型学科基础部、实验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中法) 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修复学院十四个专业院系,并设有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和附属中等美术学校。
学院致力于建设造型、设计、建筑、人文等学科群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现代形态美术教育学科结构,在构建新世纪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以鲜明的中国特色、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成果,赢得国际美术教育界的高度赞誉,成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领域具有代表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的美术院校,并在国际一流的美术院校中享有重要地位。

 福利赠票 首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门票
下方评论区留言获得点赞数最多的1位将获得门票32位将获得门票23位将获得门票14位将获得门票15位将获得门票1
2022年11月2日(下周三)中午12点整为最终截止时间(最终解释权归MANA所有)


 展览推广及商务合作 
 添加微信:artmana

期文章推荐




10月盘点全球新媒体艺术




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与科学创新奖获奖作品“重现化学” 




总奖金100万!面向全球征集数字艺术创意作品



MANA |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MANA是全球新媒体艺术行业媒体与资源对接平台,致力于建立艺术、设计与科技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MANA持续聚焦追踪行业热点,旨在提升优秀原创、艺术科技跨界的影响力,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交流互励平台,为优秀创作者赋能,为企业及品牌整合对接优质的行业资源,推动行业发展。/ 官 方 网 站 /www.manamana.n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