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下午茶招募 | 南洋茶叙 老茶中的赤道风华

2017-06-10 熊猫茶园 熊猫茶园

南洋,是一个在中华传统地理分类学里,泛指南海方圆以南之诸多国度与岛屿的总称。对于生活在那里的华人而言,也包含了一部自明代起沿海先民的迁徒史。

其间,这群漂洋过番的华人们不仅在异域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的华裔社区,他们也很自然的把整套籍贯民俗,包括处世道理,农桑水利及饮食风尚都转移了过来。

南洋人喝茶,亦是如此---一种脱胎于传统开门七件事,却受限于物资及器皿条件,且更因中国茶叶在长程船运而易串味变质的前提下,而发展出相对能针砭环境并还原茶品质量的地域性品饮习俗。

所谓东南亚移居先民多原籍闽粤福琼桂客潮,就单饮茶而言,无论是闽南人所喜爱的重火铁观音,还是潮汕老乡所无法忘怀的碳焙水仙,从洋筒大罐沏六堡,到泥壶小盏泡乌龙,各有坚持却又相互兼融,就像是广府人却能说上一口地道客家乡音,实是别处所不多见的大同现象。从茶叶挑选,火工后制,以及茶品包装上都遵循着一板一眼的老规矩,为的是从出生伊始就深深烙印在脑海里的味觉印象。

这是有趣而又触动心灵的部分:茶之于南洋华人,早已超出饮食范畴的味觉效应,在连地域边界都近乎模糊的全球化中依然保持了自中国古代便构建起来的品饮标淮,同时始终紧紧的与故土、乡愿、情怀、哲史等等精神元素相互靠拢。

茶,成为飘洋过番后的情感寄托,让人们于一沏一饮一啜时,能够理解到一个民族,是如何在口舌间传承下自己的生活形态。浓或淡,陈或鲜,渥堆还是晒青,揉捻还是萎凋,轻焙还是重火,不同籍贯的华人,构建了整个区域风土的“意志”。

以此为背景,“南洋印记”就这么出现了,一个致力整合在地风俗习惯展现老中华传统与日常,一个要唤醒大家口舌间品饮记忆的文化组织。 

这一次,我们请到了马来西亚南洋印记总策划 赵美玲 女士,及她的团队,来为大家展现人与茶在赤道线上相逢而碰撞出的“南洋”滋味。 

在本次下午茶聚会上,赵美玲女士将与大家分享6款老茶:

···

· 第一道 ·

90年代老六堡散茶

六堡是当年侨销南洋地方的大宗茶品,其茶汤浓酽似墨,口感醇厚,且兼具因渥堆陈放之工艺而有著祛湿驱寒的功效,在当地被视为是一种适合用于对抗南洋常夏气候的日饮佳茗。

···

· 第二道 ·

30年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可称得上是北京与南洋两地各民族最中意的茶叶类型,这款茶品因陈化甚深,香气口感则比起初窨製熏酵时更为越发深邃悠远,且青涩尽退。

···

· 第三道 ·

80年代厦门茶叶公司武夷水仙

福建闽北地区素有韵不过红袍,醇不过水仙的说法。这款当年由厦门茶厂精制外销,并以传统焙火工艺为基底的老茶,在时过境迁的今日,当已然是厚实得无以复加。

···

· 第四道 ·

40年广云贡饼圆茶

广云饼在普洱家族里是有其独特定位的。它是为了照顾粤港地方口味而压制的饼茶。在1985年以前,都是“广东口岸茶叶公司”直接从云南调配毛料,却不在当地压制,是成型于广东的历史产物。经过岁月的洗礼后,它的原始苦涩与仓储湿气早已转化成淡淡樟香。

···

· 第五道 ·

1997水蓝印青饼

此茶是勐海茶厂的经典代表茶品,7542经典配方。因长期储存在马来西亚,干仓陈化条件完好,泡开后汤色已呈通红透亮,且散发出强劲兰樟香。

···

· 第六道 ·

1983年木箱老覌音

此茶色若玄铁,形制皱皮带老霜,是遵循传统焙火制式的闽南安溪茶。它具有经年陈藏后的微微梅酸,汤色亦如琥珀光晕般亮丽剔透。 

中场休息环节,还将为大家奉上南洋本土茶食:

糖贻椰子:是一款以马来半岛生长的矮丛香椰,脱水糖饯而成的小点。其甜度适中,椰香满溢。

黄梨油酥:是选用南马区所产之土生黄梨,再经捣烂糖熬后包以油酥饼皮的美味甜点。酸甜香俱存,却不喧宾夺主,与滋味陈酽的老茶没有冲突。 

 报名方式 

  •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即可报名参加

  • 招募人数:10人

  • 报名费用:256元/人

  • 活动时间:6月16日(周五)14:00

  • 活动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会心阁二楼(地铁4号线 北宫门站 A口出来即到)

  • 咨询电话010 - 84681982


撰文 | 熊猫茶园

图片 | 网络、三联生活周刊


▼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熊猫茶园方微博

熊猫茶园 -《三联生活周刊》茶生活 & 美学实验室


▼  点击阅读原文,喝老茶叙南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