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捂”捂得好,整年无烦恼!你捂对地方了吗?

2017-02-21 御儿 御医说养身
关注我,获取更多专业的养生知识。


俗语: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度过了漫长的冬季,想必主子们也都穿了好几个月的棉衣吧?

立春过后,正是气温由冷转热的过渡阶段。总体来说,天气虽然是在向着变暖发展,但也免不了偶尔的突发性降温、气候突变。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有在春天养好了身体,才能为一整年的健康打好基础。

“春捂”,则是经由老祖宗总结并流传下来的、针对春天的养生之道。

春捂最基本的原则,是「不捂不行,过犹不及」,掌握好“春捂”的时机、尺度与方式,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时机

  • 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

春季,是许多疾病的高发季。

主子们可能会注意到,有很多流行性疾病(比如感冒、消化不良等症状)的爆发与降温的关系最为密切。

作为一种预防措施,“春捂”的最佳时机,是在冷空气到来之前的24~48小时。

因此,主子们记得要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哦!


  • 持续7~14天

气温骤降的时候,需要加衣御寒。待气温回升了,也得再继续捂7~14天左右。

一般来说,“春捂”都要持续到清明时节。减衣过快,有可能会让身体素质较弱、抵抗力较差的人冻出病来。



尺度

  • 温差——昼夜温差大于8℃

如果昼夜温差大于8℃,则属于可以“春捂”的时间了。

主子们切忌一件衣服穿到晚,要随着天气的变化去加减衣物。


  • 临界温度——15℃

研究表明,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用再“捂”了。


  • 下厚上薄

人的下半身血液循环比上半身差,在冬末春初的季节,下半身的关节更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引发僵直、酸胀、关节炎等症状。

因此,主子们在春季搭配衣物的时候,应该要遵循“下厚上薄”的原理。

 

方式

“春捂”是有技巧的,并不仅仅是穿个棉袄那么简单。

如果胡乱的“捂”,用衣物把自己包裹得密不透风,反而容易让身体变得更虚弱。

早春时节,需要重点“捂”手腕、腰、小腿和肚脐这四个部位。


  • 手腕神门穴,守住全身血脉

神门穴位于手腕的横纹处,是人体手少阴心经的重要穴位之一。

它在手腕下方肌腱的里侧,靠近小手指的一侧,主管了各个脏腑的元气。如果保护得益,则会有强化脏腑的作用。

除了在“春捂”期间要特别注意手腕的保暖之外,在平时生活中,用拇指指端反复点按神门穴,有去除烦躁、安神定志的作用哦!


  • 护腰保肾,消除“春困”

人体阳气的根在肾,而古人有云,“腰为肾之府”。若是腰部受凉了,会更容易引发肾阳虚,造成尿频、精神不振等症状。

因此,“春捂”要格外注重腰部的保暖,多按揉“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腰部,第二根腰椎棘突下,左右分别二指宽(旁开1.5寸)处,归属足太阳膀胱经。如果保护得益,会有补肾助阳、调节生殖功能、缓解腰痛的作用。


  • 足临泣+涌泉,脚要暖暖的

冬末春初,很多主子都会有偏头痛、小腹痛的症状,这些都是肝阳虚的常见表现。

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更应该要注意脚部的保暖,尤其是足临泣穴和涌泉穴。

  • 足临泣穴,是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位于足背外侧,第四趾、小趾跖骨的夹缝中。

  • 涌泉穴,又叫“长寿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穴之一,位于脚底部,蜷足时足前部的凹陷处。

 

  • 遮肚脐,养脾胃

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若是保护得益,会有培元固本、和胃理肠的功效。

因此,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主子,要特别注意肚脐的保暖哦! 


小贴士

“春捂”固然很重要,但也要注意量力而行,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才越好。衣物的增减,要根据天气变化情况,以及自身的体质来定。

昼夜温差较大的早晨与晚上,可以适当的多捂一会儿。而气温在10℃以上的中午时刻,可适当减衣服。

总之,一定要随时关注气温变化,衣物切不可随意骤增、骤减。




ps:最近,好多主子认为御儿很辛(孤)(独),想要介绍男盆友照顾御儿!


其实,御儿每天也都在想一个人,也希望主子们能帮帮御儿


后台回复「男神」,就能看到御儿心中的那个“他”


这是后台查看爆照步骤


动动手指,勤分享,生活更健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