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师大于冰副教授朗读《马克思论费尔巴哈》(05:10)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
【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1804年7月28日-1872年9月13日),德国哲学家】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在1845年春于布鲁塞尔写在他的1844-1847年笔记本中的笔记,标题为《1.关于费尔巴哈》,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恩格斯在1888年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单行本时把这篇笔记作为附录首次发表,标题为《马克思论费尔巴哈》。
上上上一期,重庆市委党校李志勇教授读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马克思1845年的稿本,即“1.关于费尔巴哈”~哈哈
上上一期,建湖县委党校陈远跃老师朗读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恩格斯1888年发表的稿本,即“马克思论费尔巴哈”~哈哈
上一期,华北电力大学美女孙芳副教授读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马克思1845年的稿本,即“1.关于费尔巴哈”~哈哈
今天,哈尔滨师范大学美女于冰副教授朗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恩格斯1888年发表的稿本,即“马克思论费尔巴哈”,很流畅、很好听,一起来听听吧~哈哈哈
恩格斯在1888年出版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序言中说:“我在马克思的一本旧笔记中找到了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现在作为本书附录刊印出来。这是匆匆写成的供以后研究用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但是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是非常宝贵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012年版第4卷第218—219页)笔记因此而得名。见下图:
附:下面是于冰老师的朗读文稿,即恩格斯1888年发表的稿本(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012年版第1卷,第137—140页)。
卡·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论费尔巴哈
一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发展了,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二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三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四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因为,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消除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发生革命。因此,例如,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对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进行批判,并在实践中加以变革。
五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做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
六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2)因此,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七
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八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诱入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九
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中的单个人的直观。
十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
十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卡·马克思写于1845年春
【这是恩格斯1888年发表的稿本。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012年版,第137—140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
=== 一点关注,读读马原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