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福田说】:佛教慈善思想体系的价值依归

2017-03-22 林志刚 善友筹


作者简介


林志刚:清华博士后,副研究员。原作品作为学术研究文章已经在期刊发表过,现原作者授权心灵之旅公众号发布原创。






福田(梵文为daksiniya)在佛教教义中乃是一种比喻,田含有生长和收获的意思,福田即可生福德之田。日本学者道端良秀认为:“如果对佛行了布施,就以此布施功德,能以开悟成正觉,同时自己也有了大成就,因而得到了大利益。这正如在田地里播下了一粒种子,到秋天就可以得到大的收获。同样的道理,布施比如种子,田地比如佛陀,因此佛名幸福之田为福田。”



福田开始仅仅只是指对佛的布施,后对佛、法、僧三宝称福田,再推广至声闻、缘觉、菩萨、父母、师长、贫困孤寡者乃至畜生均称为福田。于是福田也被分为不同的种类。《大智度论》将福田分为两种:一、以受恭敬之佛法僧为对象的“敬田”;二、以受怜悯之贫、病者为对象的“悲田”。在此二田中,佛教更关注以贫病、孤老为对象的悲田。如《佛说像法决疑经》所述:



我于处处经中说布施者,欲令出家在家人修慈悲心,布施贫穷、孤老乃至饿狗。我诸弟子不解我意,专施敬田不施悲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宝,悲田者贫穷、孤老乃至蚁子。此二种田,悲田最胜。



可见,佛教认为对贫困、孤寡、病残者以及动物等的布施要比供养佛法僧三宝的功德更大,也更有意义。这种悲田思想是佛教慈善救济事业的理论指导。 




此外,很多佛经还将福田划分得更为详细,如《优婆塞戒经》将福田分为三种,即报恩田(对象为父母师长等)、功德田(对象为圣僧二乘等)和贫穷田(对象为一切穷苦困厄之人)。



《佛说诸德福田经》将福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五净德福田”,是对于僧众而言的,“供之得福,进可成佛”;一类是“七法广施福田”,是适用于一般世俗大众的,“行者得福,即生梵天”。所谓五净德,是指:



一者发心离俗,怀佩道故;二者毁其形好,应法服故;三者永割亲爱,无适莫故;四者委弃驱命,尊众善故;五者志求大乘,欲度人故。



这其实是要求僧尼应遵守戒律、弘扬佛法,立地成佛。所谓“七法广施福田”就是:

一者兴立佛图,僧房堂阁;二者园果浴池,树木清凉;三者常施医药,疗救众病;四者作牢坚船,济度人民;五者安设桥梁,过渡羸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饮;七者造做圊厕,施便利处。



这七种行善利人的途径,引导世俗大众多做公益善事,以得“梵天福”。



还有出自《梵网经》的八福田之说。天台宗智顗大师据此列举出八种福田,即佛、圣人、和尚、阇梨、僧、父、母、病人等八种。但华严宗法藏大师在《梵网经戒本疏》中列示的八福田则为:一造旷路美井;二水路桥梁;三平治险路;四孝事父母;五供养沙门;六供养病人;七救济危厄;八设无遮大会。





虽然福田的种类无所定数,但其思想均指向的是发自内心的慈悲去行布施与做善事,且并非要预期获得功德与好报。正如《优婆塞戒经》所示:“若行施时于福田所,生欢喜心……施时不求世间果报……不观福田非福田施。若能如是行布施者,报逐是人,如犊随母。若求果施,市易无异。”如能真不求果报,在种植福田时不作他想,只以慈悲心去布施,福报就会像小牛犊跟随其母一样,自然伴随而来,不离不弃。若只为福德果报行布施,那就无异于市场的交易行为,这是为佛教教义所排斥的。




在主要体现大乘佛教“慈悲为怀、普度众生”思想的中国佛教教义中,缘起法、慈悲心、业报论、布施观和福田说不一不异、相生相待,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佛教慈善思想理论体系。它们是佛教四众弟子创建济贫救世、积德行善、利乐有情的慈善组织的理论支柱,也是佛教徒及信众完善人格、成佛得道、涅槃寂静的精神依归。这一理论体系的建构,可形象的用如下一种“房型”结构图来展现: 


佛教慈善理论“房型”结构图



首先,佛教慈善理念是建立在佛教世界观──缘起论的理论基石之上的。缘起法则是佛教慈善理论体系的基础。释迦牟尼历经人世种种磨难,最终于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他认为世间诸法皆由因缘和合而起,有情众生与各种事物现象都是无常的,无不变的灵魂或本质。人世间一切皆苦(苦谛),产生痛苦烦恼的原因(集谛)在于以无明为起点的十二因缘所致的因果相续、业报轮回。只有通过三学和八正道的修行方法(道谛),才能出离生死苦恼,获得解脱,即涅槃(灭谛)。



其次,慈悲心是佛教慈善思想理论体系的核心。“三界所有,万法唯心”,慈悲之情皆由心生,唯心说是佛法的本体、本心形而上之追思。虽然“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是由于有情众生执着于贪瞋痴三毒之中而无法自拔,不能明了“四圣谛”缘起的真义,故而佛陀、菩萨生起为众生拔苦与乐的慈悲心,宣传慈悲思想,弘扬慈悲精神,规诫众生持五戒、修十善,以四无量心的利他心愿,引导众生成就佛果,般若解脱。



再次,业报论是佛教慈善思想理论体系的德行规约。业报论包含了因果律、善恶观、报应说和轮回说。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因果关系支配的,每个人的善恶行为必定会给自身的命运带来影响并产生相应的回报,善因必生善果,恶因必得恶果,而且其业力还会导致三世、六道的轮回。显然,业报论是一种人生命运的支配法则,凸显了伦理价值取向对人生命运的意义,因而勉励着佛教徒和信众戒恶自律、一心向善。



复次,布施观是佛教慈善理论体系的践行路径。无论是作为亲近菩萨或者化度众生时所采取的四摄法,或是修持佛法的六度等等,布施都是最重要的实践德目。布施是涅槃的初缘,是得道的津梁。佛、菩萨通过摄受引导众生进行财施、法施以及无畏施,帮助苦难者济危度困、离苦得乐,激励修持者勇猛精进、成就解脱。在施与受的过程中,应相互尊重且心怀感恩之情,最终趋向“三轮体空”的布施境界。



最后,福田说是佛教慈善理论体系的价值依归。种植福田往往会被有漏众生误认为是一种祈求功德果报的表现,实则不然。佛教教化众生应明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的实义,广种福田只不过是“涅槃寂静”的方便法门而已。众生的乐善好施应出于慈悲心,无相而作、随缘而施、不求回馈,这样福德自然会不期而至、如影相随。 







中国佛教慈善理论是在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环境中形成的,是印度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文化互动的产物。它以缘起法为出发点,阐述了世事无常、一切皆苦的真谛,教导有情众生应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心,洞悉善恶因果、三世轮回的业报论,秉持“三轮体空”的布施观,止恶扬善、广植福田、自利利他,最终出离生死,究竟涅槃。在这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引下,佛教徒及信众创建了大量的慈善组织,开办了多种慈善事业,成为我国社会福利与公益事业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和力量。




心灵之旅-学修、参访、公益

 缘起二零一二年八十名博士参访龙泉寺,而后平台成立。四年来,大家共同分享观点,全球参访及公益活动不断,在高知群体中影响日益提升,现已发展为六百余名成员。欢迎您加入这个见和同解、意和同悦的大家庭。






温暖生命,心灵之旅关注每一位有情众生!



请长按二维码,我们在此心灵成长,拥有智慧人生。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