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来五年,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开放型经济将成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12月22日,渝中区雾都宾馆三楼会议厅,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解读新闻发布会现场。见习记者 刘旖旎 摄/视觉重庆


12月22日,中共重庆市委举行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解读新闻发布会,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宝权介绍了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12月22日,渝中区雾都宾馆三楼会议厅,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解读新闻发布会现场,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宝权回答记者提问。见习记者 刘旖旎 摄/视觉重庆


成渝“双圈”建设三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3年将提质增效

发布会现场,有记者问: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经有3个年头,党的二十大又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写入报告。请问重庆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又有哪些阶段性的成果,明年将如何推进战略实施?

赵宝权介绍,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同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又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写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章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成渝地区发展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盼。

三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按照市第六次党代会将“奋力书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篇章”作为重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三大任务之一的要求,会同四川紧扣目标定位,深化党政联席会议、常务副省市长协调会议等合作机制,大力实施成渝中线高铁等160个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等10个毗邻地区功能平台,出台科技创新中心、金融中心、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方案,实施311项“川渝通办”事项、43项便捷生活举措。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GDP7.4万亿元、增速8.5%,占全国比重由2019年的6.3%提升至6.5%,两年年均增长6.2%、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3.3%,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

具体来讲,阶段性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总体实力不断提升。建立双核联动联建机制,签署“1+5”系列合作协议,出台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推动渝东北川东北、川南渝西两翼协同发展。郑渝高铁建成通车,成渝中线高铁、西渝高铁安康至重庆段全面开工。两省市间建成及在建高速公路通道达20条,其中成渝双核间直连高速大通道4条。启动建设“东数西算”工程算力重庆枢纽节点,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纳入全国第三批先进制造业集群。2021年双城经济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川渝电子信息产业营收突破2万亿元,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2%。

二是协同创新能力稳步提高。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科学城加快建设,共同制定“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实施方案,联动共建人工智能、大健康等领域重点实验室,推进金凤实验室建设,实施川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共同申报实施重点研发项目60项,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国家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获批建设。

三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拓展。持续深化中欧班列(成渝)定价机制,1—10月累计开行4580列。合力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线路辐射全球113个国家(地区)335个港口。高水平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获批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前三季度,两省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36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38.87亿美元。探索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311项“川渝通办”事项全部实现,累计办件量超1000万件。推进税收征管一体化,试点开展推进建设用地指标、收储和出让统一管理。

四是生活宜居水平加快提升。印发《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完成“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136.3万亩,川渝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6%以上。推进43项便捷生活举措,34家公共图书馆实现图书资源通借通还,医疗检查检验结果跨省互认超160万例次,毗邻地区建立110、120协作服务机制,办理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2.4万人次。

赵宝权介绍,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起步之年,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质增效的关键之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抢抓党的二十大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列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历史机遇,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紧扣“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聚焦增强中心城区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辐射带动全域发展、推动“双城”合作“双核”联建走深走实等方面,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市场一体化建设、城乡融合发展,携手推出一批重大项目、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形成更多可视化成果,加快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极贡献重庆力量。


未来五年,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开放型经济将成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发布会现场,有记者问: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请问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对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有什么考虑,作出了什么样的安排部署?

赵宝权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命题,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对这项工作也进行了全面部署。

“当前,全市经济正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赵宝权称,全会对标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的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发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号召,对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工作部署、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

赵宝权说,全会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发展目标中提出,到2035年,在高质量发展中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未来五年,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开放型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下一步,将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着力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建设。提质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等创新高地。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实施传统支柱产业提升行动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优化完善“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加快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以“双一流”建设带动全市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优化重庆英才计划,升级重庆英才大会,整合推出重庆英才集聚专项,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承载区。

二是着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布局,全面增强中心城区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完善同城化体制机制,强化与广安全方位深度合作,共建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现代化重庆都市圈。探索创新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加快区域合作平台建设,辐射带动全域发展。推动“双城”合作、“双核”联建走实走深,携手推出一批重大项目、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持续做大做强“一区”、做特做优“两群”,不断提高全市发展的协同性整体性。

三是着力打造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加快广阳岛片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大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长江生态环境系统性保护修复,提质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2+6+N”政策体系,有计划分步实施碳达峰行动。

四是着力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实现“13+2”省(区、市)全覆盖,创新通道经济、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平台经济、链主经济发展模式,建设通道产业走廊。深入推进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建设,高质量发展中欧班列(成渝),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枢纽。促进要素流动、制度创新和环境优化,逐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全面提升贸易、投资、物流、金融、人才、数据等领域开放度和竞争力。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

五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推动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快于居民收入平均增长。实施“就在山城”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程、“渝创渝新”创业扶持工程、“巴渝工匠”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工程、“渝你同行”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社保扩面提质专项行动,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实施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办好重庆马拉松等赛事活动。


来源:重庆日报
编辑:叶露 徐粘琴
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推送稿件除注明原创内容之外,其余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23-63670349

我们都在看

重庆市委宣讲团来重庆市地产集团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青年榜样丨向茹熙:独当一面的技术岗位能手

【清廉地产】中央八项规定禁止清单之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福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