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书馆ㅣ局外人
/ 杂书馆 /
Jun.6.2021
「局外人」
原作名: L'Étranger
作者:[法] 阿尔贝·加缪
译者: 金祎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9-3
MY BOOKLIST
△Anchor:Chris,Music: R.E.M.&Q-Tip - The Outsiders
01
加缪生于1913年,法国人,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1957年也就是他44岁的时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迄今为止法国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可惜的是,在加缪得奖三年后就死于车祸。
加缪说过:在我看来,没什么比死在路上更蠢了。结果他自己死在了路上,这里面有着命运的玩笑、有着荒诞的气息,然而对这个以研究和表现荒诞成名的存在主义作家来说,倒是死得其所。
加缪还说:最好的作品是没有完成的作品。乍听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举出一些例子后,会让人觉得这个人的思想真是具有穿透力,贯通古今,精准无比。
断臂的维纳斯和无头的胜利女神雕像,因岁月的斑驳从完整到残缺,相当于没有完成,然而都是杰作。卡夫卡的小说,三个长篇《美国》《审判》《城堡》,都是没有完成的作品,然而都是杰作。我国的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也是没有完成的作品,曹雪芹只写了八十回。
老子说:“大成若缺”。由此可见,哲人们的思想是相通的。
加缪的遗作《第一个人》在车祸现场他的提包里面找到,已经以手稿的形式出版,这部没有完成的小说也是杰作。
加缪在29岁的时候完成了《局外人》和《西西弗斯神话》,同时在文学和哲学两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
我喜欢《局外人》的开头,加缪说道:“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一句话,十五个字,突兀、冷漠,奠定了整部小说冷峻平实的基调。
在《局外人》中,加缪塑造了一个把“我怎么都行”挂在嘴边的小说主人公默尔索,对一切的社会规范都显得无动于衷、置身事外,同时又以一种近乎魔鬼般冷峻的目光静观世人,甚至在自己的宣判大会上也仿佛是一名看客,却又在诸多隐秘的瞬间表露着对世界的亲和。
这部简短的小说,总计不过两部11节,却在极其精简的笔墨之间隐藏了无穷的伏笔,使得对于《局外人》的解读呈现出近乎无穷的丰富性。
1913.11.7-1960.1.4
阿尔贝·加缪
Albert Camus
02
默尔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是一个对什么都很无所谓的人,有一种目空一切的态度,最常说的两句话是“怎么样都行”和“出路是没有的”。
他是一个三十来岁的未婚男人,在一家公司当职员,在情感方面,这个人很冷漠,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
亲情方面,他唯一的亲人——妈妈住在养老院。某一天,养老院发来电报通知妈妈去世,他前去奔丧,却在守灵的时候抽烟、喝咖啡,跟人聊天、昏昏欲睡。
他记不清妈妈临终时的具体岁数,拒绝了开棺看妈妈遗容的提议,葬礼的过程中没有哭泣,也没有在坟前默哀。葬礼结束后,为自己有条件上床睡上十二个钟头的觉而感到喜悦。
在妈妈下葬的次日,他和新结交的女友一起去游泳,看滑稽的喜剧电影,并与她上床。后来还告诉律师“所有健康正常的人都或多或少的曾经希望过他们所爱的人死去”。
庄子死了妻子鼓盆而歌,是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这个人则是忠实于自我的感觉和思想,觉得累了就应该睡觉、喜欢一个人就可以与她约会。
爱情方面,玛丽喜欢默尔索,希望和他结婚,他觉得结不结都行,如果女方想结就结。
女友问默尔索是否爱她,默尔索说这无关紧要,如果真要说那大概是“不爱”,但是却答应可以与她结婚。
世人津津乐道的爱情,被他当一件小事一样对待。
友情方面,默尔索的邻居雷蒙是个混混,请默尔索去他家喝酒,默尔索去了。雷蒙请默尔索帮忙写信羞辱不忠的情妇,默尔索觉得没必要让他不满意,于是尽心尽力地写了。
雷蒙还让默尔索去警察局做证,证明是情妇冒犯他在先,于是雷蒙才打的情妇,他也同意去替雷蒙做证。
雷蒙提议要和他做朋友,默尔索觉得做不做朋友,怎么样都行。对友情,这个人也是漫不经心的。
由此可以看出,默尔索并没有把世人重视的三大情感作为多么重大的事情来对待。
在事业方面,这个人也没有什么上进心,主管要提拔他,让他到巴黎任经理,问他是否愿意。
在一般人眼中,这是件好事,既升了职,又可以去大城市体验新的生活。他却说“怎么样都行”。
玛丽很高兴,要和他同去巴黎,问他巴黎是怎样的?对于人人向往的香水之都、浪漫之都,他是这样评价的:鸽子很多,很脏,人的皮肤是白的。
他对升迁兴致缺缺,觉得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做出改变,因为现在的生活并没有令他厌烦。
默尔索和雷蒙去海边度假,遇到雷蒙情妇的弟弟等一伙阿拉伯人,发生了冲突,双方打了一架。
随后默尔索独自又去海滩,再遇见那个阿拉伯人,在预感自己要被袭击的前提下,率先开枪打死了对方,开始了牢狱生活。
入狱之后,他的辩护律师来看他,想让他对在母亲葬礼上无动于衷的表现做出通人情的解释,因为这会成为法庭量刑的一条重要依据,而默尔索的解释并不能令律师满意。
律师想让他在法庭上说那天是因为控制住了自己悲痛的情绪所以才没哭,他说:“不,那是假话”。他的不合作态度成功将律师激怒。
笃信上帝的神父来狱中看他,试图让他悔过,以期得到上帝的宽恕,费尽口舌想让他理解,他却拒绝被感召。
神父说,如果默尔索不信上帝,他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失去意义。默尔索却觉得,神父的生活失去意义,是神父自己的事,和默尔索没关系。他是这么想的,也这么说了。自然地,神父也被激怒了。
审判席上,检察官指控他麻木不仁,没有人性,没有灵魂,有预谋地杀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自己的母亲……
证人们依次出庭做供,证词明显对他不利。置身在这样的形势里,他却滑稽地觉得检察官比他的律师聪明,口才好。
他的律师在法庭上替他做生死辩护的时候,他的神思却因一个卖冰小贩的喇叭声游移到了过去生活的种种回忆里。夏天的气味,热爱的街区,傍晚时的天空,情人的笑声和裙子……
在一些咄咄逼人、无中生有的指控面前,他也曾想替自己辩上一辩,但考虑了一下,却最终什么也没说。
不和自己讨厌的人多废话,这是他的行事准则,即便在生死关头,他也懒得为自己破个例。
法庭审判的时候,是一个荒诞剧,检查官、律师都是围绕他在母亲死的那天的表现在辩论,根本不涉及他杀人的事实。
检查官说他“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母亲”的时候,默尔索的辩护律师说“他到底是被控埋了母亲还是杀了人”,但是这并不管用,依据道德动机而不是犯罪事实来定罪看上去荒诞,但却迎合了法庭里看戏的人和陪审员的情绪,群情激奋中,默尔索自己却没有权利辩白。
最后,在一个法理社会,一个人由于伦理的原因被判了死刑。
他即将在广场上被斩首示众的时候,常人可能会惊惧、痛悔、绝望、号啕,他居然还有心思对断头台的构造浮想连翩。
临刑前的关押时间里,他屡次拒绝接见神父,拒绝临时归皈上帝。他觉得自己犯了罪自然要付出代价,但别人无权要求他更多的东西。
默尔索说“对于我真正感兴趣的事我也许没有绝对把握,但对于我不感兴趣的事情我是有绝对把握的。”神父找他谈的,正好是他不感兴趣的事情。
默尔索拒绝上诉,拒绝忏悔,平静的等待他的死亡到来。
最后他坦然地走上了断头台,默尔索“置身事外”地走完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局外人
L'Étranger
03
“对于世界,我永远是个陌生人,我不懂它的语言,它不懂我的沉默,我们交换的只是一点轻蔑,如同相逢在镜子中”,这是诗人北岛一首《无题》的上半部分,很好的概括了默尔索和这个世界的疏离和脱节。
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也是一个高度剧场化的社会,人人粉墨登场,遵循着规则和秩序,进行着程式化的表演,母亲死了要哭得死去活来,情人节要按时问候、送礼物,要坚信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等等。
如果有人拒绝这样的表演,那他就是社会公敌,是所有人必欲杀之而后快的。
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准则,但准则是怎么来的呢?是从人性深处自发的需求而来,还是从根本的自然之法而来?道德准则和价值观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吗?信仰是个人的事还是社会的事?《局外人》里这场道德审判就抛出了这诸多的问题。
在小说中的检察官和陪审团永远也不会知道,默尔索把母亲送进养老院,既是因为赚的薪水不够找人来照顾她,也是因为长久以来跟母亲无话可说,反而在养老院里她能找到伴儿。
对于母亲的死,默尔索觉得人都要死的,这是早晚要发生的事,正常人或多或少都设想过自己所爱的亲人死亡。他没哭是因为确实哭不出来,当时的他又困又累,没有深切地意识到母亲死亡这件事所具备的社会意义。
他在母亲下葬后次日便和女友跑去看喜剧电影,是女友提议的,而他觉得这也没什么。母亲已经死了,但生活还要继续,形式上的吊唁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安慰。
他结交雷蒙这样的朋友,是因为雷蒙的自然接近。默尔索的随和善良使得他对那种不具备压迫性的朋友,天生没有抵抗力。他也并非如检察官所指控的,为了朋友的一桩下流龌蹉的纠纷,随随便便去杀人。更何况,先前他曾理智地劝说雷蒙放弃开枪杀人的念头,并有技巧地收缴了雷蒙的枪。
随后他自己开枪杀死那个阿拉伯人,是因为看到阿拉伯人先拿出了刀。
他这样一个人,没有强烈的爱憎,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在生活中随波逐流,对切身利益漠然处之,什么事都秉持着无所谓的态度。他游离在传统价值观的格局之外,被自认有着正确三观的人鄙视唾弃。
单个个体自身性格上的弱点,被放大强塞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背景里,就成了罪恶之源。他被斥之没有灵魂,想当然地也没有良知,没有人性,草菅人命。他也正是因为这种处世方式,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但通过加缪的小说我们知道,他并不是个麻木不仁的人。
他对自然界的景观有着深切的感受力,对人情世故的观察细致入微。他只不过以他自己的方式爱着这个世界,爱着一个真实的、不惺惺作态的世界。
西方的“哭声免疫法”,教人们在婴儿不哭的时候去抱他,哭时反而不抱。据说这种方法可以训练出一个极少哭闹,让父母省心的乖孩子。
这个方法在当时被大力推崇,但后来的事实证明,那些被哭声免疫法带大的孩子,成人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自闭、自杀、酗酒、流浪、人格分裂、精神分裂,无法与人维系亲密关系。
后人分析,这些孩子,是因为童年时的欲求不被重视接纳,从而学会慢慢削弱自己的生命能量,直至弱到再也无法和人产生交集和共振,成为一个不惹麻烦,一切都自己搞定的“好人”,在人群中如同孤岛一样地生活。
也许默尔索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习惯说的一句口头禅是“这不是我的过错”。他说得如此诚惶诚恐,那急于撇清的节奏里,应该有过无数次被误解、被责怪的先例。“反正,人总得有点什么错。”他简单地一言概之,好似已经认命。
所以,当塞莱斯特在法庭上竭力想为他多说几句好话的时候,他平生第一次产生了想要去拥抱一个男人的念头。
所以,当雷蒙在法庭上再次确认他是朋友,律师反问他的时候,他也看着雷蒙的眼睛,坚定地说是。其实他否认的话,会对他的判决更有利。
可是,对于一个不断削弱自己的生命能量,认命地在这个世界上孤独生活的人来说,一丁点微光也足以暖身,哪怕是飞蛾扑火又怎样?
这样的朋友,虽然害他身陷牢狱之灾,但起码他是真实真诚的。而那些伪善的法官、律师和神父,则让他厌烦不已,哪怕他们打着试图拯救他的旗号。
存在主义
Existentialism
04
加缪描述的法庭审判虽然夸张,但深刻地表明了默尔索死于社会的精神暴虐这个事实。
其实想想历史上的残酷私刑,群众运动,以及现在网络暴民们肆意对别人口诛笔伐的场景,便可察觉到加缪这部小说的深远社会意义。
在社会这个法庭上,检察官极力煽动围观群众的情绪,律师代表被告发言,法官做出“公正”的裁决,神父则强迫罪犯信教和忏悔,唯独被告默尔索本身被剥夺了发言的权利,他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被卷入审判的漩涡中,何其荒诞,又何其现实!
在读到默尔索对着神父失控大喊那一段,我的情绪也分外激动。这是一个不愿多做解释的局外人被逼上剖白绝路时的失控爆发。
是,他的确一无所有,而且很快连生命都要失去。但他的一切都由自己掌握,生活是如此,朋友也一样,连生死也是如此。
默尔索说:“我好像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但我对自己很有把握,对我所有的一切都有把握,比他有把握得多,对我的生命,对我即将来到的死亡,都有把握。是的,我只有这份把握,但至少我掌握了这个真理,正如这个真理抓住了我一样。我以前有理,现在有理,将来永远有理。”
他可能从来没有违背心意去做一件事,他在这个充满虚无感的世界里切实地存活着。
默尔索不是白痴,不是混蛋,也并非冷血动物,充其量,他是一个过得太过理性自我的人,理性到洞穿了虚无本质,不屑戴起面具在人群中行走。自我到不愿泯然于世俗的价值观,即便因此失去生命。
就像世人不能理解默尔索为何在母亲去世时不哭一样,我也不能理解,为什么有的人要在亲人去世时花钱雇人来哭灵。藏于内心的真实悲痛难道就不比显露在外的虚假伤心更见容于世吗?
这真是一个荒诞的世界,那些自以为是的,习惯把自己放置在道德制高点上的人,习惯了对自己不能理解的事情下简单粗暴的结论,却从来不曾去探究过人性的深度。你在告诉别人是非对错的时候,凭什么觉得自己就是对的呢?
再说回默尔索这个人,他在法庭上是一个“局外人”,在生活中同样如此。
默尔索似乎是社会人眼中一个空虚的生命,但实际上,在小说中的众多人物中,他才是真正为自己而活的,是真正幸福的人,正如他最后的激动言辞:
“面对这样一个充满启示与星斗的夜,我第一次向这个冷漠的世界敞开了胸怀。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和我如此相像,终究是如此友爱融洽,我觉得自己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在社会的大剧场里,逢场作戏,逃避,愤怒,抱怨的人比比皆是,生活已成了他们的重负。而只有那些直面荒谬,抛弃所谓希望而奋力反抗的人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也就是加缪所谓“荒谬的英雄”。
默尔索的死,不是因为杀了人,而是挑战了整个社会的伪善、矫情,挑战了谎言堆砌的现代文明,戳穿了皇帝的新衣。
这个什么都不爱、什么都不在乎的人,在这一点上是英勇果敢的、是真实真切的。
我们生活着的现实总是这样,小说中的人物代替我们说出真相,代替我们勇敢。
你的罪名是
不迎合世人
Individuality
- END -
文字:Chris
排版:Chris
一期一会ㅣ杂书馆
每周一本无用杂书
记录我的阅读生活
▽
更多好书,请点击「杂书馆」话题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