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杂书馆ㅣ历史的温度5

Chris黄小辉 Chris的圈子
2024-11-29




杂书馆

August.22.2021

这是杂书馆第一季的最后一期



作者: 张玮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那些博弈、较量与人性

出版年: 2020.11


◐◑◒◓


    △Anchor:Chris,Music:杨宗纬-越过山丘



不知不觉,已经读到张玮的第5本《历史的温度》了,这套书陪伴了我2021年阅读时光中的一大半。


这套书是张玮把他的“馒头说”公众号的文章进行整理继而出版,变成一套有温度的书。他从2017年开始持续写作,这份余热,一直保持到现在。我在今年年初看到,就一直非常地喜爱,用了5期杂书馆的篇幅记录了其中让我记忆犹新的一些片段。


《历史的温度5》出版于2020年末,这一年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意义非同一般的一年。无论哪一个方面,中国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限制。从这套书的第四册开始,张玮都会给书定一个主题,再去收录文章,所以在2020年这个不平凡的年份,这本书定调的主题就是—博弈。


相较于《历史的温度》1-4,第5本书更多地围绕国家间的战争、人类与瘟疫、病毒的斗争等而展开,力图以史为鉴,告诉人们那些博弈、较量背后所隐藏着的人性从来都不曾改变。


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美墨战争、石油大战……不管是二战史上那些看似各方团结一致的会议,还是放在明面上的争端,其幕后是否还有我们不了解的故事?


邓稼先、陈嘉庚、奥本海默……那些不曾屈服于时代和环境的人,在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是否也有各自的独特之处呢?


不妨翻开这本书好好探究一番。





翻看历史的长卷,回顾这一个个人与一件件事,你会发现,博弈和抗争,可以算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管是利益的博弈,还是人性的抗争。博弈和较量,其实是贯穿在整个人类历史中的。


张玮说:“在谈判桌上,是筹码的较量;在谈判桌外,很可能就是炮火的怒吼。国家与国家之间有较量,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有博弈。即便是归结到某一个具体的人,包括你、我、他,也有自我较劲的时候:和自己的私欲,和自己的信念,和自己的理想。”


2020年,我们又一次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星球上,所谓的“较量”和“博弈”,并不是只在于人类彼此之间。微生物、细菌、病毒用我们无法抗拒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撕开我们各自的信息茧房,逼着每一个人正视它的存在。自然界在人类的历史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人类与自然界的较量与博弈古往今来一直都未曾停歇。


而越是在这样的时刻,可能我们越需要读一些历史。


读张玮的文字,你会在他所描绘的故事里看见一个个鲜活的人,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意思的历史故事,落笔客观、有温度。脱离常规历史的宏大叙事,走向细节,寻找时代的真实故事,讲述我们所不了解的人物和事件。




本书分四个章节来叙述历史事件,分别是筹码的较量、炮火的怒吼、个人的抉择、自然的抗争。


第一章讲“筹码的较量”,故事主要涉及近代外交事件,如1930年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排华法案》、乒乓外交等。博弈和较量是贯穿在整个人类历史中。有的是势均力敌,甚至是以少敌多,无论什么时候,弱国无外交,战场上赢不回来的,谈判桌上又怎么能够拿来。近代中国史,确实是一部“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历史。决定国家之间利益关系的,永远都是实力。


第二章讲的是“炮火的怒吼”,提到了大大小小的各类战争,张玮对战争史的描述有其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方式,在这套书的不同部分都有大量描述战争的文字,而第五册的第二章主要提到了美洲被发现后遭受到的“维度打击”、中日战争、料罗湾战争、露梁海战、科威特战争等。


开放与炮火并存,甲午海战从根本上讲就是国家体制的对抗、经济文化实力的对抗、最后才是战争指挥决策的对抗。发展才是硬道理,否则遭受的绝对是“维度打击”,试问冷兵器如何和现代武器装备抗衡呢?


第三章讲的是“个人的抉择”。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面对一座山,并不是完全没有选择。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恰恰是时代才能检验出个体的本色。面对信念,义无反顾,有人在负重前行。陶渊明说:“众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在时代的洪流里保持本色,不随波逐流,实属不易。


在这个部分中,张玮讲到县令李钟岳之死,放到历史的洪流中,李钟岳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小人物,但就是这样一个帝国大厦将倾的基层小干部,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小人物也要听从自己的内心,尽了自己作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的本分。


被法国革命者砍头的化学家拉瓦锡,让人审视这场复杂的“大革命”。“今天我掌权,屠杀逼迫那些我看不顺眼的人,明天恐怕就是我走上断头台。”它体现法国民众的意识觉醒和革命精神,同时也释放出大量的暴力和恐惧,展现各种人性的疯狂、残暴和卑劣。历史上同类的事件此起彼伏,一旦陷入运动式的疯狂,容易变得面目全非,荣辱生死,片刻流转,个人只会被裹挟、被冲击。


第三章里还提到很多人物,比如中国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民国奇人杨度变卖家产救李大钊、赤子华侨陈嘉庚捐建集美学村、追求自由的余纯顺徒步穿越罗布泊、影后奥黛丽赫本的天使侧面等故事。


我个人对第三章和后面提到的第四章都尤为喜爱,其中很多故事令人潸然泪下,最感动的当属国士邓稼先。邓稼先很有生活情趣,爱吃、爱抽烟、好喝酒,喜欢请客,但作为“两弹一星”的元勋,与钱学森,郭永怀一样,胸怀大志,襟怀坦荡功勋卓著。那一代人的拼搏、奉献和牺牲精神令我看到人性中最耀眼的光芒。


第四章讲的是“自然的抗争”。张玮带我们回顾了一下1910年东北的鼠疫、1918年的大流感、天花的灭绝以及青霉素的发明者英国人亚历山大•弗莱明的故事。


从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来看,在历史洪流中也有类似的事件,不光光是书中提到的,还有我们2003年亲身经历过的SARS,人类和细菌、病毒之间的博弈,其造成的伤亡人数不亚于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不论时代如何更迭,人物如何流变,不论人类曾经如何自相残杀,夜郎自大,在大自然面前却永远渺小如沧海之一粟,脆弱不堪一击。作为星球的万物之灵长,我们必须心存敬畏。


所以读历史让我们懂得谦卑,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读历史让我们了解人性,明白善恶美丑一念之间。读历史也让我们学会思考,客观冷静守中抱一。


张玮说:“如果能够多读懂一些过去的故事,现在就可能会更积极地面对生活,然后会有一种更坦然的心态去面对未来。”


历史,永远是当局者迷。而人性中的魔鬼也永远是历史的主题,毛姆曾说过“魔鬼作恶时总是借圣经之名”。多么深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从来如此。所以历史不会重复,却总是押韵。


或许我们很难避免人际间的矛盾纠纷,但是懂得了人性,便拥有了一颗平常心。这或许正是读书带给我们的重要修炼。








最后让我给第一季的杂书馆电台道一个别吧。


2021年,杂书馆专栏终于改版,以“一周一书”外加配送一首好歌的方式陪伴了大家24期,半年的时间里,笔耕不辍,还主动学习配音、修音、音频剪辑等等,半年里风雨无阻、持续更新,这份自律和强迫症还是值得自己欣慰一下的。


做杂书馆的初衷就是记录自己的阅读生活,改版做电台是倒逼自己学习与输入更多的技能与内容,毕竟“输出”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嘛。


然而,遗憾的是,持续地输出反显出积累的不足,有时也会忘了初心去关注阅读量,却分散了我的注意力、占据我大部分时间,如果单纯记录阅读生活,豆瓣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了。


脱去容易缠累我的事物,是我要面对的第一步,所以关闭朋友圈是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杂书馆停更是第二步,大量退出微信群是第三步。


这期杂书馆的最后一段话,算是一个交代,一个句点。暂时停下脚步,不是退缩,而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杂书馆会不会有第二季,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都还只是一个未知数,希望它不用等太久。


然而,一个明确的已知数就是我依然会保持阅读与思考,学习与自我更新,因为是否具备自我成长、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恐怕是未来走得更远的核心能力。


保持独立思考,拥有清醒的判断,估计是读好书能带来的最大收益。


我们后会有期……



• 完 •



杂书馆ㅣ一期一会  

每周一本无用杂书     

记录我的阅读生活     


文字丨Chris

排版丨Chris



更多好书,请点击「杂书馆」话题查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hris的圈子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