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出生在西关,闻名于世界,还谱写了特殊的“家训”

花城+ 花城咖 2019-04-06





      在中国,只要提到铁路,大家就会想到詹天佑。作为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的奠基人,詹天佑在其履历中,自称“广东南海县人”。近年来,经过詹氏后裔和有关研究人员多方比对史料和实地勘察,终于确定詹天佑是地道的广州西关人。而他出生和童年生活过的地方——位于十二甫的詹天佑故居(原屋已倒塌),在2004年原地原样重建,并建起了詹天佑故居纪念馆。



探寻“铁路之父”的传奇人生


窄窄的麻石巷子

古色古香的西关建筑

这里便是詹天佑的故居

在人声沸腾的闹市里

弥漫着“大隐隐于市”的味道


据资料记载

      詹天佑的父亲詹兴洪以代写书信及刻印章的微薄收入为生。詹天佑赴美留学前的童年就是在此度过,直至11岁。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清政府选派幼童留美以求引进西学,詹兴洪决定送子报考幼童出洋。

1

重建

      2004年重建时参照的是一张19世纪90年代詹天佑在广州拍摄的家居照。照片中的詹天佑悠然坐于木椅上,屋内布置简单雅致,墙上挂着1890年圣诞节詹天佑与留美同学的合影,还挂着其拍摄的风景照、四幅花鸟画等。

2


故居大门制作考究

缤纷明亮的满洲窗

木门上的镂金蝙蝠图案

无不透露出普通西关家庭

所具有的朴素而饱满之美

屋内简朴雅致的陈设

细致的复刻了当年故居的风貌



詹天佑的故居里还有什么故事?

戳视频了解一下


花城+记者 黄耀邦报道


  

詹天佑家庭合影

      史载,詹家祖上是1760年由徽州来到广州西关经营茶叶的,后来詹天佑祖父搬到十二甫安家、并加入管辖此地的南海县籍(旧时广州城大致以北京路为界,西属南海县,东归番禺县)。詹天佑的祖先中,既有受民拥戴的“青天”,又有为国战死沙场的勇士,曾祖父、祖父,无一不是乐善好施之人。



家谱中内藏“特殊的”家训


      1884年10月,詹天佑被调回广州,准备次年2月就任广东博学馆洋文教习。在等候就职新工作的三个多月空闲时间里,詹天佑做了一件对家族和对自己都很有意义的事——修家谱。

《婺源县志》序

      詹天佑亲自编修的家谱中,没有一般格式的家规、家训,却把光绪年间《婺源县志》上刊载的自己先祖的高尚品德和行为,工整地抄录在自己编修的家谱的页眉上


纯良家风养育“中国铁路之父”


在詹天佑编写的家谱里

记载了不少爱国敬业

互助友爱家风故事

这些家风虽没单独标明

却处处显现于整本家谱之中

      

       全文抄录了《婺源县志》上记述的先祖詹世鸾、詹万榜、詹起添、詹诚遇四人的事迹记述。他还在家谱页眉上抄录了1824年由祖父詹世鸾与众乡亲在广州创办的同乡互助会“归原堂”,帮助有困难乡亲的事迹。詹天佑将先祖们忠于国家,爱护百姓,开拓创业,乐于助人的品德抄在家谱上,同时也把这些优秀的品质印在自己的脑海里,成为他今后为人处世的座右銘,也成为了子孙后世最好的家训。



在詹天佑的一生中

他严谨地遵循了自己抄下的

“页眉上的家训”

一生爱国、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并以“敬业、廉洁、博学、睿智

务实、坚韧、友爱”的品格

在业绩与人品上,获得了世界公认的赞许


  詹天佑毕生贡献卓越,在修建津榆铁路架滦河铁桥时,英、日、法三国工程师指挥打桩均告失败。他采用“压气沉箱法”配合机器打桩,获得成功。后来,他又主持修建了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自行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的干线铁路——京张铁路。建造期间,詹天佑创造性地采用“竖井施工法”,解决了打通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的难题;针对地势陡险、坡度大的八达岭,他沿山腰铺设“人”字路线,使列车顺利行驶。此条铁路仅用四五年时间便告竣工,提前两年建成,震惊世界。

       时至今日,广州西关十二甫詹天佑纪念馆内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不少学者、游客慕名而来,在此流连徘徊,寻访先生生前留下的足迹,学习他的事迹和为人处世的态度。詹天佑留给后世的,不仅是一项项伟大的铁路工程,还有更宝贵的笃学谨行、刻苦钻研、爱国敬业的品行风貌和精神财富。




撰稿:张帆

编辑:张帆

分发:何清泉

资料来源:大洋网、广州荔湾发布、南方日报、荔湾区地情网


往期精彩回顾:

【文明·传承】荔湾湖畔粤韵悠扬 声声入耳荡气回肠

穿梭大街小巷,风雨无阻,只为传递“爱”——致敬最美邮政人

【文明·行善】世界卒中日:人群中被陌生男人看了一眼,他在机场捡回一条命!

【文明·守护】危情时刻见“亲”情

【双语】When French Chefs Meet Cantonese Cuisin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