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国济贫院为什么是穷人的“巴士底狱”?

地史馆 2022-07-2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一起看地图 Author 成越

“男孩子们吃饭的地方,是一间很大的石屋子,一端放着一口大铜锅。到了开饭的时候,大师傅系着围裙,在两名妇女的协助之下从锅里舀出稀粥。每个孩子可以分得一小碗这种美味佳肴,吃完不能再要——只有在盛大的节日里才外加二又四分之一盎司面包。碗是从来用不着洗的。孩子们用匙子把碗刮得干干净净,重新闪闪发亮;刮完以后(这也无需花费很长时间,因为匙子差不多跟碗一样大小),他们坐在那里,一面眼巴巴地盯着大锅,恨不得把砌锅台的砖头吞下肚去,一面不停地吮着指头,把偶尔溅在手上的零星稀粥抢救回来。男孩子们一般胃口很大。有三个月光景,奥利弗和他的伙伴们受尽了慢性饥饿的折磨;他们终日饥肠辘辘,饿得快要发狂。”


——《雾都孤儿》第二章·在苦难和饥饿中长大


《雾都孤儿》是查尔斯·狄更斯以19世纪的英国社会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写实小说。该作以伦敦为主要场景描述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和奥利弗的悲惨遭遇,揭露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凶残本性。


电影《雾都孤儿》剧照,可以从镜头上看出孤儿们饥饿的状态


《雾都孤儿》批判的锋芒所向乃是用“济贫法”等遮羞布掩盖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吃人的实质,狄更斯笔下的贫民习艺所是英国社会的一大脓疮。


1601年,英国王室通过了一个新法案:《伊丽莎白济贫法》,顾名思义这个法案的初衷是更好地对缺乏基本生存保障的底层民众实施救济。但事实上,方案实施以来,穷人们得到的并不是政府的救济与扶持,而是更加残暴的剥削和无情的羞辱。


救济穷人的济贫院,实际上如同监狱般令贫民望而却步。极为恶劣的生活条件,繁重的强制性劳动,使得济贫院臭名昭著,被称之为劳动者的“巴士底狱”。


开端 圈地运动


自14世纪起,英国的农奴制开始解体,新兴的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们随之开始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甚至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他们将强占的土地圈起来,变为了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手工业兴起后,城市对于农产品的大量需求刺激这一运动进一步高涨。


1688年英国政府将圈地运动进行了合法化后,得到立法支持的资产阶级新贵们更加肆无忌惮地使用暴力强占农民的土地。英国的圈地运动直到1845年才逐渐结束。


到了20世纪初,英国城市街头还是会有“圈地运动”代表性的羊群出现


资产阶级对于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强制剥夺以及之后的暴力驱逐,致使圈地运动期间产生了大量的流民,无地可耕的农民只好背井离乡四处流浪。久而久之,城市的无业游民、偷盗者、各种犯罪都在滋生,社会不安因素急剧增加。


《伊丽莎白济贫法》


正如吴思在其著作《潜规则》中所说的——“在帝国承平日久,人口增加之时,农业依赖的土地资源便日渐紧张,帝国各阶层对土地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一方面是在竞争中获胜的官僚地主和平民地主获得大量土地,另一方面,在竞争中失败的大量人口沦为佃户、雇农、奴仆、流民、乞丐、土匪或盗贼,他们造反的机会成本很低,帝国崩溃的风险也因此加大了。”


谙于此道的大英帝国在1601年通过了一个新法案:《伊丽莎白济贫法》。作为英国第一个重要的济贫法,法案建立了初步的救济制度与救济工作方法。它不仅是这一法律制度的发端,而且为这一法律制度的发展确定了基本原则,因此也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保障法。


《伊丽莎白济贫法》名称来源于当时统治英国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该法案规定,治安法官有权以教区为单位管理济贫事宜、征收济贫税及核发济贫费。


由此,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可在家接受救济;因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或被遗弃的孤儿将送至指定的家庭寄养;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这一法律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让那些没有工作能力的人,如孤儿、无人赡养的老人和身体残疾的人,得到救济或赡养;给那些有劳动能力的人一份工作,让他们能够以此谋生。


《伊丽莎白济贫法》在诞生之初是有着非常积极正向的意义的,它开创了国家以立法形式救济贫民的先河,明确了政府和社会对于济贫的责任,政府参与到了救助活动的组织工作中来。


对于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它组织起专人从事济贫活动,救助人员的专业化可以说是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开端,对现代社会工作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工业革命后变味了的新济贫法


工业革命无疑是国家的一大进步,可是对于身处于新旧制度交替的底层人民来说,却是一种苦难。


资本和新贵在高效运转的机器中得到了更高的利润,政府的各种企业得到了更加先进的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而底层的人民却是这一切光明前景的代价。


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的蒸汽机制造工厂


工业革命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使用高效的机器用于产品制造加工的大型工厂,极大地挤占了家庭手工作坊的生存空间。同时,越来越多的工人因此失业,无业游民的激增使得政府的济贫政策财政支出压力随之增大。


1834年议会通过《济贫法(修正案)》(The Poor Law Amendment Act of 1834),史称新济贫法,法案取消了对穷苦百姓的一切金钱或实物的救济,只承认一种救济方式——把穷人收容到习艺所去。


一个知名的段子,发展中国家想要解决人口问题,马尔萨斯(提出了著名的人口论)、马克思、马克沁(一种重型机枪)总得选一个。


英国教师马尔萨斯在其1798年的著作《人口论》中指出: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源只能按算术级数增长,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饥饿、战争和疾病,呼吁采取果断措施,遏制人口出生率。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对后世影响很大


因此,在这个“人口论”作为最先进理论的时代,新济贫法自然受到了这种观念的极大影响。


贫穷即原罪


如何使穷人消失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救济院构建成监狱模式以折磨穷人,造成他们内心的恐惧。如果一个穷人感到济贫院的日子无法忍受,他就会想方设法找一份有报酬的工作,他就会乞求工作,而不会自暴自弃。


因此,济贫院内的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劳动极其繁重,贫民望而却步,被称之为劳动者的“巴士底狱”。


居住者们被勒令遵守严酷的纪律,进入济贫院的人民会按照规定分配到相应的宿舍,被强制工作(当然是没有任何薪酬的),穿着破旧的“院服”,忍受难以下咽且毫无营养的食物。他们忍受着长时间高强度的劳动,一丁点莫须有的错误就会受到教区管理者严厉的惩罚与毒打。他们像囚犯一样被对待,所犯之罪就是贫穷。


这个臭名昭著的法案披着救济的幌子实际上却是在为资本家提供免费的劳动力,压榨穷人的最后一丝血汗。


英国济贫院的建筑布局和监狱没什么区别


很多济贫院和修道院让所有人都过上了舒适的生活,却只让在其中工作的人生活得不舒适。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恩格斯尖锐地指出:“那里的伙食比最穷的工人吃得还要坏,而工作却更繁重……甚至监狱里一般的伙食也比这里好……而实际上习艺所也就是监狱,不做完分内的工作就不能吃饭……”


这般惨无人道的“穷人监禁所”在英国政府的冠冕堂皇下竟可笑地与“救济”挂钩了。所谓的济贫,不过是“英国老爷心善,见不得穷人”,解决不了贫困,难道大英还解决不了人口吗?


政府就是用这种对穷人的惩罚性措施来减少受救济的人口和济贫的支出,这部新的法律不仅没有改善工人的生存状况,反而使他们陷入更加绝望的境地。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各界人士对穷人悲惨遭遇的关注与同情,各种文章作品对于济贫法的揭露与声讨,这项法案的重要性逐渐降低。到了1946年的《国民保险法》和1948年的《国民救助法》通过后,卫生部主管的社会保险已完全代替济贫,济贫法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参考资料:

《英国人的故事Vol.II:都铎王朝到汉诺威王朝》丽贝卡·弗雷泽

《雾都孤儿》查尔斯·狄更斯

《社会制度保障史》

《欧洲史:竞逐权力》理查德·J·埃文斯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地史馆 ] 

地理历史不分家

用地理解释历史,用历史记录地理



识别二维码下载app


↓一起看地图,用地图看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