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3月2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特稿 | 队长马龙

2016-10-14 甘棠 我们是学术男


作者丨甘棠

◎来源丨知乎   已获授权




技术全面不是一个中庸的评价,而是一个极高的赞美。


因为很重要,所以这句话放在最前面。

马龙打继科这场球其实本没有太大的悬念,变数在于马龙的心态和身体状态。因为马龙的打法非常需要他的冷静,思路清晰,将流畅的节奏一贯到底。面对着素有大赛型王者之名的继科,他是不是有想赢怕输的包袱。同时,自单打开赛就加重的感冒会不会在客观上延滞他的思路,主观上给他消极的心理暗示。

决赛中呈现出的4:0想必让很多人大吃一惊。单纯去复盘决赛,这场比赛的问题在于继科不是打得不好,而是的确得分的办法不是特别多。第一局还是以拧拉为核心,找马龙的正手空档,但在正反手的相持阶段,实力球的速度和稳定性皆不占优。第二局后马龙耐心对反手,减少侧身,更加注意落点牵制继科拧拉。在相持下风的前提下,继科高风险高失误率的搏杀就不得不出现了很多。和前几场相比,本场是内战,输赢对职业生涯不会有毁灭性打击,所以搏杀成功对马龙的心理冲击并没有之前几场那么大。状态正佳的马龙带着领先优势上手更加积极,0:2大比分后,继科已经很难逆转。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第一局,两个人绝大多数的分竟然都是在对方的发球轮得到的。(马龙 10/14, 继科 8/12)两人赛前对对方的准备之充足,求胜欲望之热切,在接发球应对这个环节就可见一斑。

我个人不是很喜欢网上流传的段子,睡醒梗,甚至阴谋论。刘国梁所谓的“没睡醒”不是真的睡眠不足,而是指继科开局慢热的缺点。在自己施压不够的时候,一上来容易被动,对手打什么球就接什么球,不组织自己的进攻路线。慢热对继科来说通常不是大问题,因为他绝佳的爆发力和心理素质給了他翻盘的底气。有些人四年才看一次乒乓球,容易停留在固有印象中。其实四年称作一个周期,对一个运动员来说是非常漫长的过程,这四年里继科也经历了很多,尤其是2014年,更是他竞技能力的分水岭。有很多人假装客观公正地言语间暗示“团体蓄力”和“内定”,可是一个残忍的事实是,继科巅峰期打马龙也是负多胜少,马龙要赢这场球,真的不需要继科故意的让。

奥运会四年一次,中国鼎盛之力,只允许两个人参加,仅仅是夺取一个名额就需要将国家队多少高手的梦想踩在脚下。拿过了所以不在乎?让球?没睡醒?这是多么恶意的揣测。这是继科的巅峰吗?不是。可是继科醒了吗?醒了。这是两年来最好的继科,好到让人决赛前惊出一身冷汗的继科。小陈老萨为证。

决赛差不多就是如此。


既然是评价获得大满贯,决赛前的晋级之路其实可说的更多。




对郑荣植那一战,马龙是真正的命悬一线。


棒国一直走刺客路线,大赛中喜欢瞄准备战。远可上溯到金泽洙那一代,近有世锦赛小将李尚洙掀翻奥恰。对马龙的这一场,赛前郑荣植放话已经研究了马龙一个月,表示这次一定要掀翻这个头号种子。

所言非虚。

第一局,坚守近台,坚决抢击球点,跟上甚至超越马龙的快节奏,台内凶狠挑打,反手位勇搏空挡。

马龙前几场打得并不好,紧巴巴,好在对手太弱,都以碾压之势顺利过关。遇到这样积极接管比赛节奏的郑荣植,马龙非常不适应,很快就丢掉第一局。第二局马龙10:7领先后接发球不稳,连丢五分被翻盘。大比分是0:2。

当时是北京时间凌晨4点,我朦胧中看了一眼比分,睡意全无。

第一个念头就是,要输。

0:2落后似乎听起来还大有挽救余地,可是马龙和擅长“翻盘”的继科不同。


马龙素有“开局王”的名声,启动快,即使是最后输了球的比赛也总是先下一城的那一方。很少是从落后的情况去追,对外战4:0更是家常便饭,顺风球太多。

我从来没见过马龙流那么多汗。

领先时对手也会有保守的想法,人之常情。马龙顺利追平两局后,第五局再次陷入鏖战,关键球对方连续迷之擦网,纠缠到10:11落后,艰苦咬下,3:2领先。第六局开局不利,手感冷掉,衔接打不出来,一下子被拉到4:9落后,所有人都以为要打到第七局。打到第七就是凶多吉少,一切交给天意。

马龙危急时刻连用了六个反手发球,这个他差不多一年都没有用过的发球挽救了局面。

郑连丢两分后,也怒发了一个反手发球。并没有过网。

国家队超一流运动员的关键分训练,真是常人无法想象。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哪些招数只留到千钧一发的时刻用,才能保证效果最好,让对手很难适应?

马龙千变万化,当他使用反手和逆旋转发球的时候,已经是最后的绝境。

终于赢下来的时候,刘国梁拍了拍他的脸。马龙全场的几次暂停,都罕有地对教练没有任何回应,白毛巾擦着汗,眼睛紧紧盯着地面一言不发:在生死存亡的时刻,其实可以对话的只有自己。球一抛起,数秒之内就会落地,有人会得分,有人会输,那一瞬间运动员是真正的孤军奋战。

比赛结束时郑荣植仰头哭了。哭什么呢?一般来说输给马龙不是很正常的吗?因为他真的是抱着必胜的信心来的。他也真的差一点成功了。我后来想:单打第四轮输了,输给一个外国人,输给世界排名第十二。马龙的职业生涯可能当晚也就结束了,并且永无翻身之地。

我觉得成就了马龙大满贯的不是打败了继科,是这一场逆风球的胜利。鬼门关里过了一遭,之后对水谷的半决赛,虽然也凶险异常,毕竟3:0先在手,主动权并没有丢失。




马龙的纯乒乓粉非常多,甚至在他战绩尚未崛起的时候就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技术最强者。教科书级别的正手,动作舒展协调,极少变形,击球还原快,正反手衔接流畅美如画。球商很高,打球“总是在想办法”,技战术转换敏锐,有很多学习价值。除此之外,也有很多赏心悦目的超级球。本次奥运,团体赛对阿鲁纳的第四局,6:1,这一球还未打完刘国梁就站起来鼓掌。第一局2:3那一个薄薄的“海底捞月”救球,也十分精彩。

国家队中以许昕和马龙的天赋最高,论手感,许昕更是无人可出其右。马龙令人拍案叫绝的灵感球,许昕要日天的高难度远台神球,都是神球榜常客。可惜大蟒的球风真是一言难尽,浪,击球点晚,一言不合就退台。直板退台如此之多也是空前绝后,到吴指导手下好好修炼前三板必定大有裨益。大蟒的直板横拉目前反手不稳,靠跑动能力满场飞,杨影在解说的时候说得不无道理:对观众来说多回合激烈相持精彩好看,但对运动员来说这球打得是有问题的。

马龙的多拍极其少,前三板细腻,目的性强,讲求效率。解说常说马龙不以某一板球成名,技术全面。寥寥数语,听起来似乎是云淡风轻,但这个评价在国家队意味着,技术成熟后,和继科刚反手,和大蟒刚正手,并不落下风。2015年后,马龙终于不畏惧以反手打反手强的运动员,他单板杀伤力不及小胖继科,贵在速度快且质量稳定,相持中制造压力,转换到正手一波带走。蔡赟评价羽毛球运动员时曾说,“只有一个优势技术的单打球员,难免有很多的‘浪射’,得一分往往需要付出很多次的进攻尝试,是非常困难的。”乒乓球也是如此。特长突出的运动员常犯的错误是讲究打出自己的特点而无暇顾及对手的情况,老一代有很多风光一时的球员,流星一样,很难稳定。除却境遇机会,很大程度是一旦对手找到破解方法,就会把比赛打得越来越艰难。


马龙可能是国家队战术素养最好的运动员。把可能去掉其实也没什么问题。现在的马龙的可怕之处在于,对大多数对手,他都可以找到你最不舒服的一个或者几个套路来打你,而且战术意识非常强地执行到底;又因为技术全面,所以战术执行力非常高。对战黑马阿鲁纳,此前阿鲁纳淳朴的暴力正手杀伤力极大,老司机如波尔,也没有扛过去。但马龙高速的节奏让他难有充足的击球准备时间,力量强大的正手难以发挥,薄弱的反手被按住了打。整场都非常不舒服,比赛还没有结束,阿鲁纳握着水瓶已经眼神放空。年轻运动员有时灵光一现,但很难稳定,除了比赛经验外,很重要一点是常常一场球赢了就是赢了,想得不够透,怎么赢的都没有意识到可能就赢了。马龙以稳定成名,很多国外运动员甚至从他手里难拿一局,其实这个稳定就从这里中来。优秀的比赛阅读能力让他脱离场外指导时也有很强的自控能力,甚至偶尔自己也给别人做场外。




夸到这里,好像真是天生神力,一个大写的六边形?又怎么今时今日,27岁才拿到世乒赛男单,28岁才拿到大满贯?

竞技体育的残酷就是这样,人们最后都愿意去分析怎么赢的,不太在乎输的理由。譬如马龙三次负于王皓,原因各不相同。可是输了,就是说得再好听也都是借口。

当年稚嫩的龙仔需要不断的冠军头衔来肯定自己的状态,证明自己的位置,所以大大小小的比赛他都全力以赴。这是他最大的弱点,过多地把安全感寄托在成绩上,而不是寄托于自身。记者问他哪一次输过的比赛最痛,秦志戬替他回答:“马龙每次都痛,什么比赛他都在乎,所以心里放了太多事,太沉。”高水平的运动员怎么能这么不自信?可是就是这么不自信。


继科的横空出世将他有条不紊的打怪升级计划终于碾为齑粉。

其实每一个实力具备的运动员,和超一流之间都隔着一个低谷的距离。对马龙来说,继科就是他的低谷。

你怕输吗?继科不怕,他哪怕公开赛输给了爪洼国的人,也相信自己奥运会能扳回来。


你怕大赛心理素质不好吗?没事,皓哥变成了白告哥,江湖还是流传着你对他世乒赛三连败的佳话,心理素质不好的名声。


你怕队内地位尴尬吗?没有关系,少年成名的你,只能坐在伦敦的看台上默默替皓哥加油,然后眼睁睁看着队友成就史上最快大满贯。世人关注的都是这个空缺了十二年的新科大满贯头衔,言语间谈到马龙,我好多不看乒乓球的朋友纷纷说,马龙不是已经退役了吗?

还有什么可以怕的?还想要追求完美主义吗?可是你已经输到底了。在一定程度上,继科是马龙的谷底,也是马龙的解放。

2003,进入国家队。
2006,18岁随队出征不来梅,拿到第一个团体世界冠军。
2009,首次打入世锦赛四强,负于巅峰王皓。
2010,世界排名第一,亚运会战胜王皓,获得第一个重大赛事冠军。
2011,世锦赛第二次负于王皓,目送继科拿下伦敦船票。
2012,9月,世界杯,胜波尔,获得第一个单打世界冠军。而此时,队友已经大满贯。
2013,第三次半决赛负于王皓,近乎羞辱。人们常有球路相克的说法,然而事实上自从2011年后直至王皓退役,两人十一次交手,三年里王皓只赢了一次,可是这一次,偏偏就是世锦赛。舆论判决:马龙遇大赛则软蛋。绝境中,九月战胜小胖,获得全运会冠军。
2014,世乒赛立头功,重获信心。然而同年年底和继科初遇世界杯决赛,两分憾负。继科踢碎挡板,打破水满贯舆论。
2015,背水一战。反手从日本套胶换成红双喜,苦练对抗。反手的旋转,相持,摆短质量飞跃。水桶最后一块板,也补了上去。

2015年穿着亚运黑色战衣,左手发胶右手狂飙,天神下凡,血洗了所有大中小赛事。重要决赛常常遇到樊振东,小胖爱穿橙色,对马龙八连败到最后甚至有粉丝呼吁:小胖你那是堕落之服啊赶紧扔掉!世乒赛中他沉醉其间,有一球打得极佳,他仰起头鼓掌,望天大喊:“好球”!如痴如醉如慕如诉,一个人打球经历过这样的体验,一生都不会彻底放下球拍。

至此,造神运动完成。2015至今,王气已成,当之无愧的乒坛第一人。


晨起鸡鸣,夜半三更,大汗淋漓的无人问津。而此时此刻全世界都在听。




单打结束后马龙并未激情庆祝,一方面是顾及队友,一方面是“这口气不能松,后面还有团体。”团体赛继科腰伤复发,咬牙坚持,关键时刻力能扛鼎。马龙稳定军心,对战日本的两场单打几乎是虐杀。


日本队的冲击显然激怒了马龙,团体赛结束后马龙做了一个罕见的非常挑衅的动作,两手一摊,目光平静甚至轻蔑:还有谁?

马龙的风骨、自信和他的技术一同成熟。出于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礼貌教育,他说话严谨,低调,是采访界著名的“可能狂魔”,但把他当作乖孩子的奶龙,也实在是看错了他。他野心勃勃,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我认为马龙的处世哲学就是有几分力时说几分话,只有他的确把技术修炼到臻于完美时,他才会放心地把霸气狂妄的一面释放出来。而今再看,他内心的想法已经非常坚决,很少受外界动摇。

团体赛结束后,马龙把国旗折好,放慢了脚步,回到球台,珍重地附身一吻。

这一吻恍惚间回到了2010年。

那一年,莫斯科世乒赛团体决赛场上,跃跃欲试的马龙在2:0领先的情况下,被波尔逆转。初当大任,输了头阵。

运动生涯已近暮年的马琳,力拔山河,独得两分,将中国队不败神话延续下去。

赛后,马琳弯下腰,轻吻球台。

站在场边22岁的马龙,见证了这个可能是国乒史上骨头最硬的男人,对乒乓球运动的一往情深。

衣钵传承,四年后世乒赛前他被选为队长,不久征战东京,继科0:3负于奥恰,他顶住压力,战胜了风头正劲的奥恰和波尔,独得两分。

此后2010年至今,六年间起起伏伏,团体赛他再未输过。



15岁进入国家队,锋芒初露就被当作国乒未来的继承人,十余年来马龙渴望证明自己。这种渴望让大多数成功带来的快乐都缩小,让大多数不完美造成的痛苦都放大。我很高兴马龙赢了,没错。我很高兴从此他不必再证明任何东西,从此他不必再有一点畏惧,他和自己,和乒乓球,完成了最后的互相理解。

2015年,是要赢,是征服,是渴望建立乒坛新秩序的热望,所以苏州世乒赛一跃而起,是要让球台臣服脚下。


2016年,马龙在里约留下了他的完美技术,展示了他的乒乓美学,而他比赛后的冷静,也终于让人放下心来。这种自信终将进入骨子里,并长久地伴随着他。

国乒三剑客,都不容易。继科在上升期被退回省队,14年换塑料球后加速身体消耗,伤病不断。许昕半路出家,推挡和横拉摇摆不定,在直板细腻的小球和退台暴力对拉的矛盾中挣扎,在26岁的高龄技术还始终处于不断的改造磨合。马龙少年成名而始终难登大宝,陷入痛苦的自我怀疑,甚至于想过退役。



时间在苍茫中磅礴走过,二十年厚积薄发,达到巅峰,也只在山顶上坐一歇,看看风景,然后慢慢走下来。运动员这种存在的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艺术。


我希望继科也好,马龙也好,坐得久一点,走得慢一点,也更希望他们走下来的时候面带微笑,步履从容。


“我已见过绝世美景,我已心满意足。”









社科文史 自然理化 经济金融


构建真实世界的知识体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