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区域国别】漂泊四海,顽强扎根:菲律宾海外劳工的前世今生

海国图智001 海国图智研究院 2021-02-06

摘要:菲律宾劳工的海外移民之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清晰的发展逻辑,且形成了浓厚的移民文化。菲律宾劳工的海外发展以“种植园移民潮”为起点,总体上分为20世纪初至1940年和1965年之后两个阶段,其务工目的地也逐渐由美国扩展至全球。菲律宾国内官僚腐败与社会动荡、国内产业结构失衡、政府较为完善的海外劳工保护政策以及社会上的中介机构的涌现和悠久的移民文化推动着一批批菲律宾人漂洋过海,同时国际劳动力市场的高收入、高福利和亚太区域一体化的勃兴也牵引着菲律宾劳工扎根海外。今年,新冠疫情对菲律宾海外劳工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一部分菲律宾劳工选择归国,在政府的帮助下积极再就业;而大部分菲律宾劳工仍选择辗转世界各地,努力在海外重新寻找就业机会。


一、菲律宾劳工群体的发展史及现状
菲律宾劳动人口海外务工的历史要追溯到1898年的美西战争,美国击败西班牙,继而将菲律宾变为了自身的殖民地,这给予了菲律宾人一定意义上的美国国民身份和通行自由权利,是菲律宾劳工跨洋赴美的重要前提。菲律宾人赴美务工开启了菲律宾劳工海外发展的历史,总体上可以分为两波:第一波是20世纪初至1940年,第二波则是在1965年之后。

1906年,第一批15名菲律宾劳工来到夏威夷糖业种植园工作开启了长达40年的“种植园移民潮”,也是菲律宾人赴美务工的重要起点。19世纪中后期,在淘金热导致的人口大规模西移与南北战争的背景下,美国本土对糖的需求量飙升,夏威夷这一传统糖产地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美国政府最开始引入了中国和日本劳工,但1882年《排华法》的颁布及日本劳工的保守排外导致了19世纪末中日劳工相继离开之后,美国种植园主开始尝试引进菲律宾劳工弥补劳动力空缺。经过1个月的航行,1906年12月20日,首批15名菲律宾劳工率先登陆夏威夷,开启了合同制的劳动。这批菲律宾劳工吃苦耐劳,很快便站稳脚跟,获得了相当于菲律宾国内3-5倍的工资和因糖价波动获得的分红,从而吸引了其菲律宾亲友携家带口赴美务工。据统计,1909至1925年,共有74242名菲律宾人前往夏威夷种植园务工。

以“种植园移民潮”为起点,20世纪中叶大量的菲律宾劳工进入美国农业部门,他们在加利福尼亚州、阿拉斯加等州落脚,从事工农业或服务行业,并在文化层面形成了从菲到美的跨洋迁徙习惯,这也是菲律宾移民文化的最初来源。另一方面,美国在20世纪初就致力于在菲打造“护理帝国”,从护理学校的开办到护理交换项目和短期技术培训,奠定了20世纪60年代“护士潮”的基础。1965年美国的移民限制放开,大量菲律宾女性进入美国从事医疗护理行业,据统计,在1989年,美国的菲律宾籍护士已经占据外籍护士的73%。“护士潮”的出现吸引了大量的菲律宾专业技术人员前往美国务工,有力地促进了美国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客观来讲,无论是“种植园移民潮”还是“护士潮”,其中都包含了对菲律宾人民的剥削,但也为菲律宾劳动力提供了获得更高收入和更宽广职业道路的机会,并引发了菲律宾劳工借着全球化的东风向澳大利亚、中东等地区迁移的趋势。如学者朱凯指出,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取消白澳政策后,大量高素质的菲律宾劳工进入澳大利亚并在此定居,2015年已经占据澳大利亚总人口数的1%,他们不仅为澳大利亚各生产和服务部门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也通过与澳大利亚人的通婚促进了澳大利亚的文化多元化。

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POEA)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共有1800万菲律宾劳工(OFWs)被派往海外,而2017年的数据显示,当年前三季度就有128.1506万名菲律宾劳工被派出。在菲律宾劳工前往的目的地方面,中东成为近年来菲律宾劳工的最大输入地,2016和2017年的年输入量均在100万人左右,亚洲和东欧则紧随其后。在菲律宾劳工的雇佣种类方面,2017年派出的劳工中再次雇佣和初次雇佣的比例约为3:1,说明大部分菲律宾劳工对海外工作条件或收入较为满意,其海外务工行为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在菲律宾劳工的工作场所方面,2017年约有161万劳工从事陆上工作,而近38万劳工选择从事海上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与60年代的“护士潮”一脉相承,20世纪9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菲律宾妇女加入跨国务工大潮,进入21世纪,菲律宾女性的跨国迁移活动仍然保持着高增长率,女性移民比例远高于男性。
 
二、飘洋过海:菲律宾海外劳工群体的形成机理
推拉理论是分析人口迁移的经典理论之一,学者李涛将其应用到了菲律宾劳工漂洋过海的原因分析之中。推拉理论的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莱文斯坦(E.G.Ravenstein)于1885年提出的,他认为人口流动有着规律可循,人口的迁移是推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推力”是指原居地(或国家)不利于个人生存、发展的种种排斥力,它可以是社会动乱、生态环境恶化等具有普遍性影响的因素,也可以是某一小群体遭遇的意外或不幸;“拉力”则是移入地(或国家)所具有的吸引力,它可以是大量呈现的、具有群体吸引力的新机会,也可以是仅仅对于某一小群体的特殊机遇。弗雷特·李(Everett S.Lee)则进一步细化、化了莱文斯坦的“推拉模型”,将影响国际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原住地的因素、迁入地的因素、中间阻碍因素(如距离、迁移费用、移民法令等)及个人因素四类。由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第一波菲律宾移民潮主要是在殖民背景下产生的,所以笔者将结合学者李涛的研究,将推拉理论应用于菲律宾海外劳工群体,简要分析20世纪70年代至今菲律宾海外劳工的形成机理。

1、推力
①国内政治:社会动荡与官僚腐败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菲律宾政府刚刚从菲共的叛乱和穆斯林分子的武装运动中得以喘息,但至今都没能完全解决的社会分裂和种族冲突,导致了菲律宾长期的社会动荡,无法为劳动人口提供一个平稳的就业环境。1969年马科斯总统连任后,开始贪恋权力,意图通过培植党羽、任人唯亲建立王朝式的专制统治,导致菲律宾官场腐败极为严重,这让渴望通过政府帮助提高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的菲律宾青年人彻底寒心,从而激发了其出国务工的意愿。

②国内经济:产业结构失衡与高失业
20世纪70年代,菲律宾并未如亚洲四小龙一样实现经济腾飞,使其极度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暴露无遗。农业是菲律宾的支柱性产业,但却面临着土地分配不合理、大量佃农无地可种的问题;工业方面,受动荡的政治环境影响,外资流入不尽人意,难以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服务业方面,则存在着就业人口劳动生产率低下的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了菲律宾长期存在的失业与贫困问题,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更使菲律宾经济雪上加霜。

③政府政策:较为完善的海外劳工保护政策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菲律宾政府开始介入劳工赴海外工作的相关事务,一是出台海外劳工计划,有意识地向其他国家推介本国劳工;二是建立相关服务保障机构和颁布劳工保护法令。1974年菲律宾政府成立了海外工作发展局(OEAD),该机构为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POEA)的前身,主要职责是推销菲律宾劳工和保护在外劳工的人身和财产权益。1995年菲律宾政府颁布了《移民劳工和海外菲律宾人法》,这是菲律宾管理短期和永久国际移民最为重要的法规,旨在通过特殊的政策和服务,保护移民劳工及其他海外菲律宾人的权益,并为解决海外菲律宾人所面临的挑战提供行动框架。菲律宾政府积极保障政策的出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海外劳工的后顾之忧,激励了一批批菲律宾人飘洋过海。

④社会文化因素:中介机构与移民文化
虽然菲律宾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积极参与到菲律宾人海外务工事务中来,但腐败的官僚运作和低下的行政效率使得其并不能完全满足渴望出国务工的菲律宾人的需求,这就催生了大量的私人中介机构。这些中介机构至今仍在菲律宾发挥着传递海外就业信息、推销本国劳工甚至影响政府相关部门决策的作用,成为了联系菲律宾本国劳动力市场和全球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纽带。
另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言,20世纪的“种植园移民潮”和“护士潮”在菲律宾社会中创造了勇于出国追求更好生活的文化传统,使菲律宾人较少产生安土重迁的观念,反而形成了跨洋、跨洲迁徙的习惯,这对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源源不断的菲律宾海外劳工的出现具有重要的内在影响。

2、拉力
①国际劳动力市场高收入、高福利的诱惑
新古典主义迁移理论给予个体理性、风险中性和效用(在迁移理论中表现为收入)最大化的假设,认为迁入地的预期收入高于现居地会引发人口迁移行为[11],事实上这确实是菲律宾海外劳工群体产生的重要原因。1973年的中东石油危机推动了欧佩克国家的繁荣,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应运而生,导致了对大量海外年轻劳工的需求。菲律宾青壮年男性抓住了这次机会,大规模前往中东从事营建业,1983年,中东地区的包括菲律宾劳工在内的亚洲劳工人数达到了最高峰95万人。在80年代中后期世界石油价格回落、中东劳动力市场萎缩之后,亚洲四小龙的腾飞又填补了海外劳动力市场的空缺,为菲律宾劳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与中东劳动力市场有所不同的是,亚洲四小龙国家人口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一方面导致其需要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参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老年护理、家政服务等岗位人员需求的激增,从而吸引了大量菲律宾女性外出务工。

无论是中东、东亚还是菲律宾劳工的传统目的地美国,其工资收入都远高于本国,这对于大量在贫困线附近徘徊的菲律宾人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另外,海外务工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程度都远高于菲律宾,从而为菲律宾劳工提供了更好的福利待遇,激励了菲律宾劳工多次续约、长期劳动,甚至直接移民扎根。

②亚太区域一体化的东风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的激荡之下,亚洲四小龙迅速崛起,推动了亚太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日本和东盟的“10+1”框架、东盟与中日韩的“10+3”框架以及域内众多的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得亚太各国经济相互交织、高度交融,这强化了亚太国家间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互补与交流,为菲律宾劳工转向东亚务工提供了方便。
 
在推力与拉力的共同作用下,目前有数千万的菲律宾劳工在海外艰苦奋斗,努力为自己和在菲亲属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菲律宾劳工每年寄回家乡的外币也成为了菲律宾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有学者研究指出,菲律宾劳工每年仅通过正式渠道寄回国内的外汇就相当于每年所得海外援助的3倍,其中2011年和2012年分别占据了GDP的9%和8.5%。具体来看,外汇的流入有如下三点好处:一是扩大了菲律宾的外汇储备,增强了其保持经常项目收支顺差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二是改善了劳工家庭的生活状况,继而拉动了菲律宾的国内消费与投资;三是其在菲亲属更有余力将资金投入子女教育和技术培训之中,从长远来看有利于菲律宾国民素质的提高,为菲律宾未来的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潜在的人才储备。
 
三、疫情下的菲律宾劳工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菲律宾劳工的传统务工地欧洲、美国、中东、东南亚都深受疫情困扰,大量菲律宾海外劳工被迫归国。2020年6月19日,菲劳工部长西尔维斯特·贝劳(Silvestre Bello)在接受采访时称,受疫情影响,约343,000名海外菲劳失业,目前菲律宾已遣返约54,000名海外菲劳,到6月底预计还会有16,000名海外菲劳回国。虽然菲律宾国内经济形势在疫情之下也不容乐观,但菲律宾政府仍努力为回国菲劳再就业提供帮助。贝劳宣称,菲劳动和就业管理局(DOLE)与菲律宾商务流程协会(IBPAP)签署了一项数据共享协议,允许其在2012年数据隐私法案的规定下,获取归国菲劳对于工作类型和薪酬要求的数据,以帮助其再就业。贝劳也建议归国劳工在菲劳动和就业管理局开发的援助信息系统(OASIS)上进行登记,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商务流程管理行业提供的3万个工作机会。

另一方面,由于菲律宾依然严峻的疫情形势和国内就业岗位的有限性,过半菲律宾海外劳工不愿归国,而是选择在海外重新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贝劳称,约有19万名失业的海外菲劳不愿回国,因为他们有失业保险,对在国外找到工作仍抱有希望。美国在疫情之下由于自身医护人员紧缺而在海外大量招募具有护士资质的人员,对菲律宾劳工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同时菲律宾驻香港总领事拉里·特哈达(Raly Tejada)也于今年6月宣布,已经有12000名菲律宾劳工自谋出路,在完成咽拭子检测和必要隔离后将赴港务工。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背景下,上文提及的推拉理论仍然基本适用于菲律宾劳工出国务工的原因分析,尤其是国外务工地所提供的较高薪酬和福利成为了日趋重要的拉力。值得注意的是,推拉理论中的构成要素也有了新变化,如杜特尔特政府在防疫过程中体现出的明显提高的行政效能和前期积极的反腐举措提升了菲律宾人民对国内政治环境的信心,减少了推力中菲律宾国内政治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菲律宾国内较为严峻的疫情形势和有限的工作岗位则成为了推力中心的构成要素,促使大部分海外菲劳做出了暂不回国的选择。
 
四、结语
从20世纪初开辟“种植园移民潮”的15名菲律宾劳工,到如今年均数百万的出国务工规模,菲律宾劳工的海外就业史已逾百年。国内有限的经济资源和并不安定的社会环境将其推出国门,海外就业的高收入和区域化、全球化的浪潮牵引着其在异国扎根。在新冠疫情面前,菲律宾海外劳工虽受重击却仍积极谋求出路,体现了血脉中移民传统所内蕴的坚韧。菲律宾政府如何保障海外劳工的基本生活和权益、世界各国政府如何在严防菲律宾劳工跨国迁移引发新冠病毒感染的同时给予其必要的人道主义援助,都是目前需要深思的命题。

 


(吴泽平,海国图智研究院研究助理,现为中文出版物《东南亚观察》编辑,研究兴趣:东南亚研究,区域合作,大国外交)



【参考文献】



[1]霍然.论20世纪初夏威夷糖业种植园引入菲律宾劳工的历史意义——基于跨太平洋人口流动的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18(05):246-254.

[2]朱凯.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的菲律宾移民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7.

[3]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官网,http://www.poea.gov.ph/annualreports/annualreports.html

[4]菲律宾劳工就业部:2017年海外劳工人数超过百万,东盟学院,2018年1月4日,http://dongmengxueyuan.gxun.edu.cn/info/1502/12537.htm

[5]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官网,http://www.poea.gov.ph/ofwstat/compendium/2016-2017%20deployment%20by%20country.pdf

[6]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官网,http://www.poea.gov.ph/ofwstat/compendium/deployment%202006-2018S1.pdf

[7]韦娌.菲律宾海外劳务法律制度评析与借鉴[J].学术论坛,2015,38(05):105-111.

[8]李涛.推力与拉力:菲律宾人移民海外的动因初探[J].东南亚纵横,2013(08):60-64.

[9]Everett S.Lee,“A theory of migration” ,Journal of Demography,1966,Vol. 3,No.1,pp. 50.

[10]孙悦琦.菲律宾海外移民原因及对本国经济的影响[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0(01):27-34.

[11]JHINO B. ILANO. 菲律宾劳动力迁移的研究及其影响发展[D].厦门大学,2017.

[12]菲律宾劳工部长:疫情致30多万海外菲劳失业,中新社,2020年6月20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9986502691896193&wfr=spider&for=pc

[13] Bello to OFW returnees: Take advantage of 30k BPO vacancies, Department of Labor and Employment, October 8, 2020, https://www.dole.gov.ph/news/bello-to-ofw-returnees-take-advantage-of-30k-bpo-vacancies/

[14]菲律宾总统:疫情当前,美国招募医护人员给菲制造麻烦,扬子晚报,2020年4月15日,https://www.yangtse.com/zncontent/438979.html

[15] 12000名菲律宾劳工将赴港务工,将进行咽拭子测试并隔离14天,新浪网,2020年6月24日,http://k.sina.com.cn/article_6192937794_17120bb4202001ayz4.html?from=news&subch=onews&sudaref=www.baidu.com&display=0&retcode=0





—END—


《东南亚观察》是海国图智研究院独家推的深度报告,聚焦东南亚区域一体化进程,重点国家政治经济动态,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等内容,为中国与东南亚的读者提供科学、客观、理性的时事解读。


欲获取本刊请点击阅读原文

欢迎订阅

· 微信推送——请关注“海国图智研究院”公众号

· 网站推送——请收藏我们的网站www.intellisia.org (推荐√)

· 邮件推送——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登记邮箱信息,每日接收新鲜、深度的时政洞察




往期精彩回顾:

【海图新译】宪法允许特朗普即使没有赢得大选也可以继续掌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