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点击 世界知识  关注并星标每天与你一起平实理性看世界

虽然拜登已于2021年1月20日宣誓就任美国第46任总统,但美国国内的分裂并没有丝毫减弱。一方面,民主党针对特朗普的第二次弹劾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另一方面,共和党针对拜登的“百日新政”措施提出种种质疑。艰难获胜的拜登在凝聚民主党内共识方面也面临不少难题。因此,无论是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还是民主党内部,党争和内斗都是拜登执政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2021年1月26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副总统哈里斯见证下签署一系列关于种族平等的行政令。

特朗普并未“大势已去”

1月20日,特朗普在离任视频演说中毅然决然地表示“我会回来的”,这并非信口雌黄。2020年大选对美国最大的启示是什么?是特朗普引领的极右翼民粹主义浪潮尚未完全退却。据美联社统计,尽管拜登以306∶232张选举人票战胜特朗普当选,但他获得的普选票(8182万)仅比特朗普(7422万)多出760万张。与此同时,特朗普成为美国史上得票第二多的总统候选人,超过2016年他当选时获得的6298万票,以及2008年奥巴马获得的6950万票。尽管特朗普四年执政混乱不堪,极大地削弱了美国的国际地位,然而投票给他的美国人竟比四年前还多出1124万。这表明,特朗普引领的具有反建制、反精英、白人至上、种族主义色彩的民粹运动之势头并未减弱,民众基础进一步扩大。

共和党拒绝与特朗普完全切割。在1月6日特朗普支持者冲击国会山事件发生前,慑于特朗普在党内的影响力,很少有共和党人明确承认拜登胜选。据2020年12月5日的《华盛顿邮报》报道,在针对参众两院249名共和党议员的问卷调查中,仅有27人认为拜登赢得大选,2人坚持特朗普获胜,余下的220人没有回答,凸显该党在过去四年已经“特朗普化”。

1月6日的冲击国会山事件成为转折点。一方面,共和党建制派期望与特朗普切割,避免受到其拖累,因此在1月13日众院通过对特朗普的弹劾条款时,包括共和党众院第三号人物利兹·切尼在内的10名共和党众议员投票支持弹劾。1月19日,参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表示,冲击国会山的暴徒是“听信了谎言”,是“被总统煽动的”。另一方面,共和党担心对特朗普清算过重,反而可能导致共和党分裂并遭基层选民抛弃。近期事态表明,共和党内对是抛弃特朗普、还是继续以特朗普为中心动员选民,并无定论,权衡的天平正向后者倾斜。有民调显示,60%的共和党选民认为该党应继续跟随特朗普前进,而不是另辟蹊径。

或许出于上述原因,1月26日参院审议解除弹劾案的动议时,包括麦康奈尔在内的45名共和党参议员均表示弹劾已卸任的特朗普是“违宪行为”。由于参院需三分之二多数同意才能判处总统“有罪”,这意味着除50名民主党参议员外,还需至少动员17名共和党参议员的支持才能给特朗普定罪。在麦康奈尔等人公开反对弹劾审议的情况下,特朗普被判有罪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由此,拜登政府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困境:如果坚持推动弹劾审判,只能进一步加剧美国国内的分裂,这与他在就职演说中呼吁的“团结”背道而驰;如果对特朗普煽动冲击国会山的非法行为不加过问,则释放出纵容的信号。

拜登“百日新政”遭质疑

拜登上台以来,无论是其对内阁成员的任命,还是近期发布的众多行政令,都遭共和党质疑,民主党内的激进左派也对部分新政措施感到不满。

在内阁成员任命问题上,尽管拜登充分考虑了资历、性别、族裔等多种因素,使得新政府能够在短期内投入运作,但上述任命仍遭共和党质疑。在新就职的要员里,既有像美联储前主席珍妮特·耶伦、前国务卿约翰·克里这样的“老将”重新出山,分别担任财政部长和气变特使;也有首位担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有色人种女性塞西莉娅·劳斯、首位女性国家情报总监埃夫丽尔·海恩斯、首位男同性恋内阁部长皮特·布蒂吉格(候任交通部长,仍待参院批准)等。但舆论很快指出,拜登并没有像前总统克林顿、小布什或者奥巴马那样,选择另一党派人士在内阁中任职,这显示拜登口中的“团结”只是虚张声势。即便在民主党内部,对拜登的内阁人选也有不同意见。媒体披露,在非洲裔团体“黑人连线”的强力游说下,拜登曾考虑任命一位无专业经历的非洲裔人士出任农业部长,引发党内质疑后才最终选择了奥巴马时期的农业部长汤姆·维尔萨克。拜登刚一当选,民主党内就因犒赏不均而争议不断,显示拜登执政之路不会一帆风顺。

共和党质疑拜登近期颁布的行政令是在“清算”特朗普的政策、强推自由派主张,认为“团结”的意味已荡然无存。拜登上台后颁布的行政令涵盖应对新冠疫情、气候变化、推动族群平等和经济复苏等多项内容,部分措施是对特朗普政策的逆转,比如撤销对13个国家和地区的“旅行禁令”(其中大多是穆斯林或非洲国家),宣布重新加入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另一些行政令则是对民主党自由主义议程的积极推动,比如要求联邦机构明确规定禁止性取向和性别认同歧视,通过联邦政府促进种族平等,加大对公共服务设施匮乏社区的支持,命令司法部、国土安全部采取措施“保留并加强”“童年入境者暂缓遣返”(DACA)政令(奥巴马时期颁布),等等。对于这些措施,共和党议员毫不客气地给予批评,参议员科宁在推特上指责拜登在“团结的主题”下采取“分裂的行动”,参议员鲁比奥则抗议称“在一个分裂的国家推行极左议程”“只会坐实7500万美国人对新政府的担忧”。

民主党内也存在质疑拜登政策“不够左”的声音。尤其在移民政策上,选后初期,奥巴马曾罕见地要求就“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中民主党极左翼“削减警察预算”“关闭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等主张发声。奥巴马明确反对“削减警察预算”,认为这只能让独立派人士疏远民主党。候任国土安全部长马约卡斯在其参院提名听证会上承诺,将遵循移民法来确定不同移民群体能否留在美国,但不会关闭ICE。这一表态实质上代表了拜登政府的立场,即,明确拒绝民主党进步派人士的相关呼吁,而这些人一直希望通过支持拜登赢得选举来推行进步派的主张,包括取消政府对ICE拨款。

纵观美国政治史,新任总统上任后必然会对前任进行不同程度的政治“清算”和政策上的“拨乱反正”,而这其中也存在悖论。拜登虽然宣示要做“全民总统”,但不能不照顾民主党基础选民的情绪,因此在施政的尺度拿捏上需要分外小心:政策偏左会引发保守派不满,重大立法在国会无法通过;偏右会被自由派指责“背叛”,四年后自己竞选连任或指定中意的人代表民主党竞选总统将成为问题。

在美国政治极化和“部落化”、社会分裂程度前所未有的背景下,拜登执政可谓如履薄冰。从此意义上讲,两党恶斗与政治内耗决定了拜登或许只是弱势的过渡性人物,而不可能成为带领美国“重现荣光”的总统。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  END  ·



本文刊登在《世界知识》2021年

第4期

责编:安刚

查看本期目录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购买本期

杂志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