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南方】发展中国家如何参与全球分工?

海国图智001 海国图智研究院 2021-11-01

《中国与全球南方》是海国图智研究院推出的全新中英双语刊物,整合了原有的《东南亚观察》、《拉丁美洲观察》,和《南亚观察》三本刊物内容,并增加了非洲观察的板块,希望为对中国外交和发展问题感兴趣的读者朋友,整合更全面多元的视角。

(欲获取本刊,请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作者:

邱敬甯 海国图智研究院研究助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发展中国家间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内部竞争与前景展望


当前的世界经济体系依然处于高度全球化的阶段,各国通过跨国产业分工,建立相互关联、相互依赖,也相互博弈的全球供应链。作为全球产业分工中的主要生产者,南方国家之间存在着复杂微妙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阵营,与发达国家形成博弈与抗衡,争取其在资源分配及议价中的话语权和地位;与此同时,各个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大国之间的需求与利益都并不一致,甚至处于对立的竞争关系。


在发达国家仍然占有主导性的支配地位,而南方国家仍处于整体劣势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内部竞争无疑为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带来额外的负担和消耗。本文将对于拉美及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作为主要案例,分析两种不同的南方国家间竞争及互动模式,以论述发展中国家间所面临的竞争局面及现况。两个区域的国家皆面临地缘因素带来的竞逐,同时不同的发展中地区及国家,在建构产业及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面临不同的脆弱性。本文尝试探讨发展中国家竞争关系的成因,并有此探索如何应对内部竞争所带来的弊端与消耗,以互助与共赢为原则共同塑造更平等的世界贸易体系。


 发展中国家间竞争关系的现况

国家间的比较优势是世界贸易的基础,而比较优势又主要由劳动力质量、技术水平、天然资源等因素决定。因此,在目前的全球贸易,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仍然以从事低端生产业,作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上游产业为主;或者根据自身的环境及天然资源等优势,向其他国家供应与这类天然禀赋相关的产品。


由此,不同的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所占据之比较优势,实际上多具有相似性。其中最显著的优势便在于低廉的劳动力,因此发展中国家经济仍然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据主导。同时,劳工成本会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及产业优化而不断发生变动,具有极高的可被替代性,相关优势可快速在不同发展中国家之间转移。


比如随着中国多元化的贸易体系的形成, 在近六十个个行业上对拉美地区具有比较优势,而中国的转型预计至2030年,将对使拉美的金属矿石出口下降13%。另外,如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如越南、印尼等国之间,长期被认为存在“世界工厂”之争。全球咨询公司Willis Towers Watson研究报告指出,东南亚经济体低廉的人力成本,使其开始逐步能够与“世界工厂”中国形成竞争。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各个行业的基本工资比印尼的高出5%至44%不等,而中国基础专业人员工资平均值较越南与菲律宾高出1.9至2.2倍。另外,国际劳工组组织也指出,2017年中国从业人员平均月收入为847美元,相当于斯里兰卡及坦桑尼亚等发展中国家的四倍以上。


同时,此类中低阶制造业往往以人力成本作为设厂投资的主要考虑因素,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将迅速吸引制造业向东盟各国移动。以越南为例,低廉的劳动力及生产成本吸引过万跨国公司设厂,如英特尔在西贡投资10亿美元,计划将其全球80%的芯片产能投放于此,三星显示器在越南的总投资高达65亿美元,优衣库将40%生产总量转移至越南,耐克、阿迪达斯、微软、诺基亚、佳能、LG、富士康、奥林巴斯、索尼等跨国巨头也纷纷将生产线移至越南。


诚然,目前中国正逐步寻求产业优化升级,随着中国工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上游化,其产业结构及优势领域都正发生变化,与非洲及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也从竞争关系更多地走向协作关系,然而,产业结构的转型是长期且缓慢的发展过程,当前中国也仍然面临产业配套体系未成熟、金融基础建设有限、劳动力的水平不足,且面对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与阻击等问题,在中国逐步走向产业变革与升级的过程中,对于密集型产业的依赖也仍然存在,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仍然需要加快粗放型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因此制造业所面对的外部竞争及冲击,仍然对中国经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除了劳动力因素之外,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各个国家将主要根据各自的禀赋差异,利用到自身拥有较为丰富、低廉的资源禀赋,生产相关的产品。因此,资源禀赋上的先天差异,将是全球分工的主要依据,决定了全球贸易结构。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技术及劳工质素等方面皆不占优的情况下,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优势主要来自于天然禀赋,而禀赋资源往往受到环境、气候、生产环境等地理相关因素影响,也使处于同一区域内的国家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微妙关系。


针对拉美和东南亚地区的案例分析

如前所述,对于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跨国竞争主要来自地理因素导致生产优势的相似性,使相邻或相近国家之间的出口商品类似甚至相同,带来直接竞争。各发展中国家向全球价值链中供应的商品质量往往难分高下,或者难以简单地在质量上有显著的提高,这一情况在粗放型生产产业及初级商品供应中尤为明显,其中,如原材料的开采则是一个典型例子。


比如拉美地区各国由于自然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初级资源出口占据国家生产总值的主要比例。拉美各国的整体经济都依赖于原材料出口,大宗商品出口长期占据国家对外贸易的二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三以上。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的初级产品出口分别占全国出口总额的92.7%、91.9%及91.3%;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及巴西初级产品皆超过全国出口总额的五成。然而,这样的出口模式及结构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并对外部市场有极高的依赖,导致了拉美国家经济难以长期进步,并且长期以来作为全球市场的价格接受者,经济结构有居高不下的脆弱性。


当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厄尔瓜多等多个初级产品出口大国同时高度依赖于采掘行业和初级产品加工业的投资力度,比如采矿业和石油业,使各国之间之间形成直接的价格竞争,并与新西兰、澳洲等国也同时竞逐于同一个市场之内。此外,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拉美开始普遍出现的“去制造业化”现象也增加了其经济风险,使其缺乏发展制造产业的动力,进而也就缺乏发展产业差异化的动力及机会。在高度单一性的经济生产结构之下,难以跟上其他工业成熟的发展中国家的步伐。在拉美国家逐渐意识到风险,并寻求转型时,其初级制造业的发展来也面对来自亚洲国家的激烈竞争,亚洲发展中国家从拉美进口未经加工的原材料,以更高的效率加工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后,出口予亚洲各国。地区内整体产业结构及出口份额的高度同质,使拉美地区一直以来难以在经济发展上取得长足进步,在全球价值链中也持续处于边缘地位。


此外,有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更复杂多变的互动关系。国家间一般既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合作,同时也面临激烈竞争。


以东南亚国家为例,东盟作为全球范围内区域组织的成功案例,各国之间紧密来往,相互协作,并且通过产业优势互补,分担统一产业链中的不同环节或角色定位,共同建构东盟在世界价值链中的重要性。在经贸合作方面,各国通过东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 (RCEP) 等组织及协议,互通商贸,降低贸易壁垒,凝聚共识,建立共同利益,在全球经济体系中谋求共同发展。另外,在价值链的合作商,东盟各国在共识基础之上,发展区域价值链,自2000年至2017年,东盟国家的制造业增加值数据中,来自其他东盟国家的国外增加值也稳步上升。东盟国家的价值链有内化发展趋势,这一项数据即代表东盟国家出口的制造业产品中,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经过区域内其他国家赋予增值,且区域内其他国家对这一增值的贡献逐渐更加重要,由此可证明各国具有共同生产、紧密合作的战略需求,而东盟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对于其产品质量、产业升级,乃至长远经济进步皆具有利好。


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共处同一地区,东盟各国的产业结构及生产优势都具有高度同质化的现象。因此,东盟各国为保护本国重要的行业,躲过东盟现有的规则或标准而建立非关税壁垒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局部性的贸易保护主义在东盟内部也仍然盛行。例如马来西亚与泰国同为中国的榴莲进口商,泰国向中国出口新鲜的带壳榴莲,马来西亚则向中国出口包装的冷冻榴莲榴莲,皆高度依赖于中国市场。而在2019年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正式允许马来西亚带壳榴莲进口,打破泰国对于中国市场的垄断。两国在水果的出口市场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且两国在榴莲出口都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消息曾一度引发泰国农民的高度恐慌。


东南亚各国之间,虽然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化定位及独特优势,比如新加坡的资本密集型高技术产业、文莱的能源出口、菲律宾的矿产出口及部分高科技领域、印尼的天然资源优势,但在劳动力成本,以及农产品和橡胶产品出口等方面,各国仍具有同质性。产业合作一方面为东盟增加其在国际市场中的整体话语权,但另一方面也相应地增加了本国产业的不确定性,对制造业价值而言,也增加了一重风险。整体而言,东盟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模式仍具有参考与反思的价值,如何平衡整体利益及国际特有优势,也将是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主要思考的方向。


 发展中国家间竞争带来的问题及弊端

当前的世界产业分工秩序中,发展中国家整体仍然处于劣势地位,对于发达国家及出口市场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发展中国家由于贸易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较低,加之在全球贸易体系中,产业资本天然比金融资本处劣势地位,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产业的建立与成熟所需时间和成本,远高于发达国家作为需求方进行资本流动的难度。因此,发展中国家作为供应方的议价水平也极低,同时,国内的产业升级困难且缓慢。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不断发展,欧美国家往往作为全球价值链的目标市场,因此大量的最终产品都在这些国家被消费,使得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下游。而发展中国家主要作为产业上游,处于微笑曲线的中端,即附加值低的代工、加工等,而研发及市场都由发达国家所占据。因此,长期以来,南方中国家几乎不具备在世界贸易中的话语权。根据技术-工业依附,已发展国家通过跨国公司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设备、管理经验等,控制发展中国家相关产业,占领发展中国家市场份额。发展中国家对于中心国家的依赖性持续增加,被动地位日益固化,只能被外部定价,同时,加上发展中国家内部之间出现出现竞争的情况下,可供于欧美国家资本进行选择的选项增加,甚至将面临激烈且不合理的价格逐底竞争。


发展中国家工业试图以竞相削减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以吸引跨国企业,以低成本作为核心竞争力,对于劳工、生产体系及长期经济安全都有弊无利,不具备可持续性。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数据,当前全球最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主要集中于非洲及东南亚,而集中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全球收入最低的20%人(共约6.5亿工人)收入不足全球劳动收入的1%。全球最低劳工标准的设立,近年也成为国际社会热议话题之一。


此外,逐底竞争模式下的产业建构,从长期而言,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地位几乎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利好或成长,相反具有极高的脆弱性和风险,在面临全球经济动荡或金融危机时,处于价值链下游的劳动密集型经济体首当其冲受到负面冲击。譬如亚洲金融危机受影响最大的五个国家中均为南方国家,墨西哥危机导致拉丁美洲收入下降7.8%,阿根廷金融危机使国家人均收入下降16.3%;平均来说,发展中国家面临此类危机时国民生产总值三年累计损失约为总值的13%至15%。发展中经济体承担猝停危机的风险,并长期仰发达国家之鼻息。


因此,发展中国家仍需要通过内部的团结,争取其在全球分工秩序中的地位,长期优化技术及产业,并降低经济结构的风险,而非沉浸于低增值行业中的恶性竞争。


可行解决方案及未来发展方向

对于普遍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除了以低端制造业满足短期的经济发展需求外,在产业规划上仍需要从长计议。近年以来,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增长,加之由于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中,难以仅依靠发达国家力量,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开始显现,各南方国家参与塑造全球产业分工秩序的意愿也随之提升。


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自身也逐渐可以作为下游需求方,并根据自身需求,提供相应的全球分工方案,比如中国作为全球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出口市场,其经济影响力与日俱增,也因此在全球分工方式上,与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阵营隐隐形成抗衡。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亦宜根据国内经济规划及产业优化的需要,更具有针对性地参与产业分工秩序,主动塑造更平等、公开、可持续的全球价值链分工。


如前所述,要素禀赋与技术差异是决定国际分工方式与贸易结构的主要因素。在技术方面,逐步追求产业升级及发展,将是新兴发展中经济体的必然出路。以中国为范例,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领导国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目前中国已开始与发达国家竞争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通过提高生产的技术含量,推动国内产业链赋能升级。“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所有成功国家必经之路”,而从密集型产业转型,也是发展中国家应该追求的最终目标。


而在要素禀赋方面,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各发展中国家可适度发展区域内或跨国组织内部的贸易,降低对外依赖性。比如2019年,欧盟各国之间的内部出口量高达总出口量的近70%,大部分成员国的欧盟内出口体量占总量的50%至75%。反观,比如东盟各国的产业同质化情况更甚,其内部交易则规模也较小,至2018年,东盟成员国内部进出口贸易额为6475亿美元,仅占东盟国际贸易总量的23%。目前,RCEP的签订则对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标志着中国、东盟各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已达成了自贸协定,有利于亚太成员国家之间的内部贸易与多元分工合作,也将有效分散发展中国家的风险,降低对于区外大国的依赖性。


面对相邻国家的相似性,国家可根据具体情况及需要,并且考虑与区域内其他国家建立产业优势互补。以东盟模式为例,自本世纪即开始发展区域一体化进程,在银行系统及金融基础建设的一体化、贸易标准的统一、关税及贸易壁垒的消除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建设,以互联互通的形式,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商品及资本流动,不断加强区块优势,以构建区域单一市场,更深入、更主动地参与全球产业链。同时,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产业优势互补有利有弊,一方面可以促进各国的共进与共赢,促进区域内经济一体化,使区域或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的国际影响力有所提升,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增加本国经济体系的不确定性,使相关国家之间的产业相互依赖,可能造成影响的风险也随着机遇同时增加,发展中国家仍需要衡量具体的需要、合作对象、与发达国家的供求关系、国际贸易环境、区域经济因素及地缘政治因素等多方面条件进行考量与平衡。


整体而言,发展中国家最为亟待改善的问题,仍在于改善产业结构,争取话语权,通过多元产业分工,建立更多样、领域更广泛的产业,寻求长期的产业进步,通过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合作,根据自身经济情况、资源、市场供给,尝试打造更平等及安全的产业世界贸易秩序。


 中国对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共赢的可行举措

目前中国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与产业链,在全球价值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中国也正积极寻求产业的转型优化,并争取打破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中国的主导权。因此,中国近年正逐步通过对外投资、技术转移及优势共享等方式,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同时建立长期可持续的新金融体系与新分工秩序。


中国对外投资传统上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个获取资源,另外中国是一个快速发展,资源短缺的国家,一个是基础设施,因为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是有竞争优势的,而发展中国家普遍缺乏基础设施。第三个是进入到当地市场,如果在当地投资的话。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中,仍可延续以上模式,向外输出过剩产业,为中国目前尝试建立的高精尖产业留出资源,并同时建立中国主导的金融基础设施,奠基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竞争力与影响力。而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中国将同步助力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使之能够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


目前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框架下,都正推动全球各个区域的南方国家进行分工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了发展中国家之间互助的原则与精神。另外,积极参与RCEP、尝试参与CPTPP谈判等积极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以更好地参与全球秩序的努力,将巩固中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作为主导者,塑造和谐高效的合作环境,杜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非良性竞争,并避免竞争带来的内部损耗,促进所有参与国家能更有效地凝聚共识,共同在世界产业分工及贸易秩序中共同获益。


文章推送方式:

微信:关注“海国图智研究院”公众号

网站:收藏我们的网站 www.intellisia.org

邮件:扫描下方二维码登记邮箱信息,每日接收新鲜、深度的时政洞察

往期回顾:

【美政快评】61天召集内阁:拜登难寻“千里马”?

【全球南方】全球变暖背景下的中国与澜湄合作

【一图读懂】美国总统的办公室长什么样?

海国图智研究院(Intellisia Institute)是中国第一批独立的新型社会智库之一。海国图智专注于国际问题研究,并主要聚焦中美关系、中国外交、风险预测、新科技与国际关系等议题,致力于通过书目与报告的出版、学术与社会活动的组织、研究项目的承接和开展等形式为政府、企业、媒体、学界、社会公众提供知识资源,以帮助其更好地“开眼看世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为其对外事务提供战略见解和政策解决方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