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第一批即将被清退的80后

2017-11-09 赵晓璃 早晨

▲ 点击蓝色“早晨” 关注

       国内最短小最精悍的早晨平台



周末带孩子去图书馆,经过繁华的闹市区,我看着一栋栋奇特高耸的写字楼,无法遏制地在内心拼命还原小时候的场景。


曾几何时,这里有一座牙膏厂,效益一度好到爆棚;


瞧啊,那块地段原本有一家很大的棉纺厂;


嗯,那里似乎是一家研究院......

 

记忆里这些曾经顶着耀眼光环的稳定之所,如今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清一色青灰而高耸的写字楼,面无表情地矗立在城市的中央,望着熙熙攘攘奔波忙碌的人群。

 

喧嚣的人才市场里,无数年轻而焦急的面孔依旧在这里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机遇和挑战。


在一个又一个时间岔路口上,职场总是惊人相似地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悲欢离合。

 


一、多少职场人,费尽一生把自己培养成一枚“职场螺丝钉”



张丹(化名)是一名80后,十多年前毕业于国内一所重点大学的哲学系,硕士研究生学历。

 

研究生毕业那会儿,她的导师说建议她读博深造,今后专门从事哲学教研工作。

 

年轻的张丹摇摇头,她不甘心自己的人生就这样淹没在浩瀚无尽的哲学研究领域,她渴望外面精彩的世界,想要在职场中历练历练。

 

“你当时为何报考哲学系?你又是如何考虑的呢?”我问。

 

“我从小家里穷,看见父母整天劳碌,我发誓一定要考上一所重点大学让他们高兴。高考那一年我报考了理想中的重点大学,可分数没有达到第一志愿专业的分数线,我就被调剂到了哲学系。”张丹说。

 

“大学四年期间,你可曾想过转换专业?”我问。

 

“没有,不过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学外语,我的英语成绩很好,在班里排名第一。”张丹说。

 

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张丹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获得了学校的保研名额,正值迷茫的张丹接受了学校的保研机会,读了三年研究生。

 

25岁,张丹研究生毕业,一边是导师力劝她留下来考博未来留校任教,一边是自己内心焦躁不安的心,她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就能一眼望到未来,这样的生活简直太糟糕了。

 

“我先去外面闯闯,实在不行再回来考博。”这是张丹当时的决定。

 

张丹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找工作时光,她实在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唯一愿意使用和发挥的优势就是英语,但比起英语专业毕业的同龄人。


张丹的竞争力还是差了一大截,做不了特别专业的工作,最终她来到了一家外企,做起了销售工作。

 

据张丹描述,这份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坐在电脑前和外国客户进行在线及邮件交流,她蛮喜欢公司的氛围,同事们的关系很融洽,很快找到了归属感。

 

27岁到33岁这几年,张丹完成了人生重要的角色转变,完成了恋爱、结婚、生子的大事。


33岁的张丹修完产假回单位上班的时候,不禁为自己这些年来没有跳槽感到庆幸。


毕竟大家都熟悉了,家里孩子临时有什么事打个招呼就能溜回家照看,除了工资不尽如人意之外,她非常满意这份工作。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前公司开了一次大会,大意是公司这两年业务下滑的厉害,总部决定清退一部分员工,而张丹就在清退名册之内。

 

张丹一听脑袋就炸了,顿时慌了神,她找到曾经的导师,希望还能回来读博,导师无奈地摇摇头:


现在我们的课题压力也很大,更希望招年轻的研究生。你现在年龄大了,这些年的专业恐怕也丢的差不多了,如今还有了孩子,你的精力和时间如何能和刚毕业那会儿相比呢?要我说,你现在还是老老实实回去上班,照顾好孩子就好了。

 

张丹的鼻子一酸,她刚想说自己很快就要没工作了,但忍了忍,最终没说出口。

 

张丹感慨万千:“我曾经那么意气风发,总以为人生可以随时重来,现在才发现,有些机会一旦错过就永远错过了,根本没有重来的可能。”

 

对张丹而言,前面的路确实一片迷茫,这些年下来,她显然把自己培养成了一枚“职场螺丝钉”。


除了本职工作之外,她根本不了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擅长做什么,只能试图抓住考博这一根最后的稻草维系所谓的稳定,但现实远没有那么乐观。 




二、差不多的人生,其实差很多



曾几何时,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说法:“何必那么辛苦,差不多就行了。”

 

果真?

 

如果把老师的注意力比作财富,你会发现班里的学霸无疑吸引了老师绝大多数的注意力,也就意味着,10%的学霸占据了老师90%的注意力。

 

当你踏入社会,你很快会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这个社会的财富规律,毫无例外地遵循“学霸通吃定律”。

 

我们看一组努力回报曲线。



按照努力和回报的关系,我们划分为三个区间,分别为新手区、成长区和高手区。

 

  • 1、在新手区里,你从0分做到60分只需要付出一点点努力就可以了,这里几乎不存在什么不确定因素,你的努力不会白费。

 

这就像班里一名成绩倒数分数不及格的学生,想要考试及格,只需要稍微用点心、努把力就可以了。

 

这就是很多人在从事一份工作最开始阶段的感觉,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刚开始做的事情特别有成就感也很有热情,甚至于觉得自己太聪明了,不费吹灰之力就学到了一样新的本领。


  • 2、在成长区里,情况就变得复杂多了,这是从60分迈向90分的阶段。

 

这个时候你可能面临两种情况:


一是缺乏正确的方法,你努力了很久却收效甚微;


二是即便你找到了正确的方法,会发现上升的速度比新手区要慢多了。

 

这就像一个60分的学生想要达到90分,并不是靠一味的努力就可以了,还需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但即便他掌握了方法,他的进步空间只有30分,也没有一开始的60分那么多了。

 

大部分的焦躁、怀疑、失落等情绪,往往出现在这一阶段。

 

这个阶段的你可能会花很多时间试错,直到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领域及方法,加上不懈的努力,方能进阶到下一阶段,高手区。


  • 3、高手区里,云集了90分以上的牛人,这个时候风口及运气往往能放大他们的努力和成绩,呈现出开挂的状态。

 

这就像一个平时成绩在90分左右徘徊的学生,如果他在临考前头一天晚上看了一道难题并记住了解题思路,结果第二天考试正好碰上了类似的题目,那么他很可能就会拿到满分,把其他学生远远甩出身后。

 

这个规律几乎适用于解释职场中遇到的各种现象。


拿财务这个职业来举例,一开始你从大学毕业进入公司的时候,你的成就感是最高的。


你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应届毕业生,到把Excel表格、财务软件等用的炉火纯青,你每天都会感觉自己在进步,觉得自己简直太有天赋了。

 

然而,当你开始独立负责公司的全盘账务,你会发现,这件事根本没那么容易。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专业度和视野,你可能一点长进也没有,甚至会有那么一段时间,你根本看不到明显的进步。

 

如果你能够突破以上阶段,进入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成长为一名财务领域的专家,后面的路就顺当多了。

 

当然,至于最终你能否开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还需要看能否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伙人,这就要看机遇等因素了。


不幸的是,在现实中,绝大多数人死于成长区,由于感受不到显著的变化,同时没有摸索到合适的方法和门道,就自我怀疑轻易放弃了。


他们就像漫画里缺乏耐心的挖井人,永远挖不到甘甜的井水。


你可以联想一下,你所做的职业,是否也是如此?



三、没有一个真正的高手,是突然牛起来的



事实上,张丹的案例很具有普遍意义,也颇具有代表性。

 

她代表了职场中很多年近中年的人: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太过随意,缺乏规划意识,没有花时间和精力进行自我探索、找寻自己擅长的领域。


更没有尝试持续发力、将某件事情做精做专,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和机会,在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擅长做什么的前提下。


剥夺了现在的工作机会,就等于丧失了生活的希望。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深度传播,我们会发现不断冒出来一些牛人,让我们感觉到不论从精神到智力都被无情碾压。

 

事实上,有很多看似一夜爆红的人,你若深究就会发现,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经过了相当长的积淀,他们的功底绝非一日而成。

 

即便功底深厚,他们也不敢有一丝松懈。

 

要知道,即便你足够幸运把爱好变成了职业,该出现的倦怠并不会因此少一分;


不论是立足于本职工作做精做专,还是将爱好发展为自己的职业,你该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你所遭遇的倦怠和瓶颈,一点儿都不会少。


曾经有位知名的自媒体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坦言,有那么一段时间,这种倦怠感到达了什么程度呢?


那就是忽然没来由地对一切都很厌倦,很恶心,朋友圈不想发,话也不想说,文章也不想看留言。

 

她抵抗厌倦的方式就是不断地提醒自己,越厌倦,越要上。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努力挣扎出来,走出原来的困境。

 

在任何领域,如果想要有所成就,都需要超越极限的学习,都需要孜孜以求的探索,都需要殚精竭虑的思考,都需要无数次失败和成功的实践。


没有人可以超越学习、实践和思考成为一个真正的高手。




四、每一次危机的背后,都有一个试图逃避的你



只想要结果而不愿意承受过程,渴望追追剧、打打王者荣耀、喝喝咖啡、吹吹牛就能突然有一天变得牛起来,这无疑是在做梦。

 

上帝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多,同样是周末,你可以尝试发展自己的爱好,你也可以聚会扯淡。


同样是下班回家的夜晚,你可以追剧,你也可以尝试读书学习;同样是怀孕生子,你可以吃吃喝喝无忧无虑,你也可以给自己考证充电。


你的老板不会因为你读书考证发展爱好给你涨工资,甚至不会有人在意你这些时间里做了什么,但从长期来看,时间会给出最公正的回报。

 

正如有句话说的那样,那些曾经困扰过你的问题和焦虑,如果你不正面冲撞它、击破它,它们就会在你30岁、35岁、40岁、45岁的时候卷土重来,并且一次比一次凶狠,而你却一次比一次无力。

 

这才是“中年危机”的真相。

 

而你除了让自己走出舒适区、主动纵深跳入汹涌的时代潮流外,还能有其他的选择么?






延伸阅读:80后就要40岁了


作者:肥肥猫


在我18岁的那年,高三。我的同桌是一个复读了两次的男生。自然地,他年龄要比我们大两岁。

 

我到现在还记得在他过20岁生日那天,坐在我俩前排的一个漂亮女孩,突然转头和他说,X哥,你从今天起就是奔三的人了。周围同学愣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并哄笑起来,搞得这位20岁的寿星非常不好意思,只得自嘲了一番解围。


在18岁的时候,30岁是一个多么遥远的数字,遥远到可以拿来开玩笑。30岁的人在那时的我们眼里早已历经沧桑,是不折不扣的中年。

 

而当日历翻到2017年尾的时候,30岁已经从一个遥远的路标,变成了快要逝去的东西。 “中年”这个词对于我们,似乎已经不是一个矫情的用词。而是确确实实的,即将到来的现状了,这怎能不让80后们惊慌。



今天又是一年秋分了,秋分之后就是寒露。等深秋一过,便可以数着日子期待新年了。2017年的年味好像还没散去,过年时候和父母的对话还言犹在耳,这一年居然又要翻篇了。

 

这是怎么了?时间像发疯似地飞跑。


2007年似乎并不遥远,然而十年后的2017都要走完了。等下一个新年到来的时候,1980年出生的人就要38岁了,这已经不是奔四了,这都可以称之为“小四十了”。而80后中间最小的89年生人,也即将迈入30而立。往下再看,90后熙熙攘攘。


当许多人还觉得自己是孩子,感觉校园生活还似乎犹在眼前,还喜欢用着“男生”、“女生”来形容自己的时候,40岁已然默默站在不远处。

 


当年被称之为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小小主人翁,现在逐渐成为主人“翁”。而我们中的许多人,也已经准备好了把自己switch到中年模式,即将开始一生中最劳累,背负最多责任的阶段。


当然,面对这种改变,我们的内心是抗拒的。

 

但每当我们看到00后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大放异彩,当我们发现各种新的商品、电影、各种电子设备的目标客户群都是针对比我们更年轻的人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被迫接受这样的事实——我们不再年轻了,至少,不再那么年轻了。


这种不年轻不仅仅反映在心态上,也越来越明显地反映在脸上,皮肤上,头发上。许多85前的人,如果压力很大,现在基本上就是中年脸,中年皮肤了。甚至有些人连头发也已经开始花白,日益稀少。

 

相比起皮囊,身体内部的变化更是让人难过。许多85前的男人,这几年突然发现自己不能“秒硬”了,而这在10年前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10年前我们意气风发,荷尔蒙爆棚,唯一要担心的只有怎样才能在不合时宜的场合避免升国旗——而现在我们的心血管和激素水平都在变化,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不再是那个20岁的大男孩了。



80后的中年危机,来得要比往常早一点。

 

Mid-life crisis这回事,在美国通常是40岁以后才会有的,典型的就是美国丽人里的那个爱上女儿同学的爸爸。他们通常有一点小钱,有一点小事业,儿女也开始进入叛逆期,另一半又开始和自己各种不对付。


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更大的欲望实现不了,小愿望又随时能满足的无病呻吟。美国人普遍没有遇到什么大的苦难和挫折,到了中年折腾这么一出,有相当多的“吃饱了撑得慌”的成分。

 


而中国80后这场早来的中年危机,却完全不同。他们的“危机”比起美国人,更像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危机。网络上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虽然是调侃,却又道尽80后这一代人的“生不逢时”和“抗拒无力”——

 

当我们读小学时,大学不要钱,


当我们读大学时,读小学不要钱;


当我们还没工作时,工作是分配的,


当我们可以工作时,挤破头才勉强找到一份工作;


当我们不能挣钱时,房子是分配的,


当我们能挣钱时,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当我们没有进入股市时,傻瓜都在挣钱,


当我们兴冲冲闯进去时,才发现自己变成了傻瓜;


当我们不到结婚年纪时,骑单车就能娶媳妇,


当我们到了结婚年纪时,没有汽车洋房娶不了媳妇;


当我们没找工作时,小学生都可以当领导,


当我们开始找工作时,大学生也只能扫厕所。

 

尽管80后的父辈生在中国阶层变动最剧烈的时候,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把握住了时代的机遇。而大部分人多是按部就班,在单位拿着一份死工资,积蓄不多,等醒悟过来,想投入经商大潮中来时,精力体力已经不济,注定无法给予孩子一定的物质基础。

 

80后这代人的父母,整整一代人都活得非常相似,他们有许多相同的生活习惯——比如什么都不舍得扔掉,会一直留着那种画着凤凰的被子,老式的咖啡伴侣玻璃罐。


他们是绝对不会接受什么断舍离的,无论是几年没用的棉花铺盖,还是厨房里早已过时的电器,都会用布包好,把可以利用的缝隙塞得满满的。家家如此。

 

我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穷怕了。这真让人心酸。



80后的父母其实是中国最苦的一代,前半生往往普遍非常艰辛——大学想考没得考,读点书也全是洗脑。让你下乡就下乡,让你回来就回来,让你下岗就下岗,这让他们的心理和思维模式出现了集体性的一些问题,这代人和现在信息社会完全脱节,这直接导致了许多80后输在了起跑线上。

 

他们受到眼界的局限,并不真正了解社会运行的真实规则,只能对自己唯一的孩子施以重压。他们在置业上的短视,直接造成了今天许多80后的人生悲剧。


更让人难过的是,他们把“寒门出贵子”当作常态,直到现在还相信“个人奋斗能改变阶层”。但其实如今城堡的吊桥已经升起,游戏规则完全变了。



如今的这一切,完全颠覆了80后父母的观念,也让80后从小受到的教育和价值观被现实严重地挑战。

 

80后从小受的教育,是努力吃苦会有回报,可是这个概念却让大量的人在踏入社会后被疯狂打脸。自己多年的辛苦仿佛毫无用处,面对莫名其妙暴富的新贵们宛如笑话。吃苦真的会有等价的回报吗?

 

现在是玩脑洞和洞察力的年代了,吃苦和回报挂钩,是体力劳动时代的思维。速度+资本+正确的方向才能把对手打得满地找牙, 80后在这一点上的反应,比起90后是慢了一拍的,只有少部分幸运的人搭上了资源。



80后没有了机会丰沛的大环境,但生活中的困难却都很具体。首先迎面而来的就是房子这个事情。

 

80后说实话买房比90后还是稍微容易一些,也仅仅只是稍微而已。但就这,也成了某些人苛责80后的罪证——“那个年代你都没买房,可见是你自己的努力和视野问题!”

 

这真的能怪80后?在买房的问题上,其实老百姓都是后知后觉的,一般都是等到结婚了才想到买房,特别是房价还没起步的时候又有几个人能预见到呢?何况80后现在还没买房的人,哪个没有过买房的计划和打算?没有工作时想着按照现在的房价,攒够3年钱差不多够首付了,3年到了再一看房价,又要再工作4年才能凑够首付,4年又过去了一看,又要5年才能首付了,这种感觉你懂?

 

80后,有没有赶在2009年前买到房是分水岭。房产投资的核心是那3-4倍杠杆。2009年,半年多就是1倍涨幅,也就是1块买3块的房子,半年后变6块。

 

什么叫错过,错过的意思是你有钱,但是你没买房。

 

赶上90年代外企在华扩张的黄金期的70后,在HP那样的跨国公司,当时做5年就是一套房。现在做5年,一个马桶间都没有。所以,多体谅体谅80后吧,他们要买房,凭相同的能力绝壁比70后难好几个档次。请不要轻描淡写他们的压力——火车在站台上开动了追追还可能上去,出了站那是越追越远了。


工作几年小有积蓄,碰上房价飞涨,上了车的人暗自庆幸,没上车的人的首付越来越遥遥无期;80后这一代人儿时的所见所感和90后完全不同,尤其在婚嫁观这方面,90后因为互联网带来的过度丰富的交友渠道而对恋爱婚姻阈值太高,80后因为过过“苦日子”,因此对婚姻有一些浪漫主义幻想。


老一辈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导致男性和女性认知失衡,80后的适婚男性,仍然想找传统意义上的贤惠妻子,而80后女性也因为经济实力的提升而掌握了更多话语权,想要争取更多女性权益。这些观念的相对,导致了80后成批单身。



80后这批人,不肯屈就于无爱情的婚姻,受到父母催婚与年龄渐增的双重夹击,有人选择妥协,有人选择将就,也有人依旧顽强抵抗。

 

每每看着同龄已婚一族过着有妻有儿有女的天伦生活,心中可能也有羡慕,在与年轻群体混迹职场或交际中,也逃脱不了被开玩笑的命运,总以“单身狗”自嘲的八零一代似乎总在自得其乐,实则有着许多的无奈与迷茫,生活的期待终被现实所打压。

 

顺利结婚了就会好吗?

 

结婚后,往往要面对两个人面对四个老人的养老与一个孩子的照顾问题。在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困窘情况下,80后举步维艰,有口难言。

 

比起父母那个年代里,兄弟姐妹均匀式的赡养形态,80后被“一肩挑”的任务压垮了脊梁。

 

4-2-2的家庭结构,日渐高涨的护工费用,国内公共养老院的恶劣环境,都指向唯一的可能----80后夫妻的生活质量不可避免地被拉到极低处。



而职场上的压力也丝毫不会少。

 

其实中国这几十年来的好机会真的不少,但恰恰都和80后完美错过,能赶上的并不多:


80年代的服贸大创业,随便开个乡镇厂子就能赚到第一桶金,可惜80后那时还都是小屁孩;

 

90-2000年代,外商投资企业涌入中国。各个行业开始飞速发展,许多传统行业的大佬都是那时候卡位的,可惜80后此时还在上学。

 

等到第三波飞速发展,中国加入世贸以后的2000-2010年,房价突飞猛进,互联网崛起。80后刚刚迈出校门,只有靠给人打工赚取一点结婚的本钱,根本没有资本参与游戏。

 

等到2010年以后互联网行业喷发,大部分买了房的80后都在考虑怎么供房,怎么守住自己的稳定收入,导致一代人缺乏创业干劲,到今天已经被90后在许多风口后来居上,甩开十八丈远。



随着一批批90后年轻人逐渐地走入社会,或创业,或入职场,年轻一代的新人们有着80后所不具备的优势: 他们成长于中国经济腾飞时期,生长在更发达和富裕的互联网时代。

 

90后有着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的自信,有着符合时代发展的奇思妙想和强大的适应能力,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之80后更强。他们有着时代与年龄的优势,可以拼得毫无顾忌,而且父母尚且年轻,没有赡养压力。

 

而80后的大部分则会继续在现实生活中负重前行。这并不是能力问题,更多的是机遇问题。比如九十年代初的国企改革和引进外资,把社会阶层重新整理了一遍,使得许多人得以上位。这种上位,从来和什么能力不能力的没有多少关系。



70后特别是75前,工作五到十年后基本能上位,因为机遇太多,竞争者的数量却和现在没得比。现在80后用同样的时间很难上到中层,竞争太厉害——各种竞争,远在天南地北,和你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个个都能来抢你的饭碗。

 

职场上精力减退,天花板已经很明显,家里的压力大得喘不过气;注意力集中两小时都会疲惫,80后要怎么跟那些刚研究生毕业、加班到后半夜第二天仍然精神奕奕的90后竞争?

 

未来注定是数字化的科技时代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和90后00后,说实话,没什么太大的优势。


80后们本应创造更大器的东西,但他们被琐事缠身,目光收了回来,思想和精神纠结了,打起转转。长此以往,除了那些少而又少的高管岗位,有多少企业能让我们工作到退休?很快在不远的20年后我们要怎样面对比自己小20岁的老板摆布,等他给你发工资养活一家老小?



也许很多人在计划着80后将来会从70后手中接管资源?


错!更有可能的是钱、资源将会直接跳开我们这一代人,直接到90和00后的手中。


他们是真正互联网中长大的一代人,比我们青春,比我们活力,热钱不给他们给谁?

 

晋升无望不说,还会有中年失业的担忧。其实80后也非常地想改变自己的工作现状与职业生涯,想要开辟新的职业道路,但是老人需要照顾、孩子需要抚养、房车需要还贷等这些家庭的各种压力使得80后不得不安于现状,因为不敢赌,不敢去做有太大风险的事,怕万一失败,父母与孩子受到自己的牵连。

 

也许你会劝说平安是福,平淡是真,这种话也许骗骗自己可以,但你说可以了,丈母娘不答应啊,各大小孩教育机构也不答应啊,更不用说各种商场、旅行社了。我倒是想平淡是真,可世界不给我们选择。



更糟糕的是,这代人身体也开始不行,很多人因为工作挤占了全部的时间,大学后基本都没跑过步。目前30多的80后身体有慢性病的都一大堆,十年后,上有老下有小,自己有房贷车要养,再加上一身毛病,画面不忍再想。

 

80后有无数个想要坐上时光机穿越回过去的时刻,20年前买地,15年前进入互联网,10年前买房。


我们常看到别人成功的创业项目,自己也想到过,但没有去做,为此捶胸顿足,也为往日同学间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而焦虑不堪,更为父母日渐衰老而自己无能为力而心酸不已。




80后是很不容易的一代,路越走越窄,压力越来越大,本来以为结婚生子买房就好了。没想到之后的压力只有更大。许多人现在最大的动力,就是给自己的孩子创造好的条件,自己的前半生也快走完了,原本的青葱少年,也终于变成了每日奔波的大叔大婶。


这是生育潮造成的周期现象,人口多的一代永远没机会抄底,只有挖空心思追涨杀跌一条路。今天80后的许多局面,早在我们当年一个班级塞50个人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网上有一篇反思的文章说得很好:


80后应该是中国最有希望的一代人。在他们之前的中国人,基本上还是农民,也就是用农耕意识来生活的人,有的人住在大城市里,但他们的思想行为方式大致是乡村式的。


但八零后,从整体上讲,是第一代真正的城里人。中国要现代化,这是一个新的起始点。


然而善良的80后从来没有计较或苛责过为什么前人没有传递给我们一个更好的世界,我们决定自己来建设一个更好的世界。但不管怎样,作为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现的大规模独生子女群体,我们的人生注定要承担一些本不应该我们承担的东西的。我们承担了,没有抱怨。

 

只是,每天拖着疲惫的身子躺下的时候,真的希望我们可以永远不用,不用,不用长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