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大数据与区块链:一对桴鼓相应的搭档

2018-04-14 网络 早晨

▲ 点击蓝色“早晨” 关注

     国内最短小最精悍的早晨平台


# 大数据、区块链 #

随便搜索一下“大数据区块链”会发现,大数据与区块链的结合几乎是所有人都看好的。但如果从当下来看,大数据与区块链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些分歧,而这些分歧从某种意义上让大数据与区块链处在了对立的位置。


先看近期两个热门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大数据杀熟。


一些平台的老用户发现,在花钱买服务的过程中,服务商报出的价格比新用户的要高,甚至苹果用户看到的价格要比安卓用户的高。而且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在车票、机票、打车、酒店、电商等平台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出现。经济学中称这种现象为价格歧视,大众则称之为大数据杀熟。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只能算是数据杀熟,而非大数据杀熟。大数据有几个显著特点,除了海量,还有价值密度低的特点,可以理解为数据量很大但杂乱。而以上杀熟情况其实只是综合了用户的消费习惯、能力等几项数据,而且针对的是个人,更有小数据的特征。真正的大数据杀熟还会包含你的社交、位置数据,到那时候,即使你分享给朋友,也不会发现自己被杀熟了。


第二个例子是百度李彦宏说中国用户更倾向于用隐私换取便捷性。


这是一个被动的事实,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中国用户被动的共享自己的隐私换取便捷性。这里面说的隐私数据其实可以算作大数据的一部分。通过云计算,对大数据中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分类检索,提取有价值信息,然后为用户提供便捷性服务。


为什么大家对李彦宏的说法这么反感呢,因为这其中涉及到隐私安全的问题。无论用户的隐私数据是否安全,随便获取隐私数据都是让人不舒服的,即使在中国这已经是事实。再联系到Facebook用户隐私数据泄露事件,隐私大数据的安全在当下依旧是个问题。


那上面这两个例子和区块链有什么关系?


用户隐私已经成为商品

区块链在这些方面则提供了完全不同的解决思路。


狭义上的区块链可以理解为数据库,只不过这个数据库存储的位置比较分散,但这个数据库有着非常重要的特性,那就是不可篡改。这意味着这个数据库里存储的数据是完全真实的,而且还可以溯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看起来像小数据,但数据量却是非常庞大的,而且涉及范围很广。它比目前大数据所提供的海量杂乱数据更加有序、精准、可靠。


同时区块链上存储的数据是不会被企业轻易获取到的。我们以购物数据为例,很多人的购物数据存储在区块链(公有链)上,也可以是运行在国家相关机关(可信任)的私有链上,刚开始的时候系统生成一个专有密钥(钥匙)。企业想要分析你的购物信息,就必须通过国家相关机关(锁)才能访问你的信息,但如果你不同意的话,国家相关机关这把锁就不会打开,企业自然就看不到你的数据了,用户就不会被迫共享自己的隐私数据了。


区块链似乎把当下企业利用大数据获取利益的路给堵上了。


网络上充满了广告,尤其是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这让互联网变得乌烟瘴气,到处都是通过低劣手法吸引眼球的广告,其中还不乏虚假信息,像野火一样在互联网上肆无忌惮的燃烧。而企业则通过大数据更加精准的燃烧着每一个用户。区块链则递给了用户一盆水和一个木棍,浇灭了火,保护了自己的隐私。


区块链和大数据其实是一对CP

区块链上的数据是会形成链条的,它就有真实、顺序、可追溯的特性,相当于已经从大数据中抽取了有用数据并进行了分类整理。所以区块链降低了企业对大数据处理的门槛,而且能够让企业提取更多有利数据。


另外,大数据中涉及到用户的隐私数据问题,在区块链技术的加持下也不会出现。用户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私人信息被偷偷收集,也不用担心自己的隐私被公之于众,更不用担心自己被杀熟。隐私数据使用决定权完全在用户自己手里,甚至可能会出现,企业会通过一定的付费手段获取隐私信息,用户从中能够盈利。


确切来说,区块链与大数据是一对相得益彰的伙伴,在收集数据上,区块链没有大数据如此擅长,而在数据安全上,大数据也没有区块链这般稳固。大数据的蓬勃发展也会相对带动区块链的进步,两者相辅相成,才会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当然,区块链依旧方兴未艾,与大数据结合更是遥遥无期。不过两者之间的结合已经被认定是大势所趋,我们不妨静观其变。


本文来源于网络,仅做传播和普及知识之用,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