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运城国际读《庄子》,是怎样一种体验?

运城国际高一学生 后知父母 2024-01-09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山西运城国际学校 | 南明教育旗下学校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一个自我实现着的自由人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两个方面,就像白与黑,阳与阴。


继初中论语课程、孟子课程之后,这学期,运城国际高一的孩子们利用三周时间,穿越了庄子课程。虽然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只学习了其中有限的几篇。但是,或许,这短短的三周会成为一个引子,引导着一些好奇的孩子去继续揭开道家的一角,走进道家的世界,进而走进诸子百家的世界;或许,这短短的三周,会成为一面镜子,使孩子们更深地照见自己,知道自己性格中的文化基因,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也或许,从此,他们就拥有了一个更高的视角,用以观照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就像大鹏一样,“其视下也亦若此也,其远而无所至极也”,过一种超越的人生……谁知道呢?毕竟,青春就意味着可能。


巧合的是,这里所选的文章的作者,都是从本校初中直升上来的,是第一轮全人之美中学课程的亲历者。在这些作品的背后,也隐约可见课程的痕迹,岁月的痕迹。


    ——全人之美庄子课程开发者严盈侠老师 




在热爱中忘了外界,忘了别的一切,我们与我们的热爱合二为一,我们就获得了自由,磅礴万物而为一。


自由的生命,是不断超越不断去执的过程


李凡舒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鹏在初始,也不过大海一鱼,但它决云气,负青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最终达到了蜩与学鸠看不见的高度与自由。生命何以开阔至此自由至此?从北冥到南冥,它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鹏的南冥之路告诉我,自由的生命,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
何为“超越”?每个人生命中都有凭借与枷锁。就如同大鹏南翔要借助海运与扶摇,我们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也有许多的凭借与期待,或者说有许多的束缚与羁绊。它可能是环绕在我们周围的旁人的评价,可能是我们所做的事情的成败与否,可能是我们内心对自己的理解与接纳。总之,从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到再高一些的别人对我们的肯定以及功名利禄。它们都以种种的执念制约着我们,牵制着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执”此为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生命因而也陷于种种焦虑与痛苦,茫茫然而不自知。
那么,我们如何去“执”?如何让生命获得更大的自由?这是一个修炼的过程。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可以“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因此在混沌初开之后,我们要去领悟和修炼。要明白自己往常所待不过身外之物,要先从正确的自我定位开始。自己是小是大,充分清晰自我的等级,不要像蜩与学鸠一样不自知;然后要确立目标,为之努力,尝试着做到宠辱不惊,不被外界的评价捆绑。在此过程中,我们必然无法逃避世俗间的影响,但我们可以从最细枝末节处开始,分析自己,认清欲望的本质,从而不被欲望异化;专注于事情本身,在做事中体会到忘我之境,到达生命的巅峰状态。就像我们享受自己的热爱,不是表演给谁看,不是为了某种功与名,在热爱中忘了外界,忘了别的一切,我们与我们的热爱合二为一,我们就获得了自由,磅礴万物而为一。
当然,我们不可能真正完全地达到 “去执”而自由。“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六月息者也。”大鹏南翔,也是要依靠海运,旋风之力,大鹏姑且如此,我们又怎能在现实的羁绊之中达到“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当然是一个虚设的最高境界,我们做不到完全的“无待”,完全的“去执”,但这个虚设给我们以最终的指引,它让我们从至高处反观我们的生活,反观我们的内心。它给我们另一种超脱的眼光。
人之为人,到这个世界上来必然会有挑战,有所作为,“为”是必然。我们得生存,我们得证明自己没有白来世界一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又要保持生命的自由,就必须要去“执”,去除贪欲,以无为之心行有为之事。去“执”的修炼会带给我们一种人生的格局,这种格局让我们不被限制,不被迷惑。让我们得以洗涤自己的灵魂,保持无忧无虑悠然自得的灵性,从而获得生命的自由。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去“执”的过程,就是每天一点点的修炼,从而消减多余之心的过程;去“执”的过程,就是我们把自身从功名利禄,是非寻常中剥离出来,达到超脱之境的过程,就是我们生命获得自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争执之心,焦虑之心一天天减少,以至于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逍遥自在,忘我无我的境界。这个过程也是我们的“逍遥游”过程。虽然我们还没有达到逍遥,没有到达南冥,但是我们的生命已经走在了自由之路,哪怕仍驾海运之风息,借六月之扶摇。

若我们无权再返回自然,也无从去把握自己在社会中的方向,那只得返回我们的“心”,把握我们的“心”。

随心,还是随自然
梁英旗鸽 
这篇文章算不上庄子观点的论证,比起从原文出发重新提炼观点,我更喜欢玩得跳脱一点,即把在课上学到的东西与其他东西打通。在这里我将把学过的四篇文章总结一下,并指出我从中得出的“道”。
《逍遥游》《齐物论》《秋水》《知北游》,这四篇选文的观点有着明显的分界线。从《秋水》开始,作者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开始绝对化、客观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庄惠二人的辩论,“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对待事物不再是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为核心,而是将客观事物的意识也纳入了思考范畴,《知北游》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逍遥游》的观点的说明,用一个或许有偏差的比喻,学生抱着一张裸女画反复问他的美术老师这幅画的寓意是什么,而老师的回答永远只有“你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学生对这幅画的理解仅仅受限于他的眼界,他既可以以斥鴳的眼界认为这是色情,也可以以鲲鹏的眼界认为这是人体艺术,当然,庄子肯定是后者。《齐物论》则是试图更清晰地阐述为什么要齐万物而为一、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先是我们熟悉的小大之辩,然后再将善与恶、是与非、生与死,将所有言论与定义一视同仁,最后超越它们。客观层面上我们的肉体永远不可能飞升成仙,所以只能是我们的精神去超越。
客观真理也罢,主观境界也罢,这两种角度并没有高下之分,我甚至十分欣赏前者的回归自然的态度,自然的造物无一不比人的造物完美,但如果让我做出选择,我会选择,或者说是被迫选择后者。
“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这是《知北游》中作者认为得道的方法,意即一切都受制于自然之道(或许更应该说成客观之道),不要思考或抗逆它们,要顺应它,最终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与后文“道在屎溺”的观点相对应,作者没有指出道,他认为既然道存在于自然中,那么我们只要融入自然便可知晓。“融入自然”这个说法十分熟悉,似乎与我们平时口中所谓“道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实际上确实有很多人认为“出世”就是融入自然去得道。但是我认为,作为一个人类,融入自然是不现实的、无途径的。
自历史存在以来,无数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以自己的角度来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人也大有人在,我们或许可以感受得到道就隐藏在一草一木中,但当草木被制成了画家的颜料时、哲学家为万物下定义时、科学家利用自然原理造出精密仪器时,“道”难免会变了味道。我始终相信,人类从自然中所提炼出来的“道”并非自然原本的道,而是为人类而服务的“人类之道”。
从普罗米修斯盗火之后,人类就在不断与自然作斗争使自己获得幸福感,人类的历史,就是与自然的抗争史(如果将人类与自然抗争从而获得幸福这一行为当作人的天命,那么“回归自然”这一说法就是无意义的)。而哪怕是现在人人倡导保护环境,爱护自然,说的不好听点,也只是为了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我们没有一天能离开人类的造物,如果你现在想要回归自然,你会发现连戒掉手机都是一件难事。
我相信自然之道是至高的道,然而我们只能感受,却无法将它握在手中。
道家提出这一观点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自功名利禄的苦海中脱出得以呼吸,若我们无权再返回自然,也无从去把握自己在社会中的方向,那只得返回我们的“心”,把握我们的“心”。庄子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达到那个境界其实是修炼心的结果,但实质上他已表达出了那个意思,无己无功无名就是心所达到的境界。这个心超越了人类社会,超越了自然,超越了所有被定义之物。这是庄子的伟大之处,我们没有通往客观大道之路,但有一条通往我们的心的路。“以指之喻之非指,不若以非指之喻之非指也”,“物”之所以扰乱我们,是因为他人主观地赋予了它“指”;但当我们的生命境界提升时,我们也有权利去赋予这个物我们自己的“指”,不用去管一切被定义的东西,既不偏执也不被束缚,随心所欲。我认为,这便是“齐物”,便是“逍遥游”。
自我们拥有了人类的意识后,我们就开始违抗自然,违逆自然之道赋予我们的原初的样子,开辟了通往“心”的修炼之路。这条路的终点,或许只是庄子虚构出来的,但单从这种想法产生的重大意义来说,庄子永远是我们思想的先驱者。
我们每个人都在前往南冥的路上,注定无法再回到北冥的混沌黑暗。
 


逍遥游的境界,即那种没有内外之分、不在乎是非成败、超越荣辱,内心无待的磅礴万物以为一、完全自由的境界。

逍遥游,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

王倬昊
庄子的《逍遥游》,表面上为我们讲述了关于鲲鹏和小大之辩的许多小故事,实则通过这些故事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逍遥游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和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高峰体验颇为相似。
那么按庄子的意思,逍遥游到底是怎样的境界?逍遥游的境界,即那种没有内外之分、不在乎是非成败、超越荣辱,内心无待的磅礴万物以为一、完全自由的境界。
庄子的《逍遥游》一开始就讲了大鹏南翔的故事:鲲变为鹏,凭借着六月的大风,飞向九万里高空,从北冥飞到南冥。而这则故事中的鲲鹏就象征着一种高远的精神境界。鹏如此之大,飞得如此高远,就象征着人的思想境界可以达到的高远之境。而大鹏从北冥飞向南冥的过程就是人不断修行的过程,从人的起点到一个高远的境界的过程。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当然是要有条件的。那个条件就是我们必须要不断修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认知,做好充足地准备,就像鹏飞向南冥时需要凭借六月的大风、要水击三千里一样。鲲之大,其广数千里,这是一个至大的生命,我们也要养其生命之大。当它变成鹏的时候,他就要图南,证明他的心中存在这样一个高远的目标,而我们同样需要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拥有一个大格局,一个高远的目标,以此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境界。
和大鹏相对的是蜩与学鸠。蜩与学鸠是小,大鹏是大,按理不论是小是大都没有错,但问题是,庄子笔下的蜩与学鸠对图南的大鹏却是嘲笑的口气。它们认为大鹏图南是荒谬的。庄子用一个“笑之”就写出了蜩与学鸠小而不知、洋洋得意的神态,从而表达了他对蜩与学鸠的讽刺,表明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小不知大,大超越小。以自己的主观的判断,用自己格局和认识来衡量他人,对他人随意加以嘲笑,并且洋洋得意,自以为是,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计其数。这个故事提醒我们,格局是多么重要,反观自己是多么重要,我们要努力使自己不要成为那种自以为是,理解不了别人的大就嘲笑甚至反对别人的人。
庄子在讲了寓言故事之后,给我们举了一组人物。这些人物排列的顺序也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一、在乎社会评价的人;二、在乎事情成败的人;三、超越成败但还有所待的人;四、完全无待的逍遥游的人。当我们不断地超越一个一个境界,我们就离逍遥游这个境界无限接近了。第一层次,正是我们大多数人所处的境界,我们常常会以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来判断自我,并且把这当成定义我们自身价值的最重要的标准,因此喜怒哀乐;但当到达第二层次时,我们便不再被他人的评价裹挟,我们专注于事情的本身,我们做事的目的不再聚焦于他人而是聚焦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上面;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往上,我们便会忘掉荣辱、不在意是非成败,充分到体会到生命的自然与自由的状态。这就是逍遥游状态。这可能像马斯洛说的自我实现的人生境界,这也可能像我们投身在艺术中所达到的忘我的境界,即生命的高峰体验状态。
我们生活在世俗中,不免会有成心,会在乎世间的成败荣辱,我们的人生境界都被“有”包围着,我们想拥有的太多。而《逍遥游》却告诉我们,生命的至高之境是一种“无”的境界,我们迈向逍遥游的至高境界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有”到“无”的人生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去小成大,超越自己,不断地“无”,从而到达那个磅礴万物而为一的 “无己”的过程。
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当然不可能完全脱离于世俗,我们肯定会有所作为,甚至也会有名有利,那么怎么办?其实庄子也没有说不能有这些东西,他说的无功无名无己,只是说心中不要挂念这些东西,不要以此为目标。那么,不以此为目标,应该以什么为目标呢?尧的故事做了很好的回答,做事而不居功,不贪图额外的东西,让自己的心对这些东西保持一种内省。
作为青年人,有时世俗的一些追求会促进我们的发展,只是我们要知道,功名利禄不是做事的唯一目的,不是全部。如果太过在乎我们反而会容易走向焦虑走向迷茫,会被利益或权力蒙蔽了双眼,丢失了初心,从而失去方向,或者南辕北辙。我们终究不可以逃出这个社会。但我们通过修炼,使我们的心可以无限地接近一种逍遥之境。
逍遥游的境界是一个悬设的理想之境,但是它却给了我们一种人生的高度,一种更高的视角,让我们反观自己的生活,使我们自身不会迷茫,不会因为外界事物而喜怒哀乐。
希望我们不断超越自我,超越内心的一个个“小”,不断地去“小”成“大”,成为那个击水三千抟扶摇而上、展翅南翔的大鹏。 



理想之境的存在仿佛灯塔,指引我们的朝向。以无为之心,行有为之事,成为一个灵魂自由的人。 


我所理解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李芯蕊
《庄子•逍遥游》有:“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是庄子逍遥游的境界。
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也就是达到逍遥游境界的人是忘我的、心目中是没有功名和事业、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的。这儿的至人、神人、圣人其实是同一类人,都是达到至高之境的人。这三句话中都有一个“无”字。那么,他们真的是不能有自己、不能有功名利禄、不能有名吗?答案是:当然不是。为什么呢?由我一一来说。
首先,何为“至人无己”,此为超越成见之我;超越小我;超越故我。至人在不断的除去小我,修炼大我,不断地突破自己。就像原本在北冥的鲲一样,它不满于自我,化而为鹏,然后飞到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是鲲鹏的超越,在一定程度上,它就获得了逍遥游。忘我然后超我,这是“无己”的境界。
其次,是“神人无功”。如文中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一样,“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穅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他不去专注于功名,只是在天地之间逍遥自在。这里无功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是做事时关注点不在结果会怎么样,不在能否给自己带来怎么样的利益好处等等,成就万物而不以此据功,这是无功。但往往不据功,并不见得就得不到功名,而功名对于他可能只是额外的奖赏。他不被功名利禄所限制住,超越功名,不执着于此,灵魂获得了自由。
最后是“圣人无名”。在《逍遥游》中讲到尧和许由的故事:尧想把国君之位交给许由,许由拒绝了,许由回答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获得了大治,而我却还要去替代你,我将为了名声吗?天下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在故事中尧看似是“有为”的,他治理国家,居于众人之上。可真的是这样吗?文中最后说道尧怅然若失,忘记了自己居于治理天下的地位。他虽然有所作为,但是他只是为了把国家治理好,让百姓安居乐业。不是为了名利不是为了地位来做君王的。此谓治天下而忘天下,不汲汲于名,活得纯粹。
同样境界的许由,他拒绝了当君王,这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他已经领悟到了名利、是非对错乃至于世间万物本质都是一样的,他参透了这一切,达到了文中所说的“磅礴万物而为一”的境界,所以不愿被世事所累,与其做君王,不如彻底的逍遥。许由和尧的境界都很高,都忘记了天下,一个是无心而为,没有偏执的追求,一个是领悟之后干脆不为,这都是至高之境,都达到了 “圣人无名”的境界。
当然,这个“无”的境界在现实在不可能完全实现,其实都是悬设境界,但这种悬设意义重大。正因为有了至高的理想之境,我们才能照见生活中种种是是非非后面本质的东西。理想之境的存在仿佛灯塔,指引我们的朝向。以无为之心,行有为之事,成为一个灵魂自由的人。  


如果是无功无名的学习,我们专注的就是知识本身,目的也是学会这知识,慢慢的会发现知识的奥秘和知识的有趣,这样的话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环境,学习永远不会停止。


庄子的自由之境,我们头顶的星空
张松姿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庄子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至高的人生境界。 
此境界之人,超越小我,超越故我,超越成见之我,不居功,不汲汲于名。对内无己,对外无名。对事情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为世俗所定义,不被外界所影响。 
无己并不是没有自己,而是说超越自己,超越小我,知道从更高的层面来说,自己是因缘整体的一部分,磅礴万物而为一。因此就不会以一己之私来行事处世。达到这个境界,对世间的是非纷争也会有一种达观的态度,不偏执、不极端,能以自由的心境来对待。这个境界平常人很难达到,但我们可以努力地去朝向,努力离这境界越来越近,这本身便是有意义的、便是朝向自由的一个过程。 
无功,也不是不要作为,不要立功,而是把功成名就忘掉,不去追求功成名就,不把它作为奋斗的目标,功名不是做事的焦点。而是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达成内心愿望的同时,功名是做事的附加奖励。来而不拒,无而不求。这一种心态对我们非常重要。因为当我们完全为了功名而作为时,这样的作为是不可靠的,它可能难以培养出我们真正的热爱,一旦有了获得功名的更便捷的方法,那这作为就不复存在了,或者当这功名到手之后,我们可能就会止步不前。而当我们不聚焦于功名,而是聚焦于事情本身,在过程中享受,享受做这件事本身,而不是享受这件事成功后的功名。这样一来,世俗的评价、外在的因素对我们的影响就越小,外界无论如何都无法伤害到我们了。所以,神人无功,并不是说不能有功,而是说不在意功名,不为之作为。为或不为,都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为了外在的东西。
无名,同理,不是不要声名,而是不以之为目的。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拒绝,理由是天下在尧的治理下既已大治,却还要自己来取代尧,难道自己为了声名吗?许由认为名是虚的,人不应该为此努力,更何况这天下已经安定,百姓也平安喜乐,他更不必为了名去做任何事。天下也根本都不需要他做了,要这名又有何用?尧治理天下不居功,许由不愿为名而做君,不管是尧还是许由,他们都是真正的无名,不在乎外在的一切名利,也许这些名利对他们来说连奖赏都算不得,事情就是事情本身,在位的做而不求,不在位的弃而不顾。
无己,无功,无名,根本上是一回事,都是一个内心不断洗涤、达到空无的过程。当无己时,自然就无功无名,当把功名利禄都丢弃时,自然就无己了。
这种境界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
作为学生,我们怎么做到以超越心来对待自己的学习?
学习的功名就是分数,排名等等,我们不可能不重视我们的分数、排名,适度的重视会增加我们的紧张感,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这无疑对我们的学习有好处。但我们如果只聚焦于分数或排名,一切以分数和排名为目的,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一是过度的紧张会影响我们心态,反倒不能聚焦于知识本身,成绩可能会更糟;二是这样的学习是不会持久的,因为如果有一天不考试不排名,一旦在比较的世界中出来,人就不会再学习了。而如果是无功无名的学习,我们专注的就是知识本身,目的也是学会这知识,慢慢的会发现知识的奥秘知识的有趣,这样的话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环境,学习永远不会停止。
无己,无功,无名,这是庄子的自由之境,也是暗夜中我们头顶的星空。这样的境界,虽然我们不能完全达到,但它提醒我们,要以一颗超越之心生活,免于被外界凡尘所干扰,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朝向本来的自己。 



如果将庖丁看作心,那么刀就是他的身体,用自己的心去驾驭身体,而他所解的牛就是生活,心无挂念地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就是庖丁解牛所达到的游刃有余的自由之境。

“庖丁解牛”与大马捶钩之异

刘镓赫 
在初中的期末生命颁奖上,我第一次听到了庖丁解牛这个词,这是我们当时的老师送给一位同学的。我一直很不理解解牛有何艺术。在最近的庄子课程中,老师在讲《知北游》中的“大马捶钩者”的故事时,顺便让我们对比阅读了“庖丁解牛”,我才知道它与庖丁解牛都出自于道家,都说的是技艺高超的人。
然而,即使源于同一个学说。他们也有天壤之别。许多人认为《知北游》并非庄子所作,甚至是对《逍遥游》的一种批判。因此其中的观点也和庄子观点是相对的。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知北游》中的这篇大马捶钩者的故事和庄子《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在表面相似的后面是不是内在也相似呢?
让我们先说说大马捶钩者。“大马之捶钩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在大司马家捶制带钩的师傅已经80岁了,但是仍然不会出现丝毫差错。我们也会对这位师傅感到好奇,80多岁了竟然能对待一项工作,如此精细。他是这样回答大司马的:“臣有守也。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钩,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以长得其用,而况乎无不用者乎!物孰不资焉!”
这段话的核心观点是“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就是做到心无旁骛于其他事情,持续地专注于某一件事情,将一切有可能打扰自己的外物排除。老人从20岁时就开始学习做钩,而今有80岁,也就是他花了60年的时精力专注于这件事情。有时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工匠精神,这样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在现代当我们想专注于某一件事时,经常会有纷纷扰扰的事务打扰,对于上网课的学生而言手机、游戏、聊天都是这样的无用的外物。作者表达的更深的观点是以无养有,以空养有。以虚空来滋养自己着力的东西,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比比皆是,写意画笔大量的留白,书法的虚笔等等。记得母亲练书法时,刚开始,老师告诉她写每一个字的时候要注意的是每一格的空白部分,当你的留白足够完美时,你的字也会达到一种境界。
因此,以无养有,以空养有确实很一定的道理,对我们也有很多的启示。
但是,一个人从二十岁开始就不再关注别的东西,这也是一件可怕的事。这种安分守己带来的后果可能是在某一方面有所成,但对整个人生来说可能也是一种很大的局限。压抑了人的好奇心,压抑了人的多样化、多元化,让人变得单调唯一,更不用说,如若失败,一辈子因为这种安分守己所付出的代价。
庖丁解牛的故事出现在《庄子养生主》的开头。
惠君也向庖丁问了相同的问题:“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的回答是这样:“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他做这件事情对道的追求超越了对技艺的追求。我们会发现庖丁就像一个艺术家,他清楚地明白牛的内部结构,在骨肉相连的缝隙下刀,轻而易举的能将一头牛解开。和大马捶钩的老者很相似,他们的技艺都十分高超,然而原因却截然不同。大马捶钩是以无养有,安分守己;但庖丁解牛却是追求解牛这件技术后面的更高的道,领悟解牛之道后达到了逍遥游的境界。庖丁驾驭的刀,可以完美自由的在牛身上操纵。庄子善于讲寓言,明显的,庖丁解牛也是一个人领悟至高之道后的逍遥。如果将庖丁看作心,那么刀就是他的身体,用自己的心去驾驭身体,而他所解的牛就是生活,心无挂念的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就是庖丁解牛所达到的游刃有余的自由之境。当生命或者说你的心修炼到最高境界的时候,人可以获得自由状态。这一点和《逍遥游》和《齐物论》中的道理都相似,是让我们的生命不断地超越不断提升的过程。
读了这个故事,就像读了《逍遥游》一样,我们会有一种想要不断地去领悟大道、不断超越自我的感觉。
这种感觉和读大马捶钩的感觉完全不同。大马捶钩告诉我们,要安守本分,不要东张西望,不能有过分的向往;而庖丁解牛则告诉我们有更高的道,只要领悟了你就可悠游自由在处理好一切事,所以要尽力地去超越事情本身,去领悟后面那个道。
大马捶钩是向内收的,而庖丁解牛则是向上的。二者明显观点不同。
对于我们的生命而言,可能各有各的作用吧。在具体做某一事时,可能要像大马捶钩一样,有时要摒弃外物,保持一种专注;而庖丁解牛则让我们从一定的高度看待我们的生活,从而驾驭自己的生活。哪怕具体到《养生主》这篇文章,庄子提倡的养生也并非我们所说的调理身体,他主张的更是养心,这是从根本上对我们生命的一种调控。 

那么,儒家、道家,我们该何去何从?

其实它们都应该成为我们生命的元素,在不同的时刻作用于我们。

客观之道不可体,生命之道可以悟

李凡舒
当我们想到最限制人类发展的东西的时候,肯定是客观的生死;但是我们想到最不限制人类发展的东西的时候,仍然是客观的生死。的确,我们无法了解体悟到客观之道,但是我们可以从生死中生发出永恒,领悟到生命之道,所谓“死生无变于己”是也。
客观的道理实在是太广阔了,人类存在的这几万年来,远远无法参透这个宇宙的奥秘。哪怕是爱因斯坦,霍金等伟人,他们也道不尽除了人类之外,还有多少神秘的生物?除了地球之外,还有多少个星球?在太阳系之外,又有多少个银河?
我们永远无法体悟到客观真理,它对我们来说太遥远,太广大,太琢磨不透,太不可知。
这也就是后世的道家为什么一直强调“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的原因,道是主宰一切的,自然万物,都根据“道”原有的轨迹运行,就像是说人无法长出翅膀,鱼无法离开水源。对于生命来说也是同样,“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我们无法掌控自己的生命,生死也不过一瞬之间,因此我们又何须争执辩论,不如归隐深山老林之中,将有形化为无形,将自己融于自然而不作为:“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但是如果无法参透客观之道,我们真的就要这样子没有作为,顺应客观大道的安排吗?
这是《知北游》的观点,也是后世许多道家的观点。后世的道家误解了庄子的“道”或者说没有体悟到庄子的道才会出现这样的观点。而庄子本人的道并不是这样,甚至其中也掺杂着一点和儒家相似的理念,他主张我们可以极力去体悟自己的生命之道,到达的最终境界不是“无为”,而是“超越”。
我们要超越的是是非生死,而我们体悟到的是生命之道。生命之道不被客观的生死所局限,它所带给我们的是生命的境界和存在的自由。当我们开始修炼,逐渐的去执,哪怕最后仍有所待,但是我们一直在一个超越的过程中,一直向着自由而进发。有了这样的超越,面对世俗纷扰、功名利禄,或者一些形式上的仁义道德,我们就会换另一种眼光来看待,就不会被它们所困,哪怕我们仍拖着一副沉重的躯壳,但我们的灵魂是逍遥自在的,向往着南冥不断地超越。
换句话说,是无所畏惧但也不随便伤物伤己,是参透一切却不陷于纷争。“行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宁静但不死寂,平和但不空洞,不为但不闭塞,是一种了然悠然的状态。
那么,儒家、道家,我们该何去何从?
其实它们都应该成为我们生命的元素,在不同的时刻作用于我们。
人们说“少年儒家、中年道家、老年佛家”也正是这个理。
少年时期,风华正茂,正是意气风发努力拼搏的时候,此时不儒更待何时?中年时期,正当社会栋梁,历经千帆,起起浮浮,正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提醒;老年繁华落尽,参透人生,归来之后始知:“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诸法空相,亦复如是。”
当我们越来越多地了解到别的学说,我们就拥有了更多看问题的视角与处事的态度。儒而不被异化,道而不必散漫,佛而不万念俱灰。在生命的不同处境,它们都是良药,是疏解也是提醒,是督促也是抚慰,使我们在人生的长河中拥有高远的目标、正确的姿态、平和的心态,逍遥自在的灵魂去面对世界。
这就是我领悟到的生命之道。 

对于我们来说,如果陷于道不可知的绝对无为中,生命的可能性也就失去了;而领悟了逍遥游的磅礴万物而为一的生命之境,则会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我们的世界。

《知北游》:一曲《逍遥游》的反调

郭炎希 
了解了庄子的《逍遥游》与《齐物论》,再看《知北游》,便觉得有所不同。庄子主张通过修炼、洗涤、超越达到逍遥之境,没有过分强调现实中的“无为”;而《知北游》,趋于静观的无为,明确提出什么都不要做,与庄子对“为”的态度则大不相同,是一曲对庄子的反调。 
北冥,万物混沌蒙昧,未有命名的地方;南冥,天地为一,超越达到无我之境的地方。鲲成为鹏,从北冥到达南冥,这是一个不断超越,不断去执的过程。由北冥到达南冥是庄子修道的过程,从南冥反向北冥则是《知北游》所主张的无为之道。 
从知的三问道,可见端倪。知北游于玄水向无为谓问道,无为谓非不答也,不知答也。返于白水之南问狂屈,狂屈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他感受到了却难以言说。反于帝宫问黄帝,黄帝说,不要思想,不要考虑,才能够懂得大道;不去处理,不去行事,方才能够符合大道;没有根据,没有来源,也没有途径,方能够获得大道。无为谓体道去不知道,狂屈体道却言而未尽,黄帝体道且言道,三者谁更胜一筹?
《知北游》中,作者认为无为谓的境界最高,而我们看,无为谓的境界其实就是北冥境界,属于体道但不知道,相当于在实践中会操作但说不出个所以然,就像我们会走路,鱼儿会游泳,一切都受制于客观大道,是自然而然,蒙昧无知的状态;如果按《逍遥游》的逻辑,恐怕应该是狂屈为最高吧,因为他是真正的不但体道,而且还知道,只不过言时忘记了语言,大道不称,大辩不言,超越言语,莫若以明;但《知北游》的作者认为他仅仅“似之”,是低于无为谓的。
以此可知,《知北游》是对《逍遥游》的反调。二者认为的至高之道完全不同。一个认为至高之道在北冥,一个认为至高之道在南冥。
如何修道?
《知北游》中的大司马锤钩者,通过摒弃所有无用之心,达到精湛的技艺。一心一意,安分守己,以无养有,以空养有,不分心于外物,则大道得矣。然而庄子内篇的庖丁解牛,用厨子分解牛体比喻人的养生之道,厨子指心,刀喻指身体,牛代表人的生活。庖丁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进”超过,他对道的追求远远要超过对技艺的追求,心领悟道之后,方能取其间,方能驾驭身体,方能“游刃有余”,避开是非矛盾的纠缠,达到“游刃有余”的自由状态,达到逍遥游的境界,自由自在地生活。
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通过对外物的闭目塞听,后者通过不断的超越。黄帝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所以,修道的人不必去做那些礼呀德呀的事情,应该顺应道的安排,无所作为,随着自然的安排自然而然地在那里运行就可以了。而《齐物论》中,庄子提到“成心”,说我们人随其成心而师之,陷于万物,产生是非,所以要认识成心,警惕成心,超越成心,以达到超越是非而为一,看到是非的统一,这是超越而不是去消泯是非。因为万物磅礴而为一,是非在本质上就是统一的,只有通过修炼,洗涤,超越,达到至高的生命境界才能领悟。《齐物论》有一个自我认识的提升,有一个心的修炼过程;而《知北游》是不用去认识,随自然之道安排就行。 
因此,可以看出两篇文章人与道的关系完全不同。
《知北游》的观点是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天地之大道高于人,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人只要顺应天地,受天地的安排即可。
而《逍遥游》则反之:“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是一种真正的磅礴万物而为一的境界。人通过不断地“无”,把生命中那些非根本的东西去除,达到生命的超越,从而与道为一。
而对于我们来说,如果陷于道不可知的绝对无为中,生命的可能性也就失去了;而领悟了逍遥游的磅礴万物而为一的生命之境,则会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我们的世界,而从过一种超越自由的人生。由我观之,庄子更胜一筹吧。 

超越当下,朝向那个最好的自己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任何伟大的人都是在不断的超越自身,强迫自己走出舒适区。

物应该“各适其性”还是超越自身

赵楚熙
《秋水》中作者反复给我们讲的一个观点是物应该“各适其性”,而《逍遥游》却告诉我们,人要超越自身提高自己的境界。那么,现实生活中,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
如果把这个“性”解释为我们的本性,或是我们的现状。那我们该满足于自己的现状吗?如果是一个非常自律,很优秀的人就暂且不谈。可是,如果是一个生活颓废,生活没有动力,每天浑浑噩噩的过,就该满足于这种现状吗?答案当然是不!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我们不该“各适其性”。
如果把这个“性”理解为我们的天赋,我们生命中某些特质。我们根据自身的条件,尊重自身的生命特质,从而成为本应该成为的那个自己,我觉得可以“各适其性”。也就是我们不能借着“超越自我”,然后硬让一个武将去舞文弄墨。这就违逆了他的天性,影响了他的自我成就,这与硬扭的瓜不甜是一个道理。我们要根据个人的特质,发展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各适其性”。
也就是说,我反对自足自满,我认为人都应该成为最好的那个自己,那个才是我们的性,人之为人之性。超越当下,朝向那个最好的自己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任何伟大的人都是在不断的超越自身,强迫自己走出舒适区。如果我们完完全全“各适其性”,守着当下还不完美的那个自己还洋洋得意,那我们就好像耻笑大鹏的蜩与学鸠,就好像在井底的青蛙。我们的眼界也会被阻碍,被自己的“性”所禁锢。
孟子说:“人性本善”,意思是人性是向着美好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然要和那些阻止我们的不美好或者说我们的种种低级欲望而斗争,我们要尝试着摆脱肉体对我们精神的禁锢。只有这样,人之为人的高贵才能被我们活出来,即活出我们的人性。
当然,《秋水》是道家的,他的性和儒家孟子的性不一样。他可能更趋向的是人生下来原初的样子,生下来是什么就是什么,接受自己的命运,安于自己的命运,不要去寻求更高的道,不要去超越去改变,要无为,要谨守其命。
孔子也说知天命。但孔子对自己天命的认识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与守护,这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更不是无为,而是积极地去承担。就像里尔克说的那样“你的职责是艺术家,那么你就接受这个命运,承担起它的重负和伟大,不要关心从外来的报酬”,这些都完全和《秋水》的各适其性不同。
到底什么是我们的性呢?不同的人理解不同。哪吒说“我命由我不由天”,如果他安于自己生下来的魔丸的性,他就成了毁掉世界的魔王;可是如果他认定自己本是灵珠,魔丸只是一时的走失的话,那他就会寻找自己的灵珠之性,最后成为真正的灵珠,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
我们每个人生下来,也面临着对自己本性的认识,认出自己,成为自己,灵珠和魔丸,那个才是真正的我们,我们要适怎样的性?不同的选择,成就我们不同的人生。

供稿/严盈侠
编辑/明木

— END —

运城国际学校欢迎您
孩子是否适合读运城国际?希望这一篇文章讲清楚了
答问录丨如何报考运城国际学校高中部?
疫情中,如何做一个理性的思考者和自我负责的行动者?

欢迎关注南明教育旗下机构

运城国际学校
郑州市加斯顿小学
郑州龙美小学
全人之美课程馆
南明·翼起来青少年研学旅行中心
知北游•青少年研学旅行
(点击查看)

了解更多
南明教育简史南明学歌南明文化全人之美课程简介南明语文、文综等南明数学南明英语学校日常|微电影
咨询电话 15035098593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