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行走在农历的天空下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山西运城国际学校 | 南明教育旗下学校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一个自我实现着的自由人
四年级上学期的冬至日开始,一个极其重要的晨诵课程要启动,这就是“农历的天空下——24节气古诗词之旅”,这是全人之美课程之中,晨诵课程里一个重要的课程。
在2020年的寒假开始,“农历天空下”课程项目组公众号发出一篇“采撷五千年文化精髓,相约一个四季农历天空”的邀约。运城国际学校、加斯顿小学、龙美、禹州,还有其他的加盟校、加盟班级,从2020年2月4日“立春”开始,我们一起浩浩荡荡地踏上了这条奇妙的旅程。我们实施的是课程的3.0版本,在陈美丽老师、吴传莹老师的指导下,在原有课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些微的调整和主题课件的重新制作,参与其中的所有教室同步推进,线上分享教师课程感悟、学生课程写作,发布课程项目公众号。
【课程的意义】
郭姗姗
在课程重新编辑的读本中,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可谓是对“农历天空下”最贴切的解释:
这是一次节气节日、古典诗词、文化传统之旅,这是打开古典诗词最好的方式。大多数中国古诗词,都带着浓浓的四季的气息,带着创作时的阳光、月光以及相应的温度与湿度,诗人们的情绪,也带着浓浓的山川草木的气息。结合着24节气和月亮历来学会古诗词,会更多兴发感动,更好地体味着古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所以,在一年又一年的春夏季、秋冬季,实施课程的每一间教室,每一位老师带领着每一个孩子,穿越时空和年龄,暂时远离了童年,进入了一个古老的农人世界,和一个古典的诗歌世界。
“农历天空下”春夏季课程包含:
节气课程从“立春”到“大暑”,十二个节气,共选入26首古诗词;
节日课程包括春节、元宵、上巳、清明、端午五个传统节日,共 6首古诗词;
随着节气而开放和凋谢的:梅花课程,10首古诗词;百花课程,15首古诗词;落花课程,10首古诗词;杨柳与送别课程,8首古诗词;荷花课程,9首古诗词。
“农历天空下”秋冬季课程包含:
节气节日课程从“立秋”到“冬至”结束一年轮回;月之旅;菊花课程;陶渊明课程;苏轼课程。
每次课程的启动仪式上,我们都会用这样一段话来正式开启,从而用诗意的文字引领孩子和我们一起踏上这条奇妙的旅程:
【梅花课程】
董燕妮
向上滑动阅览
在“梅花课程“”中,我们一起去寻觅梅花的踪迹:从村子前到山园中,从山上一直到驿外断桥边……
去欣赏梅花的风韵:从枝头弄珠,到雪堆遍布四山中,一直到零落成泥……
去探寻这些诗人和梅花之间神秘的相似:从齐己到卢梅坡,从陆凯到王维,从杜甫到柳宗元,从林逋到陆游……
我们将这段寻觅、欣赏、探寻的旅程称为“梅花三弄”。
一弄:自然之梅
梅花开放时节正值隆冬,百花还在沉睡当中,梅花却最先苏醒。这时,我们要去欣赏梅花的自然风韵。
是的,一个又一个清晨,我们与一朵朵梅花相遇,与一个个爱梅的诗人相遇。
最早遇到的是齐己的《早梅》。
作为报春使者的梅花要在北风呼啸的夜晚悄悄绽放。它不需要别人的夸赞,也不需要别人的呵护,他就那样默默地积攒力量,默默地生长,只要给世界带来一份只属于自己的清香。
有孩子说,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一定要成为班里的早梅。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放弃不退缩,要认真听课,不捣乱,为自己带来美好,为世界带来美好。
陆游很爱梅,当看到千树万树梅花开得是多么浩荡,又多么精致,他甚至希望自己化身一千个自己,一万个自己,把那里所有的梅花都好好地欣赏一遍,真是慨叹作者爱梅爱到“曾为梅花醉似泥”。
孩子们在诗评作业中这样问自己,我是否也有一颗像诗人那样敏感的心?像教室里那些图书,时不时我就会翻一翻,看一看,这些不会动的家伙,好似有梅花的香味一样,吸引着我,让我去读它们。是的,每一朵梅花的背后,站着一位不同的诗人,我们也从中看见那一个个如梅花般勇敢、美好、满怀热爱的自己。
二弄:思念之梅
“寒梅本无意,诗人自多情”,梅花自管自的,开在墙角,或开在高枝,可是那多情又敏感的诗人啊,总是能够循着清香寻来……
《暗香》浮动中,诗人陆凯的《赠范晔》和王维的《杂诗》让我们发现,清香优雅、风韵脱俗的梅花竟成了春天的象征,成了友情和故乡的一种象征。而林逋的《山园小梅》,则让“疏影、暗香”成了梅花的代称。我们拥有了关于梅的几个文化符码。
有孩子在自己的作业中这样写道:不由想起我以前一个爱钻研小昆虫的好朋友,虽然我们已经分离了,但每每想起在一起的时光总是很美好。我多想再和他一起上学、一起吃饭、一起玩啊!
在和孩子们穿越这首《杂诗》时,身为异乡过客,我更是深深地理解了诗人为何思乡不问家乡人和事,却问的是窗前的那一株梅。这份“近乡情更怯”的情感无人能懂,那么美,那么痛。故乡啊,就是那回不去的岁月。
三弄:人格之梅
我们已经分不清哪是梅花,哪是诗人。
不少文人爱梅,竟致成癖。梅花成了高洁、典雅、冷峭、坚贞的人格象征。
一朵梅花就是一个世界,
一首诗歌就是一个人,
一首诗歌里藏着一个乾坤。
接下来通过一个课例,让你看到我们走过的一个个清晨。
196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难的一年。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危难之际,对于国家领袖毛主席来说,这一年的冬天格外的长,仿佛看不到希望。有一天他在江边漫步,看到梅树上开着一朵朵的梅花,想起了陆游写过的一首《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当他诵读完,他也想写一首相同题目的词。毛主席写了什么样的词呢?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两首同样题目的《卜算子·咏梅》呈现在同学们面前,首先通过老师的范读时声音和情感的融合,通过精确分析,边析边读,尽可能全方位展示梅花从外到内的美和精神,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在解决生字,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思考,同样的题目,为什么会是不同的语调、不同的感触?经过几个问题的讨论、选择,最后将落脚点放在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身份的不同。
陆游作为南宋抗金的主战派,心里涌现的是愁,是一种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守。而毛主席站在国家引领者的立场,他必须是个乐观主义者。当他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感到消沉,只借其形,不用其义,再续一首,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于笑对困难。
是的,不同的生命气质,不同的身份,也就有了不同的感触,不同的选择。同一棵梅花,在不同的诗人那里会变得完全不同。它可以是隐士,是文人,是多情诗人,也可以是孤胆战士,是战斗英雄。
毛主席是历史上罕见的领袖人物,所以他笔下的梅花,是一个不畏一切困难,站在时代前列的英雄、战士。而陆游的梅花,孤零零地立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可是,它却没有放弃自己,尽管寂寞,尽管大风大雨,它还是努力开放着。而它的美丽,也让周围的一切美丽起来。陆游笔下,是一个决不妥协,绝不随从,但同样不放弃理想,不放弃奋斗的高尚者。
试问,如果理想会最终失败,美好事物也会在岁月里逐一消失、破损,你还会努力坚持吗?在对几个问题的回答中,孩子们渐渐理解了陆游和毛主席赋予梅花的不同风骨。
无论是梅的坚忍,还是梅的乐观,都是梅魂中的一部分。隐忍的、坚忍的是中国人,不畏强权的也是中国人,豪迈的、乐观的,是中国人,默默无闻的还是中国人。这是中国魂中的一部分。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生命中的一部分。
当你面对困境时,有时你可能会借用陆游的这一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来鼓舞自己,有的人也可能用毛主席的一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来鼓舞自己。不管你选择怎样的方式去面对,只要你坚守,不轻易放弃。这才是梅的精神在我们身上活出来的体现。我们才可以说,我们是具有梅魂的中国人!
这一趟旅程下来,孩子们渐渐学会了和诗人对话,和梅花对话,和自己对话。
渐渐地,孩子们对梅花的情感,从喜爱变成了敬畏。是的,梅的气质,就是诗人的气质,梅的风骨,就是诗人的风骨,梅的品格,就是人的品格。“岁暮冰雪而不枯,众芳摇落而独放”,梅花是一种人格象征。
这一趟“梅花课程”的穿越中,师生一起寻觅梅花的踪迹:一起欣赏梅花的风韵: 一起去探寻这些诗人和梅花之间神秘的相似: 一起感受这些诗歌中梅花的生命、诗人的生命和我们生命的相互连接,齐己、卢梅坡、陆凯、王维、林逋、陆游、毛主席,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谁将走进孩子们的生命里?
是的,当生命,就这样在字字句句背后隐藏着高洁、典雅、冷峭、坚贞的诗词中穿过,梅花开在了每个清晨,开在老师和学生的互动里,开在我们一次次不服输——老师不断跟进反馈,学生反复修改作业创造精品的汗水里,无论疼痛或幸福,她就那样开放了。而我这个老师,仿佛也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终于要说再见了,有孩子写道:梅花课程历时三个月,今天老师突然说学完了,这天来的太突然。梅花课程让我对梅花的感觉变了。以前我看梅花,是因为它长得好看。现在,我看梅花,就像看一个人,我觉得梅花坚强、孤傲、伟大。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还有孩子说,一朵梅花就是一个世界,如果我热爱梅花,那么我心里就有一个坚强的世界。
是啊,
一朵梅花就是一个世界,
一首诗歌就是一个诗人,
一首诗歌里藏着一个乾坤。
不知不觉,在这场“梅花三弄”的穿越里,我越来越明白了,就像陈美丽老师说的,教书不是在教知识,而是在教学生。做“农历的天空下”不是在学诗词,看自然,而是在理解自己,理解生命。正如干老师所说,一个课程,就是一个完整的表达。表达的主体,却不是诗词,而是活生生的我们——是每一个孩子,是教师自己,经历的,朗诵的,悲喜的,兴发的,感动的,觉悟的,是我们而不是任何别人。这些诗词,应该能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交织。
是的,晨诵
首先,为了美;
其次,为了理解;
最后,为了自由与丰盈。
我不知道我们是否把课程最好的模样呈现了出来,但经过这趟穿越,我们读诗的方式不一样了,理解人的角度不一样了,看世界的眼光也不一样了。我也知道这其中定有不完美,那又有什么,只要热爱,只要自己在路上,终会遇到庆典,我们在晨诵中对美、对理解、对自由与丰盈的追求,永远不会停止。
【百花课程】
杨亚宁
向上滑动阅览
课程是什么?为什么是百花课程?百花与我们又有什么关联?大家可以带着这三个问题进入我对“百花课程”的分享。
由古至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能直接而敏锐地感受着物候变化的是大自然的一切生灵。春花、夏雨、秋风、冬雪,那些伟大的诗人用自己诗意的心和大自然对话,为我们留下了一首首绝妙的诗歌。诗歌,使得我们能够诗意地栖居在这神奇的大地上,这是我们追寻中国古典诗词的本质,也是我们“农历诗词”的本质,百花课程作为农历天空下的一部分当然也不外乎于此。
春去春来,亲近自然,亲近诗歌,在物候的变化中,我们可以回归一种朴素天然的生活。如果没有百花课程,可能在孩子们眼里,花就是花,虽然会一时感叹它的美丽,但与其他事物相比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而当他真正被课程浸润后,再看桃花绽放时,可能会吟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去感受生命的蓬勃与热烈;看到牡丹盛开,可能会吟诵“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去感受生命的大气与雍容;而当杜鹃花开,也会带着一丝忧愁吟诵着:“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感悟到的不是所有的花都是笑的,一个漂泊者的诗心是忧愁的。而当海棠、芍药、蔷薇次第开放时,在孩子眼里花已不单单是美的象征,更多了对生命的感悟,一朵朵花开,更是一朵朵生命努力绽放的姿态,花开时的声音,花开时的语言,被刻印在孩子的生命里。
让我们随着一首《杏花谣》走进春花开放的烂漫一角。
每一个黎明在旋律中醒来,每一种花开在歌声中浸心,当第一缕阳光撒照时我们的生命里便有了诗歌的徜徉,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开始,新的一天就这样被打开了。
认识自然界的杏花,你能想到那首诗呢?
不得不提到叶绍翁的这首《游园不值》,因为这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太脍炙人口了。我想正是因为这句具备了所有生命都欣喜的一种状态才得以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关不住的仅仅是一枝红杏吗?当然不是!关不住的是大好春光,是所有美好事物的绽放姿态,是蓬勃的生命力!
所以说生命的气息是相同的,每一首诗背后都是对生命的解读!
这首《玉楼春》我非常喜欢。这首词里能找到每一个人,大人、小孩,细细品来别有一番韵味。一遍遍读来,从字面到字义再读到诗意,或者说把自己读成了作者,你会在画中游:信步东城春光无限美好,皱纱般的水波上船儿慢慢摇呀摇。条条绿柳在霞光晨雾中轻摆曼舞,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这美景怎能不让人遐想呢?如此美妙的风景,为什么这么上头?是不是我平时从没有这样好好欣赏过呢!哎,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为什么没有时间和心情留恋这美好呢?是欲望、是贪婪、是随波逐流地追求所谓的“成功”和“名利”吧。沉醉在这自然界的生命天然之美时,再审视内心,到底人生一世,什么才是生命最好的品质?
这是我们成人要思考和追问的,相信琢磨后你的生命离真正的自由又进了一步,那对孩子而言,这首词中又能落在何处呢?
不仅仅是孩子,更多的是我自己……一场疫情,是全人类的灾难,但又何尝不是对生命和灵魂的拷问呢?如果说被囚禁的身体需要一场手术,那农历课程便是血液的清洗剂,百花盛开自然是术后恢复的高级营养品。行走在农历的天空下,我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知,在诗词中兴奋,在诗词中温柔,在诗词中寻找归属......如果说梅花课程让我自身的戾气没有完全丧失,那百花盛开犹如渴望改变自己的一面镜子,因为兼顾学校的招生工作,所以除上网课就是在学校做招生,闲瑕之余会在安静美丽的校园中感受二十四节气布局的美妙,一朵朵花绽放在安静的校园中,有时候会凝神许久,一首首诗,一个个诗人的世界自然代入,不由感慨生命的绚丽与自然的神妙。“运城国际欢迎你”和“三个季节的积累,一个季节的迸发”这两篇公众号文章便在我凝视花儿的时候有感而发。
当生命体行走在其中领略和感受时,更多的是再一次唤醒和打开,对生命的理解,对灵魂的洗礼,对自我的通透、对花开的欣喜,对万籁俱寂,特殊时期时空按下暂停键的涌发与希望!
没有一个寒冬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春天如期而至,百花如约而开,欣喜、希望、勃发......当生命的辉煌与黯淡,就这样或温柔或沉重地刻在盛开的季节里时,也同样刻在我们的心里,刻在每个清晨吟唱的触摸里。我们的生命里,也就有了百花灿烂的生命,有了百花生命的辉煌与火热。
所以我们的生命正是春日的五彩缤纷——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所以我们的课程正是百花的丰盈深刻——理解生命,接纳世界!
百花滋养着春天,呼唤着希望,深刻着灵魂。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就是行走在农历天空下的我们正朝着那束光去寻找内心的安定与向往。我们势必会散发出迷人的光彩,在某一个时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传奇。
分秒汇聚时间,时间汇聚岁月,岁月汇聚的是我们的日子,我们的生活,这就是课程。就是我们和课程的编织与穿越,就是让每一天,每一个普通和平凡的时光因我们的存在而被剪辑成有花有香有光的日子!让每一个生命的长河都能享受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让每一个灵魂因百花盛开、诗词丰盈而变得生动有趣!
百花课程中的部分作品:
【落花课程】
郭姗姗
向上滑动阅览
在“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日子,我们去欣赏那或浓或淡的美丽色泽,领略那或高雅或朴素的独特韵味。而当红杏枝头春意闹时,玉兰已经凋零;当桃之夭夭时,杏花已经飘落;当清溪倒映山红时,桃花已经零落成泥;当牡丹独立人间时,残红已经落尽……
岁月变迁,时光流转中,有花开就有花落……
我们也终要迎来“落花课程”!
课程中每个版块课程都会有相应的歌曲来开启每天的晨诵,在“落花课程”中每天清晨陪伴着我们惜花感伤的是一首《葬花吟》,这首曲子的忧郁感怀让“落花课程”平添了一份别样的思绪。
整个课程的每个版块结束后,都会有一次小结。经历了“落花小结”才算是真正与春天的告别!关于落花,之前我一直不太敢带着孩子们走进去,这些落花词中承载着词人们太浓烈的生命感悟,大凡惜花的诗词都言及风雨,风雨飘摇中的物是人非,都是词人们深重的生命领悟!但是小结那天早晨最后听一曲《葬花吟》,然后回顾十首落花词,每个孩子读诗的声音里都有深深打动我们的情愫。能够把这样几首经典诗词,读出其中的情怀来,有感伤,有惋惜,有希望,有期盼,我认为他们是理解了的,也是和诗人们共鸣了的!
无论是见到花落伤心忧愁的“有我之境”,还是花开花落,风雨啼鸟,只是静静映照在他心里的“无我之境”,我们都迎来了“花落知多少”。要问的是我们自己:我们的生命是否已经觉晓?
晏殊的一首《浣溪沙》,让我们还没有完全从“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中走出对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不可抗拒的无奈,又会被南唐后主李煜的生命无奈深深迷醉。
读李煜的词会让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谁让他用一首首词写尽了所有生命共同的悲慨,更别说夜晚思绪最脆弱的时刻——林花谢似胭脂泪,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太匆匆自问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还有当李清照用自我生命的觉醒与敏感,带着我们去追问“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时候,刘希夷已然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令我们突然醒悟斗转星移间的无常变幻。
更有那“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中精致的小楼,美丽、宁静、雅致、寂寞的人;为春去而愁,为自己的青春流逝而愁,为朋友远去孤单一人而愁,因为风不定而感伤满怀“送春春去几时回?明日落花应满径”的张先让我们如此动容。
最终,只能在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的自问中看着春天匆匆归去,看人间落红无数;幸好也能在“一向年光有限,不如怜取眼前人”中领会,生命虽有限, 春来春去无挽回,与其空空怀念留恋,何不对酒当歌?何不 “怜取眼前人”?不要只为落花而悲伤,也不要感叹时间的流逝,珍惜我们的相遇,珍惜我们的相伴,珍惜眼前的拥有!
雨萌和亚坤的“落花小结”我反复看了很多遍,被孩子们细腻的感触和属于他们的心境所吸引,孩子们有自己对于落花的认知,有自己对于诗人情绪的理解:
“大凡惜花的诗词都言及风雨”这些经典诗词里的“风雨”一一读来,真的会深深打动我们的内心。
落花,从此和愁紧密相连……
为何愁?从季节的流逝中,感受到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从季节的轮回中,感受到的生命有限和人生短暂。这春天,这青春,这花的美丽,毕竟留不住啊,毕竟在一个个宁静的夜里悄然流逝着。借时光流逝感慨人的衰老,感慨事无所成,感慨来日无多,这是文人墨客恒古不变的主题,而我们欣赏的不正是那敏感的心吗?
所以,每一首诗里都有一个诗人的呼吸。每一首诗里都有一颗敏感的灵魂。读着这些诗,触摸着这些伟大的灵魂,我们的生命就这样敏感起来,伟大起来。
我们也何尝没有在这一程落花无数中,为万物,为每一天细致地涂上生命的色彩?我们也何尝没有在这片片飘落的落红里,问花问雨,问月问风,问问自己……
“落花小结”的过后两天,刚好是“立夏”节气,我给孩子们写了这样一段话:
亲爱的孩子,如果你这一路听到了花儿飘落时的叹息,如果你这一程觉察到万物生命的神秘,如果你这一趟与古老岁月中敏感的灵魂产生了共鸣,那么,你一定会发现:花开是美丽的,而花落,更让我们认识到宇宙生命的深邃与美丽!
我们结束花的记事,也将要走过落花,走进夏的绚烂中去了……而,夏,一定是我们喜欢的。虽然炎热,但也可以是“热烈”;虽然不再繁花似锦,却成就了果的默默生长!更多的生命将要在这个季节里度过生命最撼动的一段日子,向阳而生!
是的,孩子们,走过落花,我们依然要奋进前行,不负青春!
学生作品
[二十四节气课程]
李爱萍
向上滑动阅览
二十四节气课程回望
节气课程是农历天空下课程的子课程,只有24课时,但又贯穿全年。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年阳历1月20日或21日,太阳会到达黄经300°,大寒节气来临。15天过去后,我们会迎来下一年的立春。
蓝色星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年又一年,世界进入循环往复的创造。
分享一组运城国际的物候图。
2020年2月19日是雨水节气。此时,校园里的植物们还在静静等待,只等雨水来临,它们就要开出花朵、萌出新芽;
3月5日,惊蛰节气到来。杨柳海棠发新芽,迎春早樱都开花,像一个个新新的娃娃,植物们欣欣然张开了眼,露出婴孩般甜美的笑容;
又15天,春分来临。“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诗词里这样描述春分的物候。此时的春日真是绚烂之极!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个节气里,百花们逐渐凋敝,叶儿和果儿们陆续上场,又一个新新的世界来临;正所谓“万物洁净,天地清明”;
谷雨节气来临时,万物相比之前任意一个生长期,都变了个样——花儿变成果儿了;自然世界中,绿意取代了万紫千红,夏天正在向我们款款走来;
到立夏时,“麦秀风摇,稻秀雨浇”,从此草色遍天涯;而这天,运城国际小河里的睡莲开放了。燕妮说,老师和孩子们天天在她面前拍啊拍,不知道她会不会害羞;
小满节气,大地繁盛,人类安静。操场边的杏子黄熟了,我们的孩子返校了,在繁茂的紫藤下留下岁月中成长的印记;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在麦地飘香的芒种节气,我们背着吉它来到了麦地放声歌唱。歌唱大地的丰美,也歌唱我们飞翔的梦想。
一年二十四节气,至此,我们走过了第九个。远方还远,而我们走在了路上。
疫情期间上网课,孩子们不在学校。借着网课平台,借着对校园物候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团队带领着4个班的孩子,如期开展一系列节气的观察和写作。PPT是我们几个班发表或珍藏的部分作品。
喜欢孩子们活泼泼的文字。自然和课程相互交织,情感和文字相互驯养,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萌”字的故事。
有一天,我用“萌”字组了个词,造了个句。却引来陈美丽老师从西安给我打来电话。事情是这样的——
我在投稿孩子们的节气写作中,附录了随笔手记:谷雨节气,种子、草木的新芽无论是弯曲如钩,还是笔直如针,都赶在这个时候完成了生长。换句话说,草木“卖萌”的时节结束了。特别喜欢“卖萌”一词。看到这个词,眼前总是浮现出小毛虫们各不相同的笑脸。
陈老师看完稿子,先在微信提醒我“卖萌”用错了;看我不明白,又打来电话给我解释:“句者毕出,萌者尽达”在这里是互文义;郑玄有注:句,屈生者;芒而直曰萌。整句话理解起来就是:在谷雨节气,无论弯曲的新芽还是笔直的新芽,都按着时令和节奏生长出来了。如果此时用“卖萌”来形容孩子,不足以说明所有孩子的不同生命状态;并且,“萌”是生长开始,而不是结束。
领会到“萌”的真正意蕴,我对原文作了修改,算是完成了对“萌”字的真正认识。
多么欣喜!无论孩子还是老师,我们都仿佛变身一叶叶稚嫩、娇憨、柔美的新芽,享受着课程阳光般的照抚,健康成长!
至此,蝶舞、向日葵、飞儿和麦田四间教室,一起携手走到了芒种时节,各有各的丰收和喜悦。而我们又必将继续向岁月深处走下去。
二十四节气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亲爱的老师们,不要误会。我讲的其实不是观察与写作。二十四节气课程在本质上仍然是晨诵,讲求用声音与黎明共舞,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诵读与感发,浪漫作用于个体生命。而前面的展示,不过是课程的延伸。
关于二十四节气,干老师从科学和诗学的角度,作了如下梳理和阐发:
因此,我们年年感受到月圆月缺、花开花落,仿佛永恒的轮回,其实,如刘希夷所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又因了劳人的劳作和诗人们对节气的敏感捕捉,我们可以说:节气是农人的,是诗人的,当我们千年之后穿越其间,却是完完全全属于我们的。
区别于百花、落花等课程,节气课程显得更厚重、深远。现在,我以芒种为例,带领大家感受节气课程的丰润与丰厚。
首先,分享一篇孩子的芒种作品。让我们以终为始——
习作是这样的开头:终于等到小麦丰收的节气——芒种。原来五月的心思,已在六月成熟。花神退位,果实努力生长,麦芒成熟,农民采摘……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要出去探索,做一个追逐阳光的少女。
中间段落,孩子选择了梨树、苹果树、油桃树、麦地为物候写作对象,展开了具体而鲜活的记录;在习作的结尾处,她写道:“农民伯伯要努力地耕耘,才能获得丰收的喜悦。我要好好努力,在学习的“一亩三分地”里努力地耕耘,我相信,明天的我一定会感谢现在的努力和拼搏”。观人观物,而后反躬自身,自我的教育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这是芒种提交上来的第一篇习作。也是蝶舞教室多次学习体验的结果。
6月2日,我邀请副班婧鑫、声乐林老师、科学柴老师,在晚自习时间,一起来到校外的麦地进行活动体验。我们在这里观察、放歌、弹琴,感受南风吹来时麦收的喜悦。
隔两天,利用写阅课,我们观看了中国气象频道的《二十四节气·芒种》,从科学的角度了解中国大地上的事情;
下午暮省课,我们行走在校道里,观察、记录、分享发现的快乐;
6月5日晨诵时间,因为前面已经铺垫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课件里的许多内容如芒种命名的意义、物候特点、习俗、谚语等,我们快速地过掉,只把重点放在麦种时节北方收麦、南方插秧的不同劳作方式的学习上,又重点突破了芒种诗歌《约客》的学习。在结尾处,我寄语孩子们:在满怀丰收喜悦和播种希望的芒种节气里,我们要为即将到来的长长的暑假乃至一生作出抉择,在收割的同时播种下新的种子——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生长。
2020年,以15天为一个节点,我们走啊走啊,行走在农历的天空下;我们在每一个节气中看见万物的变化,也看见我们的成长。
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开始思考人和万物的关系。他们敏感地捕捉到宇宙间阴阳两股力量的相互作用,促成了四季的循环,而后万物涌现。儒家先贤们在其间体验到一种生生不息的创造力量,他们把它命名为“天道”。天道下贯,以润吾心;仁心外推,仁道就出现了。世界就光明了!
因此,我们在农历的天空下感受先人的智慧,领略天空和大地给予人类无私赠予的同时,也是走在修持我们自身、修炼仁爱的道路上啊!
人充满劳绩,然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农历天空下节气课程,我们这样行走,这样生活!也期待着更多学科的老师,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一起感受美好、创造美好!
【结语:课程的厚重 】
郭姗姗
干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时间是宇宙的,岁月是我们的!
陈美丽老师在农历天空下“春天的旅程”课程小结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2020年的春天里,我们一起行走在“农历的天空下”,关注花,也关注诗歌;关注春天,也关注生命。我们把岁月交给了那个在不断生长着、蜕变着的自己。
我在飞儿“立夏”节气日记里说过:整个春天,因为“农历的天空下”,我们行走在花草世界中,行走在阳光雨露下,孩子们开始敏锐地感知天气和周围的事物,在小区里、道路旁,甚至是家里的花花草草,都会让他们停留片刻。所以,我们不只是在节气里去读诗,我们更是随着课程的推进,成为了天地万物的共在者,这是最值得的事了!
飞儿教室淏鑫奶奶在复学后发来一段话:告别空中课堂、告别家庭教室,孩子们要回归校园了。心中突然感到失落,感到是那么的不舍!
回想起过去的一个个清晨,透过窗间洒进的阳光,孩子坐在暖暖的阳光里,聆听老师说着诗人的国恨家仇、解读着花开花落……那情那景祥和而宁静。几个月的网课,我爱上了诗词、重新认知了许多的花……
这样的机会可能再也不会有,也希望不再有,可是带给我的收获却是满满的。感谢有你们陪伴的每节课、每个清晨、每一天……感谢我们一同走过的那些美好时光!
我们的课程滋养的不只是孩子,老师,还有家长,甚至是能够感知到它的所有人,只因为我们行走在此,才会有这样深刻的体会。
我们已经穿越过节气节日课程、梅花课程、百花课程、落花课程、杨柳送别课程,正在进入荷花课程……
每天清晨与一首首诗词共醒,与一个个站在诗歌背后的诗人们,无论是君王还是名臣,或者普通的无名氏共鸣。
穿越过“农历的天空下”之后,我们不仅穿越了四季的芬芳和色泽,不仅穿越了诗歌的词语与音韵,还穿越了数千年文化的灵魂,而孩子的生命,也因此丰盈而深邃起来。
穿越这个课程,证明唐诗宋词并没有在这个时代死亡;证明我们能够在这个年纪里,开始领略到先人们的忧伤与诗意,而且会随我们的生命丰富与深邃不断地加深;证明穿越时空,人类的生命仍然能够达成共鸣,永恒的精魂确实不会随时间而消亡,而我们确实会因为这样的共鸣而变得不同。
这是一个已经证明的奇迹,它在任何一个教室里以不同的方式重现。
当生命的辉煌与黯淡,就这样或温柔或沉重地刻在二十四节气里,刻在花开花落里,刻在唐诗宋词的文字里,而被我们一再地吟唱一再地触摸的时候,我们的生命里,也就有了辉煌与黯淡,温柔或沉重……
因此,我们更加感知到:
生命本身,是短暂的!
生命本身,也是神奇的!
生命本身,更是伟大的!
2020年的秋冬季,我们将继续行走在“农历天空下”,直至下一个“冬至日”结束一年的轮回,而课程的意义却会在每个共在者生命中留下永恒!
▲运城国际“相约星期三”——“农历的天空下”专场演讲
供稿/郭姗姗、董燕妮
杨亚宁、李爱萍
编辑/宏伟
版式/昝璞
— END —
▼南明教育简史|南明学歌|南明文化全人之美课程简介南明语文、文综等|南明数学|南明英语学校日常|微电影
咨询电话 0359-2553055 15035098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