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的起点:教育者的自我教育

李小改 慧心工作室 2022-10-20

大部分人,甚至大部分字典,都把教育诠释成借由训练、演练和指导来传递信息。但从语源学上,教育最深的意义却是"开导"和"引出"。

 

教育真正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记住一些数据或者信息片段,变成一台精确好用的计算机,而是要去除学生心里的恐惧,逐渐发展出深刻的自我觉知。

 

带一年级小朋友的体会尤其深刻。我们班里有位青海来的撒拉族小朋友,刚接触孩子的时候,发现她与人交流有很大困难,课堂上几乎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也很难融入到同学们中间去。

 

第一次在课堂上,我问了梅梅同学一个问题,其他小朋友立刻说:老师,她不会。还有的孩子直接说:老师,别理她,她什么也不会!


我观察到梅梅的脸胀的通红,表情很复杂,有难过、愧疚,还有说不出的愤怒!

 

看得我很心疼。想到个案辅导中陪伴过的很多有各种各样学习问题的孩子,他们的无奈悲凉,他们的逐渐被边缘化……我仿佛看到了梅梅并不乐观的明天!

 

我的搭班老师曾和我讨论梅梅的学习,面对梅梅的学习完全没有状态,张老师情绪低落,不知道该怎么帮助她!我也曾看到很多家长和老师对这样的孩子束手无策,从最初的有耐心有爱心,直到无奈地放弃,因为,这样的孩子很特别是现实情况,由于梅梅的生长环境与我们不同,他已获得的生命体验和语言体系也与我们不同,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就像我们到了国外一样,与新世界的链接需要一个过程,这时候,教育环境对她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班主任工作,以及近十年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咨询个案的实践,我明白了:一个孩子的学习力是他生命力的外化。

 

传授专业技术固然很重要,但是,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是超过个人心理及情绪的成长。

 

教育中,教育者的身教重于言教是毋庸置疑的。每一个教育者——广义来说——应该不断问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把教导的内容用在自己的生活里自己自己的身上。

 

心理治疗让我们认清,真正造成疗效的并不是知识或专业技术,而是咨询师的人格。教育本身也是如此:其先决条件就是自我教育。

 

教育的最初是在家庭环境中进行的,父母的人格成长比父母的学历重要,父母的自我管理、父母的生命状态时时刻刻都在对孩子实施着教育的功能。遗憾的是,孩子年幼的时候,父母内心深处的孩子也没有长大,父母往往在用并不成熟的模式在跟孩子互动。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必然带着其原生家庭的很多元素。

 

作为家庭教育的延伸,学校教育担负着“重任”,社会对教师与学校教育也寄予了厚望。教育改革在艰难和曲折中从来没有停止过,我自己也在其中实践探索。

 

现在已临近期末,时间过得真快!看看我们的梅梅同学,她才刚刚进入到学习中,小伙伴们也开始接纳她,愿意和她一起玩。令人感动的是,梅梅的爸爸从来没有放弃过孩子,虽然他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水平,但是,他一直陪伴着孩子,支持她,呵护她!

 

梅梅同学的眼里常常闪着星星一样的亮光,我想,其他孩子也是!

是谁让孩子的眼睛蒙尘!

是谁把一个本来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变得麻木,颓废!

 

我们都有责任,作为父母,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学习成长自己,给孩子一片晴朗的天空!

感谢领导的支持与鼓励,感谢同事的理解与帮助,我的教育梦得以实施,一切都刚刚开始!

 

路漫漫,有爱一路相随,我们永远在一起!

 

感恩理解!

感恩鼓励!

感恩支持!

感恩所有的相遇!



【作者介绍】




李小改  


一位教师!

一位心理咨询师!

一位母亲!


二十六年教学实践,个案咨询十年,擅长成人婚恋、家庭及亲子关系咨询;儿童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中小学生学习障碍及考前焦虑,人际关系障碍等咨询,陪伴很多家庭共同走过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日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