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新冠疫苗剂量为何与成人一样?专家解答来了
● WU HOU JIAO YU
“妈妈,打针的地方今天还疼”“我好困,还要再睡会”……近一段时间,许多3到11岁的孩子都接种了新冠疫苗,这些孩子的小“抱怨”让家长感到十分忧虑。
据说这些现象
都是接种新冠疫苗的正常反应
可有些家长心里还是会犯嘀咕:
这会不会跟孩子接种疫苗的剂量有关?
为啥疫苗剂量孩子和大人是一样的?
究竟啥反应才是正常的?
针对上述问题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首席科学家张云涛
为您答疑解惑
● 绝大多数疫苗剂量都是“一视同仁” ●
孩子生病后的用药量一般比成人少,但在新冠疫苗的接种中,3到11岁的小朋友接种的疫苗剂量却和大人一样,小小的人儿却承载了和大人同等剂量的疫苗,他们的身体会不会因此吃不消呢?
治疗性药物的用药剂量要考虑服药者体重,可能还要考虑服药者身体的表面积。
“疫苗的机制与治疗性药物不同,疫苗里的抗原在进入身体后,不是被直接代谢,而是经过免疫系统进行抗原递呈,免疫细胞识别后产生抗体,抗体再发挥防止病毒感染等作用。”张云涛说,疫苗生产抗体的过程,跟体表面积、体重没有相关性。
事实上,绝大多数疫苗的剂量都是不区分成人、儿童的。例如乙肝疫苗、宫颈癌疫苗、肺炎疫苗都未针对不同人群设定不同剂量。
“例如,婴儿也会注射的IPV疫苗(注射型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小月龄孩子的注射量和大人是一样的。”张云涛说,一般来说,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采用统一剂量疫苗,这是全球的通用办法。
在临床研究过程中,新冠疫苗研发者对成人、儿童进行高、中、低3个剂量的分组试验,发现同等剂量时成人、儿童产生的免疫效果基本一致。
“目前,公众接种的都是中剂量新冠疫苗,而非高剂量,这是因为中剂量已足够激发有效的免疫保护。”张云涛总结,疫苗的剂量确定原则是,在保证安全性的原则下,尽量选择最能起到预防作用的剂量。
● 孩子接种后免疫效果可接近“满格” ●
还有一部分家长担心,孩子的免疫系统仍在发育中,此时打疫苗能否起到应有的效果?
“首先从机制上来说,疫苗在进入儿童身体后,产生抗体的机制和成人是完全相同的,没有区别。”张云涛解释,其次,尽管小孩的免疫系统仍在发育中,但其实3岁以上孩子的免疫系统已基本完善、接近成人。
那么,孩子在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效果能达到“满格”吗?答案是,接近满格。
资料显示,免疫原性是指能引起免疫应答的性能,即抗原能刺激特定的免疫细胞,使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最终产生免疫效应物质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从新冠疫苗的研究数据来看,18到59岁年龄段的人免疫原性是最好的,其次是18岁以下年龄段的人,6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免疫原性是最差的。”张云涛解释,这是由于随着人体衰老各种机能退化,使得老年人的免疫原性降低,而18岁以下人群的免疫原性是好于老年人的。
“但其实这种差异很小,没有特别明显,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因此,各年龄段的接种策略都是一样的。”张云涛补充道。
● 儿童新冠疫苗研究与成人同步展开 ●
虽然3到11岁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近段时间才启动,不过,与儿童注射新冠疫苗相关的研究工作是与成人同步开展的。
据介绍,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临床试验启动的当天(2020年4月12日),就开展了关于3到17岁年龄段的两针、三针新冠疫苗的研究工作。此外,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还在阿联酋启动了3到17岁人群接种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系统研究。
“新冠疫苗在每个年龄段的批准使用,都有着严格的审批流程,都需要有足够的相应数据才能进行紧急使用或者上市审批。”张云涛说,因此在临床试验设计上就要提前考虑,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免疫屏障的形成。
在进行3到17岁年龄段新冠疫苗紧急使用的综合研判时,需要的数据包括中和抗体的数据、安全性数据等。“安全性数据包括全身的安全性数据和局部的安全性数据。比如局部的疼痛红肿、嗜睡以及罕见的不良反应都要观察。”张云涛说,从新冠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来讲,研究结果显示,成人和儿童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
来源:四川天府健康通官微综合新华社、科技日报
往期·推荐
解封不解防,感谢每一份战“疫”力量
今日小雪,武侯这里下雪了!
走进“银杏黄”,守好健康码
因为有你,所以无惧!
教育评价改革试验区,武侯打算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