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勤以立人!武侯8个案例入选!

武侯教育 2023-03-27

近日

成都市教育局公布了

2022年成都市中小学

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名单

武侯区8所学校荣耀上榜


武侯区作为成都市首批劳动教育试点区,创新构建起以“勤以立人”为核心的“1356”劳动教育新格局,全面推进“劳动教育八大行动”。区内各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建设,因地制宜、全面育人,营造出“一校一清单、一校一特色”的武侯劳动教育生态。


接下来,和小编一起深入了解

这8所学校如何开展劳动教育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就开设了劳动技术课,到如今结合“长短课时”落实三类劳动课程实施,即开设劳动教育的能力基础必修课,学科渗透的个性拓展课,创设“小蜜蜂劳动日”的实践体验课,让劳动教育促学生成长。

同时,学校聘请能工巧匠、非遗传人等组建“校外劳动教育辅导员”,探索形成劳动教育与研究部门、职业高校、社区、教育基地等多方协同、共建共享的劳动课程实施新样态。



成都市棕北中学坚持开展劳动教育26年,确立“开劳动之源,育完整之人”的劳动思想,形成“一横两纵一周”的劳动教育模式。

“一横”:包括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生产劳动。

“两纵”:一是课程纵向落实,包括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二是空间纵向延伸,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劳动教育。

“一周”:指劳动服务周,延伸到家务劳动以及校外拓展式综合劳动实践活动。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积极探索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模式,以培养学生“做堂堂正正中国人•成和善创造生活家”为文化理念,逐步完善和构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化、系列化的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让劳动教育在学科课堂、活动课堂、环境课堂及家庭教育课堂等各方面全方落地,更好的培养学生成为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充分利用周边社区资源打造出占地达20亩“幸福农场”,研发编制《身边的五谷》系列校本课程,以主粮种植劳动为主线整体推进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智慧校园APP,形成了学科融合和智慧多元评价体系。学校劳动教育改革经验在全国和省、市、区层面逐步形成辐射推广效应,并成为学校的一张特色靓丽名片。



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武侯新城分校以打造“金色劳动”教育品牌为目标,构建“精致”日常生活劳动课程、“精湛”生产劳动课程、“精心”服务性劳动课程。开发“活水园”“‘口袋’公园我来造”“校园一方土 荒漠千点绿”等多个项目化课程。

依托“双建队”机制,打造学校、社区一体化劳动实践场地。建立精准化、互通化、智慧化的全景式劳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出力流汗,乐在其中。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围绕农业生产劳动,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资源,打造“三空间·六领域+”劳动教育基地,形成“出力流汗 手脑并用 课程育人”的学校劳动教育特色。

学校开辟校内外劳动基地700余亩,建立70余个研究性空间场域,形成百余项创新性研究成果等研究性课程资源,积淀成作育时代英才的沃土。川大附中劳动教育被新华社、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辐射省内外500多所学校,近10万名师生,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成都市簇桥小学校坚持“求善求真,成己成人”的办学理念,实施“真善教育”,构建“真善劳动”课程体系。

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真技能,习得真本领,创造真价值,由“能劳动”向“创劳动”发展,不仅“爱劳动”还“乐劳动”,培养勤劳的态度,树立劳动最光荣、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及勤俭、奉献的劳动精神。



四川省成都市西北中学外国语学校以“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为理念,整合学校、家庭、社会育人力量,将劳动课程贯穿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的生活全过程。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初步构建起“课程+基地+文化”的一体化、浸润式劳动教育体系。

学校分阶段打造了校内“三园两坊一榜样”和校外“农场+博物馆+高校”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依托基地,学校多渠道推进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入脑入心。


下一步,武侯区将

继续秉承“勤以立人”的核心理念

广泛开展实践活动

促进学科渗透融合

推动实现“五育融合”

探索具有典型参考意义

可供借鉴推广的武侯经验


 往期·推荐

秋季高发!警惕这6种传染病盯上孩子→

这个案例,四川省基础教育唯一入选!

上新6所学校!高颜值校园一睹为快→

警惕!开学季,一波骗子正在路上......

这项暑假作业,满分!

别忘了点“赞”和“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