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的故事-“人日”游草堂 诗传千古情 花重锦官城

2017-02-03 小众旅行倡导者 资游年代 资游年代

每年人日,凭吊诗圣,赏梅祈福,是明清时期成都市民新春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自1992年杜甫草堂博物馆首倡恢复后,“人日游草堂”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二十六届,现已成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诗传千古情   花重锦官城

过去,春节期间成都人喜欢出游郊野,如大年初一游丁公祠、武侯词、望江楼等,初七“人日”游草堂。这篇杜甫草堂的故事就从“人日”开始。

《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所以,“人日”指农历正月初七。四川的某些地方,如剑阁等地,“人日”这天人们还要过小年。从晚唐时期开始,成都人有“人日”游草堂的习俗。


    要了解成都人“人日”游草堂习俗的形成及其渊源,要从杜甫与唐代另一伟大诗人高适的友谊谈起。杜甫早年漫游时,曾与李白、高适两位大诗人相遇。他们一道畅游梁宋,饮酒论诗,情同手足,结下了真挚的友谊。

  杜甫流寓成都,高适也恰巧在蜀州(今四川崇州)刺史任上,便常资助杜甫。上元二年(即公元761年),高适在正月初七即“人日”那天题诗寄赠杜甫,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人日寄杜二拾遗》)。大历五年(即公元770年),漂泊于湖南的杜甫一日偶翻书帙,重新读到高适这首诗时,高适早已亡故。睹物伤情,感事怀人,杜甫遂写下《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一诗,以寄托哀思,诗云:“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开,进泪幽吟事如昨……”这和着血泪唱出的心声,读来实在感人肺腑。从此,高杜“人日”唱和的故事便传为诗坛佳话。

 孩子们在诵读杜甫诗句。

 孩子们在诵读杜甫诗句。

  清咸丰四年初(即公元1854年),时任四川学政的何绍基在果州(今四川南充)主考竣事后,在返回成都的途中拟对联一副:“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何绍基熟知高杜“人日”唱和的典故,故到达成都之后,特宿于郊外。待到正月初七这一天,才到草堂题就此联。此联一出,文人墨客竞相效仿,于每年“人日”云集草堂、挥毫吟唱、凭吊诗人。从此以后,就成了成都的风俗。



因为杜甫草堂的故事,后来人们便特地选择“人日”去草堂游览以资纪念诗人间的深笃友情。久而久之形成习俗,从晚唐起传承下来。


传千年文脉    承唐宋风雅

2016年,杜甫草堂博物馆将兰园外墙沿线进行景观再造,再现了中国杜诗刻石传统,为后世留存下弥足珍贵的“石本”杜诗。


杜诗书法石刻碑廊、“春夜喜雨园”、杜诗摘句造景等景点将隆重亮相今年诗圣文化节。10余处脍炙人口的杜甫诗意小景;占地525平米的“春夜喜雨园”;绵延310米杜诗书法石刻碑廊,与草堂现有的川西古典园林交相辉映,熠熠生辉。

踏雪赏梅  追唐朝时尚

梅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友情的象征,是文人骚客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当年杜甫寓居成都时,不仅在草堂亲植梅花,还留下了被后人誉为“古今咏梅第一” 名篇——《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梅花艺术展,华美亮相。上万盆姹紫嫣红的鲜花、近千株清秀隽永的红梅、数百盆浑厚质朴的梅花古桩头,在草堂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与清幽雅致的古建园林的衬托下,营造出“一树独先天下春”、“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春意盎然景象,为广大游客献上一台繁花似锦、诗情画意的早春赏花盛宴。


 人日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今天就是人日啦,不妨到杜甫草堂感受一下传统节日的魅力吧!




关注是一种智慧| 分享是一种鼓励

出游咨询热线:13541258244  02866220999

更多旅游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 资游年代 或是添加len_teamo

关键词回复稻城亚丁丨海螺沟四姑娘山九寨漂流森海峨眉 阆中剑门关自驾美食出境游 新都桥 甲居藏寨 丹巴塔公草原 拉萨丨西藏即可看到相关文章和热销产品,可微店购买也可阅读原文链接。更多旅游信息请点击www.ziyouniandai.com。

咨询更多详情、购买: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