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爸的日记|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一个“南征北战”的老兵往事

小橙 橙工坊 2021-10-19

“刚发现这几本东西的时候,有好几本已经要被老鼠咬烂了,我差点当废品扔了。”

杨威林父亲杨伯成,生于1927年, 17岁时参加新四军浙东纵队金萧支队。抗战胜利后,随军北撤。1946年至1949年,又进入解放军20军政治部前锋报社,先后担任校对、资料员、战地记者。194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在党70余年。

杨伯成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回国后,又参加了解放一江山岛和保卫珍宝岛的战斗。不过,他却从来不对人提起往事,而是默默地把自己的故事记在了笔记本上。最近,老杨住进了养老院,儿子杨威林在整理物品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老爸的日记,这才知道,“原来我老爸是南征北战的老战士啊!”

 (被老鼠咬烂的册子)

| 14本日记,近百万字记录,打开战火纷飞的日子

“幸好搬家的时候整理东西,收拾阳台的时候我翻了翻,不然这几本珍贵的日记可能就永远无法重见天日了。”杨威林十分庆幸。

(日记本被杨威林收纳在一个铁盒子里)

杨威林小心翼翼地从一个铁盒子里双手捧出父亲杨伯成的日记,册子大多都是巴掌大小,内里的字迹规整,字体秀丽。

1945年到1979年间,杨伯成写了近百万字从军日记。这一点,他从未在家人面前提起过。几十年来,杨伯成将自己南征北战的光辉岁月,尘封在家里阳台的角落。

(部分资料全景照片) 

(杨威林向我们展示其中的一本日记)

泛黄变脆的纸页,被老鼠咬得残缺不全的书角,无不宣示着这书册的历史。陈旧的簿子里密密麻麻的小字,裹挟着当年珍贵的参军记忆和战斗历史,一同朝着我们扑面而来。翻开一本写于山东定陶的日记,里面这样写道: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五日记于介河(此庄离城武东门三里),今天由大李庄转此行程约七十里,足足跑了九个钟头。早上起来便接(到)通知:下午四时吃晚饭完毕于丑时出发,整理好行装后称了一称共十三斤……到五十里以后,到底吃不消了,一连落伍三次,此时我想起想减少负担的念头来,轻装吧,我并没有重装,现有的衣服,被,毯,再不可缺少了,因此又想打报告给丁柯同志,要求由公家来负担五斤,并且想好了许多理由,且有相当决心,但到了宿营地,背包也放下了,行军时的觉得吃不消似乎又记不起来了,决心报告又随云淡漠下来......”

日记字体以行草为主,又不失杨伯成自己的风格,繁简自如,语言简洁有力,描述也十分清晰。显然,杨伯成的文字功底相当不俗。

一个20岁的战士心中的纠结,在此刻的日记中尽数体现。身高不足一米六五,参军时体重才不到70斤。这样的杨伯成,扛着十三斤行李行军70里,也就是现在所说的35公里,在这伴随着自我批评与反省的9个钟头里,他最终还是将希望公家分摊行李重量的要求吞进肚里。

(年轻时的杨伯成)

(定陶日记中记载本内容的日记)

战争年代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杨威林逐字逐句地翻看了父亲的日记后,变得无比清晰,日记里的每一处细节仿佛跃然纸上,让他重回那个年代,体会父亲当时真正的从军生活。

杨威林回忆起老爸常说的一句话,“走路不会睡觉的话早就死了”。老爸每次说的时候,大家都听不懂,总是哈哈一笑。看完日记后杨威林终于明白了,“那时候行军很紧张,敌人在后面赶着,行军不敢松懈,无法停下来休息睡觉,只有边走边睡,一边行军,一边休息。”

在日记中,杨伯成常常轻描淡写地将对战争的残酷环境一笔带过,取而代之的是时不时就会出现的轻松乐观的调侃语气,比如:

“因已投入战斗,今晚不移动,很好,今晚可以睡大觉,可以恢复几天行军以来的疲劳。”

“在耳鼓里飞机声音的消失已很久了,从今天起又得紧张起来,本来估计敌人徐州机场近,可能大批不停的来袭击,出人意料仍然一二架花头,对我经常在机声中生活工作惯的威慑甚小。”

“飞机虽不多,但整天不停在搅,连晚上也常来,好笑的很,我在灯下写捷报,而它却在我头上盘旋。飞机确实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

“......同志们的棉衣逐渐的被渗透着,可是在这里完全表示出了人民军队的高度自觉,在黑暗中更是歌声昂扬,完全像不是在黑暗,愁雨,冷风下行军一样。”

当和组织里的人有矛盾了,他便在日记中写到,“一句话,我只有检讨我自己的权利,决没有任何要求人家的权利,只有毛主席说:‘对人宽而对自己要严’来解决问题了,我以后应好好注意起来,严格自己的组织观念,绝对尊重领导,对工作好好负责,并整顿群众纪律,特别应加强自己的政治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扫清我的许多旧思想,假使能做到这一点(当然不是一时能做到),那其他许多问题也容易解决了。”

杨伯成每篇日记的时间地点人物都记得清清楚楚,其中的脉络宛如一幅幅地图般清晰。

(杨伯成的每篇日记都像这样详细记录了时间和地理位置)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军优良传统。杨伯成在记于大马砦的一篇日记中这样表述:“……在被推选为候选者的自我检讨中,对同志们也很有帮助,但对我说来却起来很大的启发作用,同时也在他们的深刻检讨中也暴露了我的许多缺点。(这许多缺点中许多是我以前未发觉的)引起了我自我检讨的决心。”

杨伯成就是这样,在行军的同时,在记日记的当下,不断地进行自我检讨,这也极大地体现了我党我军善于自省、严格要求自我的优良作风。

(记录了杨伯成自我检讨的一篇日记)

| 转战南北,三次入朝

杨伯成家族共有五个兄弟,其中三个兄弟都被杨伯成一同带去参军,只留下最小的弟弟在家。

杨伯成随志愿军20军60师三赴朝鲜战场,在朝鲜战场的时候,他记日记的习惯也没有丝毫松懈,伊川王幕里写的约4万7千余字的日记就是最好的证明。

(王幕里日记部分照片)

杨威林翻出其中他印象特别深刻的一篇念了出来:“这一段时间,虽是(朝鲜的)8月,半夜里常常被冻醒,哈出来的气在被子上面结了一层霜……”

朝鲜8月底的天原来是这样冷,冷到让这名尚且年轻力壮的战士哈出的气都在被子上结成了霜,每夜被冻醒好几回。还让杨威林感到惊讶的是,别的战士被冻醒了或许起来和战友们说说话,跺跺脚暖暖身子,而自己的父亲,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爬起来就着月光或者煤油灯写,字也写得很小。

杨威林终于明白了,父亲为什么在江南阴冷的冬天,还总是把棉衣棉裤盖在身上,穿着袜子睡的习惯——行军打仗的时候,被子、棉衣这些保暖物资紧缺,战况又紧迫,将士们随时有可能要在夜里睡觉时起来,天寒地冻里穿好衣服睡是保暖措施,也是紧急集合时不至于掉队的最好办法。老爸一生都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军人,几十年从军生活的习惯早已刻进骨子里。

“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写出这么小又这么整齐的字的,那时候的晚上哪有什么光亮。”

还有个故事,是杨伯成曾经口述给家人们听的。他说他这么瘦的人,行军时有一次一下子吃了七缸子饭,是那种一斤装的缸子,他还不是吃的最多的,吃的最多的战友吃了十二缸子,一个正常饭量没这么大的人能吃下这么多饭吗?现在在杨威林看来,很有可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或者说之前已经饿了不知多少天了,既然能敞开吃,一定要为接下来做好打算,为可能饿肚子的几天储存能量。

王幕里日记中的一篇日记,让杨威林对父亲的了解又更深入了一些。这篇日记写于1951年,在朝鲜伊川战场,杨伯成记录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晚上。当时,连队正在坑道里放映苏联电影《攻克柏林》,而美国人的轰炸机此刻正在上空轰炸,两种声音轰鸣间形成了立体声,“相应成趣,一时间分不清哪一个是电影里的声音,哪一个是现实中美军轰炸的声音”。

杨威林觉得这是父亲作为文艺青年的一种独特的浪漫情怀,“我父亲没有抽烟喝酒的习惯,日记记得这么全,现在想来当时有空余时间应该就是掏出这小小的日记本来记录。”

杨伯成的妻子应欢乐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老伴儿会和她讲自己写日记的事,但从来不讲日记里的具体细节。“战争太残酷了,他因为怕吓着我,所以从来不讲的。”

| 铭记于心的战友情

噩耗一声心欲碎,路遥千里梦难归

1951年10月16日,在王幕里日记中,杨伯成密密麻麻地写下一篇悼文,寄托了他对牺牲战友浓浓的哀思,他们曾一起工作生活、互帮互助、齐头并进......

“昨日接到盛永祥同志的来信,告以陈科长在12日晚遭敌机袭击受重伤而牺牲,使我感到突然而不敢相信,但事实究竟是事实,陈科长能力较强作风较好(曾被选为模范候选人,差一票落选),在军政治部是一个威信较高的团级干部,我过去在他那里工作时影响也较好。他对工作负责细致,生活作风的朴素简单,待人的真诚都是我们学习的模范。”

“记得今年一月初时,他曾带病坚持行军。到达王幕里附近的安西里时,体温高至40度,那时邱主任决定吉普车送至20院医院,我曾亲身扶他上车,替他盖被等,车离开时还互相打招呼。后他转至大连修养,至三月底时返回秘书科。那时我已调至教团学习,我到这里工作后,也曾与他通过信。不料这突然的噩耗,想不到那次送他上车的一天也成最后一次的见面!这多么使人难受!”

“陈科长我与他一起工作时,也曾引起小处的不高兴,但当他已牺牲的今天,使我这些都忘了,脑子里映出一连串他的好处、他对我的帮助。陈科长是身经十余年战斗经历的老干部,拥有高尚的品质之外,且有丰富的经验与工作能力,他是德才兼备的好干部。他对总部做出了不少的贡献,而如今,他已再也不会工作了,他的牺牲无疑是对党的一种不可补救的损失。”

“陈科长呀!您安息吧!我们除悼念您,还将以更好的工作来完成你的遗志!”

(悼文原文)

| 涛涛乌苏里江,英雄珍宝岛

1969年黑龙江北边的冬天,寒风凛冽,一个成年人一头扎进雪堆里根本看不见。正是这一年,在乌苏里江畔发生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这是一场冰天雪地里的硬战,一位特等“战斗英雄”在这场珍宝岛战役中壮烈牺牲,牺牲时只有25岁,他的名字叫杨林。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杨林的左手掌被打穿,右手3个手指被打断,献血染红军装,但他不顾战友们的多次劝阻,始终背负重伤坚持在火线,就在他用负伤的双手操炮,先敌开火击毁敌人装甲车之时,他被敌人的坦克炮射来榴弹命中,壮烈牺牲。

当时年仅二十上下的杨林是杨伯成的一名通讯员。杨伯成的妻子应欢乐回忆,杨林经常让她帮自己补衣服,这个孩子长得高高的,因为当兵的时候年纪小,正在发育,发的军装很快就穿不下了,袖子裤脚都短了。杨伯成就说,把衣服拿去让你阿姨(杨伯成妻子)给你补一补,接接布料上去就好穿了。

可是当时那个物资紧缺的时候拿什么补呢?没有布料啊!杨伯成便让妻子把他自己的衣服裤子剪了给杨林接上,但其实杨伯成当时自己也只有那一套衣裳。后来营里的战士们都来叫杨伯成的妻子应欢乐帮他们补衣服。

战役结束后,杨伯成回家和妻子说杨林牺牲了,但他立了大功,应欢乐听到后泣不成声。她说这个孩子年纪很轻,很懂事,牺牲的时候穿的就是那件补过的衣服。时隔50余年,再次回忆起这个故事,应欢乐的眼里依旧泛起了泪光。

 “涛涛的乌苏里江,英雄的珍宝岛。巍巍的完达山,冲云霄。北国风光无限好,边防战士斗志高... ...”正如《珍宝岛之歌》唱的那样,英烈功名千秋颂,战斗精神万古传。

| 军功章、老照片,每一件都记录着历史

除了日记,杨威林还发现了不少父亲珍藏的那个年代的物件,有不少军功章,有党龄50年纪念章,还有他编写的政治工作总结、他曾经拍过的十分珍贵照片等等。

(部分军功章、纪念章)

尺寸不一,泛着古旧的黄色的黑白照片在杨威林的叙述之下仿佛焕发着新的生机,这些照片有的是战友的个人照,有的是几个战友一起的集体照,此外,还有许多极富新闻价值和纪念意义的照片。细心的杨伯成还在许多照片的背后都用笔写下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战友们一起分土豆) 

| 一江山岛战役的部分图文记录

 

(通讯兵占领高地的照片以及背面的文字记录)

 (被击毙的敌人以及文字记录) 

(杨伯成和战友们缴获的军事武器以及文字记录)

| 壮士卸甲,不忘初心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杨伯成总是和家人讲他很幸运,福大命大,所以才更要好好活。有一次,部队在防空洞里开会,敌军一个炸弹投下来,防空洞内的战友无一幸免,而他成了唯一活下来的那个人,这更加坚定了他要好好活,替战友活,替国家和民族拼出个未来而活的决心。默默勤奋耕耘的他,留下的日记、编撰的书籍、退伍后的所作所为,就是这一切最好的佐证。

“父亲平日里很少和我们说他的故事。”杨威林说,他1965年出生在部队,跟随父亲在原黑龙江建设兵团度过童年。“他以前在餐桌边说的那些话和故事,我们当时都只当他是在说笑话。”直到作为儿子的杨威林无意中发现了父亲的日记,才回想起,原来曾经父亲随口说出的话里竟藏着如此庞大而不为人知的秘密——“七缸子米”的故事饱含的是那个革命年代“吃了这顿没下顿”饔飧不济的艰辛历程;“边睡觉边走路”体现的是长征时期的战士不畏艰难险阻的伟大长征精神;“战壕沟中头顶着炮声看电影”彰显的是战争中的革命乐观精神... ..

转业后,回到绍兴,担任第七中学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退休后的他,在绍兴新四军研究会做扶贫工作,帮助贫困山区群众,帮助困难的退伍老兵,并且低调地参与编辑了多本期刊,如《东南烽火》、《大江南北》。做过的很多事连他身边至亲的人都不知道。

杨威林说,“有一次搬家,我发现我们家有一本很厚重的书,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叫《诸暨抗日战争史》。翻开一看,发现我父亲的名字就在编辑那一栏的第一个,我才知道原来父亲做了这事。”

在《诸暨抗日战争史》一书中,参与编辑的作者们非常详细地列出了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诸暨烈士的信息,精确到什么县什么村,烈士的出生年月、父母叫什么、牺牲时间,以及在此次战争中各县各村的损失统计明细和重大事迹,可谓是用心良苦。

(《诸暨抗日战争史》编辑栏处的首个名字就是杨伯成)

94岁高龄的杨伯成虽然意识日渐模糊,甚至连自己的儿子、老伴也认不出了,但个子瘦小的他,每天仍旧会把儿子买的一顶“红军帽”板正地戴在头上。

为了提醒杨伯成,儿子给他写了一段话。其中有一句“我要好好活着,我要看祖国兴旺发达,我要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老杨经常一个人坐在床上念叨着念叨着就笑了起来。杨威林说到这有点哽咽,“现在常常听人说‘不忘初心’,但对于我老爸来说,他对党和国家自始至终都只有一颗心。”

(杨威林写给记忆逐渐衰退的杨伯成)

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如今已有94岁高龄却有70余年党龄的杨伯成,真可谓头顶闪闪红星,胸怀赤诚忠心。若不是一次搬家才被意外翻出的14本日记,多少珍贵的往事、革命的精神还将继续被锁在老房子的抽屉里,无人知晓。


作者 | 倪梦萍 何鸿凌 石晓雨

摄影 | 袁一凡 袁媛 张章璐

指导老师 | 金月成 李晓鹏 黄先义

编辑  |  于可

合作邮箱:

qingchenggongfang@yeah.net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