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罗浮校长日书千字文94——在弦歌而治中积聚道德情感

2017-12-03 李秀伟 罗浮国附

   相约上午的美好时光,我们一起步入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的教育天地。每天,李秀伟校长将如约为大家奉上教育的千字文,如果您愿意,我们每天,不见不散。


罗浮山的行为目标

“道德生长”教育:

童年的游戏(二)


有感于还有不少的人投身单纯读经之路上来,屡屡将教育异化为读书、异化为古礼的训诫,诚已离真实的教育越来越远了。


我们让懂教育的人来说一句话,孔子的这句话可能会被称为教育的总则:

 

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的道,是总归属;在寻道悟道的过程中,坚守德性,依据仁爱,最基础的则是游于六艺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道德教育,乃至教育,对儿童来说,就是一场童年的游戏。当然,游戏有规则,游戏有深浅,游戏有价值,教育游戏不仅仅是动态的、有趣的,也可能是仪式的、神圣的,不是一般理解的小游戏。


那么,引领学生学做人,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培养未来的大师圣贤,虽然有着许许多的美好期望,却很少有人给出道德教育的系统目标和教育路径,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尝试着从九个方面,即“道德标准、道德思维、道德情感、道德审美、道德体验、道德交往、道德评价、道德行为、道德人生”来构建学生的“道德生长”的教育系统,重新定义有道德的人的特征,并试图给出学校教育发展路径。


延伸开来说,“道德生长教育”有这样9个要素(我们今天讲第三、第四个要素,其余将在之后的千字文登出):



3.在弦歌而治中积聚道德情感


中国人的学习是用心的,不仅仅是用大脑,它是需要你的感情去投入的。举个例子,很多中国人不像是其他国家的公民如日本公民,人人见面行鞠躬礼,那我们就说中国人不懂礼节了吗?不是的,中国人是用自己的内心去实践道德的,表面看起来好像不懂礼,其实,礼在心中,中国人是用内心的仁爱善良来呈现外在的礼。辜鸿铭先生在100年前就说过:你去和一群彬彬有礼的日本人生活一个月,你就没有了感觉;然后你再和一群表面上非常不文明的中国人生活一个月,你会深深爱上这群中国人。为什么?中国人讲情义。这就是人的道德情感的显现。


道德教育也需要这样的情感,在道德教育的“症状群”中,有关“5+2<5”甚至“5+2=0”的诟病的确成为道德教育者尴尬无奈的一道关卡。当学生在学校里积极地接受了五天道德教育之后,却在周末离开学校的两天里而使其效能衰减或消失。通常我们对此往往是针砭这个时代社会环境之恶劣,同时,也经常反思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所在,往往就会归囿于道德教育不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不能使道德成为学生的一种稳定的素质结构。比如,孩子们容易犯错误,错了之后的惩罚就很重要了,如果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开“罚单”会怎样呢?可以罚一个“猜学习谜语”,也可以罚“唱一首校园歌曲”,学生每犯错一次,可以选择一次处理办法,但选择的办法不能“重样”。如果学生违纪的次数越多,可选择的“罚单”就越有限。这样的惩罚同样能够让学生明白自己犯了错误,而且犯了错误就不能得到饶恕,应当受到惩罚,这种自选式的惩罚,不仅具有民主性,也具有浓厚的情感内涵,学生接受惩罚的同时并没有受到打击和伤害,但是这一次惩罚却能够深入他们的灵魂。如果连惩罚都能够如此“通情达理”,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道德教育的情感归属呢?


那么,我们的教育当中,有时候也要原谅孩子一些无意识的不文明行为,孩子太激动了大喊大叫,孩子不小心在队列中跑跳了,我们不要立即严厉得指责他们。孩子心中懂理知错,内心愧疚了,他会改正的。我们要注入一种情感,要让孩子对这个学校有归属感,心里喜欢这个家庭。我们的美术老师让孩子去画最美的我,孩子在不断的画自己,欣赏他人的过程中,就会慢慢地去了解自己,了解同学,了解这个大家庭,在展现最美的自己的过程中,领悟到情感就在这里,学校就是我自己的。从而不断丰富自身,不断成长。这就是弦歌而治的道德教育。


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对艺术教育有着执着的追求,学科艺术化,经典艺术化,生活艺术化,在所有艺术化的背后都是对道德美好的趋近。有了这样的理解,道德情感、道德审美便开始慢慢融合。

 

4.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道德审美


教育是不是发生,不在于教育者说了多少教化的语言,也不在于受教育者接受了什么道德的教条,最重要的是能否让道德教育深入学生的情感深处,触动学生的心灵,这种触动,有时候是强烈的,更多的时候是舒缓的。强烈在于直击灵魂,类似于英雄的赞歌、史诗般的故事,以及超越自然状态的情感;舒缓在于美好的启迪、美好的享有,以及美好的期望;二者结合则是获得对道德美的深深领悟。


道德教育最鲜明的特点在于内心的认知和认同,所以,更多的时候是在沉默中发生的,那么,由此反观教育方法,就是“潜移默化”,融汇于心。一个学校最需要关注的那个人,可能就是最不可爱的那个人。一个孩子经常犯错误,我们就知道,要给这个孩子更多的审美的教育。这个学校没有谁比谁更重要,这叫道德审美,我们关注到每一个人,对学生如此,老师之间也是如此,这就构成了一个情感维系的道德教育氛围。


这就回答了道德教育的一个基本问题:审美为谁?是为了普通人。在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是没有一个单一的道德标准的,也是没有一个固定的道德榜样的,目的就在于向普通人的道德审美,也就是每一个人都会对自己的审美,道德的,无限美好的,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


因此,在这里,常常看到的景象是:升旗仪式上,要表彰上一周的优秀班级,还要表彰上一周的礼仪之星,每当名单被读出,每当同学们上台领奖,最开心的不仅仅是获奖者,而是每一位同学。这是一种了不起的文化,因为一种人人皆圣贤、人人皆道德人格的承载者的氛围已经实现,这个时候,走上台的每一位获奖者,都用它的身影告诉其他同学:我们在与最好的同学一起成长。有竞争,不限于竞争;有比较,不限于比较;有领先者,不限于领先者。道德的信念就在于此。


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氛围慢慢形成,每个人都期待着以自己的成长解释集体的成长,没一个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先问问自己:我做好了吗?我是不是那个示范者,如果我不是,那我的同学是吗?潜移默化,人人皆美。


但是,做到这一点最不容易,在一个发展的、分别的社会文化里,人人都在被赋予“符号论”、“概念化”,好与不好,优与劣往往成为唯一标准,非此即彼已经让人人自危,人人都在判断好恶,而不是在判断美在哪里。因此,作为承载生命未来成长的学校来说,要做的只有一个:人人皆圣贤。并且把这样的观念渗透到校长对老师们的认可与认同中,渗透到老师对每一个同学的认可与认同中,渗透到同学之间的相互认可与认同中,此时此刻,美在延伸,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皈依就在延伸,这就是人的宗教,美的向往。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罗浮国附微信公众号

您就可以了解学校的一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