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世平:楷书集字作品创作演示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郭世平,当代书画教育家;师从刘炳森、吴味淳、王遐举等名家,书法传统功力深厚,擅长隶书。常以篆隶笔法入草,自成一体;势书则另辟蹊径,独具风格。国画传统功力深厚,并将书法用笔融合在山水的教学和创作当中,卓有成效。多年来致力于势书学研究和书画教育研究,并取得很大的成就,先后提出书法的“动静乐”与“书以致用、用心修炼、书画养德、书画育人”等观点。
平原太守颜真卿,
长安天子不知名;
一朝渔阳动鼙鼓,
大河以北无坚城;
君家兄弟奋戈起,
一十七郡联城盟;
贼闻失色引军退,
不敢长驱窥帝京;
唐家再造李郭力,
逆贼牵制公威灵!
郭世平楷书集字作品创作演示:颜真卿东方朔画赞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1415rr8qm6&width=500&height=375&auto=0
拓展阅读
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西汉平原郡厌次县(在今山东陵县神头镇)人,是汉代以“滑稽”称世的文学家。东方朔神庙在平原郡安德县东北22里处,开元八年(720年)德州刺史韩思复刻有晋夏侯湛所撰的《东方先生画赞碑》。颜真卿书写东方朔画赞碑,不是一时雅兴所至,而是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加之颜真卿又仰慕东方朔的人品。当时,颜真卿陪同殿中御史平洌等人狎游至此,见其文字纤糜,驳藓生金,已经无法辨识,感叹之余,便挥毫重书。这就是著名的颜真卿的中年力作《东方先生画赞碑》。此碑立于唐天宝十三年(754年),元时从东方朔庙移至陵县城内,建亭于县衙一侧。清康熙六年(1667年)地震,县衙和碑亭倒塌,将碑半截埋进土中。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重修碑亭安放。抗战时期,日军竟将碑当作马厩垫石。建国后,才得到应有的保护。
碑刻造型高大宽硕,气势雄伟,高2.6米,宽1.02米,厚0.21米,四面刻。正面和两侧系西晋文学家夏侯湛撰《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正文,颜真卿书;碑阴《东方画赞碑阴记》,颜真卿撰并书。碑阳碑阴各15行,左右侧各3行,每行30字,碑文均为大字楷书。值得注意的是,此碑碑阳有篆书书额,碑阴有隶书书额,古雅峻拔,俊秀飞动,为当时很多篆隶高手所不及。
此碑正文,笔墨酣畅淋漓,点画刚峻丰厚,如浇如铸,笔画中段每以中峰铺毫,沉雄深稳,点画起收、转折多出于峭劲的方笔。这些都可以看到颜氏对于汉碑笔意的熔冶。从用笔看,此碑在线条的形质与意蕴上已经突破羲、献风范而以壮美厚重为其审美特质,奠定了“颜体”的基础。从结体看,端庄雄伟的体势,充溢着恢宏的力量。“颜体”独特的结体,在此已初具规模:其一是字内大胆留白,笔势不向旁溢,亦即宏中而敛外,气象开阔,劲力内充;其二是字势满格,并由此造成“字间栉比”,章法茂密;其三是动有姿态。这姿态也独具“颜体”特征:不少字已开始变化左右结构单位所占空间的常规比例,以正面形象示人。由于上述种种变化,此碑已略见“拙美”的意味。但总体结字仍基本取左右相背之势,未用“颜体”成熟期最具特征的左右相向内抱之势,而这是与此碑蕴隶意的特征相联系的。此碑书法后世评价很高,苏东坡曾历评颜真卿诸碑,认为《东方朔画赞碑》最为清雄。《东坡题跋》有这样的称赞:“字间栉比而不失清远。其后见逸少本,乃知鲁公字字临此书,虽大小相悬,而气韵良是,非自得于书,未易为此言也。”王澍(《竹云题跋》)也评其为鲁公中年得意之书,有“神明焕发而时出姿态,不失清远”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