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坚持是展现艺术纯粹性的一种途径——蔡伟虹

基业艺术 2020-10-20

基业艺术暑期特别栏目

对话艺术家

——艺术家都是怎么过暑期的?



编者按:

与蔡伟虹老师的采访接近一个下午的时间里,我们从假日外出写生的经历谈到当今学习艺术的学生所欠缺的从抽象文字表述转化为视觉形象的能力。其中,让我很受教的是,蔡老师对于人的天赋的认知,“坚持也是一种天赋”。我们往往所认为的“天赋”,就是学得快、画的好等等,都是从在一个纵向的时间上去对比,却忽略了横向的时间上的延长所展现出的对于一种事物的“执着”力量,它所带来的不管是风格的形成,还是内在深度的挖掘,这是都对待艺术的一种纯粹表现。当我们去分析一些画的时候,他的立足点在哪些点上?绘画在大量的新媒体的冲击下,可做的其实不多了,那么更多的是在语言上进行不断的变化、探索。就像有一批架上绘画,规避掉了很多观念性、物象上的东西,回归到绘画语言本身。很多画没有具体的叙说,没有具象化的内容,但做的一些表现效果是图片摄影所达不到的,他们用绘画语言的强项来与现代科技所带来的变化进行抗衡。很多时候,用纯粹的绘画语言进行主观的处理,这对于客观对象来说是不可能的,从视觉感官上,物象都是会自动聚焦的,但像这类的绘画语言上变化是值得进一步的发掘的。虽然这样在色彩、造型方面与客观物象之间会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他造成的画面氛围,是让人震撼的。当看到的画面与具体的观念、故事或者是物象表面那些内容不起主导作用,不在主导画面的时候,在这是一副好画的前提下,有可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绘画语言。


蔡伟虹

1963年生人

1982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

199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

目前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老师


采访

基业:作为苏大老师,像现在这个时间正值暑假,您是怎么度过自己的假期的呢?外出写生?(经历)

蔡伟虹:此次,是我第一次与张永老师一起前往山西煤矿场进行写生活动。我们去到的矿厂还算是比较现代的矿厂,但当你真正下井时,坐在下井车上个很长时间,那种局促和压抑是一直围绕着你的,这种体验是你看现场照片是体会不到的。

有时候,我们找一些出井的矿工作为创作对象,其实内心还是很矛盾的,一般他们都是连续工作8个小时以上的,整个人都是很疲惫的,然后我们还要让他们坐在那里给我们画画,有的时候,他们都直接睡着了。


▲出矿井的矿工、睡着的矿工



基业:画室创作与户外写生,分别对您的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蔡伟虹:平时是在户外写生会多些,在户外写生的时,你可能画了一些线条可能不是那么的好看,但它带有一种随性,这样的瞬间地现场感,是你画照片是感受不到的。而这种现场感,对你的视觉提示,在室内是做不到的,户外写生要生动的多。但户外写生的环境对于创作还是有限制的,比如环境的吵杂、绘画器材的不全面,使得成功率不是很高。

▲室内创作

▲下矿井



基业:平时外出写生的话,您一般会选择哪些地方呢?为什么?绘画的题材哪方面会比较多些?

蔡伟虹:平时会去附近城市比较多些,安徽、江西、浙江这些城市,因为本身油画需要携带的器材会比较的多,比较繁琐些。在室内画的比较多的还是人物,室外的话,风景多。

▲出井矿工



基业:您早期是学习雕塑之后有学习油画,两种不一样的创作手法,您觉得对您现在的创作分别有什么作用和启发?

蔡伟虹:雕塑与油画都是造型艺术,但一方面雕塑的学习是对造型的认识深度上是有好处的,绘画是从一个平面上去做三维的效果,雕塑就是一个三维的创作,雕塑是每个角度的要求更高些,这是在基础造型训练上会有好处。


▲写生现场


基业:回望您多年的创作,您觉得您的创作是否有发生过改变?都是哪些时期?

蔡伟虹:变得不多,可能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会有变化,但理念的变化,基本没有太大的改变,这可能与我的性格有关系吧。会去了解这些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但我还是用自己熟悉的绘画语言。很多人会觉得架上绘画没落了,其实指的是表现方式被现代技术所替代,但最基本最核心的艺术语言是不会没落的,你可能找不到具体的视觉形象,但是它的表述靠本身绘画的视觉绘画语言去说话,它无需直白的去叙述一个理念,完善的绘画语言本身能把这些带出来。就像德国新表现主义的著名艺术家安瑟姆·基弗,当他把具象的内容抽离开来,表现的就是纯粹的绘画语言。画面所呈现的线条、色调、虚实、强弱以及这些元素组成的整体画面、氛围,共同作用让观者去感受、解读他所想表现的主题。


▲安瑟姆·基弗作品


基业:现在很多大众审美还在停留在“像=好”,“像”就容易受到追捧,您是怎么看待这样的现象的?

蔡伟虹:这是一个审美阶段的问题,在“像不像”这只是初级阶段,个人的审美参照现实,绘画的开始本来就是记录这个社会发展的一种形式,用于教化、贵族画像,那“像”必然是标准。但到了专业阶段,“像”到“好”是否能划等号?除去绘画技巧的高超,回到绘画本身,绘画语言怎么去组织。就像伦勃朗的绘画,除了“像”之外,它的绘画语言就开始慢慢的呈现了,开始支撑它的画面。而最高级的就是去发现有价值的视觉形象,这不仅仅是靠的的眼睛,还有他的学术涵养。


基业:您作为苏大老师,对于目前从事艺术学习的学生们,有怎样的期许呢?您希望从这些学生身上看到些什么?

蔡伟虹:在通过选拔后,进入高校的学生的基础训练是过硬的,但在创造思维上,是需要的加强的,多看展览、多阅读理论书、,培养一个良好的视觉的敏感度,以及抽象思维、抽象文字表述转化为视觉形象的能力,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思想认知的很好途径。他们需要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方式、风格的强大储存器,在外界的刺激下,能随时打开思路去创作,要让大脑丰富起来。没有这个“储存器”的话,绘画会变成一个技术训练,随着技术的精炼与加强,一幅画变得没有尽头,所以“储存器”的充实,就会让你对画面有主观的视觉要求,明白自己想要画到什么程度就“收”,学会“有的放矢”。而充实的途径就是多看,去拓宽自己的视野,不局限在自己狭小的认知中。




部分写生作品欣赏



基业

艺术






儿童绘画/成人绘画/下午茶定制/私人定制课/

周末体验课/团队活动/亲子活动/定制派对/

详情查看公众号主页菜单

苏州工业园区金芳路18号A栋1楼

周二到周日10:00-18:00

0512-65953436 免费开放

地铁2号线到金尚路,公交车130、141路到金芳路创苑路

200+个免费停车位




更多艺术馆讯息,尽在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