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大漠里有美丽的马兰花——新疆马兰核试验基地已经撩开了神秘面纱

2017-10-10 时事文史2


问题:怎么才能每天都欣赏到这种好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点击关注《时事文史2》、《文史时事》即可。


(图片下载网络)

马兰位于新疆巴州境内,这里曾经是中国核武器的摇篮,一个过去在地图上无法找到的神秘地方。

(图片下载网络)

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马兰核试验基地,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I7日在新疆罗布泊马兰核试验基地,我国第一枚氢弹试验成功。

1969年9月23日在新疆罗布泊马兰核试验基地,我国第一次地下核爆炸试验成功

(图片下载网络)

这是当年《人民日报》发出的套红号外。这条消息曾令无数那个年代的中国人为之欢呼雀跃,热泪奔涌!

(图片下载网络)

马兰基地,其实分为三大部份。它的核心部份,是距著名的搏斯腾湖不远的红山核武器科研中心;主要生活区就是距红山基地不足40公里的马兰基地;试验场,则远在300公里外的罗布泊。想要参观整个马兰基地,需要两天时间。早出晚归,跑上千公里沙漠和山地路,大家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哟!

路边上立着的这座牌子,表明目的地就要到了——乌什塔拉回族乡,位于巴州和硕县境内。“乌什塔拉”,维语意为:马兰花的意思。这里有金沙滩、马兰基地和班禅敖包等旅游景点。距库尔勒市160 公里,不到2个小时的车程。

如果不是马兰基地,绝少有人知道这个小地方;有了马兰部队,乌什塔拉小镇的街上,就有了旅行者和军人,街面也缤纷彩色起来。

乌什塔拉乡位于天山南麓中段,和硕县境内。是一个有着天山和湖水,风景秀丽、浓郁异域风情小镇。

乌什塔拉乡的存在,也给马兰基地带来了更多的滋味。在这里,各种小饭铺鳞次节比——四川麻辣、陕西酸辣、山东醇香、河南胡辣汤......都是美味小吃。

在马兰里工作的人们,每到休息日便三五成群、拖家带口地到镇上的小店打牙祭,浓酽的家乡风味,或多或少地缓解了他们的思乡情绪。

瞧,正赶上一位女民警骑电动车送女儿上学。如果不是小镇外面的沙漠,这儿的一切,就与内地相差无几。

马兰基地,位于乌什塔拉乡南部5公里处的一个小盆地里 ,尽管戈壁滩中没有雨露滋润,只有骄阳的炙烤,但它还是顽强的生长,用它强有力的根系汲取着大地营养。远远望去,就像是一簇簇绿云彩错落在戈壁之上......

马兰,是共和国的首座核试验基地,地理条件优良,有水源,更不在地震带上。马兰,只是核试验基地的生活区;核爆区距马兰东南约三百公里的罗布泊,只有一条名叫“通京路”的公路与之连接,通常称作内场。

(图片转自马兰基地纪念馆)

我国科研人员和参试官兵,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一九六四年十冃十六曰,在罗泊湖试验场成功爆炸了我国第一棵原子弹,震惊世界,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这就是马兰基地全图。

马兰基地,曾经无比神密的地方,今天己揭开了它的面纱。整个马兰核试验场面积接近十万平方公里,堪比一个江苏省的面积。马兰基地的生活区约七平方公里,如今已是一座微型城市。目前,马兰基地已经列入红色旅游景点,游客们在这里可以体会到被称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马兰精神。

进入马兰基地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这里充满了绿色。路途中沙漠和戈壁滩带来的灰暗色彩,一扫而空,有如进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在戈壁滩上生长着一种兰科植物,似水仙,开出的花有紫色,嫩黄色,这就是著名的马兰花。它在干旱少雨的戈壁滩上一丛丛地倔强生长,那苗条的身姿,亭亭玉立,不怕风吹沙打,扎根戈壁滩。

这是一个令人心动的故事——上世纪50年代末,一支部队来到这里安营扎寨,在与世隔绝的大戈壁里建设中国的核试验基地。部队的将军看见荒漠里顽强开放的马兰花,就把基地取名马兰。

从此,共和国的地图上,便有了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地名。

几十年来,马兰基地成功进行了数十次核试验,使中国进入核大国行列,这是一个令国人自豪,使对手恐惧的地方。如今,核试验早已停止,马兰基地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于马兰广场顶头的部队礼堂,顶部镌刻有“马兰”两个红色大字,非常醒目,它告诉游人,这里就是著名的马兰。昔日的戈壁军营,变为如今绿树成荫、湖光粼粼的一座红色旅游城市。

这里的一切都是神圣和庄严的。马兰基地生活区大概有7平方公里,基地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应有尽有,精致得如同江南的小镇。

一条笔直而宽阔的柏油马路横贯基地,这就是著名的“北京大道”。两旁种着参天白杨树,棵棵都挺拔高大。


马兰主街道两旁悬挂着一流的文化灯箱,灯箱里张贴着我国“两弹一星”功臣钱学森、邓稼先等人的大幅相片,还有体现我军高科技、新时期建军方针的照片。

这位张蕴钰将军,就是新中国首位核试验基地的司令员,也是我国核武器试验事业的主要开创者。张蕴钰1937年参加八路军,历任军参谋长、兵团参谋长等职。

1958年,他带领部队从抗美援朝战场回国,被任命为核武器试验靶场基地司令,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虽然这棵原子弹只是个模型,但此时瞧着依旧激动人心,它让我想起了儿童节时代的往事——当年,原子弹爆炸后,当晚《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全国各城市纷纷举行庆祝游行。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站在这棵原子弹模具前,心潮起伏,感慨不已。现在的年轻人,哪里能体会到当年的我们是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之中哟!

几十年来,基地成功地进行了数十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试验等试验,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50余项;部委级科技进步2000余项。

以下是一组拍摄于马兰基地纪念馆的图片,足以令人动容——

这是当年马兰基地的电影票——时间:1973年1月6日。距今整整40年了,能保存到现在,展示给后人,也是功德无量呵。

还有这一张俩位漂亮女军人的相片。日期注明:摄于1984年。已经整整33年了,如今相片上的这俩位女军人,也是满头华发了。她们将最美好的人生奉献了给了祖国的核事业。

当年,出于保密的要求,工作单位必须守口如瓶,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就是通信也明确规定:“无事不写信,有事少写信,写信不泄密”。

瞧这封信的单位信箱:乌鲁木齐75号信箱152号。实际上,马兰远离乌鲁木齐500多公里。当时写信再等回信一个往返需要一个月时间,特别是在执行任务时,有时长达半年时间不能与家人通信。

这对今天的青年人来说,无论如何是不可思议的。

瞧这金黄色的立功奖章,还有大红的立功证书——在那时,这可是入党、提干的“通行证”!有了它,就是复员回家,也能安排到好的工作。

当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纪念屏,用画面记述着当年首个原子弹爆炸的场面——漫漫沙漠中,腾空升起一朵磨菇云、倒塌的核武器铁塔、还有一座纪念碑。

马路边上的“千米文化长廊”更是风光无限,长廊中的内容包括了新闻时事、天文地理、人文历史、传说典故等等。

基地里的生活设施也十分健全,医院、邮局、银行、商店等,甚至还有自己的电视台。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马兰基地生活区里栽种下的小树苗,如今早已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一片绿色。

瞧——这条由一棵棵白杨树组成的林荫小道,参天浓荫,将盛夏沙漠的毒日头挡的严严实实。

在广袤昏黄的戈壁滩上,绿色的白杨树像仪仗队的列兵一样站立着,树与树之间的距离似乎是用刻尺量度过,整齐划一。

马兰的绿意着实让人着迷,因为这里曾经是千年的不毛之地,满眼的黄沙戈壁......

公园里令我极为惊讶的是一个面积达7000平方米的“祖国在我心中”中国地形沙盘图,这是全世界最大的沙盘,旁边有获得吉尼斯世界记录的标志。

对面那一排长廊,是用一片片雕刻着《孙子兵法》的石碑组成的,堪称中国之最。《孙子兵法》字体优美,笔力遒劲。如果不是向远处眺望可以看见天山的话,很难相信这里会是新疆。

池塘里盛开着田田的荷叶、林荫小道曲径宛延,一片江南的水乡风情。置身此地,哪里还有半点儿沙漠的荒凉?

站在这一片白杨树前,瞅着树杆上那一个个极似人眼睛的斑点,不禁感慨——白杨树,它们全过程地目睹了马兰基地的发展历程。

眼前一切,组合成了一幅绝美的田园风景画。不由人发出疑问:这儿是沙漠荒原吗?分明就是北方盛夏的景色嘛!

走进马兰基地,感受最深的,就是这里的公共场所均高挂国旗——马兰,在向世人体现着它的一份庄重与尊严。

图书馆外一片空地上,一片金黄色的植物正在盛开,花朵较小,象是向阳花?我将自已的疑问投向陪同的少校军官。年轻的少校笑着说:“江南来的领导走南闯北,啥没见过?这是考我呢!这是咱马兰的向日葵嘛。”顿时,我为自已的无知而冷汗淋漓。

迎面走来俩名女战士,微笑着向我们点头示意。瞧人家步伐一致,站立婷婷玉立,行走英姿勃发。我揣起相机,想抢一个镜头。不料,却被少校拦住了:军队有规定,不能随便对着军人照相。只好无奈做罢。

少校带我们走向营房。这是一栋两层连体小楼,呈现出门窄、窗小、墙壁厚的建筑风格。少校笑问:“请诸位领导猜猜,咱们营区的房屋为什么会这样建筑?”

众人高见频出,却无一人猜对。少校的脸上乐开了花儿,俩眼都迷了起来,一副老师考学生的得意架式。打小在新疆生长的我,当然知道这其中奥秘。但我依旧保持着矜持,要让那个少校的自尊心得到最大满足之后,再给予其沉重打击。于是,在众人议论纷纷的猜测中,我沉默着、等待着......

“这位领导,他们都没说对。您认为会是什么原因呢?”果然,少校将头转向了我,笑着发问,脸上分明流露着狡黠。

我微笑着、缓慢地对少校说:“嗯——我的少年时代曾在新疆的石油城克拉玛依市渡过......”顿时,我瞧见了少校脸上闪过一丝失望。

于是,我加快语气,不停歇地说下去,就象是拳击手挥出的左右勾拳,向着少校频频击出——“大西北自然环境恶劣,秋冬两季气候极冷、春夏两季风沙不断。将房屋的大门和窗户开的小一些,可以抵御风沙;加厚了房屋的墙壁,可以有效保持室内温度......”

我手舞足蹈、声情并茂、滔滔不绝地讲着,在同伴们投过来的敬佩目光里,我幸福地发现:可爱的少校脸上开始呈现出痛苦的表情。

哈!大家开心就好。

营房外的空地上,盛开着一片鲜花。一个战士正专心浇花

瞧:这是一个连队的多功能场所,大彩电、卡拉OK、桌椅一应俱全。

连队要开大会了——摆上桌椅就是会场。

想办娱乐活动了——撤掉桌椅,就是宽敞的舞池。

据报道:中国国防预算每年的增长率达到14.9%,中国军人多次调薪。如今,随着国家不断强盛,军人的生活条件也有了长足改善。

瞧:这个廉政信箱,军队也不再是一片净土哟。

下午2:30分,在基地吃过简单的午饭后,我们又驱车出发了。目的地——40公里外天山深处一个叫“红山”的地方,马兰核试验研究所旧址就在那里。

车子在崎岖的山道上行驶,路两边没什么植被,零星长着一些红柳和骆驼刺。坐在车里,少校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红山的故事——

50年代的红山,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只有少数牧民在这里放牧。当年,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上将来这里勘察后,对这里的地形感到非常满意,决定核试验研究所就建在这里。从此,这里便成了军事禁区。由于这里的山体呈现出赭红色,人们就管它叫红山。以后,“红山”也就成了中国核试验研究所的代名词。

经过近一小时的行驶,就要进入红山基地了。少校让车子在一条流水清沏的小河边停下来,一座水泥铁桥飞架河上。

少校介绍:这是通往红山基地著名的“美人桥”。是那些长年呆在大山深处的年轻军人,起的富有诗意的桥名。

望着桥下粽粽流淌的河水,还有着河岸绿色草坪和茂密树木,我举起了相机,把这些美景收入相机中。

红山有一种自然的美——海拔2、3千米的两座大山,坐落在北端;西面还一座大山壮观而立,基地建在一个小盆地里。

少校说:这三座大山,就是红山基地的“天然气象预报员”。红山基地是否下雨,人们只需瞧瞧这三座山的云雾变化便可知晓——如果云雾从中间那座山峰上过来,出门必须带雨具;如果云雾经过东边的山峰,则不必担心会下;如果云雾经过西边的高山,红山基地会没事,那雨一定会下到40多公里外的马兰基地去......真是神奇的天象!

当时,由于战备需要,红山基地的建筑均随着山势建设,且楼房颜色与山色一致,看上去浑然一体。红山核试验研究基地建成后,有办公区、试验工作区、生活区,还建有学校、医院、邮局、商店和幼儿园等,俨然又是一座深山小城。在这里,钱三强、邓稼先等大批科学家艰苦工作,为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奠定了雄厚基础。

在当时,外界谁能想到,在这天山深处还有一个享受国家领导人保卫级别的核试验研究所呢?直到中国政府宣布停止核试验后,红山才逐渐被世人所知晓......

小校介绍:关于中国首座核武器基地的选址,最早前苏联专家选定在敦煌。但敦煌有中国的国宝!这一方案被否定了。中国军人将目光投向荒无人烟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历时一年艰难勘探,终于在大漠深处选定了中国的核试验基地!

瞧:这座苏式的三层红色大楼,就是当年的红山基地机关大楼。几十年过去了,虽然大楼窗户玻璃全无,一副破败模样,但仍旧显示出它昔日威武的架式。

红山基地里,我们与一群老者相遇了,他(她)们操着各地方言,兴致勃勃地参观。少校说:这些老者都是当年红山核武器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重返故地旅游。

闻听,一股子浓浓敬意顿时涌上来。我悄悄加入了这些老人家们的行例之中......

快瞧呵——在空矿的红山基地遗址里,我又发现了几株鲜艳的花马兰儿。这花长在戈壁滩的狂风下,大幅度晃动着枝叶,象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令人痛心的是,红山基地正在遭到破坏。基地移交地方后,军营成了百姓私宅。道路被破坏,几十年的树木被砍,短短十年功夫变得一片狼籍。

我想:要是这些军事遗产能保护下来,进行开发,可以打造一个红色旅游圣地。造福社会、造福当地百姓,造福子孙后代呢。可除了政府,谁会肯往这儿投入大笔“银子”呢?这个美好设想,也只不过是瞎想而已。

基地里的房子,给了当地百姓莫大快乐——他们在一楼养羊,二楼住人。环境破坏的一塌糊涂。老人们游走于废墟之间,感慨着、激动着、诅骂着,回忆着当年情景。

一位白发老人谈起在这里工作的日子,说:时值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工作到半夜,饿的难受,只好喝开水充饥。那时节,最美的幻想就是能有一碗面条做夜宵......

军队最大的优势就是政治思想工作。红山基地发动大家开荒种地,盖房子。从此,这儿便有了勃勃生机——

栽种下杨树、桃树等,到了春天,杨树荫日、桃花盛开,美艳绝伦;

种上土豆、萝卜、白菜,大家改善了伙食。养鸡孵鸭,大伙儿就有了肉食来源......红山基地变成了沙漠深处的一个世外桃源。

老人们恋恋不舍地在遗址前合影留念。这儿,可是他们几十年前曾住过的老房子哟,那时的他们,正值年轻。

游走于红山基地,有些房间住进了蒙族牧民,他们在这儿养骆驼、养羊,还养牛。基地里一片牛吼、马嘶、骆驼叫的农家田园风光。

眼前一切,令人众老者们稀嘘不已,感慨百端......

瞧——这只骆驼,面对我的相机镜头,竟然不好意思地将头扭到一边。象是在说:别怪我占了你们的老房子,是主人将我栓在这儿的哟!

宽敞的大礼堂,瞧架式足足能坐上千人——

几个小时后,老人们上车走了。我们也离开红山基地,驱车朝搏斯腾湖驶去——红山基地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沉寂与荒凉,仿佛这里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博斯腾湖距红山基地只有20多公里,这是天山南部最大的自然湖泊。湖面海拔1048米——相当于黄山光明顶的高度。

总面积达到1228平方公里的博斯腾湖,水域辽阔,烟波浩淼,天水一色,被誉为沙漠瀚海中的一颗明珠。为中国的核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观完马兰和红山两个基地后,我们返回库尔勒市住宿。次日大早再次启程出发,赶往300多公里之外、位于罗布泊地区的核爆试验场区。

马兰核试验场有两大哨所,一个在东,一个在北,东边的叫东大山哨所,北边的叫辛格尔哨所。我们去的是辛格尔哨所。这里相当冷清。路也很难走。

辛格尔哨所已经深入到了罗布泊西端,要达到那里,又是几个小时的车程。车子出了马兰基地,在平坦的“通京大道”上奔驰......

等我们被破败的山路颠醒时,已经没路了。车子直接在戈壁滩上开,车里弥漫着一层若有若无的灰尘。

目光所及之处,都是荒山和茫茫戈壁滩,没有绿色,没有水源,更无人迹......不置身此地,绝难想象,当年共和国的军人是怎样在这边塞戈壁上,创造出让世界震惊的奇迹,锻造出我国的核盾牌。

“辛格尔”在蒙语里是“雄性的世界”的意思。整个哨所就几间平房,还有一个人工湖和一大片菜地。见到那些年轻战士的时候,他们成一排笔挺敬礼,脸上的表情严肃而镇定。心头不禁一热,仔细打量他们,发现战士们脸上都带着西部人特有的、被烈日晒出来的“红二团”标识。当然,还有年轻战士们纯真的笑容。

当年,在这沙漠深处建哨所,是因为一次核爆炸前的巡逻,七名战士在沙漠戈壁巡逻,七天七夜徒步800余里,断水断粮。最终,在这里发现了一苦一甜两个泉眼。

于是,哨所就依泉而建了。

虽然地处戈壁荒漠最深处,但这里却不是文化的沙漠。战士们从戈壁滩捡来枯死的树根、石头,巧妙设计,建起了根雕园和“楼兰奇观”奇石馆。

从这些惟妙惟肖的根雕、奇石中,我感悟出了“奉献”两字的真谛。

瞧:这用一根枯树分开的两根枝条雕刻成的眼睛蛇,象不象?

茂盛的芦苇,清清的泉水,蒙古包,小凉亭,把这个小哨所装扮得十分美丽。旧貌换新颜的辛格尔哨所吸引了不少驴友们前来观光。

瞧瞧——这块巨石上,红油漆书写着“罗布泊第一岛”六个草体大字,置身沙漠,顿令人产生时空倒置之感。

昔日“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地方,如今已成为马兰核试验基地的另一个红色旅游景点了。

站在罗布泊“第一泉”边,我读着战士们写出的诗句:《战士与清泉》——

“清泉流淌在戈壁滩,战士守卫在清泉边。

清泉为战士把歌唱,战士把清泉来装点。

扎根辛格尔,献身戈壁滩,

寂寞埋心里,欢乐留人间……”

诗里有情、也有爱、更有对祖国的那一份浓浓的忠诚。

方圆近千公里的罗布荒漠里,一个哨所就几名战士。一座哨所就是一座堡垒,一个战士就是一座铜墙铁壁,阻挡着风沙,抵御着严寒酷暑,延续着罗布泊实验场的“生命”。

巡逻几十年如一日,从没有停止过。战士们说,脚下这片土地,守好了是责任,守不好就是祖国的罪人。

语言铿镪有力,令人动容。

离开哨所,我们的车在一个山坡上停下。少校说,我们只能走到这里了。再往前,就是当年进行地下爆炸的地方,有核沾染。

环顾四周,地面上除了有一些生锈的铁丝网,看不出有什么不同。地面立了一块碑,上写:永久沾染区。触目惊心。

这里,以前我们是绝不可能迈进去一步的。现在,一个时代已经过去,马兰核试验基地不再有那时的显要。没有了如火如荼的核试验,也没有了大批热血青年从四面八方涌来。

留下的,只有苍茫大地,还有呼啸的沙漠风......

史载:1964年8月5日和20日,我国首套核试验装置“596—1”和“596—2”,在绝密状态中起运,驶往我现在站着的这片土地——周恩来总理亲自下令:运载核弹头的列车定为一级专列,按最高级别实施警卫。要求所经过的省、区公安局长亲自上车押送、签字移交出本省、本区。

——铁路沿途部署大量警戒部队;专列所到之地高压线停止供电;为防止检修列车时产生火花,铁路工人手中用铁锤都换成铜锤;蒸汽机车所用的燃煤都用筛子筛过,防止混入雷管之类的爆炸物......这些措施远比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巡时的“最高级别”警卫还要高。

专列抵达乌鲁木齐火车站后,原子弹由一架伊尔—12飞机连夜运至大漠深处,再用直升机送到靶心——701铁塔。由马兰基地在铁塔的半地下装配车间对原子弹进行最后的组装......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世界为之震惊。

这些老照片里的飞机,就是当年从内地运来,摆放在核试验现场,做为核爆炸时的“核效应”试验品。

这张老相片,表现的是我国第一棵原子弹成功爆炸后,科研人员和战士们冲出掩蔽部,欢呼雀跃的情景。

少校讲:其实这张相片是事后补拍的。因为当时担任拍照任务的摄像师,和大伙儿一样高兴的发狂,却忘了自已的拍摄职责。只好事后补拍了一张,还受到了处分。

这张老相片反映的是:原子弹成功爆炸后,马兰基地的科研人员坐上“解放”牌大卡车驶向核爆中心,采取样品。

置身蛮荒的核爆现场、目睹激动人心的那一张张老照片,好象置身于一个神奇的梦境之中——仿佛看到了原子弹那耀眼的闪光、看到了直冲云天的巨大火球、看到了充满天地的蘑菇云、听到了震响在罗布泊上空的一阵阵春雷......

我们来到了中国最后一次竖井地下核试验爆心现场。早有一群军官在这儿拍照,从这些军人们的军衔上瞧得出,他们中间有大校、上校,都是些师团职的军官。

我揣起相机,对准这块“中国最后一次竖井地下核试验”的石碑,按下了相机快门。

返回马兰基地的路上,车子行驶在早已干涸了的罗布泊湖心,我们专程绕到这块标有“罗布泊湖心”字样的石碑前留影。

罗布泊,被叫做“死亡之海”。《山海经》称之为"幼泽"。罗布泊,系蒙古语,意为多水汇集之湖。位于塔里木盆地最低处,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的河水均汇集于此,曾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位于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地区。后因气候变迁及人类水利工程影响,导致上游来水减少,直至干涸,现仅为大片盐壳。

来到这样偏远且荒凉的地方,不是一件容易事儿。也许此生我再也不可能来到这里,留个纪念是很重要的!

在罗布泊湖心,我们找到了旅游探险家余纯顺的遇难之地。他的遗体就埋在这块石碑的下面......我们站立一排,向这位时年45岁的英雄致敬。

余纯顺,1951年生,上海人。从1988年起,孤身徒步全国旅行探险,行程达4万多公里,足迹踏遍23个省市自治区,发表游记40余万字,途拍摄照片8千余张。1996年6月13日在徒步穿越新疆罗布泊时,不幸遇难。距他遇难仅3公里之外,那里事先存有满满一箱矿泉水和一箱食物。

《余纯顺尸体检验报告》中说:“……余纯顺的死因,系在高温环境下而引起的急性脱水,全身衰竭而死亡。”这说明,迷路和常人难以忍耐的高温,导致了余纯顺的意外死亡。

此时,距余纯顺在罗布泊里遇难已经21年之遥了。他的身后也并不平静,先是他的墓被盗;接着他的一位女性朋友写了本书,说他是个为名声所累、不够清醒的英雄。

站立在他的墓前,听凭沙漠的风,在天地间狂怒呼啸......

为送少校回基地,我们又来到了马兰基地。我们去做了此行计划中的最后一个项目——敬拜马兰烈士陵园。我们向烈士们鞠了躬,献了花圈,愿他们安息。

所有的马兰人,无论军人还是家属,死了都可以被葬在这个烈士陵园——他们永远住在了马兰。

现在的马兰,早就对外叫马兰市了。这个市却是军事化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管部门开会时,都要通知马兰参加会议,而来自马兰的政府门部负责人,都是穿军装的校官——悄悄改变中的马兰,几十家企业、几百户个体工商户,给这个神秘的地方,带来了浓郁的人间烟火和温馨。

......昨夜,我做了一个梦。梦中的我,又回到了马兰基地,耳畔回响着那首儿时就会唱的歌遥——

“马兰花,马兰花,勤劳的人儿在说话。

马兰花,马兰花、叫你开花就开花......”

梦醒泪落,起身倚靠在床背上,思绪早已飞向那遥远的边疆......

此时,我想对观看我这篇搏文的朋友们说:马兰,那是一个神奇、庄严、神圣,却又充满着诗意的地方;那儿,生长着一株株美丽、鲜艳的马兰花。

去朝拜那片圣地吧。它就在新疆的天山南部;它就在那片著名的罗布泊荒原.....

转自:扬州大哥,本号有删减




声明:本公共号文章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侵权,可回复本平台我们会尽快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