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圣人”罗荣桓:中国近代史之《罗荣桓》(1)

2017-10-28 澳洲新伟哥 时事文史2


问题:怎么才能每天都欣赏到这种好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点击关注《时事文史2》、《文史时事》即可。



  正襟危坐地开始这一篇,因为我面对的是一位 “圣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如尧舜孔孟、黄老列庄、大禹什么的,都是千年公认的圣人。

《汉书》将古人大分类成上中下三级,又细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其中,上上为圣人。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团队里就有一个“上上的圣人”。

这个“圣人”的历史功绩长期以来被忽视甚至被轻视。

这个中共党内公认的“圣人”,就是罗荣桓!

 

如今上上下下都说周恩来、朱德是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文化大革命时更说林彪林副主席是毛主席最亲密的战友。后来这个圈子被越扩越大,连八竿子打不着的什么鸟人,甚至全世界公认的、、全中国妇孺皆知的毛泽东事业的叛徒,都厚着老脸大言不惭地自称是毛主席的战友。

都是扯淡!

什么人才配称“战友”?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心心相印、棒打不散的人。如此看去,无论周、朱、林,还是刘少奇、陈云、邓小平、彭真、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徐、聂、叶,等等一大串人,观其一生,都是和毛主席同甘、共荣的人,都是因跟了主席而光了宗耀了祖、荣华富贵了的人。哪个在毛主席“鬼都不上门”的日子里与主席共苦、共辱了?哪个在毛主席“鼓角灯前老泪多”的时候不离不弃、保持晚节、守身如玉了?恰恰相反,毛主席中年受辱、晚年受苦的时候,正是他们其中的一些人颐指气使、锦衣玉食的时候;毛主席之所以中年受辱、晚年受苦,正是他们其中的一些人助纣为虐,甚至百约百叛的结果。

周、刘、邓就不说了,你懂的。

就历数一下十大元帅与毛主席的关系吧:

井冈山时期有朱毛之争;中央苏区时主席挨整,不见朱总司令拔刀相助。

彭德怀和主席吵吵闹闹抡胳膊骂娘几十年,“三分合作七分不合作”,最后庐山分道扬镳。

为培养林彪,主席几十年如一日,一路栽培一路调教视其如心头肉。就是这样,最后还是悲剧性地分了手,更闹出个惊掉了全世界人民下巴的“913事件”

刘帅到苏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苏军条令批主席的游击战术右倾;宁都会议投票把主席赶下了台。

贺龙善始未能善终,晚年背叛了大帅,投了刘少奇,成了主席的政治对立面。

陈毅曾经夺主席的权再取而代之,“陈毅不懂事,反对过主席”——追悼会上张茜还歉意十足地对主席讲;晚年对文革耿耿于怀至死不理解。

一、四方面军草地分裂,在主席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徐向前舍毛拥张,几乎断送掉自己的政治生命,提心吊胆大半辈子。

主席落难时聂荣臻的仕途从未因之有过起伏;晚年和小平老乡打得火热为特色站台。

主席重病在床时叶参座就蠢蠢欲动,主席尸骨未寒就“大事不糊涂”地搞了怀仁堂政变。尽管临终前看见主席像就哭,肠子都悔青了。

这些人,都不配称为毛主席的“战友”,更不要说“亲密”了!

准确地讲,在毛主席那里,这些人就是自己的同事,是自己事业的追随者,连那个自己喜欢的陈毅都不例外;林彪是自己的学生,是众同事中可资培养的事业接班人。至于能不能培养出来,能不能满足“接班人五项条件”,还要看他自己的修行和造化。不信你去问问林总,他敢称主席为“友”吗?

在新伟哥看来,终其一生,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只有一个

——罗荣桓!

只有罗荣桓,始终与毛主席荣辱与共;

只有罗荣桓,从一而终,和毛主席棒打不散一辈子;

只有罗荣桓,查遍党史军史,除了井冈山时期因为心太软被人骗走二三百块光洋、丢过一些缴获外,找不到半个字的记载说罗帅与毛主席不睦或罗帅反对毛主席或罗帅挨了毛主席的批或罗帅犯了重大原则错误。

无论工作还是人品,在中共第一代集体里,罗荣桓都是最完美的一个。高岗说罗荣桓是“党内圣人”;叶帅诗赞罗荣桓为“人类庄严一典型”。

 

建国以后,毛主席仅有三次出席党内同事的葬仪,或向逝者遗体告别,或参加追悼会:

    1950年10月,当时的中共中央五大书记之一、年仅46岁的任弼时因高血压发病逝世。毛主席为这位英年早逝的杰出共产党人执绋、送葬。基本属公事公办。这是第一次;

    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逝世。1月10日,因为喜欢陈毅,也为了刚刚发生的林彪事件后的政治权衡,毛主席穿着睡衣参加了追悼会。这是第三次;

这中间的第二次,也是毛主席平生最动感情的一次,是1963年12月19日,在北京医院,毛主席向第一个离世的元帅罗荣桓的遗体告别。

 

1963年12月16日,61岁的罗荣桓逝世。

    罗荣桓对妻儿的临终遗言是:“我革命这么多年,选定一条,就是要跟着毛主席走。”

当晚,毛主席在中南海开会听取聂荣臻汇报10年科学技术规划。开会前,毛主席请与会者起立,一起为罗荣桓默哀。默哀后,毛主席说:“罗荣桓同志是1902年生的。这个同志有一个优点,很有原则性,对敌人狠;对同志有意见,背后少说,当面多说,不背地议论人,一生始终如一。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不容易。原则性强,对党忠诚。对党的团结起了很大作用。”他对出席会议的军委秘书长罗瑞卿说:“请你转告林月琴同志,就说罗荣桓同志逝世,我很难过,请她注意身体,继承罗荣桓同志的遗志。”罗长子赶紧记下这几句话,第一时间便让夫人郝治平把毛主席的话传达给了罗帅的遗孀林月琴。

中共中央成立了罗荣桓治丧委员会,治丧委员会主任是当时的国家主席刘少奇,毛主席和中共党政军的一干大佬悉数都是委员会成员。

北京下半旗致哀。

12月19日, 继毛主席后,中共政治局常委刘少奇、朱德、林彪、邓小平以及几乎所有在京的政治局成员、书记处成员、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解放军高级将领倾巢出动,前来北京医院和罗帅告别。连挂甲了的彭德怀都从吴家花园赶来了。

罗荣桓的遗体火化后,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在劳动人民文化宫设立罗荣桓灵堂,社会各界6万多人前来吊唁。

12月22日,首都党政军民各界1万人公祭罗荣桓。守灵毕,国家主席刘少奇主祭,朱德、林彪、邓小平陪祭。当时周恩来和陈毅正在埃及出访,国务院代总理、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悼词。悼词赞誉罗荣桓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最善于动员、组织群众和依靠群众,最善于团结干部。”号召全党向罗帅学习。公祭后,在哀乐声中起灵,林彪领着邓小平、彭真等人将罗荣桓的骨灰一路护送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奉于一室。

在共和国历史上,在中共第一代领导人中,罗荣桓葬仪之隆重,出其右者寥寥!

毛泽东为自己的亲密战友、共产党为自己的忠诚战士举行的是国葬!

 

国葬之外,还有私悼。

罗荣桓逝世后,毛主席悲痛万分,数天内夜不能寐。悲中痛里,写下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一首悼亡诗:《七律吊罗荣桓》。

   记得当年草上飞,

  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

  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

  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

国有疑难可问谁?

“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直到生命的最后,毛主席都在推敲着自己诗词的一字一句。惟有这首悼诗,两个“长”、两个“大”、两个“不”、两个“难”,这样的忌讳,却不曾改过。想想也是,作为悼亡之作,太工整了似乎就离“情”字太远了。

“国有疑难可问谁?”非圣非贤,担当不起历史巨人毛泽东的这句诗。毛主席对罗荣桓的这份追悼太重了!

 

罗荣桓何许人也?





声明:本公共号文章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侵权,可回复本平台我们会尽快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