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微信屏蔽
其他

中英暗战西藏高原(长篇连载1-2)

2017-11-01 陈永平 时事文史2


问题:怎么才能每天都欣赏到这种好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点击关注《时事文史2》、《文史时事》即可。

最近发现有个别小人经常恶意举报投诉删文,如不喜欢本公众号敬请自行退出,以免影响广大读者正常阅读!!!


全文目录:

序:故事的开始

第一回:中国政府加强控制,防止西藏被英分裂

第二回:英人阻挠班禅返藏,亲英势力不断扩大

第三回:中央派员主持坐床,旨在恢复对藏治权

第四回:英国政府策划政变,亲中摄政交出权力

第五回:中央修路加强对藏管控,英国挑唆噶厦百般阻挠

第六回:英国大玩“藏毒”阴谋,唆使西藏“毒立外交”

第七回:中央政府用兵西藏,打压噶厦亲英势力

第八回:丘相抛出“西藏毒立”,国民政府紧急应对

第九回:蒋公派出得力心腹,旨在实现西藏治权

第十回:英国帮助西藏备军,企图对抗中央政府

第十一回:蒋公宣称西藏自治,英帝仍要西藏毒立

第十二回:英印私相授受侵藏权益,政府应对不利留下苦果

第十三回:移交非法占领土地,埋下争端祸害至今

第十四回:黎氏执着难逆历史洪流,“驱汉事件”上演最后疯狂



 

序:故事的开始


结束了在德国的学习考察,从法兰克福乘了将近两个小时的飞机,到了英国伦敦。在我们的行程里,安排有专门时间到英国国家档案馆学习考察。

 

陪着我们去英国国家档案馆的是一名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北京女孩,一路非常健谈,大家都叫她小陆。


 

她告诉我们:英国国家档案馆(TheNational Archives)是英国政府的官方档案馆,成立于1838年,由英国公共档案馆和皇家历史手稿委员会合并而成,属于首相府下设的行政机构。

 

英国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档案馆之一,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里不仅保管政府部门的文件,而且还向公众提供可公开的政府文件。英国政府文件向国家档案馆移交的最晚年限是30年。

 

小陆告诉我们:前一段档案馆还公开了一批关于西藏的档案,吸引了许多藏学研究者前往寻找资料。

 

小陆带着我们乘坐地铁穿过大半个伦敦城,在皇家植物园丘园(Kew Garden)站下车,来到了位于泰晤士河南岸的英国国家档案馆。


 泰晤士河南岸夜景


我们没有想到,办理读者卡的手续是如此快捷简单,不需要任何预约,不收任何费用,只需带齐你的两份证明,一份带照片证明你的名字,一份带地址证明你在英国的住址,至于你的国籍、目的、签证,一概不过问。

 

在小陆的帮助下,我很快查找到了英国政府关于西藏问题的档案。接着,我又重点查找了抗日战争时期英国政府和中国政府处理西藏问题的档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英是盟国,是一条战壕的战友,共同抵抗法西斯的侵略。然而,在西藏高原上,中英两国又是对手,作为侵略者的大英帝国,在历史的大舞台上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此刻,在曾经的大英帝国的国家档案馆里,我觉得自己正在特别真实地触碰着那一段关于西藏高原的历史……

 

第一回:中国政府加强控制,防止西藏被英分裂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十九世纪下半叶, 英国开始侵略西藏。辛亥革命后, 英国乘中国陷入连年内战, 妄图将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与中国政府在西藏高原进行了数十年的明争暗斗。直到新中国成立,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英帝国主义者才极不甘心地撤离了西藏。

 

1927年南京政府建立之后,非常重视西藏问题,采取种种措施加强同西藏当局的联系,并于1928年设立了蒙藏委员会,主管蒙、藏事务,任命阎锡山为蒙藏委员会首任委员长。


 

以十三世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噶厦(清乾隆十六年[1751],清中央政府决定对西藏地方事务管理体制进行重大调整,废止原先的郡王制,改为实行噶伦制。清中央规定:噶伦为三品官,共设四员,三俗一僧。噶伦的办公场所,藏语中成为“噶厦”,后来“噶厦”成为西藏地方政府的代称。以噶伦制为标志的原西藏地方事务管理体制,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也高度重视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主动与之进行联系。

 

1929年9月,达赖喇嘛派员赴南京面见蒋介石,向蒋声明“达赖不亲英人,不背中央,愿迎班禅回藏”。

 

当年九世班禅逃离西藏,完全是英国人挑拨十三世达赖喇嘛逼迫的结果。他们原本是师徒关系,九世班禅曲吉尼玛曾受业于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


自清朝雍正、乾隆后,两大活佛的地位与权利已经确定。班禅活佛系统在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达赖活佛系统在以拉萨为中心的前藏,处理各自辖区的政、教事务,互不统属,而驻藏大臣则总揽全藏。

 

辛亥革命后,驻藏大臣被赶跑。英国加紧离间达赖与班禅的关系,曾试图拉拢班禅分裂西藏,但对方不为之所动,并予以严词拒绝。


 九世班禅曲吉尼玛


于是,在英国人的唆使下,达赖控制下的噶厦政府便从各个方面打击和削弱班禅的力量。

 

据记载,1902 年(光绪二十八年)春,班禅大师赴拉萨去拜见达赖喇嘛,欢迎他的仪仗队击鼓经过布达拉宫,达赖喇嘛非常生气,认为班禅在师尊的门前击鼓是妄自尊大,于是罚了班禅1500 两银子。从此以后,两佛的左右互相馋扬,嫌隙日深。一般看法认为这是两位活佛以后剧烈冲突的开始。

 

1904年,英军侵犯西藏,达赖北逃库仑,清廷驻藏大臣联豫上奏朝廷取消了达赖的封号,将班禅曲吉尼玛迎入拉萨出任摄政。此事虽最后被曲吉尼玛拒绝,但却为达赖与班禅间的不和埋下了祸根。加之拉萨的噶厦政权和日喀则的堪布议事厅纠纷不断,推波助澜,更深化了矛盾与隔阂。

 

1915年,噶厦在日喀则增设了基宗(后藏总管)二人,干预扎什伦布寺寺政,并向班禅辖区派粮派款,征兵征税。班禅则坚持旧制,称其辖区民众只向扎什伦布寺缴纳税款,对噶厦政府并无任何义务,因此理所当然地加以拒绝。双方矛盾于是便尖锐了起来。

 

1923年班禅活佛的几个要员被达赖召至拉萨并旋即拘捕入狱。班禅闻讯异常惊恐,担心自身安全不保,于是便于1923年11月15日夜,密率僧侣15人,仓皇离开扎什伦布寺向北逃亡。班禅出走后,达赖乘机收回了扎什伦布寺的政教大权,统归拉萨的噶厦管理,并由前藏派员到扎什伦布寺执掌政教事宜,取代了班禅的位置。

 

扎什伦布寺


班禅出走时因怕达赖追杀,行动高度保密,专择静僻山路日夜兼程,故而七天后才被发现离寺出逃。噶厦闻讯后即刻派兵追赶,但因不知班禅的具体行动路线,又恰逢大雪封山,只得作罢。

 

1924年3月,班禅经历了千辛万苦,九死一生后安全抵达甘肃,受到各级政府和僧俗民众的热烈欢迎,北洋政府还派出特使专程将其迎请到北京。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的最初几年间,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已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达赖喇嘛本人,由于对英帝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已经逐渐放弃了民国初年所持的非爱国主义态度,更加靠近中央政府。

 

然而,就在中央政府与西藏的关系逐渐改善之际,1933年11月17日,58岁的十三世达赖喇嘛突然圆寂。


 

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后, 西藏僧俗各界依照达赖喇嘛生前意愿,推举西藏著名爱国上层人士热振活佛担任西藏摄政, 主持西藏政教事务。

 

1935年,南京政府任命黄慕松为专使,率团进藏为其致祭。这是南京政府1 927年成立之后派出的第一个高规格的入藏使团,受到西藏当局的高度重视和隆重欢迎。

 

噶厦按照迎接清朝驻藏大臣的规格,在拉萨东郊贡崩塘举行盛大欢迎仪式,五品以上官员着礼服恭候,藏军列队奏乐、行军礼,拉萨市民倾城出动。

 

9月,黄慕松在布达拉宫举行了追赠达赖喇嘛封号的册封典礼。10月,在布达拉宫达赖灵堂举行祭祀活动。在进行册封、致祭活动前后,黄慕松还与西藏地方当局正式谈判,解决中央与西藏地方的关系等问题。


黄慕松在与噶厦官员的谈判中,坚持西藏为中国领土一部分,西藏服从中央;保持西藏原有政治制度,许可西藏自治,西藏自治范围之行政,中央不干预;其对外则必须共同一致,凡全国一致性之国家行政,归中央政府掌理,外交归中央主持,国防归中央策划,交通归中央设施,重要官吏经西藏自治政府选定后,呈请中央任命;中央派大员常驻西藏,代表中央执行国家行政,指导地方自治。

 

黄慕松在西藏


在拉萨期间,黄慕松还积极支持热振活佛,团结西藏广大爱国僧俗, 积极改善西藏地方噶厦政府与中国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

 

11月黄慕松离开西藏,留下总参议刘朴忱、蒋致余二人和一部电台在拉萨,以保持与噶厦的接触和中央的联络,成为驻藏办事机构的前身。


 

第二回:英人阻挠班禅返藏,亲英势力不断扩大

 

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后,迎接被逼出走的班禅九世返藏的问题再度提上日程。

 

一直企图把西藏分裂出中国的英国不愿意看到中国政府的影响力在西藏增强,继而在迎接班禅返藏一事上大做文章。

 

中国政府准备派出武装护卫队护送班禅返藏,这本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但遭到英国的多方阻挠和破坏。班禅即将带着中央势力进入西藏,这是英印政府极为不想看到的。


 九世班禅在塔尔寺讲经说法


1935 年 8 月 24 日,英国先是派出英印政府官员威廉逊出访拉萨,希望九世班禅能够不带卫队回藏。在威廉逊和噶厦进行的会谈中,噶厦询问威廉逊:如果西藏和班禅因护送卫队问题发生冲突的话,英印政府是否可以进行支持?

 

威廉逊回答道:英国可以在外交上给予支持。

 

随后威廉逊又转向同班禅进行交涉,他表示班禅如果随身带其他官员和卫队入藏都是不明智的,随后他又说道“只有放弃卫队等要求,噶厦才会同意他返藏”。威廉逊试图以此给班禅施压,使其放弃汉人卫队的护送。而班禅否决了威廉逊提出的建议。

 

第二步,英国政府又派出英驻华大使贾德干亲往南京政府外交部,直接出面反对南京政府派员护送班禅返藏。此后又多次以递交备忘录、照会,派人赴青海与班禅直接接触,代递西藏政府反对班禅带中央卫队返藏的公文等方式,对南京政府施加压力。

 

第三步,英国政府派出英国驻锡金政务官柏斯尔·古德前往拉萨,进行挑拨。古德1883 年出生于英格兰,毕业于温彻斯特学院和牛津大学。1907年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殖民地印度外交部工作。在默默无闻奋斗近20 年后,1935 年就任印度政府内的重要职位——锡金政治长官。古德是英属印度对西藏政策的主要执行者,其个人活动与英国干涉西藏活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藏军老照片


古德使团来藏目的主要有三项,其一便是利用中藏对护送班禅卫队的分歧,促使英印政府能够介入此项事务,并让国民政府,噶厦和英印政府讨论森母拉条约中的边界问题;第二,抑制国民政府此前留藏专使蒋致余及电台在藏发挥的作用;最后就是考察藏军,培养亲英势力,抵制中央势力的深入。

 

1936 年8 月,古德率访问团来到拉萨,为反对九世班禅汉人卫队返藏,费尽心机在中国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当局间搬弄是非。

 

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后,古德即“在藏宣传蒋委员长被共匪监视,中国已无希望”。受此影响,噶厦于12 月18 日致电蒙藏委员会再次要求撤回护送仪仗队。

 

次年2月,古德离藏,但在拉萨留下了一个英国政府的常设办事机构,标志着英国在拉萨有了最直接的侵藏大本营。

 

第四步,英国新任驻华公使许阁森亲自出面与中国政府提出抗议,要求撤回卫队,并转交古德授意噶厦编写的抗议公文。国民政府外交部次长徐谟以中央和西藏当局直接通讯,“何必多次转折”为由拒绝接受此公文。

 

国民政府为了避免英印政府以后再次干涉我国内政,便派人调查英国暗地勾结噶厦的证据。根据西康调查密报,西藏政府上层实力派中有四人按月接受英印政府的资助。

 

驻守拉萨的蒋致余此时也在密查英藏条约情报,并要求组织专门的情报力量进行彻查。但国民政府以所需情报费用过巨为由,拒绝了蒋致余建议。而国民政府因此也失去了掌握英国勾结西藏亲英份子分裂祖国的第一手证据的机会。

 

英新任驻华大使许阁森一直充当着阻挠班禅返藏的急先锋角色。对于噶厦即将派遣噶伦赴南京同中央商讨时,他威胁噶厦,中藏之事除非有英国参加,否则噶厦不得随便与中央政府进行接洽。

 

他还对噶厦谎称“国民政府的军事实力尚不能达于西藏,且无意用兵西藏,嘱其不必惶恐”.就这样,在许阁森的软硬威逼之下,噶厦决定通过抽签进行定夺。以抽签的方式决定是否抗拒中央有一定的概率问题,但最终抽得反抗签则大有受到英使的影响。

 

1937年7 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许阁森再次向外交部进行交涉“仪仗队如果入藏,无论藏方意见如何,乃英方之所不能同意”

 

9 月 29 日,英驻华大使许阁森来到外交部面交了备忘录一件:“为避免西藏军队与中国仪仗队冲突之迫切危险计,英国政府诚实信赖中国政府将令仪仗队撤退”。

 

值此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际,南京政府需要仰赖英、美的财政和武器援助进行抗战,不敢在西藏问题上开罪英国,只好下令班禅暂缓入藏。


 青海玉树结古寺班禅圆寂之地


班禅大师羁留于青海西藏交界处,抑郁成疾,1937年底在青海玉树圆寂。班禅大师有生之年终未能返回西藏,遗恨而终。

 

中英之间这一番暗战,英帝占了上风。西藏内部的一小撮亲英势力也得以在日后不断坐大。


请长按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

再点击关注,听老海军讲述更多的秘闻故事





声明:本公共号文章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侵权,可回复本平台我们会尽快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