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一个教培机构的坚守
任何一个行业,一旦被资本盯上,发展路径就容易剧变。
有的迎来资源人才风口,有的被迅速推向深渊。
风口未来的时候,大家都在等待,希望早日赢得市场、用户和资本的认可和关注,但风口一旦降临,往往伴随着狂风暴雨,极少数人一步青云,大多数人跌入尘埃。
这些境遇你无从选择,能够选择的是,当风口未来和来的时候,你该做什么,只有回头再看这一切,才能知道当初的选择意味着什么。
小码王的创始人王江有显然深知这一切。
过去四年,他带领3个人的团队扎根杭州,在一片教培机构的贫瘠之地,投入战斗,默默耕耘。五轮融资,总额过4亿元,在全国开设了72家直营校区、课程进入4000余所中小学、线上线下服务学员数量超过10万名、单月营收超过6000万元。即使经历了疫情的严峻考验,依然实现校区复课率近100%、8月份招收学员数逆势同比增长30%。
在这风云变幻的四年间,少儿编程行业也经历了诸多故事,资本涌入、百家齐鸣、加盟乱象、机构跑路、用户质疑、疫情打击……
行业的兴起也通常充满着泡沫,王江有总是冷静旁观热点与疯狂,他有自己的坚持:
我们要在自己能力驾驭的范围内稳定发展。
唯有爱与信任不可辜负。相比其他行业,教育从业者身上还有一份特殊的责任,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在影响着一个个孩子和家庭,这也让王江有始终对教育充满敬畏之心。在内部信中,王江有提到最多的是:
为构建孩子面向未来的思维方式而努力。
少儿编程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也许还有很多的质疑与不确定,有些人,已经远行。
1
智能的驱动
9月份的杭州,阴雨绵绵。
烟雨朦胧的西湖也挡不住游人的热情,就像这座城市蓬勃的活力。
我与王江有相约在午后。
他见证了一个行业从无到有,从落寞探索到熙熙攘攘。如今,坐在杭州的办公室内,窗外仍是那片灰蒙蒙的天空,他对编程的信念也一如当年:
计算机科学与编程是唯一人类创造的科学。
我们认识并改造世界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本身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对自然的发现,只有计算机科学与编程,是纯粹人类创造的科学。在王江有看来,编程不仅仅简单地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哲学,它是一种抽象化的工具,把整个现实世界抽象成代码,然后用程序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实际上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王江有进入少儿编程行业并非偶然。
1998年之后,高考大幅扩招,大学生多了,但是找工作变得更难。当时正逢国内的互联网行业大发展,人才的供应严重不足。大学毕业后,王江有的两段创业经历都与互联网、教育相关,他深知创业成功是很偶然的事情,也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了,他希望将IT和教育结合起来。
王江有敏锐地觉察到市场机会:将大学生培养成互联网行业急需的软件工程师!在几乎面试了当时市场上所有的相关公司后,他选择了给大学生做IT培训的达内教育。
刚入职的时候,达内只有几个校区,他选择去了杭州拓荒。几年之内,不仅将杭州校区运营得有声有色,还建立了扎实的销售团队,全国的校区都开始学杭州,然后王江有的管辖范围越来越大,并最终负责了整个南方区域。达内的成功和王江有在职期间的贡献密不可分,也凭借这些贡献,他从基层员工做到了集团副总裁。
在达内教育上市之后,王江有心中埋藏多年的创业梦想始终未曾熄灭。2016年,他立足杭州,开始了小码王的新征程。
在经历了近十年的IT培训后,他的目光变得更长远和深邃。虽然少儿编程彼时尚在萌芽,王江有判断,少儿编程的发展逻辑和英语很类似,他们都是语言,英语是我们和国际交流的语言,而编程是我们和人工智能交流的语言。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英语培训行业的需求一开始是出国或者职业的需求,后来发展为考试和升学的诉求,逐渐成为基础课。到今天,会英语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基本素质,没有人再去问为什么要学英语。学英语底层的驱动是全球化,我们有了和全世界沟通的需求,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
信息技术驱动社会变革,是另一个确定性的趋势,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唯一交互就是编程,编程培训行业的底层驱动是智能化,编程教育也会像英语一样经历三个阶段,然后逐步成为基础素养。
在谈及选择少儿编程这一赛道时,他说:
我们是一群正确的人做了正确的事。
2
高端与引领
在做少儿编程这件事上,王江有有着自己清晰的思路。
我们并不想培养软件工程师,而是以少儿编程为载体,构建孩子面向未来的思维方式。
科技日新月异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区块链是什么?无人驾驶的未来会怎么样?5G为什么这么重要?……没有相关背景,是很难理解这些问题的,但我们未来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他们,孩子需要尝试去理解。
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的素质模型也在发生变化。以前考上大学就意味着不错的工作和生活,但现在越来越难,竞争越来越大。少儿编程就是培养创新力、专注力、探究式学习、批判性思维等等这些超越机器的能力,才能有面向未来的发展。
新生事物通常是高端、高知人群先接受,行业的发展也需要高端供给来引领,整个行业生态才能被激活、有空间。最早的早教行业,是金宝贝的高端服务带起来的,反观机器人培训的全行业低价,最终形成恶性竞争。
小码王选择了高端,希望做少儿编程行业的引领者。
首先是线下选址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CBD区,打造高端校区。室内设计邀请专业设计师,着重营造科技感,比如整体简约风、太空舱、星空壁纸等等,这不仅能够吸引孩子,而且可以用线下场景教育市场。
虽然高昂的房租会增加运营成本,也影响线下扩张的速度,但中心位置聚集了更多符合小码王标准的潜在用户,方便获客。同时,核心CBD的日常管理相较完善,周围交通也非常便利,能为家长和学员带来放心、方便的上课体验和出行体验。
小码王校区
小码王的高端属性还体现在教学品质上,能够赢得用户的口碑,核心需要有过硬的教学品质。因为是新兴的行业,少儿编程一开始没有标准的课程体系,大家都是自己在摸索。
2017年,小码王成立了小码研究院,研究全球各国的少儿编程教学体系,思考符合中国的内容,这成为公司发展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奠定了小码王怎么理解、怎么做少儿编程,日后行业所通行的从scratch到Python、C++的少儿编程学习路径,最早就是小码王先提出来的。
少儿编程行业的师资供给问题不是缺乏,而是根本没有。
对于师资的问题,王江有直言不讳,他的应对方法是自己培养。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不一定都会编程,小码王会重点筛选出会编程的候选人,再经过专门的培训,教他们如何当老师、驾驭课程、和孩子相处。这样下来,师资培训成了小码王很重的一个工作,但也因此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教师,成为公司发展的基石。
小码王线下业务的发展逻辑是先组建合适的团队,确保教学的标准化和高品质,然后依托标准化的校区建设流程再迅速落地,而非极速扩张,这样也保障了对成本和品质能做到有效的把控。
3
时代的风雨
但开创性的事情,从来都不容易。
第一场风雨来自于市场认知。
关于少儿编程,知乎上讨论热度最高的一个话题是:
现在流行的少儿编程是不是收智商税?
766个回答,258万次浏览,scratch 图形的拖拽过于简单、孩子年龄小不具备数学和识字能力、学编程不用着急、制造新一轮的家长焦虑等等,点赞量最高的几个回答,都是对少儿编程的无情控诉:
他们不止收孩子的智商税,还特么想收码农家长的智商税!
在王江有的理解里,图形的拖拽反而比编程语言的学习更有价值。小码王不是培训孩子考出高分,做的是教育,是教给孩子编程的六大核心逻辑思想:循环、分支、变量、顺序、函数、运算,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如何解决问题,图形化的编程反而是六大核心思想的本质。简单如scratch,就可以编出我们目前接触到的所有热门程序,比如微信、支付宝,不同的是数据库的支撑能力和平台的稳定性不够,但这个和编程是无关的。
编程的过程中首先是确认目标和任务,接着是设计产品,架构师用什么逻辑实现,最后是软件工程师敲代码实现。关键是理清思路,学会解决问题的逻辑和方法,以及在过程中培养探究式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我们只有自己去不断证明,电子商务刚出来的时候大家也都说是骗子。
第二场风雨来自于行业竞争下的无序发展。
对少儿编程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整个行业2019年的遭遇,仿佛也验证了这个判断。被资本催熟的少儿编程机构,多数急于跑马圈地,但获客成本高,内容体系不成熟,又导致续费率低,体现在财务上的结果是盈利模式难以跑通,规模、品质、效益成了难以平衡的三角。
累积融资额高达10亿元的编程猫,因加盟店的快速扩张引发严重质疑;妙小程突遭暴雷,授课暂停,办公室人去楼空;西瓜创客大幅裁员,对员工“深感抱歉和愧疚”;作业盒子陷入困境,编程团队直接被解散;VIPCODE被传正进行收购谈判。熬过了2019年的寒冬,又进入2020年的疫情,更加重了少儿编程行业的困境,一时间,人心惶惶。
现在少儿编程头部的玩家中,汇聚了几乎教育领域所有的商业模型,有做线上直播、线上录播、1V1的,也有线下小班课,包括直营、联营、加盟。一时间少儿编程赛道百花齐放,好不热闹。
没有高歌猛进的喧嚣,也没有遭遇困境的窘迫,王江有对行业的竞争看得很清晰,少儿编程不是一个赢者通吃的行业,不同的模式最终要看能否赢得客户,而不是看同行怎么做的。
我们认为这个行业刚起步,还不存在激烈竞争的问题。
我们只有追赶用户,把各自的事情做好。
对于在线教育烧钱获客的普遍现象,王江有一直持谨慎态度。少儿编程一度也在2019年初经历过烧钱大战,小码王从未加入战局,只是在默默打磨自己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服务品质,一点点平稳扩张。
教育服务产品依靠烧钱的东西能否沉淀,我们是有质疑的。有质疑,我们就不去做。
烧钱最终需要能够带来复购,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空间、公司增长速度、团队管理能力、融资能力等等也需要有相应的匹配。小码王不希望去赌资本,小码王很清楚,公司的发展不能单单依靠资本的钱。每个人发挥价值、赋能公司,每个校区都能赚钱、健康运营,公司的商业模式就能够落地。
教育行业是重服务、重交付的,服务能力的构建,需要时间的沉淀,一旦能力匹配不上发展的速度,就容易出问题。
2020年的疫情给了少儿编程行业新的挑战,很多机构遭遇严重打击,但对于小码王却是另一个转折点,这半年多时间,小码王完成了OMO的落地,巩固了线上能力,组织效能得以提升,团队文化在战斗中进一步凝聚,商业上也有了新的思考。
只有经历了市场和环境的考验,一个公司才能够迎来真正的发展。如今,线下直营店恢复运营,线上部分加速发展,收入占比中已经达到20%。小码王的完课率为95%,续课率为90%,讲师整体满意度高达99%。小码王历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00%,校区数量超过创业同期的新东方、好未来。
正是因为对一些东西的坚持,才使得小码王几乎没有出现负面的新闻,也能够化危机为机遇,更赢得了诸多坚持价值投资的资本的重点关注。
2020年3月,小码王对外公布完成PreC轮融资1.5亿元,给似乎陷入困境中的行业,带来了令人振奋的声音。自成立后,小码王每年都完成新一轮融资,已经有三轮融资都超过亿元,小码王的投资人里,有腾讯副总裁吴宵光创立的微光创投、老牌的赛伯乐、涌铧等知名投资机构。
投资人看好少儿编程,是因为其越来越学科化的趋势,刚需属性在逐渐加强,下沉更早,政策层面不断推进,多地已经将编程纳入中高考。
投资人看好小码王,是因为它正成长为少儿编程赛道中极具竞争力的选手。
2020年元宵节,疫情正在肆虐,王江有在内部信中告诉每一个小码人: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在不确定中,力所能及地持续推进能推进的事,同时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当疫情结束后,我有没有变得更好?团队有没有更强大?
有时候,走得稳,才能走得久。
4
湖畔的坚守
2020年5月,湖畔大学第六期开学。
经过激烈的角逐,王江有从1500多名企业家中脱颖而出,同行的,是搜狗王小川、猎豹移动傅盛、完美日记陈宇文等多位行业领军人物。
湖畔大学更看重企业家精神,企业是否有社会贡献,是否提高了行业效率。湖畔大学的课程,也给了他更多的思考。
让教育回归教育,让商业回归商业。
少儿编程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既然从事一份教育的事业,就需要对孩子和家长负责。孩子接受什么教育,更多取决于家长的选择,家长的认知是关键因素。王江有建议家长首选三类素质培训,体育,锻炼身体;艺术,学会鉴赏世界的美;科技,链接未来,编程是学习科技最好的途径。然后才是文化课的取长补短,核心目的是参与教育制度的选拔,而素质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成为富有人性、充满智慧、敢于创新的人。小码王希望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做深做透。
但同时,作为商业行为,企业要有自己的生存和生长能力。资本能够助力于企业的成长,是建立在企业本身拥有健康的商业模式基础之上。一直以来,小码王都在进行规模化的尝试,在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下,建立标准化的运营管理模式、教学督导体系、异地人才管理体系,打造可以规模化扩张、现金流为正、健康可落地的商业模型。
如果以赚钱为目的,我做10家校区就够了,每年收钱挺容易的。
但现在每年还需要大量的投入,让更多客户能够接触到优质的少儿编程教育、让员工更有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与机会。
企业发展的目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创始人的基因和成长经历往往决定了这个企业的发展方向,有的人想在风口飞翔,有的人要改变世界。王江有想要的,是一份对孩子的成长有价值、对社会有贡献、对国家的科技发展有帮助的事业,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在教培行业,很多有情怀的人商业上往往难以成功,很多商业上成功的人其实没多少情怀。将教育的情怀和商业的考量结合起来,从来都是挑战重重。
我们也知道做什么最容易,但我们希望坚持正确的东西,虽然这可能是最难的。
这需要时间的累积,更需要异于常人的心力。
2020年5月6日,小码王成立四周年,王江有在内部信中写道:
四年风雨兼程,一路荆棘,一路高歌;
感谢时代眷顾,感恩同袍奋力,终成今日小码;
庆幸疫情至暗时刻,我们所有人不离不弃,携手同行,
一起守护属于我们的这份事业。
黑夜即将退下,光明指日可待。
有些故事很短,看完只需几分钟,
有些理想易逝,需要不懈的坚持。
属于小码王少儿编程的路,还在继续。
公司篇
行业篇
兵荒马乱2019 在线教育1:烧钱的在线教育,离庞氏有多远
在线教育2:在线教育,不能变成资本的游戏
在线教育3:群魔乱舞,在线教育的逻辑探讨
在线教育4:为什么用流量逻辑做教育,会很痛苦 在线教育5:烧完100亿,在线英语四小龙的答卷 为什么在线教育公司广告,越来越相似了 历史大潮,与改变中国教育的北大三子 少儿编程,蒙眼狂奔 为什么托育不是个好生意 教育危机,失去的美国梦 被教育绑架的我们,和被绑架的教育
好未来
好未来亏损真相,风暴即将来临 如何成为最优秀的教育企业1:增长的极致 如何成为最优秀的教育企业2:销售是毒药 如何成为最优秀的教育企业3:穿越危机 如何成为最优秀的教育企业4:激进与孤注 如何成为最优秀的教育企业5:师资之路 如何成为最优秀的教育企业6:艰难变革 如何成为最优秀的教育企业7:价值与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