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会否成为下一个悲剧者?有谁来帮你喊冤

2017-12-14 法培中心

在许多新闻事件报道之后,你、我、他都可能以网民身份参与到相关讨论之中。或许你是键盘侠,乐于狂喷有悖道德的现象;或许我是大V这样的意见领袖对事件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赢得网民力挺;或许他是媒体写手,引领舆论往正面发展。

观点争鸣中,有焦虑,有无情,有鞭挞,有力挺,有不冷静的煽动,也有理性的呼唤。舆论发酵后,故事背后的深层社会意义更值得深思。 

他们所经受的会否发生在我们身上?

在即将过去的2017年中,透过那些给人印象深刻的社会新闻,我们能看到民众存在不安。

8月31日20时左右,陕西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住院部5楼,一名待产孕妇从楼上坠下身亡。随后产妇家属、医院双方多次发声,表示责任在对方。最后,涉事医师及相关责任人已停职,产妇家属同医院和解。到底是家属拒绝剖腹产,还是医院阻止,至今未知。

网友们看了这事儿感触颇深,未婚的恐慌:

对手术规则产生质疑:

认为现行制度无法保护病人:

我们不知会遇上什么样的人共度一生;不知躺上手术台后能否治病到痊愈;不知遇到医疗纠纷,该如何维权?以为幸福就在当下,可危险已到来。

8月12日,@作家陈岚发布微博,投诉南京南站一年轻男子当众猥亵小女孩,在公安部门及时介入下,猥亵男段某某被刑拘。女孩系被段家收养一事也曝光了。

不可控的现象出现了,爆料人被辱骂、威胁,个人信息也被网友人肉:

被猥亵的女孩还跟着养父母回家,网友无奈了。

未成年人在这事儿上属于弱势群体,我们该如何保护儿童?熟人实施犯罪行为防不胜防,更令民众惶恐。

今年6月,杭州保姆莫某晶为了钱纵火烧雇主家,致女主人及三个孩子葬身火海。网友感叹,雇主一直对保姆不错,还借钱给她买房,真是“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

事件发生后,失去老婆孩子的林先生发微博质疑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和物业配合救援不力。

网友发问:消防栓是否能正常打开和出水?消防水压是否足够,为何需要从一楼拉水带?事发后为何物业突击检查,涂改消防巡查卡?

沉默多日后,物业回应:有及时报警;事发次日检测,消防水压正常;消火栓存在问题都是保安员的错。

不少网友对物业救援和事发后表态失望,纷纷担心自家小区能否经受火灾考验。

在社会进步中,法律肯定会有疏漏,所以政府一直在增补、修改,让法律与时俱进。法官在执法时也日趋人性化,而个人有个人的天秤,判决轻重也因人而异。

3月23日,《南方周末》刊发报道称2016年4月14日,山东聊城女企业家苏银霞母子二人遭高利贷讨债人员以“极端手段”逼债凌辱,苏银霞之子于欢愤而刀刺讨债人员,致一死三伤。

在很多人看来,于欢存在正当防卫情节,但一审法院却未认定,判了无期徒刑。

大众被激怒:于欢与母亲当时背负无力偿还的诸多债务,唯一的房子也已抵债,且已被赶出家门,面对11个上门限制自己人身自由的讨债人,被极端侮辱,报了警,警察来了却准备离开,一时之间,还有什么可以正确处理的方式呢?

《新京报》表示,“就此案而言,判决时如能给正常的人伦情理留下必要空间,能考虑到当面凌辱自己母亲导致的精神痛苦,那判决势必会被更多人认同。”

掀起巨大争鸣的于欢案最后经由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审,由无期徒刑改成5年。有人说这是舆论的胜利。

官方的这些做法是否让人信服?

榆林产妇跳楼让许多父母、准父母震惊,面对已然激愤的舆论,医院迅速做出回应,先后两次通过官微发布说明,提供了经家属签字的知情同意书、护理记录单等医疗记录文书,详细地讲述了事发经过,回应网民提出的质疑。

榆林一院官微声明

榆林一院官微第二次声明

榆林产妇知情同意书

《护理记录单》记载产程中家属三次拒绝记录

两次回应有理有据,也为网友们还原了部分事实。网友们却转身开始“攻击”产妇的家属,认为他们“将产妇当做传宗接代的工具”“拒绝剖腹产是想要第二胎”等等。

究竟是医院不建议剖腹产还是家属坚持拒绝剖腹产?此时,网友急需一个真相!

面对舆论的持续发酵,公安部和卫计委迅速介入,及时公布调查结果:排除他杀,产妇系跳楼自杀。市专家组的初步调查也认为,产妇入院诊断明确、产前告知手续完善、诊疗措施合理、抢救过程符合诊疗规范要求。

在整个事件中,无论是医院还是政府部门,始终保持着“不捂不拖不回避”的态度,及时介入,引导着网友们在正确的方向上讨论,也让网络上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黑子”无机可乘。

与这个事件类似的还有“于欢辱母杀人案”,这件事由南方周末报道后,瞬时引爆了中国舆论场。和榆林一院一样,网友“一边倒”地力挺于欢,网上铺天盖地的全都是对聊城官方的质疑和谩骂,聊城方面一下子陷入千夫所指的境地。

面对这样来势凶猛的“危机”,官方又如何回应挽回局面?

此外,知名权威政法大V“长安剑”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微信公众号连续发表评论文章,尽量向社会各界和广大网民释放善意、诚意,努力修补裂痕,于情、理、法中努力寻求法治共识。

面对舆论来势汹汹的声讨,官方并未自乱阵脚,反而显露出了沉着自信的态度,一边及时通报案情进展,一边发表权威评论来引导网友们的讨论方向。在整件事中,官方干预民间声音的迹象也很难看出了,各方都可以畅所欲言,没有洗地,没有遮掩,对网民的意见也都虚心接受。

网络时代,跟风盛行。如果没有及时而权威的事件进程通报,网友们会越来越质疑政府的公平公正,再严重点,甚至会引发现实中的大骚乱。而若没有官方发布的评论引导,再被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搅事者”利用,网友们的讨论很可能就偏离了主旋律,反而会影响到司法的公平公正。

官方的及时发声,代表了一种舆论自信。政府敢于正视并公布错误,敢于让公众监督和批评,相应的,我们也会越来越相信和依赖政府。

共享法制课上看到了网民的成熟

早几年负面新闻一爆出,网友多喜欢在自媒体上骂大街,侮辱、威胁司法机关,发狠话……而如今,绝大多数评论者都态度平和,有理有据,引经据典,具有建设性。

针对于欢案,有网友提起马雅可夫斯基的一句话:“当社会将你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你还有最后一条路走,那就是犯罪。”各种评论观点中有的支持裁判结果,有的主张轻判10年,有人认为应无罪释放,但欣慰的是人人都在说自己的道理,评别人的不足,对法律程序给予了基本的尊重。

官媒、央媒也及时抛出评论,肯定网友参与。“长安剑”提出司法需要“诤友”,需要敢于“爆料”和“揭短”的同盟军,在法治发展的道路上没有谁能够独自前行。

针对榆林产妇事件,多数网友提出疑问:在关乎自己生命的时候,清醒的产妇难道没有签字权?随后就有媒体报道提出,《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侵权责任法》都有相关条款规定,手术前要先征得患者本人意见。大家这才放了心。

在南京车站猥亵女童案中,网友也提出了对收养法律法规的疑问。媒体则逐一解释:“收养条件之一是无子女”;可依据《收养法》解除领养关系。

网络成为了舆论场,网民与媒体之间通过它隔空对话,在一次次互动中,围观者上了一堂又一堂法制课。


言论如催化剂,会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辩中加速事态发展。言论如风,会掀起水面层层波浪。言论如刀,会在无形之中隔空伤人。

愿你、我、他都是理性之人,为网络评论提供清新之气。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