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陈氏】南漳陈氏:古法造纸背后的厚重与苍凉

2017-09-23 观文识势






在湖北省漳河源自然保护区内,有一处造纸作坊,作坊主人姓陈,世代以造火纸为生,鼎盛时的陈氏家族富甲漳河源,家族长者、年逾八旬的陈三爷可以讲出家族三百年的传奇兴衰史。

 

陈家造纸沿用古老的工艺,原材料毛竹和石灰均取自南漳的山水,造纸主要靠人工和漳河水的水动力,其制作步骤与《天工开物》中记录的蔡伦造纸基本一致。在现代机械化造纸的冲击下,陈家火纸不再具有价格竞争力,陈家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2008年,陈氏家族只剩下一个作坊还在苦苦坚持,造纸工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2004年,一位背包客发现了这个深山之中的“活化石”,此后,这个由民间志愿者组成的“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对陈氏造纸进行了为期七年的记录和保护,经过多年摸索,他们也似乎找到了一条帮助深山之中的纸民维持生活、保存手艺的路。



 


探访:作坊隐于深山峡谷



陈家古法造纸的作坊位于襄樊市南漳县薛坪镇龙王冲。

 

车出南漳县,一直都是上坡,七歪八拐到薛坪镇,继续前行道路越发陡峭狭窄,一路上人烟稀少,到达龙王冲村委会,砂石公路又往前延伸了3公里。路已经是相当颠簸,又过了一个山垭,汽车停在一个土酒作坊前。

 

下山的路逼仄陡峻,一侧是刀劈斧凿般的崖壁,一侧是密不透风的竹丛,愈往下行,宛如羊肠的山路愈险要。一行人小心翼翼,两只脚左右腾挪,山路全部是用大石块垒起来的台阶。

 


陈氏作坊位于峡谷之中,每次出门上山下山各需一个多小时,出趟门很不容易。山路过半时,听到山下开始訇然作响,拨开毛竹丛,看到一道白色的激流在谷底翻腾咆哮,渲泻而下,这就是漳河上游的干流,陈家人就生活在这条河的滋养中。当山下水声轰然作响声愈烈,耳膜全被这自然的呼喊撞击时,造纸作坊就到了。

 

眼前一条溪流浅浅流过,水草遥遥地在水底飘摇,冰冷的溪水上雾气蒸腾,在两岸浓郁的树木掩映中,对岸一栋土木房屋若隐若现,那是显示陈氏家族辉煌历史的老宅,远处一条索桥是通往那里唯一的路。




 


原料、动力均出自大山



陈家老屋四面都是陡峭的山崖峭壁,只有河流沿岸有小块的平坦之地,老屋和作坊也就坐落在盆地之中。周围都是竹林,门前的小溪哗啦啦流过,这里湿气极大。

 

陈家老屋体量巨大,由青砖、石条和木材建成,楼高三层,一二层住人,各有房屋8间,一楼左右厢房通向厨房、火塘,三层作储藏之用,有三部楼梯分别通往楼上。屋前有一条水渠,是作坊造纸打碓的引水渠,中场纸农平时也在这里洗衣洗菜,非常方便。

 



沿着陈家老屋前的水渠往下游走,不过200米,就到了陈家的造纸作坊。作坊两间相邻,土墙青瓦,都是由陈三爷的女婿秦明炎亲手打造。房屋里面有几个大的水泥池,其中一个里面堆满了造纸用的原材料毛竹,用石灰水浸泡,塑料袋密封着,纸民秦明炎说,这是造纸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腐竹,现在这一池已经泡了两个月,水呈药水一样的灰黄色。其他的几个水泥池是用来做纸浆的。房屋的一角还堆着造纸的原材料之一——杨树皮,已经被晒得半干,晒干之后把它锥打成粉末放入纸浆中,可以增加纸浆的黏稠度,增加火纸的硬度。

 

在靠近水渠一边的水车,在水的冲力下不停地转动着。秦明炎说,这个水车全部是用木头做成的,打造一个水车需要近十条粗木,光是中间的那个轴心就需要直径一人环抱的大树。由水车带动的一个木制机器叫水锥,用来把原材料锥打粉碎,水锥周围的地上布满了杨树皮的粉末。

 


作坊外面,溪水上面,有几个废弃的石灰池,从前,纸民们从山上打下石灰岩,就是在这个池里做成造纸所用的石灰,现在的造纸量远不如从前,只有秦明炎空闲时才会做一些。几个被废弃的石灰池里长满了茂盛的藻类植物,绿油油地在水底飘摇。

 

陈家的火纸原材料取自大自然,工序复杂、选材考究,所造出的火纸纸质优良,呈灰白色、无烟,易燃不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是祭奠、祭祀、做鞭炮的上好材料。陈三爷说,做纸的麻每年都是有计划砍伐,用自己制造的石灰对毛竹进行腐烂,而不是用剧烈的化学品腐烂原材料,造纸的动力全部来自漳河的水动力,一切拜大自然所赐,对环境污染已降到最低。

 


2005年,公益组织拾穗者以陈家造纸为题材拍摄了纪录片《漳源纸事》,这一纪录片在第29届东京录影节上获奖,导演阐述这样写道:“一枝毛竹经过七十二道工艺成为一张黄色的土纸,化成灰烬,人们用以寄托对亡人的哀思,宿命得就像一个生命的轮回。陈家老屋的纸农们用他们繁复的劳动制成的冥品,实在是对亡灵的至高尊重。因为这中间浸透的纸农们的劳动太多。”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185cs52f5&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一把火纸,历经72道工序、100天



陈氏家族造纸沿用古法造纸工艺,就地取毛竹和山石为材,节约资源、污染较小。主要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砍竹、浸竹、斩竹、干打、湿打、抄纸、钓纸、松纸、晒纸、包扎。整个生产过程全部用手工完成,看似简单,其实非常费手工和时间,从砍竹到成纸出来需要三四个月,这一步骤与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十三卷记录的蔡伦造纸过程基本一致。

 

1. 砍竹腐竹:每年清明节前后砍下幼竹,截成1米长短,用水碓打破,扎捆,放入石灰池中浸泡100天,一直把毛竹沤泡腐烂,这是造纸过程中耗时最长的工序。

 

2. 打竹:将腐烂的毛竹捞出,用一种水车带动的木质工具——水碓,把已经沤烂的毛竹不断锥打,一直到毛竹成为粉片状,毛竹的纤维彻底粉碎。

 



3. 做纸浆:将竹子粉片倒进石板做成的水槽里,不断踩踏、搅动让纸均匀,将均匀的纸片铲到抄纸池子里,加入山上采集的杨条树枝粉末,并加入适量的水搅匀,制成纸浆。

 

4. 抄纸:双手抬着长1米宽0.6米的帘床,中间放一片用细竹篾条编制的抄纸帘,持着木框在纸浆槽中用力一舀,有节奏的左右轻摇。水沥干后,拉过推杆,两手一上一下取出帘子,将其倒扣在垛板上,再揭开帘子,一张湿润的纸膜便留在垛板上。

 



5. 榨纸:抄出的纸有1米高、大约1000张的时候,将它放在一个垛板上,这叫一案。这一案纸被两块木板夹住,用一种被称为“钓”的大型自制工具强力挤压,两次后把水分控干。而后再经晾晒,彻底去掉水分。

 

6. 松纸:把粘在一起的纸用复杂的手法搓开。拿起一沓15厘米高的纸,握住其中的一个角,像揉面一样慢慢地揉过去,把4个角都揉一遍,直到所有的纸张都松开,不再粘连。

 



7. 包扎:这是造纸工艺中的后期包装。将干燥后的火纸整理成捆,每一捆40帖,一帖8张。陈家造纸中,捆纸用的是毛竹劈成的细篾,在抄纸池中浆过,细篾柔软如绳。

 



世代以造火纸为生,曾富甲一方



陈氏家族现在年纪最大的陈三爷,已经81岁,看上去温文儒雅、皮肤细腻白净,耳不聋眼不花,可以清晰地讲出家族300年的历史。

 

据陈三爷讲,清朝初年,战乱导致四川人口急剧减少,而江西则存在着人多地少的问题,因此产生了“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这种大规模移民。陈三爷祖籍江西,祖上沿着江西、湖北咸宁、南漳冷水河、漳河源地区这条生存线而迁徙至漳河源,到陈三爷这一辈,已经是第七代人。陈氏家族没有耕地,也不会农事,世代以造火纸为生,曾经富甲一方,中场的陈家老屋和下场的徽派老宅都是辉煌的见证。

 



原襄樊学院(湖北文理学院)教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首席专家叶植在《南漳的古造纸业》一文中说:“鼎盛时期的南漳造纸作坊应该有几百座之多。十年前还有很多纸厂仍在生产,近几年广西甘蔗种植区利用生产蔗糖的废料机械造纸,大量廉价倾销以后,南漳的人工造纸完全失去价格优势,不得不大量停产、歇业。”

 

来到陈家老宅所在地,我才明白了为何陈家人选择这里建屋造纸。南漳位于荆山腹地,雨量充沛、山谷幽深、气候温润,河谷中盛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毛竹,可以用来造纸,纸农们称之为“麻”和“竹麻”。荆山山中多石,而且多是石灰石,可以用来沤制毛竹。充足的自然资源,使南漳具备了造纸所需的条件。


旧时,造好的纸由当地人用背篓从深山峡谷中背到南漳的武安镇装船,再从蛮河进入汉水流域进行销售。中场作坊的字号是瑞昌祥,后来改成同兴胜,下场作坊字号是太和元。这两个字号的戳记一直被陈家人悉心收藏,密不示人。

 



陈三爷记得,他们当时把纸销售给武镇的施庆来和邹聚昌两家杂货铺。陈家富甲一方,修建了中场的陈家老屋和下场的徽派老宅。

 

如今造纸已不能成为生计,陈三爷的女儿和女婿都外出打工,他们要用打工的钱供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到城里读书。百年老宅显得有些落寞。

来源: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