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泪奔!上海这些80岁的年轻人还在做这些事...

2017-09-30 上海奇闻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箭头所指蓝色字,再点击关注,看下期更精彩的内容.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80岁会是什么样子的?


在上海,有这样一群8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为了生活而生活,因为匠心依然精彩。


81岁的卖花姑娘、魔都最后的修笔匠、城隍庙的葫芦爷爷,从那个时代里走来的他们,平凡、朴实,但却有着温馨感人的传奇人生...






关于上海,一直有个流传的故事:一个女生问地铁口卖栀子花的老太太,“阿婆,侬年纪噶大了,怎么还出来卖花呀?”,老太太狡黠一笑,“你不懂,今生卖花,来世漂亮。”



有人说这是“最”旧上海的描写,自信、享受、小资,却确实是那一代人的回忆。“栀子花、白兰花,五分洋钿买一朵……”



随着吴侬软语的叫卖声,常引得那时的小姐、太太们纷纷驻足,在斜襟旗袍上挂一朵白兰花,既能闻到花香也能赏得花茎。


方阿婆13岁从扬州来上海,退休后在人民广场卖花近三十载。现在已经80多岁的她说:“在家闲不住,出来卖卖花,和人打打交道。可能是闻了花的香味才这样的。花能让人开心。”


每天早上6点,方阿婆总坐在小板凳上,低着头挑着花。一串精细动作,瞬间出现一枚漂亮的花坠子。5月卖茉莉玉兰,一直要卖到10月份。



很多母亲带着女儿来买花,母亲们忆起这一缕童年的花香,会告诉孩子:“妈妈小时候也经常戴这个花。”


方阿婆将花串手镯轻轻戴在小姑娘手腕上。叮嘱道“茉莉花不要碰水噢!回去喷点水,更好看!睡觉前,花用毛巾包一包,放在冰箱里!勿会坏脱的。”



在上海,像方阿婆这样的卖花婆婆还有很多。


而现在每每到花季,地铁口、地下通道、街边仍可以看到收拾的干干净净的老太,脚边摆一只篮子,蓝布上整齐摆放着细线穿好的白兰花,有的老太在衣襟上、甚至鬓角旁都别一只,远远就闻到阵阵淡香。



这群80多岁的卖花姑娘,活成了这个城市最美的一道风景。






你现在还在用钢笔吗?白纸上,手握一支钢笔流畅划过,记录下了文字,也记录下岁月中的点滴心情。


曾几何时,年少的那支钢笔,是最文艺又最庄重的梦想。



而如今,钢笔开始淡出我们的视线,修钢笔的工匠们更是纷纷改行。


但是在上海,仍然有一位老人,坚守钢笔修理师这个行业65年。他叫施天水,是上海滩最后一位“修笔匠”。



施天水的修笔铺子叫“天顺”,坐落在上海古旧的东新民路上。门头破旧,很不起眼。但是就在这家不起眼的小店里,施天水已经修好了60多万支中外钢笔了。


每天上午九点,83岁的施天水便走进这个不足六平米的小屋,颤巍巍弯腰进到自己的工作台里,开始他一天的工作。



一位顾客拿着待修的钢笔慕名而来,施水天一眼便认出是1946年的老派克钢笔。

施天水的顾客群中,有古稀之年的老人。他们步履蹒跚、辗转半个上海的距离,找到这家店铺,只为修好一支并不昂贵、但却满载记忆的钢笔。



也有电话联系的外地人,他们早就听说施老师傅修笔堪称一绝,等待着自己心爱的钢笔在他手下起死回生。他们甚至会连可能用到的工具,都一并寄过来。



四面八方而来的待修钢笔毛病各有不同,想要修好每一只钢笔谈何容易。在条件已经如此艰苦的情况下,施水天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一间小屋、一方桌台,满是他用来修笔的工具。就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下,60多万支钢笔通过这位老人化腐朽为神奇。



从写不出一个字,到能重新承载记忆。


施天水说,上海以前修钢笔的人有300多呢,后来陆陆续续少了,到现在只剩下我一人了,修了60多年了,还会继续修下去。



施天水修了一辈子的钢笔,一直都过得很开心。他说,他最喜欢的就是帮助别人,钱赚的多或者少对他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修了67年的钢笔,从来没有跟顾客吵架过。







葫芦爷爷,真名黄阿金,出自他手中的“葫芦娃”们,个个都是精品,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



钻研了30几年葫芦雕刻的葫芦爷爷,选择葫芦雕刻也是机缘巧合。有一次葫芦爷爷偶然买了两个葫芦,就突发奇想在上面做了点雕画,做好之后的成品被很多人抢着要。




“我一个朋友,他想种葫芦了,说他来种,我来雕。我们打造一个横沙岛的葫芦旅游文化。”在朋友的支持下,他的葫芦来源得到了保障。



多年前,有网友在城隍庙玩的时候看到过爷爷,在喧闹的街市上,爷爷的摊子很小也很冷清,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但是驻足的人很少。



但这完全不影响爷爷雕刻葫芦的心,他更像一个隐世高手,和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也应了那句话,你努力坚持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反过来拥抱你。



现在,只要葫芦爷爷出现在街头,就会被一圈游客围个水泄不通, 来自天南海北的人都折服在精湛的技艺之下,甚至有些人希望爷爷可以私人订制。 



爷爷说:“你不要刻意去追求什么东西,只要你在做,它功到自然成。”这就是葫芦爷爷教会我们的匠人精神,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事情上,努力做到极致。总有一天会以你喜欢的样子回馈给你。



卖花婆婆、修笔师父和城隍庙葫芦娃爷爷,他们已过耄耋,不一样的手艺,一样的坚守


几十年的坚持,他们才是上海真正匠人的样子!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里,让更多人知道吧!

友情提示:长按以下公众号二维码,再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再点击“关注”即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