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荐原创|“糟糕”的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区别!
馨语
中国的教育是一个永不退热的话题,这其中有对它的肯定,更有对它的抨击。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应试教育显得死板、缺乏活力,但是也确实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美国的中小学教育那么糟糕,然而美国的大学却非常厉害。人们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美国无论是科技还是人文的创新,都远远把中国甩到后面?为什么中国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惜花费重金将孩子送出国外接受教育?为什么美国基本垄断每年的诺贝尔奖?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原因。
现在国内教育追求的是精英教育,受到英美等国影响最深。美国拥有众多一流大学,然而大部分的生源是美国高中生。这些孩子童年时期却是各种“不务正业”、“荒度时光”,中学时数学都不一定算的对,怎么毕业就进入名校学习,成绩并不输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学子,综合素质噌噌噌的拔高似的,轻松愉快的毕业就业,成为社会栋梁!
这样奇怪的现象,美国教育究竟施了什么魔法?
今天我们就从20个维度一一看看与中国现有的教育有多巨大的差异,看看隐藏在这图表背后真正的努力!
美国学生年年都参加各类考试,基本一年7次左右,这些考试成绩综合下来会作为非常重要的录取入学考量标准。一次失手情有可原;两次失手也可以理解……多年的考试综合反映学生的成绩。
美国的考试目的在于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查漏补缺,以利于今后的发展。中国的考试则为一刀切,以一次高考来决定大多数学子的命运。
中国升学采取淘汰制;美国采取辅导制。
考试名校的4个维度:平时成绩、高考分数、申请文书、综合素质,这些都会要求孩子去从不同方面提升自我;反观中国,只是其中一个维度,四科成绩通过反复练习、背诵应用而获得分数,似乎只是对记忆与思考的考查,看的是脑子够不够用。
在美国,一个班的人数不超过30人,31个人就属于违反教育法,不同的是美国人看重的是诚信——自我信誉度,故不敢越雷池半步。
中国也会明文规定每班不超过45人,但许多学校班级人数平均60人之多。
美式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启发,把学生教到能不断提出新问题,鼓励自由发言。中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总结,把学生教到无问题,如果对教师的结论不同意会遭受批评,而在美国的课堂上则受到表扬。
美国学校宿舍设施配套更为齐全,学生学习环境基本从课堂延伸至宿舍。在中国,这样的宿舍应该是很难学的进去,很难思考学术问题吧。
美国高中生可以同时申请多所高校,如果满足条件,学校均会寄送offer,成为真正的双向选拔人才;中国更像配给制度,所有大学看似彬彬有礼,以先后顺序录取,最后学生都只能收到一所学校的录取。这样的机制实则阻止学生多方选择,更阻止了学校进步。
高中开始有几个大的转变,一是教室不再固定,像大学一样选课,然后根据课程去不同的教室,所以同学并不完全固定。课程分为几大类,每类完成多少学分(多少课程)就可以毕业。英文,数学,科学,社会科学,第二语言,美术,体育。因而并不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判定学生。
美国学生每年只有1000个小时左右在学校。上学时间短、课业负担少,这是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孩子有了更多的自由安排时间还能让孩子学习自己安排时间。
孩子早上八点上学下午两点就回来了。作业一般一个小时搞定,上课老师也趣味的带着同学们跳舞放松心情提高效率,玩扑克锻炼脑力。
“Happy,love and climax" -----开心,爱和轻松,这是很多学校对孩子们的希望,在课表上体验更合适淋淋尽致。
美式教育中,从潜意识就认为孩子应该融入社会,孩子的人格被尊重,以社会人的角色在学校中学习,因此在升学、就业中并不会有很大差异化,中国职业装、毕业穿着确是一大热门话题。
在美国,根本就没有课本这东西,有的只是老师的口头教导和同学们自觉的翻阅资料做学习笔记。
美式教育中,即便是教授也没有什么权威可谈,因为美国人不承认权威。在中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孩子刚踏入学校就知道老师总是高高在上,中国孩子盲目崇拜老师,觉得老师总是对的,中国的老师喜欢保持威严,不苟言笑。美国老师很喜欢和小孩一起聊天,是要好的朋友关系。
成绩在美国属于“隐私”。老师只给家长看自己小孩的成绩,不会公布全班的成绩。老师从来不会因为谁成绩不好而看轻那个学生,虽然对成绩好的难免更加喜爱,但也不会去打击成绩不好的。
美国人尽量让小孩多玩,提倡利用幼童的探索天性,通过让其接触大自然、认识真实世界,建立认知基础。多让幼童用五官感觉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用心去体会数字的意义,而不是只获得正确答案。他们认为幼童不能像大孩子或成年人一样抽象地学习,只有用真实世界的印象建立逻辑思维。
美式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水准参差不齐,在快乐童年观念主导下,小孩没学习压力,过度放任而导致很多学生不刻苦用功,对教育资源是极大浪费。
童年过多的压力,容易扼杀掉孩子的自信力、创造力、更多是是对这个世界探索的兴趣。
美式教育重视阅读而不要求背诵,因为广泛阅读可增加宽广的背景知识,开拓视野,丰富想象力;而背诵可能被前人思维所束缚而难有创新。
美式教育并不让学生做大量课题,而是通过探究性学习,对某个主题做较深入的学习。因为在学生对一个课题深入研究时,他需要翻阅大量资料,学习相关知识,思考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做实验,写论文,应对质疑和答辩。回过头来,不但经过阅读、写作等综合训练,而且所学的知识大大超出教科书范围。
美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放羊”,十分轻松,所以他们大多数喜欢异想天开,想象力无比丰富。
中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一种“填鸭”,辛苦的很,题海战术他们不怕,怕就怕那种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因为有的时候,他们确实转不过弯来。
ps:大的环境已然不能在短时期内产生显著改变,看了这么多的教育差异,作为家长并不应该感到无奈,而是要更重视孩子的教育,并非只专注于几门成绩的得失、兴趣班的多少,而是引导孩子更自主的去思考、去学习、去做他们可以做而有意义的事情,这些也是对家长提出了挑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
“寓教于游”为核心,“观世界”以建“世界观”。
如何关注 |
① 长按复制“微信号或灰色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 ② 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以上公众号的名字,即可找到。 ③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关注。 |
微信推出新功能啦!
升级到最新版本,
可以将微信公众号置顶。
欢迎把寓教于游公众号置顶,
方便您接收最新内容推送,
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错过重要信息啦。
点击本文章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
喂^_^看完了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