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殊节点《求是》杂志披露习近平内部重要讲话,该作何理解?

长安君 张玮 中央政法委长安剑 2019-03-18


开年之初,万象更新。


16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这篇文章是习总书记2018年8月24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的一部分。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新起点,即将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喜,亲历中美经贸磋商不断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等历史时刻——在当前特殊的时间节点下,公布此次内部重要讲话,意义深远。


如何做到全面依法治国?有3个关键——


第一,关键在党


为什么我国能保持长期稳定,没有乱?


近70年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共产党领导。



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大潮中,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是一个“重头戏”。讲话中,总书记开篇明义地指出:


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设立这样的机构,目的是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工作。


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政法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党站在高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当前,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都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法治领域改革面临许多难啃的硬骨头,迫切需要从党中央层面加强统筹协调。

 

比如正在进行的司法体制改革,既涉及关系每位政法干警切身利益的内设机构改革,更牵涉人民群众司法公众获得感的司法责任制改革。无论是政法机关权力配置还是执法司法创新机制,都不是某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乃至一个系统能够解决的。



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去年修改宪法,在总纲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正是在不断推进这一思想的制度化、法制化。


只有依规治党深入党心,依法治国才能深入民心。这既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应有之义,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总书记心里早就牟定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制定和修订了140多部中央党内法规,出台了一批标志性、关键性、基础性的法规制度,有规可依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下一步的重点是执规必严,使党内法规真正落地。


这个力度前所未有。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从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到惠及各行各业的改革红利,从依法纠正冤假错案到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党的“复兴号”列车正在以百倍动力引领全面依法治国在快车道疾驰而进。


第二,关键在人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将既定的行动纲领、战略决策、工作部署变为现实,关键在人。


尤其是领导干部!总书记指出:


领导干部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司法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


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十九大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立案审查调查的中管干部已达70余人,令人振奋的同时,也让人痛心。为什么党内这么多高级干部走上犯罪的道路?


长安君认为他们心中缺失了两样东西——


一是没有怕,对党纪国法缺乏敬畏之心。镜头前,我们看过太多太多的领导干部流下悔恨的泪水,为自己目无法纪的行为作出深刻忏悔。十八大以来首个被执行死刑的大老虎赵黎平,身为高级领导干部贪污、受贿坏事干尽,甚至公然持枪杀人,无法无天,心中早无半点党纪国法,最终受到法律最严厉的制裁。



二是没有爱,对人民群众缺乏热爱之情。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前不久中央严厉问责的秦岭别墅事件,时任陕西相关负责人,但凡心存人民,良知中尚念秦岭一方碧水蓝天乃人民之福祉,决不会对触目惊心的毁坏环境常年无动于衷!


这些教训都充分说明,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更应当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严守法治底线,成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带动和示范,而非梗阻与耻辱。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怎样才算是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总书记指出:


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遵纪守法、捍卫法治,厉行法治、依法办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第三,关键在治


法治兴盛,社会昌盛,国家稳定。


特别是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延展的时代背景下,法治如何定分止争?关键在治。



在强国富民的道路上,法治一直是最有力的保障,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改革之治。


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列举了古今中外法治兴国利民的经典事例:商鞅变法使秦国跻身强国之列,最终统一六国;唐太宗以奉法为治国之重,一部《贞观律》成就了“贞观之治”;甚至3000年前的一部成文法《汉谟拉比法典》推动古巴比伦王国进入上古两河流域的全盛时代。


二是社会之治。


迈入新时代后,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更加迫切而具体,评价标准日益严格而多元。


比如屡屡成为民生痛点的疫苗事件,已经超越医疗卫生领域而越来越成为法治事件、公共事件。以人民需求为导向,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痛点、难点为切入口,沉疴下猛药,非常出重典,综合立法、执法、司法等全流程手段,努力破解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三是国际之治。


中国走向世界,负责任大国参与国际事务,必须善于运用法治。


当前,世界格局深刻调整,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之下,更需要我们强化法治思维,善用法治手段。比如,去年年底成立的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正是适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时代趋势,改革知识产权审判格局的重要举措。再比如,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我们坚持WTO框架原则,在国际法框架下维护国家利益。法治越来越成为人类的基本共识,运用司法手段维护国家利益也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我们前面。


奉法者强则国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航程离不开法治的守护,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法治的力量。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嘹亮号角下,更需要坚定方向,保持定力,久久为功。



大江流日夜,我辈站潮头。在伟大思想的指引下,法治中国必将迸发出无限生机活力,续写更大辉煌!



总书记在文中还进一步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工作布局、重点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有十个方面,长安君抄录在此:


一是坚持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


二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三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四是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五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六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七是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八是坚持处理好全面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


九是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十是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还不知道这些事?快戳蓝字

中美贸易摩擦曙光渐明,下一步中国该怎么办?

没时间相处,来不及吵架,无数次被放鸽子,这样的感情你能接受吗?

北京交通大学爆炸事故原因公布,12人被追责

总书记慰问基层干部群众,为何第一站选择北京市公安局?

公安机关扫黑成绩单:查处“保护伞”152人!

中国新拳王被问,“你的力量从何而来?”回答振聋发聩

美军舰通过台海 中国空军同日飞越巴士海峡远训

小学生奖状印广告,别让老百姓再说:早干嘛去了!

“退役军人被打”的虚假视频从何而来?细节曝光!

长春爆炸案告破:现场死者为嫌疑人,身患癌症悲观厌世

难以置信!监控拍下女童被拐全程,只用了60秒!

中央纪委驻财政部纪检组原组长莫建成一审被判十四年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长按下载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