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学生,刷脸进校,后疫情时代他们居然能这么干!
最近,福建厦门的中小学陆续复学了。
早晨,交警守护在校门口,引导学生安全过马路;中午,孩子在学校午餐;下午放学后还有延时服务。
李艳华的孩子在厦门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读书,从上学到放学,午餐工程、课后延时服务、对社会开放学校运动场所、校园安全共治共建 ,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一系列“微治理”,让她对孩子的教育感到安心和放心。
家长到学校食堂“监工”
李艳华家住厦门海沧区的万科城小区,孩子读六年级,每天中午会在学校午餐。
“我是家委会成员,到过学校食堂参观,还亲自品尝了学校的午餐,味道不错”李艳华说,学校会提前把一周的菜单发到家长群里,孩子吃什么,一清二楚,配餐方案由专业的营养师来确定,饮食健康有保障。
在厦门市海沧区,有设置食堂的学校,都像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一样推出“午餐工程”。每个月,教育与食安部门对食堂、食材组织抽检,还不定期邀请家长到食堂“监工”,共同监管打造安全放心的“午餐工程”。
海沧区的“午餐工程”每餐10元左右,政府对家庭困难学生每餐给予6元补助,确保每个家庭负担得起。目前,“午餐工程”已在海沧区试点,并全市推广,服务学生5.7万余名。
“午餐不只是让学生吃饱、吃好,学校还在用餐过程渗透了教育。”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副校长蒋承忠介绍,学校利用《我身边的食品安全》这份教材,在小学四年级试点,将用餐礼仪、文明用餐、健康用餐作为教育内容,学校每周都要评出文明餐桌,评比标准包括是否做到饭前洗手消毒、餐桌是否干净、是否光盘等,获得这一荣誉的十名成员会得到学校食堂自制的蛋糕作为奖励。
李艳华说,“孩子在学校文明用餐,回家来也显得更加有教养。”
在经历了属于春天在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厦门91所学校3.8万名初三学生也回到校园上课啦,前期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线上启动云监管,线下入驻校园首餐监厨、驻点监管,指导学校食堂做好食材采购、加工制作、排队用餐、错时用餐等一系列供用餐环节,继续让学生在校园里吃得放心。
“延时服务让我太省心了!”
近年来,放学“四点钟”现象及其衍生的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年轻父母和整个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厦门2018年出台《推进小学和幼儿园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实行课后延时服务,解决了家长后顾之忧。
“我下班到家后,孩子才回来,而且他在学校就把作业写完了,延时服务让我太省心了。”厦门五中三年级六班小王的父亲王华说,“除了完成作业,孩子还能参加学校合唱团的活动。”
王华是一名现役军官,孩子所在班级四十四名学生,有三十多个参加了课后延时服务。厦门五中延时服务,以托管为主,特色服务为辅,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完成作业,此外每周有两天时间,参加托管的孩子,还可以参加学校城市少年宫在舞蹈、合唱、机器人编程、“足篮排”体育运动、书法、美术等兴趣项目。
厦门五中校长林雄伟说,“我们的延时服务,在做好基本保障的基础上,尊重孩子的个性选择,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得到更全面的教育。”
在厦门,课后延时服务坚持公益性和非盈利性,全市建立了政府、家长成本合理分担的机制,小学、幼儿园托管服务费指导标准分别为每生每月50元和60元,家庭困难学生享受费用减免,收支差距由政府承担。实施弹性接送制度,夏令时段结束时间为18点30分,冬令时段结束时间为18点。家长登陆市民卡APP,即可完成报名、缴费。各个学校结合办学特色,开展多样化延时服务内容,有的组织开展体育、美育、科技等兴趣小组活动,还有的学校利用社区书院开展“四点钟学校”等活动,深受学生欢迎。
目前,全市共有300多所小学、幼儿园,5.7万多名学生申请参加课后延时服务。复学后,原来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在小学将陆续适当开展课后延时服务。
学校体育场对市民开放,“刷脸就能进”
说起厦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这一为民办实事项目,不少市民竖起大拇指点赞。
云顶学校位于厦门市思明区的云顶山北麓,是厦门首批对市民开放的校园之一。目前像云顶学校这样,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还有厦门金尚小学、第五中学等多所学校。
体育场设立饮水机和球架,市民可免费取用
据厦门市体育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为了确保学校教学和安全,校园场地开放和教学区域之间设置了硬隔离,仅在晚上6点半到10点间弹性开放,厦门居民在“i厦门”或“厦门健身”上传个人正面近照,由公安部门审核实名认证后,即可刷脸进场健身。2019年,厦门市政府出台《进一步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的通知》,截止目前,全市超过14万市民注册参与。全市经评估,符合开放条件的114所中小学,力争今年内全部对外开放。
校园共治,“朋友圈”里都有谁?
校园安全须臾不可松懈。扩大校园共治“朋友圈”是厦门市的一贯做法,自2000年开始连续20年派出近4000人次优秀政法干警担任学校综治副校长,2019年修订印发的《厦门市中小学校综治副校长工作规范(试行)》,进一步压紧压实综治副校长安全防范主体责任。
“这里是老城区,以前学校门口只有一个单行车道,一到上下学时,就要堵车”厦门同安区祥平派出所民警、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综治副校长洪温福说对学校周边的交通状况了如指掌。
考虑疫情防控期间私家车接送学生增多,进校门测体温可能造成滞留。学校和交警、派出所打出开放多个校门、错时放学、增开汽车通道等“组合拳”,成立“联盟志愿者服务队”,一批家长志愿者、教师、学校保安,每天在学校门口引导文明通行。
市公安局依托“雪亮校园工程”建设,提前做好校园周边道路交通优化改善,适当延长已有限时停车区域。厦门全市所有校车100%安装GPS定位装置,并纳入实时监控平台。利用视频及电子围档技术,试点应用电子手环共享学生位置信息,实时联通家长,实现即停即接;一校一案设立接送车辆蓄车区,因地制宜推行30秒、1分钟限停举措,减少接送车辆停靠等候时间,将学校周边早晚高峰时段平均车速提升了近7.5%,实现了治堵与便民的“双赢”。
一个学生背后就是一个家庭,
无数个像李艳华这样的家庭单元
串联起整个社会
在这个特殊时期的开学季,
春光无限好,
厦门市的校园治理样板继续守护着
莘莘学子们的书声琅琅,
加油吧,后浪!
声明:本文转自厦门政法,在此致谢!
还不知道这些事?快戳图片▼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