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白天打完仗,夜里抢遗体!”他讲述最难熬往事,突然开口唱歌
导语
长安君(ID:changan-j):8月1日是第95个建军节,节日前夕,河南省信阳市司法局对系统内三名年近90的老兵进行了一次走访,听这些耄耋老人讲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山河日新,国力日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和平安乐的生活,一寸山河一寸血 ,历史不容忘却。他们的故事,从未远去——
“这么多年,他一直不肯带我们回老家……”
“我父亲的脚从朝鲜回来就这样了,因为在战场的坑道中呆了太久,得了湿疹,治了很多年,也一直没办法。”胡培林是他的小儿子,也已经五十多岁,他指着父亲乌黑肿胀的双脚,有些伤感。
“有什么就问我吧,我父亲的耳膜在战场上也被震坏了,你们讲什么,他听不清……”
朝鲜战争爆发那年,胡哲刚刚十七岁,是浙江台州一名年轻的村干部。看到征兵通知当天,他就带着同村十几个年轻人,到部队去了。
没有想到的是,入朝的第三天,就牺牲了好几人。
风呼呼地刮着,雪簌簌地落着,衣衫单薄的志愿军,背着厚厚的行军背包,正艰难行进。从小生在南方的胡哲有些不适应,他不知道还要走多久,自己的手和脚,已经开始麻木。
“隐蔽!”
随着一声暴喝,接下来就是呼啸而过的飞机和气流,炸弹一个接一个投落、爆炸,震得他们脑袋嗡嗡直响。来不及反应,机枪扫射像是密集的雨点,狠狠打落在众人身上。
胡哲趴在地上,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回过神来,背上的行囊已经被彻底打碎,他的身后,是大片大片的殷红。
到处都是残肢,他带来的十几个年轻人,一瞬间少了好几个!
“父亲只记得当时哭得发不出声音,是被人拖着离开的,从那以后,家乡就成了他不敢去碰的地方。”
后来在一次次战场的正面交锋中,十几个跟着胡哲一起来的年轻人最终全部牺牲,只有他一人回到祖国。可是胡哲再也回不去了,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家乡中等着他们一起回去的那些亲人们。
1957年,胡哲从朝鲜回国,刚刚23岁的他,又在部队继续干了很多年,直到50多岁转业,被分配到信阳市司法局工作。
“父亲是从部队出来的,转业后他也把军人那种服从指挥、攻坚克难、完成任务的精神融入到了新的工作中……”
老人的一生,都在奋斗,司法行政系统的工作,让他找到了新的目标。他带着融入血脉的忠诚之魂,褪去戎装,延续忠于使命的军人精神,为社会平安和谐添砖加瓦,默默奉献,直到离休。
现在,胡哲安静地坐在沙发上,面前的茶几被各种荣誉摆满,除了军功章,也有在单位工作获得的奖章。看着曾经的一切,他目光温和,不再言语。
“小的时候,我和两个姐姐总是喜欢缠着父亲给我们讲战争中的故事,每一次,他都讲不下去,那些记忆太血腥,他不愿一次次去回忆……”胡培林看着自己的父亲,声音低沉。
知道自己家乡在浙江以后,胡培林和两个姐姐一开始还会问父亲,为什么不带他们回去看看?每一次,胡哲都会发火,后来是长久的沉默。时间久了,家乡的事情,没有人会再提。
从朝鲜回来后,胡哲的脚上落了伤,耳朵也不再好使。
“那天死了很多人,父亲在战场上背伤员,他背着一名受伤的战友一直跑,刚刚看见安全区,一枚炮弹在他身边不远处爆炸了,父亲被震得飞了出去,起来后脑子嗡嗡响,左耳不停在流血,什么也听不见了。”
后来才知道,胡哲的耳膜被震坏了。而他背上的伤员,也早已经死去多时,胡哲身上的棉衣湿漉漉的,被伤员的鲜血浸透。
“战争太残酷了,一想到那些牺牲的战友,父亲不愿意给我们讲,也讲不下去……”
胡培林说,他记忆里唯一一次回老家,是在自己七岁时,收到了爷爷病危的电报。胡哲带着他们,从河南到浙江,一路辗转颠簸,整整走了四天,赶回去才知道,爷爷三天前就不在了。
他们终究没能见上老人最后一面。
客厅里,老人一直安静地坐着,面带微笑,他听不清大家在聊什么,但是很开心。面对众人,胡哲依然坐得笔直,眼中充满热情。
“父亲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很善良,也能温暖到身边的人。”胡培林说,父亲将这份温暖和热爱,同样带到了工作中。
成为一名司法行政战线的士兵后,胡哲一直在用情、理、法向百姓传递、传达、传输司法的温暖。在父亲的影响下,胡培林也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律师。
“他现在过得很幸福,战争很残酷,所以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学会热爱生活。”胡培林看向父亲,那个从战场上走下来的老兵,也在专注地看着大家。
对面客厅的墙上,身穿军装照的胡哲英俊挺拔,目视前方。
“被打死了也不后悔,牺牲了是烈士,活下来就是英雄!”
岳从林早早地等在自己院子里,身子骨依然很好。从部队回来后,他一直坚持锻炼身体。
他是四川人,讲起话来语速很快,也很精神,满口的川味。转业后,他选择留在了驻地信阳,被分配到信阳市司法行政系统。
在司法行政战线上,他展现了一名军人的铮铮铁骨和赤诚丹心,为自己的事业谱写了新的华章。
“一时是兵,一辈子都是兵,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从前的荣耀战功,激励他再起潮头,不仅把自己交给部队,而且将自己的子孙后代都交给了部队,家里祖孙三代军人。儿子从部队转业后,同样选择了父亲曾经奋斗过的地方,成为信阳市司法局强制戒毒隔离所的一名政法干警。
刚满十五岁,岳从林就报名参军,来到了朝鲜战场,而他所在的连队,曾经参加了上甘岭战役。
提到上甘岭,岳从林笑得很苦涩。
岳从林回忆,当时连队四十多人,冬天只有一双新棉鞋,连长把大家集合在一起,挨个检查身体,最后将棉鞋给了一名身子骨最弱的小战士。
“当时天冷啊,武器被冻得没法用,我们就把棉衣里的棉花套子呀,一点点取出来,自己做成枪套。好多人的身子,也就冻得落下毛病了。”
而这些,都不是最难熬的。
蜈蚣、蝎子、蛇,还有各种毒虫……在地势复杂险峻的山上,除了要躲避美军的轰炸,还要躲避他们培养的毒虫。
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很多人被咬伤后,只能眼睁睁地等死。
天上有飞机,地上有毒虫,在敌人的层层封锁下,他们一度被逼入绝境。
在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后,美军的飞机越来越嚣张,甚至开始贴着地面飞行。几十架飞机低空滑过,烟尘过处,刮倒一片林木。燃烧弹经常一个接一个地丢,山炸平、树烧光,嚣张的气焰弥漫在整个战场。
“后来他们嚣张惯了,就开始大意,那就到了我们志愿军反击的时候啦!我们用步枪,用手榴弹,直接就把他们打下来,打掉几架后,他们就不敢低飞,也不敢小瞧我们啦!”
讲到这些,岳从林很兴奋,眉宇间又回到了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他的眼睛里闪烁着赤诚与热爱,好像在岁月的流逝中从未被抹掉。
“白天打完仗,夜里我们就去抢战友的遗体,牺牲的战友要带回来。”岳从林眼里闪着泪光,“明知道,上去就是牺牲,我们还是要冲,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被打死了也不后悔,牺牲了是烈士,活下来就是英雄!”
岳从林慢慢站起来,抚摸着自己的旧军装,声音铿锵有力:“和平是拼出来的,幸福是打出来的!”
再次坐下后,他很开心,突然开口唱歌,那是一首朝鲜反战歌曲,歌词大意是: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我们不要战争,我们反对侵略,谁要欺负我们,我们就战斗到底……
多年后,老人站在电视机前,泪流满面……
他说,战场上有英雄,更多的,是已经牺牲了的无名英雄。
姚洪勤祖籍是安徽的,从参军入伍第一天,他就将自己交给了部队。转业后,他留在了驻地信阳,在这片新的土地上继续耕耘奉献。分配到信阳市司法局工作后,新的岗位,新的战场,多年来,他从未懈怠过,充分发挥军人优良作风,做到“角色转换,初心不改”。
过去,捍卫河山故乡,荡气回肠,现在,献身司法行政事业,光芒万丈。
纵然时光荏苒,角色转变,他依然初心不改,继续前行!
经历过战场的淬火锤炼,回到地方后,他带着军人的那份铁血与果敢加入司法行政队伍,将自己化成了一颗法治精神的种子,播撒在了这片孕育万物的广袤大地上。
虽然是通信兵,姚洪勤却差点留在战场上没能回来。
那天收到通知,让营长到团部开会,姚洪勤就跟着一起,负责护送。
他们走得很小心,一路上也很顺利,但危险还是来了。
在穿越交通战壕时,敌人的侦察兵已经锁定二人的位置。
“轰!轰!轰!”
刚走出战壕没多久,敌人的炮弹一排排地追了过来,身后的火药味和爆炸声紧跟在两人身后。
“当时什么也顾不上,也没有功夫去想其他的,就是被营长拉着一直往前跑,拼命地跑!”
姚洪勤和营长跑了一路,炮弹在身后追了一路,直到他们翻过前面的山头,敌人再也看不到两人,这轮疯狂的轰炸才结束。
虽然早早经历了生死,可是在当时,他们毕竟只是一群刚刚十七岁的少年。姚洪勤说:“不打仗时,我会想家、想亲人。”
1953年停战后,中美双方仍在对峙,谁也没有撤军,但是战场上随处散落的尸骸,却得到了短暂的安宁。
“有的人被打成几截,重新拼到一起,用白布裹上,牺牲的战士们被重新挖出来,再次聚在一起……”
在战争初期,牺牲的志愿军们被就地掩埋。终于等到停火的这天,昔日的战友将他们一一找到,放在一起,送往朝鲜的烈士陵园统一安葬。
多年后,姚洪勤在电视上看到志愿军烈士遗骸被接送回国的消息,那一天,他站在电视机前,泪流满面:“回来了,你们终于回来了……”
现在,三名老人都已远离战场且工作多年,在每一个平凡的午后或者傍晚,他们会和所有的退休老人一样,被儿女搀扶着,出来散散步、看看花。曾经战火硝烟的战场上,有他们关于生死和鲜血的记忆,而今司法行政事业的宏伟蓝图中,有他们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多年后,我们可以骄傲地告诉所有和他们一样的老人们:这和平盛世,如你们所愿!
摄影:李为胜
声明:本文转自司法部(ID:sfb_sifabu)、河南省信阳市司法局,在此致谢!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