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师中的大师 信仰中源泉 学会如何管理自己

陈博雅 知音驿站 2019-08-28

知音驿站今日目录


      可亲可敬的家人,请您先点击上面蓝字“知音驿站”,关注后就可以免费收到今天的八篇图文,谢谢

1. 镜头下的谜2. 【怪事】一个冻死在棉花堆旁,一个饿死在烧饼堆前!3. 共同努力让世界更美好4. 大师中的大师 信仰中源泉 学会如何管理自己5.真教育是培养学生对世界陌生 并引领他走在回家的路上6.猿猴变人学说的错误(张郁岚博士)7.《铁证待判》第八章 大前题8.《圣经》的预言(里程 博士)


    亲爱的弟兄啊,我愿你凡事兴盛,身体健壮,正如你的灵魂兴盛一样。




——感谢阅读——




《你忙吗?》最近因为忙的顾此失彼,不能不想到管理自己。怎么管理?所谓的管理学大师多如牛毛,让人眼花缭乱,六神无主。

 

使徒保罗写下: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9:27)”由此可见,管好自己非常重要!

彼得 • 德鲁克(Peter F. Drucker,1909.11.19 ~ 2005.11.11),现代管理学奠基人,被誉为管理学鼻祖,大师中的大师早就从社会、信仰和人性的视角来观察、研究解决问题。他认为,左手抓管理,右手抓信仰,只有将组织的有效性和正确使命两者平衡,才能给人类带来真正的福祉。

德鲁克一针见血的写道:只有在对上帝的信仰中,人才能不绝望。罪的反面不是德行,是信仰。信仰是认信,相信在上帝的里面,不可能的能成为可能,在祂的里面,时间与永恒合一,生与死都是有意义的。信仰是知识,认为人是被造物 —— 不是自主的,不是主人,不是目的,不是中心 —— 然而却是要负责任和自由的。人只有承认靠自己在根本上是孤独的,才能接受上帝的拯救,相信上帝总是与人同在的,甚至直到我们死亡的时刻。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人生哲学,正如克尔凯郭尔所说的“我们时代的人们都不在信念之处止步,而是径直前行。”我们行色匆匆,都在为自己的目标奔忙,如果没有信仰的力量,我们回头时可能又会陷入绝望。从德鲁克那里,使我们看到信仰如何支撑起他前行的步伐,一路上充满希望。

德鲁克的理论无论政界、商界宗教还是非政府、非营利组织都在学习。在将近九十六个春秋的生涯中,他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好的管理如何能够将团伙变成团队。


英特尔总裁安迪 · 格鲁夫、微软创始人比尔 · 盖茨、通用电气杰克 · 韦尔奇、中国海尔的张瑞敏等企业家都深受德鲁克的影响对人类和社会都作出了卓越贡献。这位管理学大师的研究归宿,不仅帮助了著名企业家,且揭示了活力的源泉和意义究竟是什么。

 一粒灰尘发现,我们有人的信仰常是听给别人,以指责对方为目的。而耶稣说:“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太7:3)有人“不按规矩而行,什么工都不做,反倒专管闲事。(帖后3:11)”有人“习惯懒惰,挨家闲游;不但是懒惰,又说长道短,好管闲事,说些不当说的话。(提前5:13)”正当那时,有人将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搀杂在他们祭物中的事告诉耶稣。耶稣说:你们以为这些加利利人比众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这害吗?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从前西罗亚楼倒塌了,压死十八个人,你们以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吗?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路13:1-5耶稣从开始宣传上帝国的福音时就说:“日期满了,上帝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1:15

德鲁克谈信仰:“只有通过绝望,通过苦难,通过痛苦和无尽的磨练,才能达至信仰。信仰不是非理性的、伤感的、情绪化的、自生自发的。信仰是经历严肃的思考和学习、严格的训练、完全的清醒和节制、谦卑、将自我服从于一个更高的绝对意愿的结果……每个人都可能获得信仰。因为每个人都知道绝望。”

 

“主虽然以艰难给你当饼,以困苦给你当水,你的教师却不再隐藏,你眼必看见你的教师。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听见后边有声音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赛30:20-21)”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b01206k1t9l
    德鲁克
一九零九年出生于匈牙利从小受家庭熏陶,也是形式上的路德宗信徒,直到三十、四十岁时,在绝望时真正转向基督,把信仰与其管理理论结合,创造了管理学的革命并祝福了无数企业和人类

 

对人类社会影响最重要的社会现象是什么?根据他的判断,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不是电脑和互联网的流行,也不是任何别的,而是二十世纪公司的兴起,还有二十世纪下半叶大型牧养教会的发展。《Christianity Today》杂志专访德鲁克,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他的注意力,为何在晚年的时候从公司转向了教会?德鲁克的回答是:就我所知,恰恰相反,我开始对管理感兴趣,是因为我对信仰和制度的兴趣。

德鲁克认为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本身都不是目的,它们都是服务于高于社会存在的上帝意志的工具,其中的人不是为了达到社会目的的工具,恰恰相反,社会被上帝用来实现祂赋予人的使命。

 

大师的眼中,仅仅定睛于社会本身是不够的,因为社会的生命活力不来自人自己的智慧和爱心,更重要是来自造物主。因为人自也是被造物。这看问题的立场显然来自一种更为广阔的世界观,超出了社会和自然环境,关系到一切的本源。

“正是在《旧约圣经》中,‘上帝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然而,没有创造这一切的上帝的灵,被创造的便是虚无。而人特别的任务——他自身的使命和目标——就是在这样的创造中彰显造物主,使物质表现灵魂。”德鲁克在一九九三年出版的文集《生态愿景:对美国状况的反思》(The Ecological Vision: Reflections on the American Condition)中这样写道,这本书称得上一位社会生态学家的宣言。

 

德鲁克之所以能够坚持不懈的争取做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正是他对创造主——而非人和社会——的信靠。人只有具备了纯真的信仰,才能成为真正的基督徒,从而开发出上帝旨意的宝库。

 

“当上帝造人的日子,是照着自己的样式造的,并且造男造女。在他们被造的日子,上帝赐福给他们,称他们为人。(创5:1-2)

 

所以人是上帝的杰作,是社会的主演,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对人的尊重贯穿了德鲁克大半生的言论,九十二岁的德鲁克在《哈佛商业评论》一篇题为“他们不是雇员,他们是人”的文章中指出:对于任何组织而言,“伟大的关键在于寻找人的潜能并花时间开发人的潜能。”如果失去了对人的尊重,这里的开发潜能很可能被理解成仅仅为了组织的绩效而把人视为使用的工具。只有恢复对人的尊重,才可能真正把人的才能释放出来。

所谓的人,是他所信仰的创造主所赋予的生命,人之所以有尊严有才能,是因为人乃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所造,这形象不在于人的长相,而在于人的灵魂,正如德鲁克在《生态愿景》中所说,“没有创造这一切的上帝的灵,被创造的便是虚无。”

 

德鲁克寻找人的潜能并花时间开发潜能,实质上这就是舍己牺牲的表现,组织的建立,不论是组织本身还是其中的带领者和成员,都需要奉献自己的生命和时间。

 

为了帮助每个生命都能够彰显出爱的才能,也就是德鲁克在他的那本社会生态学家宣言中申明的:人特别的任务 —— 他自身的使命和目标 —— 就是在这样的创造中彰显造物主。

统计学显示的规律任何组织不可能找到足够多的 ‘优秀人才’,所以,一个组织唯一能够在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中成为杰出的途径使现有的人力资源产生更多的能力 —— 即通过对知识工人的管理,从而产生更大的生产力。在德鲁克看来,从这样的维度看待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不仅不流于理想化,其实可以解决一个非常普遍的现实难题。让凡人做非凡之事。

 

作为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的思想几乎涉及到管理学的方方面面,现在我们熟知的许多管理理论的概念都是他首先提出来的,如营销、目标管理和知识工作者等。菲利浦 · 科特勒说:如果人们说我是营销管理之父,那么德鲁克就是营销管理的祖父。

德鲁克导师留给人们的宝贵精神:

除非能积极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不去做。
管理是一种实践,不是理论。
想想我如何贡献,造福这个社会。

 

德鲁克的五项主要习惯

五项主要习惯”这是领导特质论的主要流派。德鲁克指出,有效的管理者具有不同的类型,缺少有效性的管理者也同样有不同类型。因此,有效的管理者与无效的管理者之间,在类型、性格及才智方面,是很难加以区别的。有效性是一种后天习惯,可以学以致用,必须靠学习而能获得。

 

他认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以下五项主要习惯:


◆ 1.善于利用有限的时间

时间是稀有资源,没有弹性,无法调节、无法贮存、无法替代。时间一去不复返,因而是最短缺的资源。而作任何事都要耗费时间,因此,一个有效的管理者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珍惜并善于利用有限的时间。

 

记录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时间,集中自己的时间,减少非生产性工作所占用的时间。这是管理有效性的基础。

 

◆ 2.注重贡献和工作绩效

 

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贡献是指对外界、社会和服务对象的贡献。只有重视贡献,才会想到顾客、想到服务对象、想到病人等,只要想到,其所作所为就会考虑是否为服务对象尽了最大的努力。有效的管理者重视组织成员的贡献,并以取得整体的绩效为己任。


每个组织不可缺少三个主要方面的绩效:直接成果、价值的实现和未来的人才开发。企业的直接成果是销售额和利润,医院的直接成果是治好病人;价值的实现指的是社会效益,如企业应为社会提供最好的商品和服务;未来的人才开发可以保证企业后继有人。一个组织如果仅维持今天的成就,而忽视明天,那它必将丧失其适应能力,不能在发展的明天再生存。


◆ 3.善于发挥人之所长

有效的领袖应注重用人之长处,而不介意其缺点。对人不问他能跟我合得来吗?”而问他能贡献些什么!,也不问他不能做什么?而问他能做些什么!。有效的管理者择人任事和升迁,都以一个人能作些什么为基础。

 

◆ 4.集中精力于少数主要领域,建立有效的工作秩序


有效性的秘诀在于专心,有效的管理者事必先其所当先,而且专一不二。因为要做的事实在太多,时间毕竟有限,而且还有许多时间非自己所能控制的。因此,有效的管理者,要善于设计有效的工作秩序,为自己设计优先秩序,并集中精力坚持这种秩序。

 

◆ 5.有效的决策


领导者的任务繁多,决策是特有的任务。有效的领导,做的是有效的决策。决策是一套系统化的程序,有明确的要素和一定的步骤。一项有效的决策常是在议论纷纷的基础上作成的,而不是在众口一词的基础上作成的。有效的领导并不太多的决策,而出的决策都是重大的决策。也要看正当的决策是什么,而不是人能接受的是什么。

德鲁克关于有效管理者的格言
卓有成效是一种习惯,是不断训练出来的综合体。
有效的管理者用人,是着眼于机会,而非着眼于问题。
有效的管理者坚持把重要的事放在前面作,每次只作好一件事。
管理者的一项具体任务就是要把今天的资源投入到创造未来中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k01650ko3ez
    “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圣经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才是人的说明书,涉猎方方面面。

 

比如“你们要爱惜光阴,用智慧与外人交往。(西4:5)”人作任何工作都要耗费时间稀有的资源时间,没有弹性,不能调节、无法贮存、无法替代一去不复返,所以“要爱惜光阴,用智慧与外人交往”,善用有限的时间

 

“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2:4)”若是工人,不要单顾赚钱,也要顾及到用户。想到服务对象、想到病人,想到如何再完善。

 

“上帝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传3:11)”管理者也要善于发挥人之所长

 

专一也是《圣经》的教导,耶稣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上帝的国。路9:62惟独我的仆人迦勒,因他另有一个心志,专一跟从我,我就把他领进他所去过的那地;他的后裔也必得那地为业。民14:24)”“或作执事,就当专一执事;或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罗12:7)”或作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施舍的,就当诚实;治理的,就当殷勤;怜悯人的,就当甘心。罗12:8)”“专心是一种勇气,敢于决定真正该作和真正先的工作。“你持守这个为美,那个也不要松手;因为敬畏上帝的人,必从这两样出来。(传7:18)”《传道书》(12:12-13)说:“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上帝,谨守的诫命,这是众人的本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