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果壳四季 | 露凝而白秋渐浓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于公历9月7-9日交节。“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逐渐转凉。


咏廿四气诗·白露八月节

唐·元稹

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

叶下和秋吹,惊看两鬓毛。

养羞因野鸟,为客讶蓬蒿。

火急收田种,晨昏莫辞劳。



“白露是整个秋天最好的时辰,在这样的时辰里,秋才有了诗的味道。”


诗意来自美好,古人对白露的描写也非常多,《诗经》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苏轼说:“白露横江,水光天接。”白居易说:“露似珍珠月似弓。”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无论是表达爱恋,还是思乡,抑或黎明和月升,白露,一身诗意。



夜间的露水会凝聚枝头草尖,晨起,清风拂面,自有一种凉意轻浸肌肤,又浸进心头。白露让所有劳累忙碌之人,即便独品一杯香醇,亦能得到陶醉;即便于山林漫步,亦有超然之感;即便在田间小憩,亦能体会生命辽阔。于此时节,常使人心怀宁静,感受初秋万象。




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

前五天,大雁准备开始迁徙,要飞往南方温暖的地方过冬。

二候玄鸟归

再五天,燕子从北方飞回南方。

三候群鸟养羞

后五天,鸟儿们开始为过冬储藏食物。



白露习俗


1.祭禹王

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渔民称其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规模最大,历时一周。

2.品白露茶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秋茶鲜,冬茶甘”的说法。白露时节的茶树,历经夏季的酷热,此时正是秋茶采摘的季节,因此也是品尝秋茶的好时候。

3.吃龙眼

福建福州民间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每逢这个时节,当地人家会在清早喝上一碗龙眼香米粥,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功效。

4.集“十样白”

在南方一些地区,人们会在白露日采集“十样白”,包括白茯苓、白百合、白扁豆、白山药、白芍、白莲、白芨、白茅根、白术、白晒参。这些草药可以煨汤,滋补身体。

5.品白露酒

处暑高粱白露谷,民间有酿白露酒的习俗,白露节气一到,家家用新产的稻谷酿酒,待客必喝,这样的酒温和味甜,称为“白露米酒”。


白露习俗多样,可以亲身感受节气的独特。



白露莫等闲

空中的云逐渐飘渺,气温渐凉。没有春的浪漫,夏的热烈,却有着秋的沉淀。一望无际的田野,金黄灿灿,层林浸染的山丘,将挂满枫叶。秋的沉静,也许是大自然带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在这个时候人们可以品尝到许多美味的秋季食品,比如柿子、葡萄、石榴、板栗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露被视为“白日升天”的象征,寓意着人们在这个时候应该努力奋斗,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这也体现了农耕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意义。农民常按照节气来从事农业生产,不仅包括了农业生产技艺和经验,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



日子在朝露中悄然流逝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愿你珍惜秋天的美好

开启新学期的探索之旅~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更多阅读


文案、编辑/俞瑶  图片/熊逸飞 责编/吴月佳
©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中国科学院大学

图书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果壳四季 | 露凝而白秋渐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