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果壳四季·夏至 | 处处闻蝉响

夏至


 夏至来源



夏至,夏季的第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太阳北行的转折点,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以后,白天越来越短,气温不断升高,将迎来一年里的最炎热的——“三伏天”。


夏至三候[1]




一候鹿角解。夏至之日阳气渐衰而阴气始生,鹿角感受到阴气后脱落。

二候蝉始鸣。雄性知了在夏至后感到阴气便鼓翼而鸣。

三候半夏生。半夏,一种野生中药草,在缓解伤寒症状和舒缓喉咙疼痛方面表现突出,在夏日中程之时,正是采摘其块茎的黄金期,而“半夏”之名也在提醒我们夏天已过半。


品鉴诗句



《夏至过东市二绝》

宋·洪咨夔

涨落平溪水见沙,绿阴两岸市人家。

晚风来去吹香远,蔌蔌冬青几树花。


当时,洪咨夔因触犯权臣而被弹劾,于是在家潜心读书七年。本诗描写了恬淡美好的田园生活, 尾联的“蔌蔌冬青几树花”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听觉写出了夏至的宁静静谧,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夏至民俗



(1)祭祀祖先——“夏至日,祭地祇,皆用乐舞”

古时夏至也被称为“夏节”、“夏至节”,夏至日正值麦收之后,自古以来,就有在夏至时节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的习俗。直到今天我国某些地区仍会在夏至前后举办“过麦芒”活动以庆祝丰收。[2]

(2)夏至吃面——“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冬至馄饨夏至面”。面条品种较多,南方有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北方有打卤面和炸酱面等。[3]

(3)消夏避暑——“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

夏至日,妇女们会互相赠送扇子和粉脂借此消夏避暑,防止生痱子。[3]



推荐图书



《夏》

作者:许大雷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馆藏地:雁栖三层北区流通阅览书库

索书号:I247.57/2044/1-2


晋南,山西南部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东,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许大雷的长篇小说《夏》是一部聚焦于中国晋南地区的作品,展现了作者对文明、人性和小说特征的自我挖掘,体现了探索性写作的特点,体现了作者对河东这片土地及其人民的长期关注与思考。自出版以来受到国内文学评论家的广泛赞誉,其具有的大思想和大气象,深度演绎了中国人的正能量和华夏文明的精神气韵。



参考文献:

[1] 李美凤. 节气文化在“生活四艺”产品中的设计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1.

[2] 冷峻.夏至习俗花样多[J].农村百事通,2018(12):54.

[3] 王恒苍.夏至: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J].养生月刊,2022,43(06):497-501.



更多阅读

文案/覃慧珍  图片/网络  编辑/张博学  责编/崔志柔©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中国科学院大学

图书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