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四季·寒露 | 寒露惊秋晚 朝看菊渐黄
寒
露
节气知多少
寒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10月7日至9日。
寒
露
历史渊源
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95°,随着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继续南移,北半球地面接收到的太阳热量不断减少,气温进一步降低,露水因温度下降而变得更加寒冷,快要凝结成霜,因此这个时期被称为寒露。元代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与“白露”中的“露”都代表了水汽的凝结现象,但寒露时期的气温较白露时更低。我国民间有“露水先白而后寒”的说法,意味着在白露节气之后,露水由初秋的凉爽转变为深秋的寒冷。寒露节气标志着白昼逐渐缩短,夜晚变长,日照时间减少,热气逐渐消退,寒气渐生,昼夜温差较大。
寒
露
三候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01
一候“鸿雁来宾”,《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鴈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通书》作来滨。滨,水际也,亦通。”当寒露节气到来时,鸿雁开始在天空中排成行阵,向南迁徙以避寒。古人将先到达的视为“主”,后到达的视为“宾”。那些从白露时节就开始向南迁飞的鸿雁,到了寒露时节,它们成为了最后一批迁徙的鸟类,并且它们抵达南方的时间也比白露时节迁徙的鸿雁要晚,因此被称作“宾”。
02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雀,小鸟也,其类不一,此为黄雀。大水,海也,《国语》云:雀入大海为蛤。盖寒风严肃,多入于海。变之为蛤,此飞物化为潜物也。蛤,蚌属,此小者也。”天气寒冷,雀鸟不见踪影,海边却出现了许多壳色和条纹与雀鸟相似的蛤蜊,古人观察到这一现象后,以为蛤蜊是由雀鸟变化而来。
03
三候“菊有黄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深秋来临,百花逐渐凋零,菊花开始盛开。
寒
露
农事
寒露时节,天气往往晴朗,白天温暖而夜晚凉爽,为秋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从寒露到霜降的这段时期,成为了秋熟作物成熟和越冬作物播种的繁忙季节。
在南方地区,农民们利用寒露节气的有利气候条件,加紧种植油菜、蚕豆等能够耐受寒冷的作物。此时,单季晚稻接近成熟,开始进入收割期,而双季晚稻则正处于抽穗和灌浆的关键时期,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在这一时期,农民们特别警惕“寒露风”的危害,这是一种秋季冷空气南下导致的显著降温现象,可能会引起晚稻减产,如瘪粒、空壳等,是南方晚稻生长期间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为了减轻“寒露风”带来的影响,可以采取施加有机肥料以增强作物的抗寒能力,以及加强灌溉以保持田间温度等措施。
在北方地区,寒露时节是玉米、红薯、黄豆、花生、大葱、山楂等农作物的收获季节,同时也是棉花采摘的高峰期,此外,也是冬小麦播种的关键时期。有农谚说“寒露种小麦,种一碗,收一斗”和“晚种一天,少收一石”,此时农户一般会全家出动,加快播种速度,以确保小麦的收成不受影响。还有农谚“九月寒露天渐寒,整理土地莫消闲”,提醒人们秋收之后,还有土地翻耕的工作要做。此时进行土地翻耕不仅有助于土壤的养护,而且可以通过夜间的低温将翻到地面的虫卵冻死,从而减少来年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寒
露
习俗
一、 登高
重阳节登高望远的习俗由来已久。鉴于重阳节经常紧随寒露节气而来,且寒露时节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进行登山运动,故而,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渐渐融入了寒露节气的习俗之中。登高象征着“步步高升”和“高寿”。同时,在寒露时节,许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季节。
二、吃花糕
寒露节气与重阳节时间相近,许多习俗文化也相互交融。吃花糕便是其中之一。花糕,又称重阳糕,其名称中的“糕”与“高”谐音,寓意“步步高升”。在寒露时节,人们食用花糕,既是对传统习俗的传承,也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三、饮菊花酒
寒露节气与重阳节时间临近,此时菊花盛开,为缓解秋季的干燥,一些地区有饮用“菊花酒”的传统,这一习惯随着时间流逝,也渐渐成为了重阳节习俗的一部分。菊花酒是由菊花、糯米和酒曲发酵而成,古代称之为“长寿酒”,其口感清新甘甜,被认为具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多种益处。
寒
露
诗歌
《池上》
[唐] 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寒
露
养生[1]
随着寒露节气的到来,天气从凉爽逐渐过渡到寒冷。依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人们在这个时候应该注重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在这个时期,由于人体汗液的蒸发速度加快,人们常常会遇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舌燥、干咳痰少,甚至毛发脱落和便秘等问题。因此,养生的关键在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参考文献
[1]陈鹏飞,张圣亚,许梦蕊.二十四节气之寒露霜降[J].绿化与生活,2023,(10):34-38.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更多阅读
文案、编辑/曹文娟 图片/Hippopx 责编/王艺霏©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中国科学院大学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