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谁,杀死了情景喜剧?

2017-04-25 壹娱观察 壹娱观察


(本文为“壹娱观察”独家首发,有需要开通白名单转载的公号请后台留言联系)


文/Karena

 

1993年,一位电视剧里名叫纪春生的无业青年瘫倒在了沙发上,当时的观众一定没有想到,这个定格可以在24年后重新在网络中爆红。而纪春生也成为了葛优演艺生涯中最经典的角色之一,这种经典存活在人们的记忆和笑声中,也存活于在网络上活跃的表情包里。

 

《我爱我家》中的剧照姿势——“葛优躺”多年后意外走红


自《我爱我家》开始至《爱情公寓》结束,这是网络上对情景喜剧鼎盛时代的一个总结。曾几何时,我们在电视上随便播几个台就能看到至少一档情景喜剧,里面角色的生活很琐碎,也很精彩。现在,黄金档依旧热闹,只是换了一副模样。

 

很难承认,但情景喜剧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武林外传》成功了,但那已经是十一年前的事情。“如今没有人会耐心地写情景喜剧剧本了,宁肯写电影剧本也不会写情景喜剧剧本的”,当年的老白,演员沙溢在一次采访中感慨道。

 

如果你也曾经历过那个时代,在如今打开电视机的同时,你是否也会问一句自己,“当年如火如荼的情景喜剧,如今都去了哪里?”

 

情景喜剧的死循环:没人拍、没人买,也没人演了

 

在众多的电视剧节目中,中国的情景喜剧可能面临着比较尴尬的境遇,第一,情景喜剧是舶来品,第二,情景喜剧虽然场景固定卡司固定,但故事以单集形式呈现,没有很好的用户粘性,观众隔个一天两天看,对理解故事线的影响几乎为零。最后,情景喜剧比一般的电视剧需要编剧投入更多心血,才能呈现出非常密集的语言笑点,这非常考验编剧的能力。

 

1993年的《我爱我家》是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1985年,英达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戏剧系读书时,无意在电视中发现了一档掺有大量笑声的“奇怪的”电视节目,后来他才知道,这叫做情景喜剧。之后英达在毕业后和王朔商量,要把美国喜剧引进国内,“情景喜剧”这个名词就是直译自英语的“Situation Comedy”,因为当时的中国,谁也没有见过“情景喜剧”这种东西。

 

《我爱我家》剧照


在那个家家户户还看电视的年代,情景喜剧作为一种新颖的电视形式,用戏谑疏解了那个年代人们面临的社会压力,成为了当时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节目形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能够满足解压的渠道越来越多,面对喜剧,人们的口味也变得愈加刁钻,连英达都在采访中谈到,现在的观众太难“糊弄”,“20年前随便弄两个东西,就能把观众笑得前仰后合的,现在不行了。”

 

其实,观众“难以糊弄”背后的潜藏的问题是:情景喜剧已经不是中国观众减压娱乐的唯一出口,当下有许多渠道可以满足这一需求。情景喜剧开发周期长,对编剧消耗大,对演员要求高,又难以有明星或是大IP加持,因此在采购时,电视台顾及广告流量,不会选择购买情景剧冒险,这就造成多数情景剧的最终结局是流向网络。但事实是,即使这些剧目成功地在网站上线,他们面对的,可能依旧是不温不火、默默无闻的结局。

 

这是一个死的循环。一方面,制作公司因为制作情景喜剧难度过大不愿制作;电视台也因为情景喜剧不能带来好的广告流量不愿采购,另一方面,观众因为选择过多,在追剧时可能会首先选择宣传声势浩大的作品。而观众的不买账和电视台的不愿采购,又直接造成制作公司的资金压力,使得制作公司不愿触碰本就难度大的情景喜剧。

 

“我觉得就是缺少流程化。”《今夜百乐门》的编剧姜索兰在接受壹娱观察(微信ID:yiyuguancha)采访时说道,在她看来,中国情景喜剧的爆款实际依赖的更多的是“运气”,采访中,姜索兰举了皮克斯的例子:“皮克斯基本能保障每出一部作品票房都很好,能在总裁换人或者创作人员不断更换的情况下保持品质,是因为它有一个非常专业的流程。而我们呢,从选材,到编剧,到导演,到播放平台,都是在试,试对了就成爆款了,试错了就是很惨淡。”

 

同样依靠“运气”的,还有一众美式情景喜剧在中国的热播。在响巢国际策划总监黄晨看来,《生活大爆炸》等美式情景喜剧在中国的成功,也是因为在观众还能接受情景喜剧的时候,抢占了情景喜剧的一部分观众基础。

 

《生活大爆炸》剧照


“那时候是07年,观众还不那么难哄,人物性格做稍微奇葩一点,他就能获得观众的支持,如果现在来播生活大爆炸第一季的话,他绝对不会火(到这个程度),现在有了《权力的游戏》,你觉得《生活大爆炸》能分得一杯羹吗?他靠的是以前的老粉丝。”黄晨说。

 

黄晨更担心的是喜剧演员的缺失,在他看来,情景喜剧中,演员是第一位的。就算是当前演技过硬的专业演员,也不一定能“get”到喜剧的笑点和喜感,但如果雇佣专业话剧演员,观众买单与否又会对后期发行造成很大压力。

 

“如果启用《爱情公寓》这样的新人演,那么他们演出名,也不会再演喜剧了。”演员出名后,情景喜剧似乎就会成为被抛弃的一方。姜索兰在采访中也谈到,这种演员的断层同样出现在了编剧中,当优秀的喜剧编剧退居幕后,他们并没有培养出能够填补空缺的继任者。

 

时至今日,情景喜剧已在美国有91年的历史,历史长度是中国的四倍,而悠久的历史也反哺了美国的教育体系,在美国一些大学中,开设了专门的喜剧专业,美国的喜剧培训机构也非常发达,但在中国,很难看到科班出身的喜剧编剧,更别提针对情景喜剧的编剧了。

 

美国的喜剧课程中,喜剧写作分类分得非常细致,甚至将女性角色的人物刻画都单列出一个课程,而情景喜剧,不过是众多喜剧课程中的一小分支。“我现在想知道一些喜剧理论的话,我只能看英文书,因为中文没有。”姜索兰说。

 

需求并非空白,情景喜剧是否还有翻盘的可能?

 

情景喜剧减少了,但人们对于喜剧的需求减少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谁忙碌了一天,不想在电视机里看些轻松可乐的内容呢?

 

在选秀真人秀扎堆过后,喜剧综艺又成为了新一轮的综艺模式,2016年,有近20部喜剧综艺在各大卫视轮番播出,比起情景喜剧仅仅依赖笑点,喜剧综艺采取了捆绑明星的做法,自然能比情景喜剧博得更多的话题。观众捧腹一笑,收获的是和情景喜剧近乎一致的替代品。实际上,比起传统固定机位的情景喜剧,情景喜剧已经产生了很多变体,比如伪纪录片式的情景喜剧、单元剧,甚至是动画片等。

 

但比起情景喜剧的撰写时间,喜剧综艺(以《今夜百乐门》这类喜剧综艺为例)单期要写半个月左右,在喜剧中算是很轻松的了。喜剧综艺解决了情景喜剧余留的空白,采取了和情景喜剧类似的“以人设拼笑点”的模式,但高度密集的喜剧综艺轮番轰炸,也很难让人不怀疑喜剧综艺是否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今夜百乐门》


那么,话又说回来,既然喜剧的缺口依然在,那么情景喜剧是否还存在翻盘的可能?如果按照可能翻盘的点加以改造,情景喜剧是否能迎来新一轮的春天?

 

要想论证这件事情的可能性,我们不妨将视线落到被采访者提及的情景喜剧当前存在的弊病上,即制度和演员。情景喜剧在美国通常是二十二分钟到三十分钟单集,但在中国制度下,要拉长到四十五分钟以上。“但你要做四十五分钟以上,是不符合情景喜剧规律的,你不做四十五分钟,是不符合电视台规律的。”姜索兰说。这种制度上的限制或许恰恰助推了情景喜剧当前专攻网络平台的现状。在姜索兰看来,当前中国的情景喜剧还牵扯不到编剧待遇差的问题,因为首先,合格的喜剧编剧的数量就是有限的。

 

黄晨表示,如果引进季播或是试播制度,情景喜剧的现状可能会好一些。情景喜剧这个形式还会存在,“会以多元化的形式来迎合中国观众。”

 

但在记者的搜索中发现,突破制度的情景喜剧其实在去年2月份便已经出现,这部由葛天领衔的名为《饮食男女》的情景喜剧采取了“即拍即播”的制度,但这部在南京影视频道播出的情景喜剧在豆瓣上得到的评价只有7个人,且差评占了大半。

 

在演员方面,新出现的情景喜剧是否有突破? 今年一月,赖声川的情景喜剧《王子富愁记》开机,这部情景喜剧选择的演员都是在剧场训练过一年以上的话剧演员,然而这部情景喜剧还没有上线,所以在观众中可能引起的反响,我们也未可知。

 

现在的情景喜剧,观众最乐意买账的点,可能还是在情怀牌上。

 

《家有儿女》原版人马打造的《家有儿女初长成》已经宣布于今年年内和观众见面,《我爱我家》的大电影也已立项,具体细节未知。情景喜剧情怀牌的策略在从前不是没有过,2010年,《我爱我家》续作《圆圆的故事》上映,这部有关凌、梁天、宋丹丹加盟的情景喜剧最终也没有溅出太大的水花。

 

《家有儿女初长成》于2016年9月17日开机,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播出


文化根基的缺失、情景喜剧的断层,或许也是当前观众更愿意去怀念的原因。“在美国,从50年代到80年代,每个年代都至少有三四部优秀的情景喜剧,而这三四部可能是从品质还可以的五六十部情景喜剧中脱颖而出的。”姜索兰说,“中国本来基数就小,做的比较优秀就更难,同理,你让美国人去做仙侠剧,他们也很难做出来,因为他们没有武侠文化作为根基。

 

如果情景喜剧这种形式真的淡出我们的视线,那么或许这也只能印证,本不属于中国的情景喜剧,注定在中国找不到生根发芽的土壤,怀念的各自怀念,时代的车轮还是要继续前进。在影视内容更加丰富之前,在具备成体系的拍摄流程和拥有合格的喜剧编剧之前,我们或许很难在中国看到《武林外传》这样优秀的情景喜剧了。

 


热  门  文  章

直接点击即可查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台回复

另有影情|朔方|EVA|陈昌业|张昭|

关键词|转载|合作|读者群 

即可收到相应内容

咨询请加yiyuguancha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