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写在上影节开幕之前:上海电影如何再腾飞?他和贾樟柯已有了答案

2017-06-15 壹娱观察 壹娱观察

(本文为“壹娱观察”独家首发,有需要开通白名单的公号请后台回复“转载”)


文/陈昌业


一年一度的上海电影节即将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唯一的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上影节背后的上海仍然是那么光彩夺目——但,上海电影本身,却早已淡去了昔日的光芒。


如果要说中国的好莱坞,当下毫无疑问大家都会指向北京,作为文化中心的帝都,名流云集、大亨如梭,电影需要的资本和人才都在这里高速地流转着——但如果往前看半个世纪到一个世纪,这个答案就完全不同了。位于太平洋西岸的上海不仅仅是中国的电影之都,而且其当时的产业进化程度堪称远东好莱坞(详见附录)。


但似乎从九十年代初之后,上海电影忽然之间失去了往昔的地位和荣光,无论是作品还是主创,“上海”都似乎淡出了中国电影的焦点,“上海电影”不再是中国电影工业的明珠,而是逐渐成为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电影核心圈的外围。


在中国电影历史的通道里,究竟是哪里出现了拐点,以至于令曾经的远东好莱坞远离了如今的舞台中心——即便是在2002年中国电影产业化的改革浪潮里,上海电影仍然没能崛起、复苏。


壹娱观察(微信ID:yiyuguancha)带着这个疑问专访了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海波教授,希望从他的洞察里重新回溯上海电影失去的这三十年。


上大温影常务副院长刘海波(左)和上大温影院长贾樟柯(右)


上海电影的没落,源自人才的出走和断代


“80年代是电视业爆发的时候,尤其是到了1992年有线电视进入上海的家庭,突然间有很多家庭可以看到这么多丰富的电视节目,自然的就把电影抛弃了,电视节目丰富又免费,而且可以在家里享受,观众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都大大节省了,所以观众会转向电视业,整个电视业在90年代是最黄金的时代。”


在1990年代电视业腾飞的同时,中国电影市场开始了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包括1994年每年引进10部进口分账西片,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影院放映业萧条的进一步恶化,同时在这一许可证制度下为中影 “输血”;1996年1月正式上星播出的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1995年7月即开始试播)是当时以“影视合流”为思路展开的行业改革的一个代表,也反映出了整个电视业在当时的如日中天,“打开电视看电影”的电影频道宣传语映照的恰是影院观众与电视观众的此消彼长。


“就在这个当口呢,我们偏偏又走错了一步棋,把整个的国营电影制片厂推向了市场,相当于雪上加霜。”刘海波所说的这一步棋,就是通常所说的“三号文件”(《 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该政策用“放开发行”来激活市场的同时,却让当时十分孱弱的国有电影制片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来了一次“硬着陆”,不再由中影“统购”各国有制片厂的影片,也不再由中影向各区域发行公司“统销”,上下游的自由买卖让国有电影制片厂有些无所适从,作为国有三大电影生产基地的上海电影制片厂亦是如此。


上影厂厂标


“在这个过程中长影就淡出了,北影之后转型为中影,而上影在这个过程中属于步履维艰,换句话说整个的国营体制进一步地往下走。”上影以及整个上海电影业曾经赖以骄傲的从导演到演员、从编剧到摄影等等的人才队伍在这一轮巨大的“没落”周期里开始北上,开始断代。


刘海波作为高校的领导,知道人才的培养周期以及人才对于行业发展的基础作用,“就是当你没有制片业、没有生产的时候你的人才就会流失,它要找活干,所以纷纷的北上南下,南下的是动画(美影厂)的那批,北上的是找项目拍去了。北京因此进一步的资源集聚。”


与上海进入波谷相反的是,北影厂和北京虽然同样面对了整个国产电影业宏观周期的下行,但毕竟有着两个无可替代的优势在九十年代的险境里得以一枝独秀。其一是“权力”优势,即当时的审查报批等手续仍然繁复,仍然需要向广电总局报审报批,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民营影视公司崛起的进程里,华谊、博纳、新画面等的办公总部就都是在北京,行业无法回避的审批成本使得北京进一步集聚了代表未来新力量的民营制片企业;其二是人才优势,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电影艺术教育唯一的国家队,“虽然在90年代,很多综合性大学开始尝试办影视专业,但主要是为了满足电视的爆发,真的能进电影门槛的还是特别少。所以在新世纪的时候,上海电影不仅没有新的人才补充,而且老的一批都退出了,中生代离散了,新生代没补充上来,所以上海电影从此就一蹶不振。



“(新世纪后)上影还每年就生产那么三五部啊,但是你注意到后来它就没有自己的人生产了,更多的是把贾樟柯拉过来,把陈凯歌拉过来,就是没有自己的人了,制片业就慢慢地丢失了。”


上海电影技术厂和长影厂、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是国内最主要的三家胶片洗印厂,去年10月上影技术厂胶片洗印生产线关闭,厂长陈冠平在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公司最辉煌的年代,也就是2002-2010年之间,车间曾达到过八条生产线全开以及上百名工人的盛况。 


刘海波给壹娱观察介绍了另一个或许并不为人所熟知的片段,“我跟上影的一些技术专家聊,他们说在2005年的时候就已经预测到数字要代替胶片,但那个时候他们的预测是觉得这可能会是缓慢的更替,不会是断崖式的更替。”



据上影技术厂厂长陈冠平回忆,2012年是一条分水岭,在此之后胶片业务出现了断崖式下滑,从生产线停产过半到全线关闭,只用了四年。


刘海波把这称作是库恩所谓的范式革命,“一个电影生产可能从2.0时代一下子跃进到3.0时代了,这(对上海电影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修复上海电影产业链,从引入北美电影高校培育国际化人才开始


尽管上影集团在新世纪后乘上院线制改革的浪潮,旗下的上海联和院线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全国的前三名,在发行、放映端优势明显。但,当我们曾经谈论上海电影的时候,创作、制作的雄厚基础才是这个城市电影名片的内涵与荣耀,而当我们谈论上海电影复兴的时候,制片业的重振当然也是必须的价值所在。


“在这个过程中,上海一直在寻找别的方案,比如说引进国际一流的电影工业代表来沪落地,比如说东方梦工厂。但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发现,产业可以引进过来,但是没有人的话这个产业还是一个空壳,所以这个时候才痛定思痛,发现由于人才链断裂,所以产业链破碎。而修复产业链的方式必须是先补全人才链。


2012年,东方梦工厂落户上海徐汇滨江


刘海波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契机里,参与到了上海电影复兴的“基础设施建设”进程里——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以下简称上大温影)就是上海电影补全人才链里的重要布局。


“绝大多数中国综合性大学的影视专业有两大不足,第一就是硬件设备的配置是不足的,因为电影是一个重资产的教学,摄制装备昂贵;第二个是人才的投入不足,过去师资绝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教学多是隔靴搔痒,讲到关键点的时候老师往往教不会学生。而真正一线的人,你给他大学那种很少的薪资是请不来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的综合大学的影视教育就是培养半成品,学生毕业后没办法完全能够上手(工作)。”


北京电影学院具备的优势就在于历史的传承和校友在行业中的人脉资源,这些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学校教学与工作实践之间不匹配的缝隙,但对于其他想要平地起高楼的电影类教学的高校来说,这就几乎是难以逾越的鸿沟了。


“上海做过全面的评估,如果要复制一个北京电影学院大概要20年,这20年什么概念呢,‘第五代’‘第六代’两代人大概就是20年的成长时间,那上海怎么办?


“首先,上海是一个特别务实的城市,我们意识到电影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能不能做,会不会做。其次,它得有国际化的优势,现在电影最先进的是一定是好莱坞,那我就把好莱坞的人才教育模式搬过来,从而把好莱坞电影工业的模式搬过来。所以在2013年的时候,上海市政府就决策要引进北美的电影教育。”


包括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南加大电影艺术学院都曾经在考察的范围内,最终“雀屏中选”的是来自加拿大的温哥华电影学院。虽然不是来自洛杉矶、纽约两大好莱坞电影中心,但是温哥华在整个北美电影工业以“退税”等成本优势为诱因而向加拿大迁移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好莱坞非常重要的制片落脚点,包括拍摄制片、后期特效等在温哥华已是成熟产业,自然好莱坞工业也在这里生根发芽。


“伴随着电影产业在温哥华的崛起,整个的电影培训也随之崛起,温哥华电影学院就是其中一所伴随着电影产业在温哥华成长起来的培训学校。温哥华电影学院建校于1987年,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私立的学校,而且它是一个非学历教育的机构,30年来,培养了大概4万名校友活跃在全世界各地。”


加拿大温哥华电影学院


经过一年的筹备,落户在上海大学的温哥华电影学院在2014年9月29日正式开学了。课程设计上,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原汁原味地引进外方课程,不改课程,外教师资,中方只提供硬件支持。


“上海市领导的思路或者观点是非常开放的,也是非常务实的,他觉得虽然中国人喜欢调和、喜欢本土化,但你还没学会呢,就想改,改来改去不就变成中国人自己的那套了吗?如果师资是中国人,那你教来教去还是中国人这套。我承认人家比我们强,所以我要虚心学习它的,也因此目前我们的是全外教全英文的教学。或许有人会说它有不合适的地方,所以我们会再做一点微调,但尽量的保持主要的课程结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都是对方的。


“我们要把北美电影工业的标准带进来,电影工业的规范带进来,比如说北美的制片管理是怎么做的,北美的摄影师是怎么工作的,北美的助理导演是怎么做的,它有哪些岗位……这里边有很多你会发现,我们原来的操作没那么规范,所以要学习他们的这些全套的东西。”


给我五年的时间,初步修复上海人才链


当然,国际化终要面对本土的融合,温哥华电影学院毕业的人才毕竟只是每年中国影视类毕业生大军中的沧海一粟,于上海电影工业而言也只能说是缓慢和微小的一部分输出,这些输出会成为上海电影人才库的基石而重塑上海电影吗?


“有两个东西在电影界是可以流动的,第一是资金,好莱坞的资金可以到中国,中国也可以到好莱坞,北京的可以到上海;第二个是艺术家,导演是全世界跑的,张艺谋可以到北美拍戏,贾樟柯、陈凯歌可以到上海拍戏。但是庞大的产业人口并不是可以随便流动的,它背后有家庭。现在人才都聚集在北京,那么上海只有到了一定的量之后大家才会聚过来,没有量的时候人才来上海是成本很高的,有些剧组来上海拍戏不愿意来,演员不好找,还贵的要死。因为你上海的人才总量不足,竞争不够,基础太差。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补充这样的一个人才库。我们现在两年有两届学生已经毕业了,陆续地为上海输送了大概150人到200人的一批国际化的电影人才。


我希望我们学校培养的是中国电影工业的基础人口,当整个行业的人才比例的变化发生到一个程度的时候,它就会发生一个颠覆性的变化,比如说当懂得这种(好莱坞)操作规范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大家就会达成共识,这样来操作更好。所以我相信剧组的整个生态的改变,会从每一个剧组的改变开始,慢慢的整个的产业就会改过来。”


刘海波非常有信心,上大温影将成为上海人才库重建的一个发动机,在国际化人才的产出上,助力上海电影的复兴,“我的预测是,五年我可以初步修复上海的人才链,从而把上海整个破碎的产业链给它修复过来,给我五年的时间,我每年给你100个人。” 


2014年09月29日,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在延长校区体育馆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


人才之外,还有项目——做电影,发行、放映都是下游,根本的还是内容上游。有了人才,要靠项目去彰显人才的能力,去展示城市在文创领域的能量。


2015年11月末,上海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设立了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电影创作,在环上大区域圈了一块电影产业园区,鼓励中外影视企业在此注册成立实体公司,并通过实施细则对上海出品的电影从多个方面予以资助和支持,刘海波也是专项资金评审委员会的一员,“有长达10年的时间,上海出品电影的产量停留在年均不到40部,其中一半上不了院线,能被记住的也就一年三五部。随着有一些激励性的政策,上海电影已经开始回暖。2016年上海出品的电影超过70部,2017年有可能超过一百部。我能感觉到不仅数量在增加,而且质量在提升,然后我看了一些申请政府奖励的片子,普遍的品质上不错,而且都有一定的影响力的,2016年过亿的大概就有十几部。”


2014年10月27日,上海电影工作座谈会上发布了《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


2015年5月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表示,“上海到了必须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时期。”2016年6月末,韩正指出:“要拿出有温度、有影响力的作品,核心是人才。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不进则退,今天、明天的改革将决定未来。”


为了让上大温影的学生有更多的产业实践,特别是在国际上有更多的影响力,也为了上大温影能够成为全国电影人的新一代黄埔军校,2016年6月,上大温影邀请到了贾樟柯担任其学院院长。


刘海波和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都在飞速奔跑,在刘海波看来,无论是上大温影还是上海电影,这一轮的机会窗口期也就是三五年的时间,必须加紧赶路,为上海电影输出一个明天,争取一个明天。


附:上海电影简史


《阮玲玉》剧照,梁家辉饰演蔡楚生,张曼玉饰演阮玲玉


1896年6月,上海虹口区天潼路、浙江路的私家花园徐园开始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上海也是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


1908年12月22日,虹口活动影戏院对外营业,首映片目为《龙巢》,该影院亦是中国首家正式电影院。


1909年,由美籍俄裔电影商本杰明·布拉斯基创办的亚细亚影戏公司在上海香港路5号成立,这是中国最早的制片公司,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家由外商投资创办的电影公司。


1922年3月,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郑鹧鸪、任矜苹联合创办了明星影片公司,明星公司不仅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影片公司,亦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经营时间最长、社会影响广泛的民营影片公司。


1930年8月成立的联华影业公司,由罗明佑的华北电影有限公司、黎民伟的民新影片公司、吴性栽的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和但杜宇的上海影戏公司等合并而成。联华亦是最早实践电影公司公开招股的先锋,轰动一时。


解放后,尽管大批电影人南迁至香港,但上海的电影工业基础和市民的电影消费文化仍然滋养着上海电影——上海电影依旧是中国电影工业里不可取代的重心。


1949年11月,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进成为了如今的上影集团,上影集团也是国内唯一的一家仍有可能在未来与中影匹敌的国有电影集团。


1962-1963年,上海电影囊括了第一、第二届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最佳科教片、最佳美术片三项大奖,几乎包揽了故事片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最佳配角、最佳作曲等单项奖,是建国以来,上海电影的辉煌时期。


转入文革后,上海电影界遭到严重摧残,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重燃生机。


《城南旧事》、《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以及《庐山恋》等等中国影史佳作均在八十年代的上海诞生,无一不反映出上海电影的创作实力。


1985年,上海籍导演谢晋被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接纳为外籍院士,这也是中国第一位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1987年,上海全市放映电影40余万场,观众达3亿人次,创造了上海电影放映历史的最高纪录。


199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创办上海国际电影节,这是中国第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这一年中国电影也迎来了标志着市场化改革的“三号文件”,从此开始了一系列地市场化、产业化改革大踏步。



热  门  文  章

直接点击即可查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台回复

另有影情|朔方|EVA|陈昌业|张昭|

关键词|转载|合作|读者群 

即可收到相应内容

咨询请加yiyuguancha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