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盘点2017:中国军人十大感人的一幕,看到第一个就已泪目!

2017-12-17 大漠砺剑

2017年即将告别,这一年对于每个人来说,相信都有着许多令人难忘的感动的人和事。在我们耳畔,那句“所谓岁月静好,只因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依然时常回响。因为,这一年,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人民子弟兵,依然深深地感动着你我、温暖着你我。

2017年中国军人十大感人瞬间

1

漫天风雪中挺立的“两棵松”

近日,一组照片感动了很多网友。这张照片拍摄于12月6日,记录了西藏军区某部官兵在风雪中仍然坚守在海拔4700米的边防哨点,守卫雪域高原国门边关的瞬间。漫天风雪中,边防战士就像挺立着的“两棵松”。

一张张照片,胜似千言!正如网友所言:


还有一段视频,没膝的大雪,艰难的步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383egdkp3&width=500&height=375&auto=0

至今,我们都还不知道你是谁,但我们知道你是为了谁!


没错,这,就是中国军人!



2


执勤战士哨位上向父母敬礼


2017年1月13日,在北京西站南广场,一对来自河南焦作的夫妇抱着年仅四岁的小儿子久久站立在寒风中。原来,这对夫妇从河南老家来北京办事,临时决定探望正在武警北京市总队十六支队服役的大儿子武孟杰,谁知由于春运安保需要,武孟杰被选拔补充到了北京西站执勤一线。为不打扰儿子执勤,他们婉拒了部队的安排,拉着行李折返回车站,本想远远地、悄悄地看看儿子就走,可没想还是被“火眼金睛”的儿子发现了。

父母见到了许久未见的儿子,早已泪如雨下;儿子见到父母,眼泪也在眼中打转。但是他现在是在站岗执勤,没有命令,没有战友换岗,他就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这是军人的职责,他只能是咬着牙看着自己的父母和弟弟!查勤干部看到这一幕,特地安排武孟杰在下哨间隙和家人短暂相聚,弥补了一家人的缺憾。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或许就是,亲人近在眼前,而我却必须坚守岗位!



3


烈士张浩、王晓冬

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使命担当


2017年1月19日,驻闽陆航某团一架直升机夜间训练坠毁,机上2名飞行员牺牲。机长张浩,一级飞行员,多次立功受奖。张浩能飞多种机型,是团里首批某型直升机飞行员,也是经验丰富的特情处置教员。牺牲的副驾驶王晓冬,三级飞行员,去年被评为“优秀基层干部”,战友们评价他:技术全面、视野开阔,在同批飞行员中较早具备独当一面能力。

对于战友们而言,他们再也迎不回两位战友驾机归来的熟悉身影;对于家人而言,在这春节临近、万家团圆的日子里,他们再也盼不到两位亲人休假归来的勿勿脚步。1月21日,张浩怀孕8个多月的妻子和准备步入婚姻殿堂的王晓冬未婚妻,万分悲痛地来到烈士生前所在部队,睹物思人,肝肠寸断。




沙场如霹雳,丹心照汗青。在强军兴军征程上,烈士张浩、王晓冬,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使命担当,在人民军队的辉煌历史上留下了铿锵的足迹。



4


“雪山孤岛”詹娘舍哨所


詹娘舍哨所,是西藏军区一个建在雪山尖上的边防哨所,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亚东县境内。海拔4620米,因独兀山尖、云遮雾绕,又被称为云端哨所。“詹娘舍”音译自藏语,即“雪山孤岛”的意思。哨所四周是接近垂直的悬崖峭壁,由于每年10月大雪封山,战士们需要从8月开始就冬屯粮食、蔬菜、罐头、柴火等生活物资。这些一直要持续使用到来年6月冰雪融化。 大雪封山后,战士们只能背雪化水生活,曾有三名战友在背雪途中遭遇雪崩而牺牲。

2017年5月,《边塞文化》节目摄制组拍摄詹娘舍哨所的时候已是5月份,但这里依然处在大雪封山期。官兵们说,这里一年有两季,雪季和雨季,从11月到来年的6月都是大雪封山,6级以上的大风一刮就是300天,温度最低时能达到零下40摄氏度,哪怕夏天最高温度也不超过5摄氏度。摄制组历经艰难险阻爬上了这座用钢筋水泥撑起在半空中的高脚屋上,一间宿舍10平方米,一间储藏室兼厨房不足10平方米,周围是一圈起保护作用的铁栅栏。人们纷纷被那里艰苦的环境所震撼、所折服,看着年轻而坚毅的中国军人的面孔,许多人热泪盈眶!


卫国戍边的战士们,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守卫着我们的安宁,让我们幸福,给我们快乐!他们在常人无法忍受的艰难环境中,孤独着也伟大着!



5


抢险救灾一线,

满身泥巴的兵& 睡姿



2017年6月,受连续强降雨影响,浙江兰溪等地告急,驻地火箭军某部205名官兵、24台车辆、2台冲锋舟冒雨急驰救灾一线,筑起抗洪抢险“铜墙铁壁”。

在12个小时不停歇的战斗中,92名官兵在1.5公里的战线上,一次肩扛20公斤沙袋,一路小跑走完了20多个来回,他们在堤坝上留下的汗水,换来了附近国道的顺利畅通和身后自然村500余户村民的安心卧榻;35名官兵在漫过小腿的洪水中,坚守住了4座涵洞,身后两个自然村和十多家大型企业得以安存;56双警惕的眼神始终紧盯洪魔,只要它胆敢肆虐张狂,誓必让它知道我火箭军的威严所在;22名各要素保障人员,坚守在各自岗位,始终保持战斗冲锋的姿态从未改变!

兰溪告急,第72集团军某旅官兵星夜增援。全旅出动兵力上千人,累计筑垒沙袋103000余个,封堵管涌7处,填堵涵洞6个,加固堤坝2000余米,参与兰江支流梅溪缺口抢险救灾。

而这一刻,他们在睡觉,我们却为之泪目!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这一次,子弟兵的睡姿,再度叫人泪目!

满身泥巴的兵,情系百姓的兵,踏平泥泞,铁骨铮铮;满身泥巴的兵,深深鱼水情,百姓是父母,你是子弟兵!


一首《满身泥巴的兵》,小曾倾情演唱.......



6


战士马国军的一双手

2017年6月的某天,记者翻越5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岭,来到驻守在喜马拉雅山脉腹地的山岗边防连。长途的跋涉,让记者刚到连队就呕吐起来。这时,一名正在站岗的战士,递来几张卫生纸。接过纸巾的瞬间,战士那双粗糙,甚至有点扎人的双手,让记者记忆深刻。

递给记者纸巾的是马国军,“95后”小鲜肉入伍来到阿里高原已有一年多。仔细看他的那一双手,十片指甲无一例外出现了凹陷、变形,凹陷的地方甚至可以盛上一滴水。马国军说,刚来时,握笔、握枪,指甲都会隐隐作痛,现在已经好多了。

被成为“生命禁区”的阿里高原,因高寒缺氧,戍边守防的官兵的指甲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凹陷、变形的情形。即使边防一线各项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但恶劣的气候环境依然透支着官兵的身体。


在年长者眼里,他们还是孩子,可是,他们却将“宁愿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作为自己的信念,在“生命禁区”,让巍峨的雪山、美丽的孔雀河,共同见证他们卫国戍边的坚定决心!


7


抗震救灾行动中的“最美逆行”


2017年8月8日,四川省阿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灾情发生后,西部战区联指中心立即启动抗震救灾应急响应机制,就近部队立即展开抗震救灾,争夺救援黄金72小时,与死神展开赛跑。官兵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不顾余震和次生灾害,冲锋到灾情最严重的现场,抢救受伤、被困群众。

8月9日下午,在离震中约四五公里的地方,连续出现几处塌方,照片中是其中一处。当时,有100多名群众站在塌方的另一侧等候。图片中为一处塌方山体下,战士张国全在已经连续救援40多个小时的情况下,还担负着转移群众的任务,面对频繁滚落的碎石和无法预测的危险,他用“最美逆行”践行着军人的使命担当。

这种“逆行”,却美得出色,诠释着中国军人对方向的理解:反向而行,心朝大爱;逆风而动,面向众生!



8


八一勋章获得者

英雄试飞员李中华


2017年9月30日,中国空军试飞员李中华走进央视栏目《开讲啦》,作为本期演讲者,他向人们展示了鲜为人知的试飞员经历,以及他对这份事业的认知与热爱。他是中国目前大气层内飞得最快的一名飞行员,拥有让死神望而却步的速度。他职业生涯经历了3150个小时的飞行、5次特大险情、15次重大险情、20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从来没有报废过一个科研架次。

那么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李中华没有过胆怯。李中华坦言,他的儿子出生在1992年,那时正好进入一些新机的研发过程中,做这份工作,随时都准备着付出,想到自己如果牺牲,儿子跟随自己姓可能会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便随妈妈姓了。而且自己一直坚信,不管在与不在,不管儿子跟不跟自己姓,他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有多少试飞英雄离开了我们?

李中华说:

从空军成立到现在,

有2000多位飞行员献出了生命,

就试飞部队而言,

60年代至今已有29位战友献出了生命。

点击观看视频:

有多少试飞英雄离开了我们?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5584cyd4v&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他们是踩着钢丝的舞者,用勇气和绝佳技艺,完成了一场场令人惊叹的试飞任务;他们是一群独具虎胆、叩问天门的英雄,用责任和信念直面挑战而无所畏惧;他们是和平时期离死神最近的人,他们就是中国空军试飞员!



9


手撕玻璃救人的“兵哥哥”



2017年11月29日,是海军机关警卫营中士马骏东休假的最后一天。当天下午1点左右,马骏东乘坐父亲的车赶往高铁保定东站,准备返回部队。行至安新县白洋淀新大桥南侧路段时,马骏东和父亲看到对面车道驶来一辆白色丰田轿车,失去控制侧翻到了路边。见此情景,马骏东和父亲立即将车停了下来,迅速奔向事发地点。现场情况十分危急,为了尽快救出车内受伤群众,他搬起道路中间的石块砸向玻璃,在前挡风玻璃被砸出破洞后,他用尽全力把天窗裂开的玻璃撕了下来,救出了车内两名伤者。


目睹了整个救援过程的群众,被马骏东见义勇为的精神感动,那双满满正能量的大“血手”给受伤群众带来了生的希望,为这寒冷冬日增添了暖意。相关视频迅速走红,网友们为马骏东奋不顾身救人的义举感动,纷纷为其点赞。


我是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中国军人,不管军装是否在身,我们军人本色永远不变!我们要做祖国和人民的守护神!人民渴望的岁月静好,我们愿意替人民负重前行!



10


执行25000次任务0失误

天安门国旗护卫队


2017年11月19日央视《挑战不可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两个一百步”挑战。国旗护卫队的 36 名武警官兵,他们要挑战的是通过 100 步正步加 100 步齐步,分毫不差地走到升国旗的指定位置。要知道,在这次特殊的升旗仪式之前,他们执行了25000次升降旗,从未有半点失误。不过,这项挑战要求 36 名队员每一步都达到 75 厘米的步幅,行进路线中的三个转弯处,还必须调整合理的步幅和角度。最后,国旗护卫队配合得天衣无缝,完美地完成了挑战,再次展开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

国旗护卫队指导员彭凯介绍,国旗护卫队战士都是每年从上万名新兵当中挑选出来的。无论是从身高、形象、动作都是万里挑一。经过半年的训练考核之后才能担负天安门广场的国旗升降和警卫任务。在半年的时间内主要进行齐步、正步、操枪这些护卫队升旗的专业动作。一天走齐步、踢正步的数量就是两万五千步,用战士的话说就是“一天一个两万五,两年一个新长征”。


一日护卫国旗,终生无上光荣。”他们视国旗重于泰山,他们护卫国旗重于生命。寒来暑往,风霜雨雪,他们在单调中重复,在平凡中坚持,用整齐划一的步伐和严谨精准的动作展示了中国和中国军人的良好形象!




来源:东线瞭望

往期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

敬 请 关 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