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日报批机关病:写讲稿、材料“稿来稿去”搞坏文风

2017-12-30 大漠砺剑

写在前面

“一稿二稿,搞了白搞;三稿四稿,刚刚起跑;五稿六稿,还要再搞;七稿八稿,搞了再搞;九稿十稿,回到一稿。”    



  一




“稿来稿去”坏文风
文 | 桑林峰


“稿来稿去”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没有稿子讲不了话、发不了言,即使一个主持词、一次即席讲话也需请人捉刀;二是稿子改来改去,不到讲的那天不定稿,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但并没有实质进展,到头来也没几句让人记住的话。


“稿来稿去”之所以可能搞坏文风,根源在于明哲保身、缺乏担当,不敢讲自家话,总想通过“稿来稿去”保全自己。


脱了稿子,怕言多有失,怕临场发挥出错,怕语无伦次出丑,怕逻辑不严丢脸。于是,出言过度谨慎,凡言必稿,甚至句句查明出处才敢开口。


在机关工作过的人大多知道一个专用词,叫“推稿子”。稿子推来推去,经手人一个又一个,修改关一道又一道,看似没有差错,实则少了灵气,多了匠气;少了棱角,多了圆通;少了真知灼见,多了大话空话。


更有甚者,要稿子却不出思路,不列提纲,不给意见,结果就出现了一种尴尬现象:“一稿二稿,搞了白搞;三稿四稿,刚刚起跑;五稿六稿,还要再搞;七稿八稿,搞了再搞;九稿十稿,回到一稿。”


叶圣陶有言:“写文章就是说话,也就是想心事。”如果说的都不是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话,何谈改文风。所以难怪很多书面讲话大家都不爱听,而即兴发言或脱稿讲话却能引起听众的兴趣,让人入耳入心。


文风之变,不妨从纠正“稿来稿去”深入推进。




  二





现身说法:机关推稿子的痛,你可懂?

文 | 鸿鹄之志

笔者就职于武警某部机关机关,也曾是追风小鲜肉一枚。无奈毕业入职后,偶然机会被领导探知,能写点有情怀的东西,能吹点着边际的牛。


于是,受领导赏识进了机关当写手,今已四年有余。回顾这四年的机关工作经历,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曾经自诩“宁坐板凳十年冷,不写文章半句空”,如今却为了五斗米折了腰。


经常挑灯夜战,捂着鼻子写着永远光荣正确的“八股”废话。而且稿子改来改去,不到讲的那天不定稿,但并没有实质进展,到头来也没几句让人记住的话


说实在,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当领导的“御用文人”,钻营者以为天大的好事,又有谁知其中酸楚。有道是,“呤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且莫说须发,干这行日久者,年纪轻轻谢顶者有之,前列腺肥大者有之,腰肌劳损腿抽筋者亦有之。


更有甚者,某兄弟单位同行老哥,因长期伏案写稿,如今躺在医院不能动弹,害得妻儿老小与之同受累,令人扶膺长叹息!总之,干这行的,皆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在机关工作过的人大多知道一个专用词,叫“推稿子”。稿子推来推去,返回第一稿,这算是幸运的。


如果一篇稿子自己花了心思,下了功夫,写完之后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无奈领导金口一开、御笔一改,面目全非算是不错的结局,打回娘胎重来一遍最是悲惨。


很多时候领导接过稿子看都不看,或者瞥一眼,然后告诉你站位不高,层次太低,立意不高,深度不够,你若是问他该如何站位、如何立意,多半他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领导们没有稿子讲不了话、发不了言,即使一个主持词、一次即席讲话也需请人捉刀。


机关码字多年,总结一点,领导分三类:


第一类是理性一点的:会给你一点思路,指个努力方向,在领导指引下,顺着领导的意思走,虽然颇费些周折,多半会过的。


第二类是很感性的:这样要看他心情,心情好的时候,兴许一次就过,碰到心情不好的时候,你摸不准他在想什么,稿子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定的。


第三类是任性点的,这类领导脾气大,你这么写,他偏觉得这么写不行,稿子到了他手中,主要是为了显摆自己水平的,为改而改的。


具体分析一下,任性的领导也可分两种,一种倒真是有点才学,能够“点石成金”,有时甚至还有神来之笔;另一种是“点金成石”,这类领导和前面感性类领导一样,稿子越改越差!


  三





文风应该这样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提到“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很快,“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句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话语,成为新的热词,居升网络排行榜首位。


可以说,随着中央及各个地方深化改革的脚步越来越快,我们看到的是新常态下浮现的新的政治生态,我们听到的是一个接一个能让老百姓听得懂的讲话,改文风、改会风渐成“时尚”,我们感受到的是更加亲民、为民的政党。


综合分析,今后领导讲话将会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内容更“充实”。内容是一个讲话的主体,假大空的东西永远站不住。有时,与会者一看到会议通知或会议条幅,就能推断出会议的内容。因此,作为讲话者,如何让与会人员不白来,有所收获,就要仔细完善、推敲自己的讲话,要有更多的“干货”,让与会人员不虚此行。讲话要直奔主题,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开这个会,主要有几件事情,如何干,干到什么样,要多说一些接地气的实话、真话,总结用数据说话,部署工作用措施说话,让与会人员清晰明白。标题不对仗又如何?每个版块内容有多有少又如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议的效率和质量。相信,今后的领导讲话会更“随意”,包括格式和内容,总之,把事情说明白、交代清楚为第一目的。


讲话更“真切”。领导讲话切忌百分之百的读稿,那样不但自己读起来底气不足,而且还会让听会者犯困。可以读一部分,需要解释的、需要强调的,就要撇开稿子,发挥一些。其实,大家都喜欢听听领导脱稿讲的这些。讲话面对的受众体不同,讲话材料的用语也要不同,不能一味的高大上,要站在听众的角度,多考虑考虑怎么讲,要让听众感受到与讲话人员之间距离很近,归根结底,讲话要贴心,讲话人要走心。


效果更“明显”。讲话好不好,关键要看会后与会人员落实的如何。一个好的讲话,既把工作部署下去了,又让与会人员学到很多知识,听到一些之前没有听过的话,真正达到“感触颇多、受益匪浅”的目的。


希望以后越来越多的个性化、定制式的领导讲话浮出水面,在接受工作任务的同时,更能体会一下文字带给人们的酣畅淋漓。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话不在多,有用则灵。




来源:  中国陆军(ID:army81cn)、新华每日电讯(ID:xhmrdxwx)

往期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

敬 请 关 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