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 叫响山城
双鸭山日报(董丽 记者 董力刚 韩庆权 高龙)从卖“原粮”到卖“产品”,再到卖“品牌”,绿色食品正“领唱”双鸭山农业。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利……历经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市绿色食品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有效地带动了现代农业、食品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大手笔、大举措、大动作,强力推进绿色食品发展。全市绿色食品产业以创建“绿色食品产业聚集区”为切入点,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产业化经营,合作社带动等生产经营模式,全力抓好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创建,精心打造绿色有机食品品牌,强化绿色食品监管,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全市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呈现出了新的发展势头。安全“大粮仓”和绿色“大厨房”建设步伐切实加快,产业层次持续提高,市场网络不断拓宽,品牌进一步叫响,产品竞争力、公信力大幅度提升。
截至目前,全市认证绿色(有机)食品基地面积已发展到133.8万亩,其中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80万亩;绿色有机食品企业实现销售额4.5亿元;认证“三品一标”产品总数379个,其中有机产品37个,绿色产品58个,无公害农产品274个,宝清大白板等10种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集贤同鑫等9个品牌被认定为黑龙江省著名商标。东北黑蜂、宝清大米、宝清红小豆、太保胡萝卜等绿色农产品远销深圳、上海等发达地区。
确定科学合理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重点和区域布局。我市根据各县区发展情况和种植习惯,进一步明确了发展重点,合理确定了发展规划,集贤县重点发展玉米和大豆,宝清县和友谊县重点发展杂粮和水稻,饶河县重点发展山特产品和蜂产品,四区重点发展果蔬和食用菌产业。各县区围绕上述发展思路,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推进,绿色食品基地已全部落实。
加大工作指导力度。围绕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三大体系,结合我市农业生产实际和农业“三减”工作,研究制定了《全市绿色食品工作指导意见》,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县区,提出要建立科学的监管机制,要求获标企业至少保持两个以上的认证周期,参加各类展销会产品必须是经过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等意见和措施。
做好绿色食品标准的组织实施工作。举办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培训班,邀请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高级研究员、资深农业专家,面向四县四区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大户,讲解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农药化肥使用标准等绿色食品种养殖方面的生产技术。
各县区结合本地区实际,在总结实践经验和吸收相关技术基础上,制定无公害蔬菜、无公害瓜果、A级绿色食品谷子、水稻、大米、玉米、大豆、蔬菜等近20项生产技术规程,对品种应用、生产资料使用、基地选址、田间管理以及收获储运等各个技术环节进行了详细规范,总结形成了蔬菜、瓜果、绿色谷子等几大作物栽培模式,使绿色食品生产步入规范化、科技化的发展轨道。
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我市还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扩大优质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不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制定下发一系列工作指导意见、政策措施,积极鼓励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产体申报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认证,扩大我市绿色有食品基地认证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增加绿色有机高端农产品供给。围绕集贤县的大豆、玉米、宝清县的杂粮杂豆、水稻、饶河县的山特产品、市区的果蔬、食用菌等作物,依托宝清县万里润达粮食储备有限公司、饶河县大顶子山粮食集团等大型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大力开发系列食品、精深加工食品,增加认证产品的种类,延伸产品价值链,提高产品加工转化率和产品附加值。今年全市共有25家企业、合作社40个产品准备申报绿色大米、豆油、玉米、蔬菜、蜂产品、无公害河蟹等产品认证。
在产品营销方面,我市还结合扶贫工作,各县区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品种,将松树子、原味山榛子、黑木耳、椴树蜜、笨鸡蛋、山野菜等20余种农特产品推向了市场,与我市各大型超市签订供货合同,实现了“农超对接,精准扶贫”。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展会促营销。分别组织企业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第四届中俄博览会等大型绿色食品展销经贸洽谈会。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我市饶河县黑蜂园蜂业公司与深圳天虹百货商场、北京黄小厨美食、杭州土冒网等建立了合作关系;深圳天虹百货公司经过实地考察,决定在全国连锁超市做一个黑龙江绿色食品专区,只销售黑龙江绿色食品,先从北京天虹百货做试点,全国复制。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
企业分别与美团、拼多多、有赞、北京中企华业食品有限公司、绍兴市佳鑫食品有限公司等线上线下12个单位达成了合作意向,签约额达275万元。在6月15-19日举办的第二十八届哈洽会期间,邀请5名客商参会,与企业对接洽谈,并签订两项富晒大米等系列产品和绿色大米两项产品订购供合同。
为叫响我市绿色有机食品品牌,鼓动企业合作社争创名特优品牌,去年,市委市政府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列支200万元,用于奖励在品牌创建活动中取得一定成绩的绿色有机食品的企业、合作社,每户奖励20万元,极大调动了农民发展绿色食品生产的积极性。各县区围绕品牌打造,积极研究制定推荐措施,结合各地实际,确定具有本地特色和代表性的主打产品和品牌,集贤县臻美农品信息购销合作社联社将对联社内的几个大米产品商标进行整合统一使用臻美农品商标,宝清县、饶河县重点推广宝清大米、饶河大米地理标志品牌,积极宣传鼓励企业在产品上贴标使用,待企业产品包装更换后,通过签订合约等程序授权有一定市场力和影响力的企业和产品在新包装上使用。
在此基础上,我市按照省里要求,把“互联网+高标准基地”建设工作与绿色食品基地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要求基地必须经过有机绿色食品认证,基地产品全部录入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并通过建立物联网,实现整个生产过程全方位、无死角监控。截止到目前我市创建的42块“互联网+高标准基地”已有24块基地安装可视系统,实现物联网可监控面积73490亩。加大农产品监管工作力度,要求各基地和生产企业建立投入品使用登记台帐,农药化肥等投入品采购、发放、使用要有专人记录;定期检查大型超市、市场以及绿色食品企业生产经营的“三品一标”产品是否存在假冒伪劣产品,标志使用是否规范等情况,对检查中的问题及时提出,限期整改。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绿色食品产业链,是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高产业辐射力和附加值的必由之路。如今,我市正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依托丰富的原料资源,积极引导企业大力开发认证新产品,绿色食品产品加工层次将有新的提升。相信,随着企业规模逐步壮大,品牌战略稳步推进,投资热情不断激发,产业集聚优势逐步显现,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展,必将为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和绿色食品产业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